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純愛耽美 > 回到三國做梟雄

《》卷 二 黃巾之亂 第6章 十九路諸侯 文 / 夜九星

    隨著楊凌任務的分派完畢,北域王府所轄下各部門立即高速運轉起來。

    最新章節全文閱讀

    調動各種軍用物資,徵召預備役人員填補防禦,制定進軍與輸送輜重補給路線,準備出征的部隊也開始向伏虎城集結。

    同時在遼西北部的草原上,負責當地防守的騎兵也加強了巡邏,準備應對烏桓或是鮮卑可能的偷襲和進攻。

    此時天下各路得到曹操所發的討董詔書的諸侯們紛紛響應,各路諸侯率軍紛紛趕到會盟之地酸棗,到達酸棗的諸侯軍共計十八路之眾。

    他們是:第一路,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起兵三萬;第二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起兵二萬;第三路,冀州刺史韓馥,起兵三萬;第四路,豫州刺史孔胄,起兵三萬;第五路,兗州刺史劉岱,起兵兩萬;第六路,河內太守王匡,起兵一萬;第七路,陳留太守曹操,起兵一萬;第八路,東郡太守公孫度,起兵一萬五;第九路,山陽郡太守袁遺,起兵一萬五;第十路,濟北相鮑信,起兵一萬;第十二路,廣陵太守張超,起兵一萬;第十三路,徐州刺史陶謙,起兵兩萬;第十四路,西涼太守馬騰,起兵兩萬;第十五路,上黨太守張楊,起兵一萬;第十六路,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起兵五千;第十七路,丹陽太守張邈,起兵五千;第十八路,并州刺史公孫瓚,起兵一萬五;第十九路,汝南太守劉備,起兵五千;第二十路,幽州刺史東方劍,起兵三萬。

    因西涼馬騰雖然名義上起兵,但其在西涼根本趕不過來,按照現代的話說就是聲援,所以算上楊凌真正參戰的只有十九路諸侯。將近三十餘萬人馬。

    陳留境內,諸侯兵馬陸續趕到。曹操忙得難有片刻休息。一路一路諸侯前來,又要安排兵馬住宿,又要安排吃喝供應。

    這近三十多萬人每天消耗驚人,若不是兗州刺史劉岱接濟糧草,恐怕靠其自帶根本堅持不了幾天。曹操深感無奈,卻也只能在心中哀歎,面上仍要笑臉相迎。

    txt電子書下載80txtt/

    半月後,主要的諸侯全部到齊,二十餘萬大軍聯營百餘里,紅色漢軍旌旗迎風招展蔚為壯觀。聯營內,傳令兵往來穿梭,身穿紅色軍服黑色甲冑的士兵如螻蟻般不斷忙碌,操練的、吃飯的、聚眾嬉鬧的……

    這一日,眾人在帳內談論如何出兵擊退洛陽董卓和有誰來做盟主一事。

    說實話在場的眾人沒有誰不想討董聯盟的盟主席位,這實在是個很具有誘惑力的位置,想曹操當年只不過是朝廷中的一個中級軍官,可自從他刺殺董卓,發起聯盟號召之後,他曹孟德的名字就已經被天下人牢記在心了。

    區區一個發起人都能夠得到這樣好的揚名機會,那麼盟主呢?山東各路諸侯的共主,可以說,誰能夠坐上這個位置,一旦奪回朝廷的控制權,那麼他就將是大將軍的人選,這怎麼可能不讓人心動。

    不過,雖然在心中蠢蠢欲動,但至今為止,來到酸棗的諸侯們還沒有一個人提及此事,大家都在等待,等待北域那個人的消息到來。

    雖然楊凌的北域說起來算不上是山東地界,但他此時的軍力,加之之前在洛陽的那一次吐血,人人都認為楊凌是忠臣孝子,因此聲望確實是無人能及。

    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說道:「諸公,我等眾人率領兵馬,不計路途遠近,為了朝廷,為了大漢社稷在此相聚會盟,如今奸相就龜縮於司隸,水關就在眼前,可我等卻還沒有一個盟主來統領聯軍,我山東聯軍總共十餘萬人,駐紮在這裡,每日的軍需糧草就需要數十萬石,如果在這樣下去,只怕還沒有開戰,我們就被自己拖垮。所以我認為,應該馬上進行選出盟主,進攻司隸,消滅奸相,重振朝綱!」袁術的一番話說的理直氣壯,臉上正氣昂然,儼然一副忠臣面孔。

    不過他說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山東聯軍數目巨大,每日的消耗也是個驚人的數字,如果在這樣等下去,那麼以後的糧草真的有可能接濟不上。

    最新章節全文閱讀remenxs

    就這樣眾人當場就吵吵起來,各說各的如果進來一個不認識得人還以為進了菜市場了。

    袁術這時候站出來,制止住眾人道:「大家所言均有理,不過既然大家都是為了大漢社稷而來,我想都不會只在這汜水關前望關興歎吧?在這樣下去,我們又能為朝廷做什麼呢?孟德,你是聯盟的發起人,今天就由你來做個決斷吧!」

    曹操一愣,他顯然沒有想到袁術竟然把這個燙手的山芋扔到了自己的手裡。不過曹操畢竟是曹操,他是個有決斷的人,雖然他也認為由楊凌坐上盟主這個座位是最合適的,但現在的情況卻容不得他再猶豫了。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曹操只是略微沉思了一下,就毫不遲疑的說道:「公路所言有理,大軍不可久滯於此,既然北域王路遠無法及時趕到,那麼我們只好退而求其次,在在座諸公當中選出一位才德兼備之人擔任盟主之位!」

    曹操的話使袁氏兄弟,都露出了一副貪婪的神色。

    曹操作為矯詔發起人,自然而然就成為了本次會盟的主持人,他站到主位上,清清嗓子,大聲說道:「諸公肅靜,且聽操一言!」

    曹操看看大家都安靜了下來,目光聚焦到他的身上,於是一臉忠勇義憤,道:「操聞君者父也,為人臣者,當以忠孝為先,上報君父,此誠萬事定理。然今有董卓亂賊,罔行廢立,賤君父為弘農,又恐士人詬病,乃鴆殺之,罪實滔天,人神共憤。操不才,欲剪除匪類,澄清宇內,救贖萬民。然操也孤微,所率不過數千,皆孱弱之人,雖見忠勇,不能抗賊。故以三公之命,天子之旨,詔天下忠勇義士,共赴國難。所幸者,諸公忠義,群起響應,併力西向,欲誅除逆賊。然,群鳥豈能無首,群雄不可無主。諸公忠勇,可無盟主乎?操以天下大義白公等:卻成見,忘仇怨,棄私情,摒己利,共立盟主,尊從號令!如此,三山可移,四海能清。若能剪除頑凶,清掃豎逆,操不才,唯生當隕首,死則結環,如是而已!」對著大家拜上三拜。

    群雄急忙還禮,紛紛說道:「公忠體國,當為萬世表!」

    曹操繼續說道:「今天下忠君之臣匯聚於此,順天應人,驅除國賊拯救大漢社稷!大漢幸甚!萬民幸甚!現會盟之人均已經到齊,請諸公集思廣益共同商討如何進兵討伐董賊!並選出此次盟主之位。」

    話畢東郡太守公孫度站起來道:「瑁以為盟主之位非曹孟德不可,孟德曹幹練雄傑,率先發詔,盡散家財,以聚義士,實忠勇可嘉,可推以為盟主,何如?」

    曹操一聽急了,那還得了,急忙推辭道:「操何德何能,能當此重任,本初兄最先響應帝詔,率正義之師來此會盟,而且更在董賊家宴上怒罵國賊,其心忠義無二!兼且其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於天下,當為盟主!」

    曹操的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對他高看了一眼,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想要奢求這個盟主的寶座,比如楊凌他就不想,所以才晚來。

    但是,無論是誰當上盟主,聯盟向董卓發起進攻都已經是不容置疑的事情,本來那些小諸侯們就是抱著來分一杯羹的念頭來的,只有盡快的發動戰爭,才對他們有著最大的利益。

    沒決定選盟主的時候,大家都盼著盟主早日誕生,但真到了選舉盟主的時候,眾人反倒沒了聲響,因為這個盟主的確不好選的,氣氛一時陷入尷尬。本來,在原來的歷史上,袁紹確實是個能讓眾人能夠接受的人選,但是現在不光是一個袁紹還有一個與他不相上下的曹操與袁術,所以推選才陷入了僵持。

    正當場面陷入尷尬的時候,曹操忽然一抬眼看到冀州牧韓馥瞇著眼睛,一幅超脫事外地樣子,曹操心中一陣納悶,他知道,韓馥在一定意義上是袁家的人,而且在現在的參戰諸侯裡,論地位,韓馥是僅次於曹操和袁紹的第三號人物,他現在擺出這樣一個無爭的模樣,難道是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心中好奇,曹操乾脆直接問道:「韓冀州,不知道使君大人,對這聯盟的盟主人選有什麼看法呢?」

    尷尬中的眾人精神頓時一停,一些內心支持袁紹的人則是暗中欣喜,因為他們知道韓馥是自己一方的人。

    可是沒想到韓馥停了曹操的話,竟然很圓滑的說道:「誰當盟主,都是為了大漢社稷考慮,韓某位卑言輕,不便與諸公爭議此事,不過,不論是誰當上這個盟主,我冀州都會權力支持糧草軍需的。」

    有了韓馥這句話,曹操的心頓時放了下來,他最擔心的就是糧草,如今有了韓馥的保證,就算開罪了袁術,也不必再為糧草的事情擔心。曹操對袁紹還有幾分兄弟之誼,但對袁術,他卻根本看不上眼。

    另一邊袁紹得眾人幾乎一致推薦,心下暗自高興,表面上卻是再三推辭,大家都是老油條,自然知道袁紹的意思,見他面色泛紅,於是又一起勸說幾次,袁紹推不過,於是「勉為其難」的同意擔當盟主。

    決定了袁紹當盟主,眾人商議決定次日朝食之後舉行儀式,正式推袁紹作盟主,號令群雄。

    次日,築台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請袁紹登壇拜將。袁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而拜,誓盟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誓畢,二十路諸侯歃血為盟,歃血已罷,下壇。眾人扶紹升帳而坐,兩行依爵位分列坐定,眾人推舉曹操做了副盟主。

    曹操行酒數巡道:「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遣,同扶漢室,勿以強弱計較。」

    袁紹道:「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

    可就在這時,突然門衛來報,有一路旗幟不明的人馬正向聯營方向奔來。眾人大驚,袁紹面帶憂色道:「莫非是董賊軍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