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鬥戰西遊

正文 第153章 人道聖賢覓傳承 文 / 悟空道人

    卻說長安有百家聖賢鎮壓後,龍脈氣運逐漸匯聚而來,不過卻可以看得出,長安並非是長久之地,龍脈的氣運還會轉移。

    在通天教主一劍斷絕大漢王朝的最後生機之時,龍脈氣運便匯聚到了三處地方,江東一處,西蜀一處,還有一處就是北方這一帶了,也正是這三個地方,將出雄主,才有三國鼎立之勢。

    這日,那長安的龍眼之中忽然出來一人,此人身穿盔甲,威武無比,睥睨之間,霸氣十足,乃是百家聖賢中的兵家孫子。

    孫武笑道:「而今合該由我後輩子孫承載一份氣運,我也該去指點他一二,傳授兵法。」

    孔子便道:「去吧。」

    兵法也是一門學問,孫武乃是兵家之祖,有《孫子兵法》,此書展現道家與兵家的哲學,流芳百世,乃是兵學聖典。孫子寫此書,領悟兵家真諦,他本來也有學習道理,受道家影響,這一書寫就,立時觸摸到了天道,成就了人道聖賢,得以長生不死。

    孫武凝重道:「我卻也知道,而今天地氣運大多匯聚在另外兩人身上,天下當呈三足鼎立之態!我孫氏,只不過是天道為了保持平衡而秉承了氣運的,我為人道聖賢,自然看得明白,不會逆天行事,夫子放心。」

    孔子乃百家諸子當中學問較高之人,裡面有一些聖賢都還是他的弟子,例如孟子和荀子等,就連韓非子這位法家聖賢,也是出師於儒家的,可見儒家在百家地位中的強大了!而且孔子此人為人謙和,倒也讓很多人對他都服氣,所以他說的一些話,諸子都還是會聽的。只不過,學術上的問題那就不一定了,有時候甚至會爭辯起來,畢竟都是學究天人之輩,爭起來了,誰也不弱。有時候,甚至連孟軻都會反駁孔丘的一些學術。

    墨子也從龍眼當中起身,道:「我與鬼谷兄昨日夜觀天象,琅琊陽都有大氣運者生,可秉承我墨家的機簧巧械一道,以及鬼谷兄的縱橫家道理。」

    鬼谷子身穿道袍,顯得頗為蒼老,道:「此子乃經天緯地之才,秉七星命格,似有伏羲天皇氣運青睞,來日可成大器也!」

    鄒衍便道:「我與兩位同去,此人也秉承了我陰陽家氣運。」

    陰陽家乃是脫胎於道家,衍太極,生五行,成了一門偉大學術,只不過光芒卻被道門所掩蓋了,所以在百家當中顯得並不出彩,不過能成就人道聖賢之輩,又有哪個會差勁的?

    在場諸子皆驚,沒有想到,竟然會有人能同時秉承三家學術氣運,這實在是太恐怖了,也不知道會造就一個如何的怪物出來?

    孫武自去尋自己的後輩子孫,孫堅。而另外三家諸子,則前往琅琊。

    墨子、鬼谷子、鄒子行到了琅琊陽都,便看到那一處府上有紅光沖天而起,這乃是氣運精芒,代表此處有大氣運者,也就只有三人能夠看到,畢竟此人秉承的是他們三家的氣運,外人不修這三家道理是難以看見的。

    三人入了府中,只見有一近十歲孩童,這孩童模樣生得身份俊俏,手中卻持一卷《孫子兵法》讀得搖頭晃腦。

    見府上並無他人,三位聖賢現身,問道:「小孩叫什麼名字?」

    這小孩見來了三個老人,不由驚奇,道:「我姓諸葛,名亮。三位老翁何來?」

    原來,此人便是輔佐劉備定鼎的諸葛亮了,只不過,而今年紀尚小。

    鬼谷子卻不回答,只道:「我這裡有些本事,你學不學?」

    諸葛亮眼珠子一轉,道:「老先生這裡有什麼本事?可能讓我封王侯,成將相呼?」

    三人一聽,不由暗喜,這小子倒是好大的志向和口氣,難怪是應運而生之人了。

    「我這裡有縱橫一道,合縱連橫,可順勢而為,可來去自如,學會後,自當擅揣摩、通辯辭、曉機變、全智勇、長謀略、能決斷。無所不出,無所不入!」鬼谷子含笑道。

    諸葛亮道:「可是那蘇秦、張儀般的本事?」

    鬼谷子聽他道出自己的兩個得意弟子,更是驚訝,笑道:「是也,是也!學我縱橫一道,則可來去自如,天下盡在掌握也。」

    諸葛亮道:「那我便學,還請老師教導。」

    墨子這時候也問道:「我這裡卻也有些本事,不知道你想不想學?」

    諸葛亮雖然年幼,但卻看出來這三個人的來頭恐怕不小,頗有本事,但他年紀小了,自然也就沒有往深處去想。

    「不知道這位老先生又有什麼本事?」諸葛亮問道。

    「我這本事乃是教你兼愛之理,教你製作精巧機簧的道理,能有巧奪天工的本事。」墨子便道。

    「那也要學!」諸葛亮道,「懇請老師教我。」

    而今乃是亂世,墨子也看得清楚了,要想做到「非攻」,並沒有那麼容易,他便只將兼愛一道傳授,讓諸葛亮曉得人人平等,互相愛惜,這也正是為什麼諸葛亮在民間聲望頗高的原因,便是因為他一視同仁。墨子最主要傳授的,還是他墨家對於精巧機簧一道的道理,諸葛亮的連弩、木牛流馬等,也皆是從這其中領悟出來的。

    諸葛亮轉身去問鄒子,道:「卻不曉得這位老先生又有什麼學問教我了?」

    鄒子便撫著鬍鬚笑道:「我教你陰陽學說,分太極、演五行、知天文、曉地理,還有占卜問卦,請仙扶鸞。你學不學?」

    諸葛亮不由大喜,道:「要學,要學!三位老師的學問,我都要學。」

    正是: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諸葛亮也正是學習陰陽家道理,才學會太乙神數,善布八卦陣,甚至能暫時溝通天道,為自己延續壽命。

    墨子便留一卷《墨家機簧術》給諸葛亮,鬼谷子則留《合縱連橫》、《鬼谷兵書》、《奇門遁甲》三卷與諸葛亮,而鄒子則留《陰陽問》、《天機圖》等書與諸葛亮。這些書,是經過他們重新整理創作出來的,而那些留在凡間的,還是以前的東西了,有很多書甚至都已經失傳了。

    鬼谷子道:「你學我等本事,自然可通達天人,到時候會有明主上門,你自可封侯拜相也!」

    諸葛亮作揖道:「多謝三位老師傳書,弟子自當日夜攻習。」

    三位聖賢略微頷首,傳了書後,也不停留,只教諸葛亮莫將此書給外人觀看。

    孫武尋到了孫堅,卻並未露面,只是加持了他身上的氣運,使得氣運更加強大,又轉去東吳尋覓到一位英才,名為周瑜,遂傳一卷兵法與他,好讓日後扶持孫吳,只不過這周瑜命格不好,乃早夭之相,看來也是天道使然。

    佛門扶持之人氣運太強,所以道門是扶持了孫氏與劉氏兩人,孫氏重在制衡,劉氏是否能力挽狂瀾,還有待分說了。

    這一下,百家聖賢出世,各自尋覓大氣運傳承者,傳授學術,也徹底掀開了這三國亂世的一角帷幕。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ps:寫到快五十萬字了,瓶頸出現了,這一章寫得又憋屈又難受,雖然內容看起來也就這樣,沒太多私貨,但就是有一種便秘般的感覺,寫得十分不暢快,而且又重感冒了,他媽的寫作狀態十分不好!

    對於這一卷的策劃也頗為頭疼,仙道鬥爭和凡間鬥爭交織起來,讓人頭大。後文安排還沒有定數,三國只是一個穿插,不會當歷史小說來寫,重要的戰役會提出來順便穿插仙道鬥法,主要還是要寫仙道鬥爭的,後文應該避重就輕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