小說博覽 > 純愛耽美 > 回到三國做梟雄

《》章 節目錄 第二九章 火藥之威 文 / 夜九星

    楊凌親兵傳報,於禁趕緊從後軍催馬趕上。楊凌指著那個身上藏滿了女人首飾的士卒,厲聲問道:「於禁,你給我解釋一下!」

    於禁一臉無奈道:「主公,他是您虎豹軍帳下士卒,又隸屬於典韋將軍麾下,恕於禁不敢管!」

    楊凌深表失望,於禁治理自己麾下的軍隊可以,但讓他管理所有軍隊的軍紀,他就顧慮太多,看來自己還是要等那個賢才到來,只有他能夠大展旗鼓地不畏懼任何人地整頓伏虎軍的軍紀。

    楊凌冷冷地問道:「我想知道咱們這堂堂伏虎軍是怎麼禍害聞喜百姓的?!」

    聽於禁娓娓道來,楊凌突然對自己很失望,他實在不善於從嚴治軍,一直以重賞厚餉養著伏虎軍,養著自己的親軍,結果養出一群不可抑制的驕兵悍將!

    那一晚伏虎軍大搜彬縣縣城,一開始秩序井然,只察看有沒有王彥等相關人員的行蹤,結果是虎豹軍那些出身於山賊的士卒,他們仗著是楊凌的舊部,又是楊凌的親軍,又是楊凌結義兄弟典韋統領的,所以他們肆無忌憚地想到他們縱然是搶了,主公也不會從重發落他們的,結果他們一開始動手去搶,其他隊伍的士卒也跟著哄搶起來。

    楊凌很是惱火,恨恨地把倚天劍一揮,把路邊的一顆水杯粗細的小樹砍斷,心裡非常鬱悶,自己基於偌大期望的伏虎軍,怎麼淪落成這樣了,楊凌想想都懸。

    楊凌回顧過去這些戰役的勝利,幾乎都是靠自己先進的武器,若是自己沒有先進的武器,伏虎軍將士還能保持多大的戰鬥力,楊凌深表懷疑。

    楊凌顧不上繼續審問王傑等奸人,他要馬上把影響整個伏虎軍戰鬥力的彬縣洗劫事件解決清楚。

    就在王家的議事廳裡,楊凌召集所有高級將領,責問他們治軍不力。

    典韋見楊凌面色不對,知道自己有錯,直接拜伏在地:「俺典韋治下不嚴,有負於主公厚望,願受懲罰,便是把俺典韋這個頭顱斬下,俺也絕無怨言!」

    楊凌冷哼道:「要你的頭顱?!魏越,你想一死了之,想得美,以你一員下將的死也難以挽回伏虎軍敗壞的名聲,你先領五十軍棍吧,再扣半年軍餉,若是日後還有治下不嚴,便是死罪!」

    楊凌又狠狠地盯著於禁和趙文龍道:「你們兩位,我把伏虎軍交託在你們手上,你們卻把他們放縱到這步田地!」

    於禁和趙文龍慚愧道:「我們二人未能及時阻止,致使將士洗劫彬縣搶得瘋狂,我們二人不敢逆軍心而動,如此一來,致使我伏虎軍名聲大跌,我們兩人治軍不力,還請主公懲罰!」、

    楊凌冷哼一聲道:「罰沒你們半年薪俸,希望你們能夠記住這個教訓!我可不想伏虎軍淪落得連黃巾軍都不如。」

    於禁和趙文龍領受,楊凌餘怒未消,準備懲罰所有有劫掠行為的伏虎將士。

    軍師賈翊連夜趕來,剛剛才到,此刻便嘿然一笑道:「主公,莫要動氣,這種事情的發生,正如主公說得,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主公之前一味寬仁,卻不知慈不掌兵!掌兵不是不能有仁愛之心,而是不宜仁慈過度。如果當嚴不嚴、心慈手軟、姑息遷就、失之於寬,乃至不能使、不能令、不能治,當然就不能掌兵。這一次,就給主公一個改變的機會。」

    楊凌想要重罰所有參與劫掠平民百姓的伏虎軍將士,典韋等軍中將領都紛紛以不可打擊士氣為由勸阻楊凌,莫要大開殺戒。

    賈翊卻說慈不掌兵,勸楊凌要嚴懲那些有劫掠行為的將士。

    典韋等人都怒目相向。

    賈翊無視他們的憤怒,見楊凌被慈不掌兵的論調給說服了,繼續進言道:「雖然慈不掌兵,要從嚴治軍,但法不責眾,參與劫掠的將士恐有三千多人,若是都給予責罰,哪怕是最輕的軍棍責罰,即便是沒有傷筋動骨,也有皮肉之傷,現在大戰在即,實在不宜責罰這麼多人,而且主公也有錯,如果主公從重責罰,恐怕會傷了軍心士氣!」

    聽賈翊這麼一說,典韋等人才眉目舒展,對賈翊印象好了一些,要知道在伏虎軍內部能當面指責楊凌的,便是這位賈翊賈文和了,只是他平時善於逢迎上意,甚少這樣仗義執言。

    楊凌點頭稱是,賈翊說的太對了,現在大戰在即,確實不是大正軍紀的最佳時期,便問:「文和,依你之見,現在該如何是好?」

    賈翊笑道:「當法不責眾的時候,不妨選擇罪責最重的幾個人重責一下,好以儆傚尤!」

    楊凌於是下令找出劫掠物品最多的一百個人,沒收他們全部所得,杖責五十,等他們傷癒之後逐出戰鬥兵序列,貶為屯田兵。

    其他參與劫掠物品的士卒,雖然沒被杖責,卻沒收了他們的全部非法所得,軍銜依次降級,如此類推。

    楊凌見許多將士臉上閃過的錯愕表情,猜得透他們心中所想,看來雖然軍紀暫時不需要大調整,但軍心士氣迫切需要梳攏一下,便把除了負責警戒任務的其他大部分伏虎軍將士都召集在王家塢堡的校場訓話。

    王家校場佔地十畝,勉強能夠把所有伏虎軍將士容納進去。

    楊凌站在校場的高台上,大聲說道:「我知道,你們覺得搶掠平民百姓的財物算不得什麼,你們覺得我小題大做,不應該因為這個就降你們的軍銜,你們要是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

    台下八千伏虎將士鴉雀無聲,他們很清楚主公楊凌的個性,雖然他平時寬仁,言笑無忌,但當他十分認真嚴肅地對待一個事情的時候,誰跟他不認真不嚴肅嬉皮笑臉的,誰就會得到最不認真最不嚴肅的對待。

    特別是這一次,主公為了捍衛伏虎軍的名聲和軍紀,寧願自己凍病了也不帶兵進入縣城駐紮,可他們這群孬兵竟然因為一時貪念把主公好不容易維護好的軍紀名聲一掃而空,心裡難免有幾分愧疚,雖然他們覺得楊凌如此捍衛軍紀名聲有些小題大做。

    楊凌繼續大聲喝道:「我們這支軍隊為什麼叫做伏虎軍,伏虎之意為「掃除虎狼一樣兇猛的惡勢力」!大家還記得我們伏虎軍的口號嗎?」

    台下的伏虎軍將士齊聲道:「鐵血男兒,唯我伏虎!」

    楊凌冷笑道:「想想你們劫掠平民百姓,尤其是劫掠婦孺的時候,猥瑣無恥,你們中間的一些人甚至把劫掠來的女人首飾帶著上戰場,如此行徑,連地主惡霸都不如,他們還知道把戰利品放在軍營不帶著上陣!」

    伏虎軍將士一個個羞慚地低下頭。

    楊凌繼續怒喝道:「自古以來,有哪個燒殺搶掠的殘暴之師能夠長久,橫暴如秦軍,不過二世便滅,唯有得到民眾擁護的仁義之師才能笑傲天下,百戰百勝!

    我伏虎軍自從成軍之日,我便跟你們講過,我伏虎軍不同於其他軍隊,我們肩負歷史使命,我們不能擾民,不能傷民,不能害民,要做堂堂正正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問心無愧的正義之師!

    你們這次劫掠聞喜,捫心自問,真的能問心無愧嗎?

    想想你們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想想你們的家,若是有一支軍隊,不分青紅皂白,破門而入,搶掠一番,你們該如何看待那支軍隊!

    我楊凌苦心孤詣打造出這支伏虎軍,傾家蕩產養著你們,不但是為了中興華夏,更是為了大家未來能夠有個光明的前程。

    可你們不思我的苦心,貪心不足,反而肆意地劫掠地方,毀壞我軍的聲譽,你們對得起我呂楊凌?!

    既然大家都不珍惜,那我楊凌索性把伏虎軍解散,自己拿著萬貫家財回家做富家翁,豈不快哉,總比在這受凍得病卻無人理解我一片苦心的好!」

    伏虎軍將士見楊凌如此痛心疾首,想想自己的一舉一動,將心比心,做的確實很不對,非常地辜負主公的一片苦心,若是主公就此心灰意懶,不再帶領他們征戰,他們還能找到比楊凌更寬宏仁義雄才偉略文武齊備的主公嗎,他們所寄望的榮華富貴該到那裡尋覓呢,參與劫掠的三千多將士心裡又驚又怕,又悔又恨,齊刷刷跪倒在地:「卑下錯了,主公處罰的甚是,還請主公莫要放棄我們,我等以後必定謹遵軍規,不敢再劫掠地方。」

    楊凌表情從未有過的嚴肅:「你們真的認識到錯了?!」

    三千將士齊聲道:「我們真的認識到錯了!」

    楊凌欣慰地點點頭:「既然如此,我就跟你們約法三章,遵命、親民、繳公,只要你們謹遵這三點,我軍便可無往不利,你們也可以名正言順堂堂正正地得到你們想要的榮華富貴!」

    看著下面將士們困惑的表情,楊凌意識到他說得太過籠統簡略了,便耐心講解道:「遵命,便是要遵從上司的命令,一切行動聽指揮,上下步調一致才能取得戰鬥的勝利。親民,便是要親近民眾,在不擾民、不害民的基礎上還要關心愛護駐地附近的民眾。繳公,便是戰場上的一切繳獲要歸公,不准私藏,負責軍需的不准貪腐!」

    眾位將士多是窮苦百姓出身,他們理解呂布的苦心,明白伏虎軍要想走得長遠,就不能擾民、害民,但是要親民,這一點兒他們還從來沒聽說過,紛紛表示疑惑。至於遵命和繳公這兩點,他們都非常明白,在這個時代,不但是伏虎軍,其他軍隊裡也都有這兩個起碼的要求。

    典韋剛剛挨過五十軍棍,屁股和肩背上皮開肉綻,塗了創傷藥,包紮完畢,在兩個士卒的扶持下,強行站立在隊伍裡,聽楊凌這一番梳理軍心士氣的演說。

    典韋心裡原本是有些怨懟的,但聽楊凌如此推心置腹地講演,他明白了楊凌的苦心,原本心中那一絲不滿也煙消雲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