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純愛耽美 > 回到三國做梟雄

《》卷 二 黃巾之亂 第48章 公孫瓚來襲 文 / 夜九星

    不過現在楊凌是沒時間再去魚色了,他要面對一個強有力的對手,幽州太守公孫瓚。

    幽州公孫瓚趁楊凌在徐州損失虎豹騎之際,率領幽州鐵騎大軍南下,氣勢洶洶,有一舉趁楊凌病要楊凌命的打算。

    楊凌得到命令之後,立即召回來趙雲,親自率領四萬大軍北上,抵禦公孫瓚的幽州鐵騎,又經過一天疾馳,來到黃河岸邊。甘寧早已領黃河水師在這裡搭建了一座浮橋,楊凌大軍迅速通過了黃河上的浮橋,疾馳而去。

    甘寧完成了接應楊凌過河的任務後。便領著一萬黃河水師順流而下,向渤海而去,渤海灣裡還有張鵬的兩萬水師等待著甘寧部。他們即將對公孫瓚空虛的腹地發起攻擊。

    楊凌大軍距離范陽還有八十里時,便見沿路已經有一些塢堡冒起了灰煙,塢堡四周的莊園一片狼藉,許多屍體尚未掩埋,暴露於野,那個曾經的天堂幽州在軍紀敗壞的公孫瓚軍破壞下已近人間地獄。

    前去打探消息的斥候前來回報,說這些塢堡並不是普通民眾或屯民們按照楊凌軍令建造起來的易守難攻的稜堡,而是一些本地世家們故步自封的莊園。楊凌方才放心,反正這些世家的莊園裡生產出來的糧食大多都不交公,被公孫瓚毀掉了也沒有什麼可惜。

    公孫瓚專一毀壞世家的莊園其實並不奇怪,公孫瓚雖然出身於士族,但因為他母親是個出身寒微的侍女,所以他從小遭受了很多世家人物的鄙夷,他長大以後靠著有個好相貌成了涿郡太守的女婿。

    txt完結下載80txtt

    隨後又依靠自己的軍事才能逐步做到了幽州太守,功成名就後的公孫瓚對世家人物非常厭惡,在他勢力範圍的世家子弟都被安置在窮苦之地,有人問他為何如此,公孫瓚答道:「今取衣冠家子弟及善士富貴之。皆自以為職當得之,不謝人善也。」

    公孫瓚在鄙薄那些世家人物之外,還引一些出身低賤的商販為朋友,像他還跟卜數師劉緯台、販繒李移子、賈人樂何當等三人,結拜為兄弟,公孫瓚自號為伯,謂三人者為仲叔季。

    楊凌在陸續進軍路途上,得到了傳來的急報,發現公孫瓚確實是有少年陰影,他這番南下攻打冀州,專門禍害那些世家的莊園,對貧民姓並未有太多冒犯。

    典靜的軍情司在兩年前安插在幽州的特工陸續把準確的情報發送過來,楊凌逐漸得到了公孫瓚軍力部署的詳細情報,公孫瓚這次南下的兵力不只是他宣揚的五萬人馬,而是十五萬人馬。

    公孫瓚雖然只是幽州太守,但他之前曾任遼東屬國長史,便以自己強大的兵力,將遼東屬國、遼西郡以及漁陽郡、涿郡、廣陽郡的一半都佔領。

    幽州有將近三萬人口,其中有一五十萬都在公孫瓚的治下,公孫瓚窮兵黷武,竟然在暗地裡參照楊凌全民皆兵的制度,在諸郡縣建立了常備的郡縣兵,郡縣兵有十五萬,而他常備的戰兵是三萬人。

    當公孫瓚被袁紹的謀士荀諶忽悠得利令智昏,想要南下攻佔伏虎城實現自己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將軍夢,因為公孫瓚之前曾在虎牢關前見識過北域軍的戰力,也曾見識過楊凌橫掃數州世家聯軍的戰力,因此公孫瓚也不敢托大,對外宣稱出動五萬人馬只是為了蒙蔽楊凌,實際上卻出動了十五萬人馬,只留了三萬郡縣兵給弟弟公孫越留守。

    因幽州靠近大草原,盛產戰馬,公孫瓚以騎兵起家,便大興騎射,十五萬人馬裡面竟有七萬騎兵,在這七萬騎兵裡面又有一萬人馬是堪稱天下第一等強兵的白馬義從,戰力異常強大,加上公孫瓚是突然翻臉突襲冀州,青州邊境的十幾個城池都被公孫瓚一戰而下。

    公孫瓚又搜遍裡面的郡縣兵強迫加入幽州軍,半個月後,公孫瓚的人馬滾雪球一樣成了二十萬,幸好公孫瓚一向鄙薄世家,還經常攻破世家莊園搜羅糧食,否則北域境內某些對楊凌表面臣服心懷不滿的世家早就領兵追隨公孫瓚了,公孫瓚的勢力會更加不可遏制。

    公孫瓚在沿線城池裡留了二萬人馬鞏固佔領的土地,領十八萬人馬攻打渤海郡郡治南皮城,渤海郡尉陳圭防守得力,公孫瓚善於野戰不善攻城而且也失去了原來奇襲的優勢,圍攻南皮十餘天,損失了一萬多人馬,無法攻破南皮城。

    公孫瓚十七萬大軍圍攻南皮城三日,除了剪除城外一些世家莊園得到一些糧食外,其他一無所獲,不僅是因為他不善攻城,更因為南皮城裡面不只有兩萬人馬,此外還有一萬郡兵,城牆高大,護城河是引漳水而成,寬闊深邃,公孫瓚在城下丟了一萬多具屍首卻也只能望著鄴城高大的城牆謾罵而已。

    公孫瓚盤算一下自己還有十五萬人馬,便是再用上二三萬人的性命去填,也要南皮城攻下來,只有把天子掌握在手,自己才能一躍成為主宰天下的第一大勢力,更不用在楊凌的威脅下戰戰兢兢。

    公孫瓚一心一意地攻打南皮城,他一直對袁紹謀士荀諶忽悠他的話深信不疑。

    楊凌在北上的時候時,便放出了精銳特工來隔斷公孫瓚派出細作的窺探,沿途之上,楊凌也傾發許多精銳斥候來阻隔公孫瓚的斥候偵探,因為楊凌北域軍的精銳斥候都接受了呂布從後世得到的精銳偵察兵訓練方法的嚴格訓練,皆能以一當十,將公孫瓚派出的斥候盡數射殺,以至於楊凌這四萬大軍距離南皮城八十里,公孫瓚方才收到楊凌有意放出的情報:「楊凌大軍準備渡過黃河。」

    公孫瓚擔心楊凌大軍到達南皮城後跟鄴城裡面的陳圭裡應外合大敗自己,但聽到楊凌大軍還未渡河,便迅速派麾下大將嚴綱領三萬騎兵,火速趕往黃河,準備把楊凌大軍堵在黃河南岸。

    嚴綱策馬奔騰,從鄴城南下八十里,遠遠看到煙波浩渺的黃澤湖,他以為自己看到了黃河,便對身邊副將田豫田國讓笑道:「國讓,看來主公所料非虛,楊凌大軍尚未渡過黃河,只要我軍牢牢控制黃河北岸,楊凌大軍無法渡河,只要主公攻破鄴城,大事可定!」

    田豫心裡一萬隻草泥馬奔騰而過,就嚴綱這種不識地理的庸才竟然也被公孫瓚器重任命為冀州刺史,足見公孫瓚此人才具,雖然剛猛好殺,威風一時,但他窮兵黷武,欺凌士人,麾下皆是庸才,必不能長久。

    田豫身為漁陽田家的旁系子弟,又是公孫瓚親信大將田楷的堂弟,迫於家族壓力,依附於公孫瓚,他只有二十一歲,卻少年老成,自然不會直斥嚴綱的錯誤,而是笑道:「嚴將軍,那個楊凌奸賊最近三年來用兵詭異,最善運用奇兵,很有可能他是從其他渡口越過黃河的,我們還是整齊隊伍,謹慎行軍。」

    嚴綱雖然是公孫瓚麾下數一數二因武勇受到器重的大將,但田豫追隨公孫瓚兩年來因其足智多謀明斷時事,嚴綱對他還算言聽計從,便下令全軍小心警戒,謹防楊凌大軍從其他渡口過河,伏擊自己。

    嚴綱的命令剛剛傳達下去,雙目如電的田豫便看到前方的黃澤湖岸邊荒草叢生處影影綽綽閃現大片陰影,田豫連忙叫道:「嚴將軍,前方有伏兵。」

    嚴綱順著田豫所指的方向看去,從黃澤湖邊一大堆黃褐色巨石後面和一人多高的荒草叢中忽然閃現無數面旌旗,似乎有無數士卒在搖旗吶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