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純愛耽美 > 回到三國做梟雄

《》卷 二 黃巾之亂 第55章 陷陣營 文 / 夜九星

    一支便是趙文龍的陷陣營,因楊凌對趙文龍非常信任,雖然楊凌沒有得到高順,但卻不妨礙楊凌建立陷陣營,因此趙文龍他的陷陣營是優先創建出來的。身披重甲,手持斬馬劍的陷陣營是精銳重裝步兵,最善克制輕騎兵和弓箭兵。又善於攻堅。

    經過七八天晝夜不停的攻打,現在的南皮城在公孫瓚十數萬大軍的重重圍困下,看似岌岌可危。

    公孫瓚麾下將領都興高采烈,紛紛說南皮城指日可破,公孫瓚心裡卻很清楚,南皮城岌岌可危是一種假象,城內的防守並沒有表面看起來的那麼薄弱,南皮城守將趙文龍絕對是在等待呂布大軍回援。等楊凌大軍回援時,他們裡應外合,想要把自己這十幾萬軍隊徹底擊潰。

    公孫瓚凝視著面前的南皮城地圖,久久不語。

    南皮城是黃河以北的堅城,南皮城依山傍水,地勢險要,城牆高大寬厚,城頭各項防禦設施齊備,幾乎可以跟洛陽城相並論。

    最讓公孫瓚揪心的是南皮城背靠漳水,為了加強城市防禦,引漳水為護城河,使得護城河又寬又深,又是活水,河水一直滔滔向東流去,極難填塞,靠堆土填河是不成的。

    公孫瓚沒有辦法,只好徵調民夫編造浮橋,冒著城頭床弩攢射下來的弩箭,往往被弩箭射殺了二三人,才把一個浮橋安放在護城河兩端,剛放好浮橋,城頭的霹靂車就拋下巨石,將浮橋砸斷,破碎的木頭隨著滔滔的漳水滾滾流走,公孫瓚無奈只好再命人打造浮橋,打造堅固一些,再拼著死上幾人,把浮橋放在護城河上,卻又被城頭上的霹靂車拋下的巨石砸斷了,如此往返了七八次,才勉強放置了一些浮橋。

    公孫瓚強征了幽州的十幾萬民夫,為不善攻城的幽州兵打造攻城器械,在打造渡過護城河的浮橋時,還打造攻城的雲梯。因為公孫瓚擅長野戰,不習攻城,缺乏打造攻城器械的經驗,剛開始練最起碼的雲梯都打造不完全,只打造出普通的梯子。

    有數千名幽燕步兵頂著盾牌,護著那些扛著梯子的步兵,一窩蜂地衝過了護城河,將梯子靠在城牆上,將刀背在身上,頂著盾牌,亦步亦趨地往上爬。

    有的士卒見只需要一步就能攀到城頭了,欣喜如狂,因為公孫瓚下了軍令「第一個登城的賞千金」,

    就在這時,城頭伸出一隻長矛,將靠在城頭的梯子推倒,那個正在竊喜著的士卒慘嚎著跟著梯子一起摔在城下,南皮城城高五丈,那士卒頭顱朝下,撞在城下堅實的地面上,一片血跡慢慢溢出,那個士卒一命嗚呼,這樣的慘事每時每刻都在上演。

    狡黠的守兵們都是等著下面的幽州兵快要爬上來的一霎那才把梯子推倒,正在梯子上辛苦攀爬的十幾個士卒都慘嚎著摔在城下,有的一命嗚呼,有的摔斷了四肢,失去了繼續作戰的能力,有的則渾若無事,迅速從地上爬起來,選擇另外一個梯子繼續攀爬。

    公孫瓚不斷地吸取著攻城的經驗,開始自行摸索打造傳說中的雲梯。本來由魯班發明的雲梯是有車輪、梯身、鉤三部分組成,梯身可以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抬倚架到城牆壁上;梯頂端有鉤,用來鉤援城緣;梯身下裝有車輪,可以移動,因為公孫瓚急於攻城,便沒有打造雲梯的車輪,只是在普通的梯子頂端裝個勾,那個勾正好可以卡在城頭的女牆上,可以防止梯子輕易被城頭的長槍兵、長矛兵、長戟兵等步兵推翻。

    最新章節全文閱讀remenxs

    這樣的雲梯卡在女牆後,那些長槍兵、長矛兵、長戟兵便不再去推梯子,而是直接推人,將準備攀上才城頭的幽州兵推落城頭,而原本等候多時的趙文龍陷陣營士卒則掄起斬馬劍,砍斷雲梯卡在女牆上的鉤子,跟他們配合的長矛兵則用長矛把梯子推翻。

    與此同時,城頭垛口上的弓弩兵、霹靂車兵一直不停地往下傾瀉著箭羽、石塊,其他的步兵則往攻城敵軍多的地方拋灑熱油、石灰、熱水、滾木,以阻礙敵軍的攻城。

    有些驍勇的幽州士卒身手敏捷,在陷陣營士卒砍斷鉤子、長矛兵推翻梯子之前就搶上城頭,揮舞刀槍,試圖擴大在城頭的範圍並掩護後面的戰友攀上城頭。

    面色冷峻的陷陣營勁卒揮動斬馬劍,前來迎戰,陷陣營士卒皆是高大健壯的步卒,身披重甲,揮舞斬馬劍,一劍劈下來,能將搶上城頭的幽州士卒斬為兩端,而且每個垛口都守候有兩位陷陣營勁卒,兩個勁卒配合默契,一上一下地斬向試圖搶佔城頭的幽州士卒,那往往是第一個搶上城頭的幽州兵根本過不了這一關,非常乾脆利索地被斬馬劍砍成兩段,內臟都傾瀉在後面試圖攀上城頭的幽州兵,陷陣營勁卒斬殺每個雲梯上第一個攀上城頭的幽州兵後,再次迅速揮舞起斬馬劍將鉤子斬斷,身後的長矛兵迅速跟上,將雲梯推翻,有堅毅渾厚的陷陣營坐鎮,幽州步兵根本無法越雷池半步。

    若不是楊凌派人悄悄傳送了裡應外合大破公孫瓚的戰術想法,以趙文龍的想法,他陷陣營在南皮城一日,公孫瓚就只能可憐巴巴地望著南皮城。

    趙文龍遵照楊凌的指示,跟陳陳圭等將領商議過了,決定時不時地讓公孫瓚感覺到他有希望攻下南皮城,好讓他將所有兵馬集中在南皮城下面,以便於主公隨後對他們的全殲。

    於是乎,每隔幾個時辰,北域軍似是疲憊不堪一樣地低迷一會兒,城上的箭矢和滾石少了很多,幽州步兵攀上城頭明顯增多,公孫瓚及其麾下將領都興高采烈地以為這次南皮城必定被破,原本低迷的南皮城守軍忽然想吃藥了一樣奮發起來,嗷嗷一陣猛攻,把剛衝上城頭的一千多人打落城下,原本放置好的數架雲梯和浮橋全被搗毀。

    除了趙文龍的兩萬人馬外,其他守軍都撥出所有弓弩手,參與到這場伏擊,六千弓兵、四千弩兵,包括所有的戰兵和輔兵,全部出戰,趴伏在城頭和民居屋頂,對著下面毫無防備的幽州兵激射開來。

    這四萬幽州兵裡面優先受死的便是他們的統軍大將單經,跟隨楊凌日久的趙文龍在呂布口中聽說過幽州的田豫,卻從來沒從楊凌口中聽說過單經的名字,知道單經這種所謂的幽州名將在楊凌眼裡只是一堆狗屎,甚至連狗屎都不如,既然主公不把這樣的人物放在心上,趙文龍毫不猶豫地開弓放箭,一箭不偏不倚地射中正驚慌失措地整頓人馬準備反擊的單經。

    單經不愧是被公孫瓚看重的幽州名將,趙文龍那一箭射中他的面頰,並未讓他有所消停,他還嘶啞著喉嚨厲聲高喊:「散入民居,各自為戰,我軍人多,未必會敗!」

    若是按照他所說的,四萬幽州兵全都散入到南皮城裡面的民居跟南皮城守軍搞巷戰,那南皮城必會被公孫瓚擊破不可,到時候趙文龍等人的罪過就大了。

    還好射出的兩支箭都正中單經的咽喉,這個在騎兵陣中急切找不到盾牌抵擋的幽州大將翻身從馬上跌落下去,被亂成一團的幽州騎兵坐騎踏成了肉泥,他那戰術明確的命令還沒有及時發出去就嘎然而至。

    驟然進入北域軍的伏擊圈裡,退路也已經被封死了。主將也被射死了,四周高處湧出來的都是敵軍,那四萬幽州兵們的士氣一下子從剛入城的一百點陡降到二三十點。

    他們一片大亂,四散奔逃,是一片倒的潰敗之勢。若是他們能在第一時間內穩住陣營,一起端起盾牌,步步為營地往皇宮攻去,也許會打得趙文龍措手不及,可這些幽州兵只在欺負那些更加沒有紀律的鮮卑、烏桓異族時表現上佳,遇到北域軍這樣善於打心理戰的軍隊,他們縱然再強大,也是烈日下的積雪。

    佈置在高處的北域軍弓弩兵們毫不費力地追著那些潰逃的幽州兵身影攢射。倒下一片又一片。勉強有一些幽州中級將領組織麾下士卒往每個巷口衝去,卻發現要麼有些巷口被築起難以逾越的盾牆,有些巷口是養精蓄銳的陷陣營、守軍在等待著他們的自投羅網。

    披著重鎧、揮舞巨劍的陷陣營步步緊逼,將那幽州騎兵殺得人仰馬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