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純愛耽美 > 回到三國做梟雄

《》卷 二 黃巾之亂 第59章 誰為帝王 文 / 夜九星

    偉人還有句話說的好,堅持就是勝利!楊凌很懷疑其實與人斗其樂無窮的下聯,雖然不押韻,但就是我現在心態的最真實寫照。

    善後的事情很麻煩,皇帝駕崩的事情必須盡快的發佈出去,要留給人先入為主的主導印象,免得流言四起、人心浮動。

    這種事讓孔融去最合適,為人中庸,德高望重,當然,先召他進宮給他描述一番所謂的事實「真相」是一回事,至於是不是讓他擔當這個官方發言人,則必須先查明這次謀反和他有沒有關聯。

    楊凌還派人召來了賈詡和郭嘉。

    劉協的駕崩有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需要另立皇帝,雖然我盯著這個位子很久了,但也不能表現的過於心急,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有很多程序還是必要的。

    首先就是召集皇親國戚、公卿大臣商議即位的人選,伏虎城裡這樣的人很多,但這次事情沒弄清楚以前,誰也不知道他們中誰參與了此次叛亂,當然,有些人即使沒參與叛亂,他們也會很「不小心」的被牽連進去。

    所以,現在有資格參與進來商議即位人選並難以牽連進來的皇親國戚就只有劉璋和劉,劉備就算了,讓他來他也不敢來,何況他那身份也只是自稱。

    而前去召他們來的人選就是郭嘉和賈詡,反正他倆早就知道楊凌的想法,正好去暗示警告劉璋、劉兩人一番,免得來了伏虎城以後說不該說的話、做不該做的事!

    至於具體的該怎麼辦,楊凌相信他們兩人不需要楊凌去教他們怎麼辦。

    吩咐了兩人一番,打發他們趕緊上路後,另外一件事就是必須立即加強伏虎城附近的兵力和控制力度了,派人持楊凌的手令立即將於禁的重裝步兵和樂進的丹揚精銳給調集到襄伏虎城來,並將我的私人內閣成員小亮亮、戲志才、龐統以協助的名義暫時調撥到城內各軍團做安撫工作,一則加強對軍隊的控制,二則避免有人趁機散播謠言引起軍隊嘩變。

    txt完結下載75txt/

    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好好的睡上一覺,希望醒來的時候能看到韓當的首級加上倭人口供的謀反名單。

    幾天過去了,韓當被虎豹騎從貧民窟裡翻了出來,很可啞巴,遺言都沒有留下就被剁成了幾塊,腦袋被掛在了伏虎城頭背黑鍋示眾。

    無非是被劉協所利誘在整個事件中充當了聯絡人的角色,主謀顯然是劉協,出主意的是呂蒙,充當執行人兼打手的就是劉虞、馬騰、呂布這些新來伏虎城又野心未泯之人,其他的一些雜魚大多是提供人手、武器裝備和掩護望風。

    知道事情的始末之後,楊凌很惱火,其他人都還好說,畢竟楊凌對這些人早就有心理準備。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典韋和趙文龍也好得差不多了,肅偷盜玉璽偽造詔書導致伏虎城發生叛亂,獻帝劉協與皇后伏壽遇刺駕崩的官方消息已經傳遍了天下,牽連進其中的官員王侯多達數百人,伏虎城的貴族階層正面臨一次大規模的清洗。

    就在很多人都鬆了口氣,以為這次的事情已經結束地時候,楊凌開始了第二次清洗,隨著重裝步兵軍團和丹揚軍團入駐伏虎城,以及劉璋、劉等地方王族的到來,殺雞給猴看的時候到了,一些平常看不順眼又不方便處理的勢力集團和王侯貴族列入清洗範圍,罪名很簡單,什麼從旁協助、知情不報之類的。

    楊凌並不想掀起腥風血雨,也沒那個必要,僅僅只是將這些人抄家流放而已,剝奪這些人或勢力集團在這段關鍵時期的發言資格,減少可能發生的阻力。

    讓劉璋、劉這些地方王族戰戰兢兢的在伏虎城待了一個多月,「國不可一日無主」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誰來當皇帝?

    皇宮議事大殿開始上演一幕規模宏大的歷史劇,領銜主演兼導演楊凌,主演劉璋、劉、劉、賈詡、郭嘉,配角戲志才、魯肅、徐晃、張繡、典韋……

    大殿氣氛異常的怪異,裡面的人誰都明白今天在這裡只過場演個戲,雖然能夠站在這裡的人位高權重、身份高貴。

    雖然這年代搞演藝表演的屬於下三濫角色,但這裡所有身份高貴的人不得不打起精神來演好這場戲,這場戲能不能演好關係著很多人的下半輩子命運甚至子孫後代的前途。

    誰來當皇帝?誰來當大漢這個有可能是最後一代的皇帝?

    劉協沒有留下後代,甚至於劉協的直系血緣已經徹底滅絕,如果是二十年前,劉璋、劉、劉等等這些旁系宗親也許會暗自欣喜,說不定祖上顯靈皇位就會莫名其妙的砸到自己頭上,但在二十年後的今天,站在這個大殿上,皇室宗親的身份卻成了一道看不見的催命符,誰也不知道待會能不能走出這個大殿,在這種時候,沉默,絕對是金!

    有所圖謀的楊凌當然也不能表示得過於主動,楊凌也只能抬著頭看著房頂,任由其他人去表演。

    大殿裡一時間變得非常安靜!

    「咳咳……咳咳咳……」郭嘉的老毛病犯得非常不合時宜,引得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了他,郭嘉無奈,眼睛掃了一圈最後落在劉璋身上,剛準備發言。

    劉璋見狀立即把眼睛睜得比牛眼還大瞪了回來,郭嘉只好再咳兩下把眼睛轉到別處,誰叫他去接劉璋的時候既收了人家好處又被高規格款待,吃人嘴軟拿人手短,關鍵時刻當然不能落井下石,郭嘉的目光最後掃到了劉身上,現在這裡論身份資歷除了劉璋可就是劉了。

    「正禮(劉字)公德被天下,昔日拒請托而辭官(拒絕為上司的親戚安排工作而辭官,比現在所謂公僕高尚得多)。實為天下之楷模,如今社稷飄搖,正禮公安得獨自逍遙?某以為,九五之尊非正禮公莫屬!」陣女巨劃。

    戲志才正在想著從宗親裡推誰上位,沒想到以前一直顧左右而言他的郭嘉居然會把劉給推出來,想想劉的生平,雖然跟英明掛不上邊,但還不至於昏庸,當下就出聲附和。

    這下其他沒收到過暗示的旁系宗親就納悶了,難道先前的猜測都錯了不成?戲志才一直是丞相出戰時在朝中的代言人。

    郭嘉又是丞相身邊地心腹謀士,兩人都推舉劉。難道丞相想再立一個傀儡皇帝而不是自己坐帝位,想要跟著出聲附和。

    但一看其他賈詡、蒯魯肅等人卻俱是一言不發,這到了嘴邊的話又立即收了回來,現在這個狀況已經有點弄不清楚了,千萬別亂說話。站錯隊的下場可是很淒慘的。

    不過沒等其他人表態,劉璋已經用咳得比郭嘉還恐怖的聲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擺出隨時一副要斷氣的樣子痛心疾首的喊到,「咳咳……老朽年邁,體弱多病……咳咳……難堪大任,子孫愚駑少德……咳咳……禍害社稷……實乃禍害社稷……楚王年富力強。德謀勇智天下之翹楚。九五之尊非楚王莫屬!」

    這下所有人都望著楊凌,看楊凌怎麼表態。

    楊凌只能遺憾的對他們搖搖頭,「某為漢臣。不謀帝位!」做人一定要矜持,千萬不能學董胖子。

    這下沒收到過暗示的官員宗親是真地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舉薦了劉,可人家不幹,扯到了丞相身上,丞相無動於衷,接下該怎麼辦?

    賈詡排眾而出,「某以為,季玉公溫厚寬柔,當可為一代仁主!」

    不等別人表態,劉璋已經舉起兩隻肉呼呼的手死命地搖,臉上的肉抖得像篩糠,「在下有自知之明,溫厚寬柔實為柔弱無威,偏聽偏信,在下若登九五,必為一代昏君,非國家社稷之福,以某愚見,北域王內仁外剛,可為一代英主!」

    話題又繞到楊凌身上,我還是那句話,「某為漢臣,不謀帝位!」

    這一下就有點冷場了,資格最大地劉、劉璋都不接位,丞相也不接位,今天要怎麼收場?

    戲志才也在想這時候該怎麼辦,從魯肅的暗示和郭嘉前段時間的表現來看,無不暗示著丞相想登帝位,但丞相現在卻一再推辭,難道丞相想學古之禪讓三推而受?那如果自己打亂丞相原本的預謀呢?劉地智謀德操均為上佳,何不將他推出來?

    「諸位,劉子揚乃武帝玄孫,德智兼備,帝位捨其誰屬?」

    原本只是來湊個熱鬧的劉一聽腦袋頓時大了一圈,肚子裡大罵戲志才多嘴,把他給推到了風口浪尖上,這下是不站出來都不行了,「在下德不如正禮公,仁不如季玉兄,智勇不如楚王,文若兄之謬讚令在下汗顏,帝位,在下是萬死不敢窺視!」

    戲志才熱臉貼上了冷屁股,再望向其他宗親,被望到的人要不就低頭數起了螞蟻,要不就抬頭找蚊子蒼蠅,這樣的場景讓戲志才都有點心冷了,難道真的就這麼讓丞相為帝?荀?不知道丞相有什麼後招,但戲志才不希望就這樣等著丞相出招,要趁現在事情也許還沒發展到最後一步逼丞相表態,「北域王,不知您以為何人可為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