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純愛耽美 > 回到三國做梟雄

《》卷 二 黃巾之亂 第69章 埋伏 文 / 夜九星

    正在關上觀戰的李儒見狀,立刻對董卓道:「岳父,現在關東聯盟軍的視野正集中在樊稠和張飛正激戰中,我們可命大軍立即掩殺!」

    董卓興奮地點了點頭,隨即傳令三軍:全軍掩殺。

    張飛見狀,大罵董卓無恥,但面對對面的西涼鐵騎,劉備慌忙率領眾軍迎戰,但已被樊稠震懾的將士們似乎發揮不出平常一半的戰鬥力。

    而董卓的西涼軍這邊卻是士氣如虹。雙方大軍只交戰不到一刻鐘,汝南軍便全面潰敗,全軍開始後撤。劉備的一萬汝南軍此次由於是和聯軍一起行動,而且是處在軍陣的後方,所以不僅沒受到什麼損失,反而最先走掉的就是他們。

    其他諸侯見狀紛紛大罵不已。不過他們腳下可沒停著,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四下奔逃。徐榮、張濟、樊稠、張繡四將率領十萬大軍追著帥旗不放。

    此時楊凌正在某個峽谷上,看著底下追擊劉備軍和關東聯軍的董卓人馬,露出了邪邪的笑容,一揚起手。

    就在此時,狹窄入口處的懸崖上突然被推下數千斤柴草,徐榮、張繡等人見狀頓時大驚。隨即眾人又見一隊弓箭兵出現在懸崖上,人人彎弓搭著火箭。

    十萬西涼軍眼睜睜地看著一蓬火箭劃破天空落在谷口的柴草堆上,頓時火龍竄起烈焰滔天。出口被熊熊烈火給封住了。

    就在此時,四周高崖上戰鼓聲驟然響起。隨即董卓軍便聽見一陣驚天動地的喊聲,無數的北域軍將士出現在四周高崖之上,人人引弓待發。

    只見前方大道上,玄衣鐵甲方陣悄無聲息地立在那裡,那黑紅相間的大旗之上黑色是死亡的象徵,紅色是血腥的表現,這紅與黑的結合以及與旗下這些騎兵想結合給人的不僅是森冷恐怖的感覺,還有那蔑視天下的無敵氣勢!

    西涼軍驚慌不已,十萬大軍頓時騷動起來。許多人想要逃跑,但是谷口已被烈焰所封,根本就無路可逃。西涼軍將士許多人已經露出絕望的神色,他們沒想到一直沒有出現的北域軍,居然在現在出現了。

    北域軍雖然將董卓軍圍定,但並未立刻發動攻擊。就在所有董卓軍將士心懷忐忑的時候,楊凌出現在在高崖一處顯眼的位置,跟在楊凌身邊的是典韋趙文龍太史慈三將。

    楊凌看了一眼驚慌失措的董卓軍,然後朝崖下喊道:「董卓軍的將士聽著。我是北域王楊凌軍,此次特奉密詔率軍討伐逆賊董卓。我知道你們之中絕大多數人並不願意跟隨董卓行大逆之事,只要你們放下武器投降,我可以保證你們的安全!現在給你們一刻鐘時間考慮!」

    徐榮四將對望一眼,然後由張濟出來仰頭喊道:「北域王,請容多點時間給我們考慮。」,這個張濟明顯是在耍小聰明。

    對於他的小劑量,楊凌焉能不知道,冷哼一聲道:「你們只有一刻鐘是時間!過期不候!如果到時你等還執迷不悟,就別怪我辣手無情了!」

    董卓軍更加騷動起來,許多董卓軍將士都流露出意動之色。但徐榮等四員大將未發話,他們也不敢貿然向北域軍投降。

    張濟本來還想說什麼,但楊凌根本就不給他機會。說完了該說的,楊凌轉身便離開了。張濟無奈回來。

    「怎麼辦?楊凌剛才的話已經講的很清楚了,咱們要是不投降,他便回下令萬箭齊發!到時,我等都不得好死!」張濟來到其他三人跟前問道,神情很焦急。

    樊稠看了一眼張繡,然後道:「咱們根本就沒有脫困的可能!與其讓十萬生靈葬送在這,不如就投降了吧!咱們向北域軍將軍投降也不算丟人!」

    張繡抬頭看著自己的叔叔張濟,見張濟向自己點了點頭道:「樊稠所言極是。咱們沒有必要在此絕地垂死掙扎!俗話不是說:大丈夫不立危牆之下嗎!」

    張繡微微地點了點頭,臉上露出痛苦的神情「既然你們都如此想,那麼咱們現在就向北域軍請降,只可惜我剛被主公委以重任。

    txt電子書下載75txt/」

    張繡的話剛一出口,徐榮便激烈反對起來「不行!我們不能投降!大丈夫在世當以忠義為本,怎能一遇危機就怯懦投敵呢!丞相待我等不薄,我等必須效死以報!」

    三人聞言不禁眉頭一皺,相互對望了一眼,交換了一個眼神。張濟、樊稠兩人當即繞到徐榮背後,就在徐榮微感詫異之時,張濟三人突然同時出手,將猝不及防的徐榮摁倒在地綁了起來。

    周圍的將士看到這一幕,雖然震驚,但大多數人並沒有任何反應。三人將徐榮綁到楊凌的面前,表示願意投降,但是徐榮不願投降,所以將它綁縛起來交給楊凌處置。

    楊凌看著徐榮道:「徐將軍忠肝義膽,本王佩服!但徐將軍想過沒有,你如此忠心於董卓真的算是真正的忠義嗎?」

    徐榮抬頭拿眼睛一瞪,沒有說話。

    楊凌頓了頓繼續道:「大丈夫在世要做的其實就是兩件事。一是保境安民,使我華夏百姓不受外族欺辱,不受匪盜禍害;二是開疆拓土,為我中華立萬代不朽之功。只有做到此兩點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徐將軍同意我的話嗎?」

    徐榮沒有說話,不過楊凌感到徐榮已經意動了,於是繼續道:「那董卓自入洛陽以來幹過些什麼,相信不用我說,徐將軍也清楚。董卓他欺辱皇帝禍亂宮廷,這些事我就不去說他了,但他橫徵暴斂掠奪民財,視百姓生命如草芥!對此,凡是真正的漢子便不能坐視不理!」

    這一番話使徐榮心頭猛地一震,他突然感到呼吸彷彿都有些困難起來。但他仍在猶豫,他還無法掙脫固有的忠義思維。

    此時,楊凌趁熱打鐵道:「忠義乃大丈夫立身之本。但徐將軍對忠義二字卻理解錯了。如果將軍的忠義對百姓來說是個災難的話,那這種忠義還有何意義!這其實不是忠義,而是助紂為虐!只有對百姓有利的忠義才是真正的忠義,這樣的義士才會萬古流芳!」

    徐榮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淚水滿眶地由衷感慨道:「多謝北域王指點迷津!徐榮願投效北域王帳下。」

    楊凌聞言大喜,「徐將軍願意投效乃是我北域之大幸,亦是大漢之大幸」

    楊凌在憑一席話說服十萬董卓軍投降。這注定將為後世留下一段佳話。此事在不久之後就在民間廣為流傳,不過卻越來越神乎其神。

    看著站在高處的楊凌的背影,郭嘉非常感慨。

    這個引君入甕的計謀是郭嘉設計的,但楊凌在執行時卻進行了改動。郭嘉原來打算是準備大量火油柴草,等對方大軍一進來就用火攻。按照郭嘉的想法,火攻過後,這十萬人也基本上完蛋了。

    但楊凌覺得這火攻之計雖然很好,但太過殘忍,這麼多精良的鐵騎被火燒了,太浪費了。於是楊凌取消了後面這一段火攻之計。楊凌希望憑借壓倒性的態勢逼迫這十萬人投降。最後楊凌做到了。

    郭嘉感到有些慚愧,同時又非常欣慰;楊凌借助壓倒性的態勢勸降了徐榮、張濟這十萬董卓軍。隨即命令趙文龍和典韋率領兩萬騎兵化裝成董卓軍往虎牢關而去。

    虎牢關上。

    徐榮、張濟率領十萬大軍出關追擊,卻遲遲未歸。董卓、李儒等人不禁有些擔心。那可是他的西涼精銳呀。能不擔心嗎?

    「子文,徐榮他們怎麼還未回軍?不會是遇到什麼不測了吧?」董卓很擔心地問道。

    李儒連忙道:「岳父大人請寬心,他們均是驍勇善戰之輩,諒關東諸侯也奈何不了他們!想是他們追擊敵人追得遠了,所以一時未能回軍。」

    董卓點了點頭,緊皺的眉頭稍稍舒展了一些。

    兩人在關上焦急地等候著,然而過了午膳時間,大軍仍沒見回來。董卓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子文,立刻派快馬出關打探消息!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是。」,李儒連忙應道,當即便要便向下傳令。

    就在此時,瞭望哨上的士兵高聲叫道:「太師,我們的軍隊回來了!」

    董卓聞言連忙來到垛牆邊極目遠眺,只見真的有數萬人朝這邊過來了。

    一刻鐘後,那支隊伍走近了,董卓才看清楚。這支軍隊約有兩萬人,打著他董卓的旗號和徐榮的將旗。在這支軍隊之中還有大概兩萬餘聯軍俘虜正垂頭喪氣地被押運著一同行進著。

    董卓頓時哈哈大笑起來。剛才的鬱悶煩躁徹底一掃而空了。兩萬董卓軍押著兩萬俘虜來到吊橋下喊門。負責絞車的軍士官看向董卓,等候等候董卓的指示。

    董卓大手一揮,帶著興奮大聲道:「放下吊橋打開城門。」

    「慢!」李儒突然叫道。不過他出言晚了一點,吊橋已經被放了下去,關門也已經被推開了一條縫。

    董卓微感詫異,正要詢問。但就在此時,關下突然發生了變故。一個黑熊般的巨漢扯下罩在身上的外袍,手提大戟衝過吊橋來到關門處。

    此時,關門正在緩緩地關閉。那巨漢大吼一聲,猛地撞在左邊那扇門上,只聽得一聲悶響,那扇門很明顯地晃動了一下。隨即那巨漢左掌頂門大喝一聲,左邊那扇關門隨之就被推開了。原來剛才他那一撞之力將左邊門內的十幾個推門士兵給震得飛了出去,這十幾個士兵此時還躺在地上哼哼唧唧呢。

    門內士兵見有人強行闖關,立即揮舞著兵器衝了過來。那巨漢將一桿丈八蛇矛舞得如同轉風車似的,將衝在最前面的二十幾個士兵瞬間擊殺。

    就在此時,關下的董卓軍及俘虜也出現了變故。負責押運的『董卓軍』不再管俘虜,只見他們大喊一聲高舉著兵器衝進了關門,而那些『俘虜』卻不知道從哪裡抽出了兵刃,也同那些『董卓軍』一道衝進了關門。

    見此情景,董卓、李儒大驚。「放箭!放箭!」最先反應過來的李儒大叫道,隨即又對董卓道:「岳父,此關已不可手,咱們趕緊撤吧!」

    董卓此時的面色已經變得煞白。這些年窮奢極欲的生活已經磨平了董卓的銳氣,現在的董卓完全沒有了當年的豪氣與武勇。

    「呂布我兒,快去抵擋住敵軍!」,董卓一面叫到,一面竭盡全力地挪動著自己那肥碩的身體。董卓現在的身體恐怕連逃跑都做不到。

    李儒見狀大急,連忙命令八位壯士聯手將董卓抬起,隨即開始逃跑。此時董卓的形象非常不好看,八個人抬他就像抬頭豬似的。

    此時典韋一路廝殺,沒有人能擋住他一戟之威。幾萬北域軍隨之攻入,然後四下衝殺,猝不及防的董卓軍無法抵擋,只片刻便全面崩潰。

    正當典韋率軍一路向前之時,突然在前方出現兩員董卓軍將領率領數千人擋住了去路。

    其中一員身高八尺,頭戴鳳翅金羽冠的將領立馬持著方天畫戟道:「我是董太師麾下大將呂布,來將通報姓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