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鬥戰西遊

正文 第004章 生死之間有智慧 文 / 悟空道人

    話說東勝神洲有一國名為傲來國,那傲來國中有一處福地名為花果山。

    花果山最高的一座山峰之上,有一顆九竅八孔的晶石,寬有二十四寸,乃是中古時期女媧娘娘補天時候所留下來的,這九竅八孔乃是以九宮八卦的陣形自然排列,二十四寸則代表了二十四節氣,縱然這顆石頭不是補天所留的晶石,也可以憑借如此外形而化為精怪了。

    這日,晶石顫抖,一隻金色猴毛的猴子自其中跳了出來,晶石炸開,驚天動地一般。

    南天門邊觀察的千里眼和順風耳急忙跑去稟報玉帝,玉帝知曉此事後,只略微頷首。

    這蹦出來的石猴,也就是通過往生寶盒轉生而來的悟空了。

    唐僧乃是金蟬子轉世之身,又修持九世善人之功德,那金蟬子本就佛性極高,是如來座下最為聰慧的弟子,他修成九世善人之身,那渾身血肉便都是寶貝,得老子點化後,唐僧更是將渾身精氣都匯聚一塊血肉當中,一刀割下,使得悟空吃了,再有老子等人的幫助,得以讓他元神暫時超脫了天道的控制,這往生寶盒乃是逆轉天道的神器,由阿彌陀佛以他的九品往生極樂蓮台煉製了許多年而成,就算是元神寄托在天道之上的聖人,都會受到往生寶盒的影響,那五百年來的記憶都不會記得了。天地之間的一切都回到了五百年前,死的活了,活的又不見了,但是,唯有金蟬子不能再活過來了,他以肉身和三魂七魄獻祭,才得以催動往生寶盒。

    「師父!」悟空一跳出石頭來,就不由抱頭慟哭起來。

    悟空經歷一生一死又一生,聖人都說,生死之間有大智慧,在生死之間遊歷過的悟空,靈智頓開。

    他還不知道如來安排西遊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但是他的心中卻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這幾日來,他蜷縮於晶石當中領悟大智慧,領悟如來的陰謀,揣摩一路走來的破綻和端倪,心中已經有了個初步估計。

    悟空元神超脫天道之外,自然看到了唐僧為他做的一切,心中只是感激不已,沒有想到那個把他攆走的人竟然是為了保他的命,可惜如來算計太深,而且觀音、地藏王等人又不敢跟如來直接對碰,也只能隱忍,最後到了西天靈山大殿之上,如來更是指鹿為馬,使缽盂打壞了悟空的肉身,定住了元神,讓六耳獼猴一棍子打死了。

    「而今佛道局勢極為微妙,我又是女媧娘娘所留晶石孕育,還未出生就已經被多方算計了!這一次,我卻是要好好謀劃,莫再落入如來的圈套當中。我超脫天道之外,有所感悟,那地煞七十二變法門不過是左道之術,天罡三十六變比之強了百倍!這一世,我知西遊前後陰謀,如來,你還如何玩弄我於股掌!」悟空長身而起,看向了西天靈山的位置,那裡也正有一雙眼睛看著他。

    悟空心道:「如今自然是不好修持法力,以免產生變化,我現在對於這些神佛,唯一的優勢就是知道該如何發展下去!如果破壞了這個平衡,那就不在我的掌握之中了。還是等來日去找了三星洞,遇到須菩提師父後再修法力好了,近日,便感悟道理就是。」

    悟空經歷一場生死,元神又超脫天道之外,彷彿如天道一般居高臨下看清了一切,耳濡目染,加上本身就是天賦異凜之輩,自然而然就領悟了大智慧,一切,莫不在天道之下,超脫天道,何等大機緣?聖人都難以做到。

    心頭思索片刻,看了一眼這些晶石,悟空將之搬了起來,找到一棵樹下,挖了大坑,埋在裡面。

    這晶石可是寶貝,他出生以後就沒再管,也不知道是被誰給收了去,而今明白了許多事情,當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讓自己強大的機會,到時候煉成法寶,說不定會有想不到的效果。

    到了山下,看到一眾猴子,悟空不由心生感慨了起來,此時,再無往日懵懂和瀟灑,心中是一片沉重。

    這群猴子見來了不認識的,都不由圍繞起來,問這問那。

    悟空默然無語,走到懸崖邊上,道:「誰若能跳到這瀑布後面去,誰就是咱的大王!」

    一眾猴子連連拍手,畢竟從花果山從出現猴子到而今,都沒有誰能夠跳過去的。

    悟空一個俯衝,高高躍起,穿過瀑布,他生來就身體靈活,天賦異凜,一下就跳過瀑布,到了這「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裡來,然後尋到石橋,從石橋回到花果山來,給一眾猴子指明了路線,讓這些猴子也能進水簾洞當中玩耍。他則獨自一人跑到了森林中去尋找木材,製作木筏。

    由於沒有工具,花了足足一年的時間,才總算是紮好了一個比較結實穩當的木筏來,悟空讓一眾猴子幫著他把木筏推進水裡,然後跳到木筏上邊,順水而下,飄入東海當中。

    早有一位大人物來告之東海龍王敖廣最近幾日不要興波作浪,讓他在海上起了東南風,把悟空送到南蟾部洲去。

    敖廣自然不敢違拗這大人物的命令,連日讓海面波濤平靜,雖然風大,但是波濤卻不曾翻起來,東南風緊吹,花了不少時間才把悟空給送到了南蟾部洲來。悟空到了南蟾部洲海岸邊,時間與以前並不一致,要早了許多年,這也是悟空的打算,趁著金蟬子尚未徹底轉世好,多做一些準備。

    在一處漁家拿了幾件衣服穿上,便找準方寸山的方向而行。

    恰在此時,一名白袍黑髮的中年道者踩著祥雲從天上下來,落到西牛賀洲和南蟾部洲山脈交接的地方,然後彈指一揮,就看到那山上多出一方洞府來,洞府旁邊立起一塊石碑,上面寫著「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十個大字。

    洞府才建好不久,就有許多年輕道者從天上踩祥雲飛下山來,看到道者後,紛紛下拜行禮。

    道者卻淡淡說道:「免了,自今日起,洞府便設立在此處了,我講經十年,等一位有緣人前來。記住,我的道號是須菩提,不要再喊我本來道號,不然的話,要受重罰。無生,此事由你監督了。」

    叫無生的道者乃是一名女子,一身藍衫顯得極為澄淨,面容美麗精緻,得了道者命令後,立刻拜道:「弟子遵掌教師尊法旨。」

    這便是傳授悟空法術的須菩提祖師了,卻是不曉得有什麼來歷?

    就看到須菩提祖師黑髮變成了白髮,黑眉變成了白眉,黑鬚變成了白鬚,只有一雙陰陽鞋帶著些許黑色罷了。

    一眾道者也皆稱呼他為須菩提老師,不敢喚他本來道號,這讓須菩提很是滿意,不由略微點頭。

    「師尊為何要弄個佛家的名字呢?」無生問道。

    「呵呵……你有所不知了,最近為師正在研究佛家經典,發現其中也有一些道理,我想找出一條新的路來,儒家行事、道家玄法、佛家哲理,儒釋道三大家合而為一,看看是否能領會另外一種道來。」須菩提略微笑道,並不吝嗇於提點無生其中奧妙。

    無生知道須菩提的境界早已不可揣度,他要試著找一條新的道來,讓她聽著還是覺得有些匪夷所思。

    這須菩提乃是佛門術語,亦可作「須扶提」、「須浮帝」、「蘇補底」等等,乃是智慧過人,最善解空之意,佛教又被稱為沙門、釋門、空門,「空」乃佛教的基礎理論,最善解空,即是最理解佛之真諦了。

    「師尊,這裡已經極為靠近西牛賀洲了,恐怕會惹如來不快吧?」無生不由問道。

    「自然,所以我才取了『須菩提』這麼個道號啊!這也算是一種示弱了吧,而且,教授那石猴的事情乃是佛道兩教共同商量,簽押了榜單才定下來的,我在這裡傳播道統,如來還不至於如此小氣。」須菩提淡然笑道,領著一眾弟子走進洞府當中。

    這斜月三星洞當中極為瑰麗,一進進瓊樓玉宇,一座座豪華寶闕。

    須菩提讓弟子各自選了住處,然後便到了三星洞最深處來,這裡設一方瑤台,須菩提踏雲上了瑤台,然後袖袍一揮,那瑤台下邊立刻多出了數百個蒲團來了。

    一個個弟子知道須菩提要講解道理了,立刻到瑤台下佔據前邊位置盤坐下來,後到的,也就只能略微惱恨自己來得太晚了。

    須菩提雙眸微閉,開始講道,一時間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天空之中祥瑞呈現,龍象奔騰,鳳凰啼鳴。

    都說修行無日月,這一講道,就不知道講了多長的時間了。

    須菩提忽然睜開了雙眼,止了講,下面一眾弟子都還雙眸微閉,嘴角含笑,沉吟在那美妙的講道聲當中醒悟不過來。

    須菩提喚醒侍候在一旁的童子,對他道:「童兒,外面來了有緣人,你去接他進來。」

    童子得了須菩提仔細吩咐,連連點頭,然後小心翼翼經過眾位師兄師姐身旁,出了斜月三星洞。

    原來,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快要十年,悟空一路風餐露宿,總算到了方寸山下來。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