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鬥戰西遊

正文 第229章 :三分歸晉隋唐至 文 / 悟空道人

    話說通天教主見第三場藥師佛和南極長生大帝比試,兩人都將這九天神木催熟到了十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年,顯然是勢均力敵的,分出個勝負不容易。

    如來還準備比第四場,這邊通天教主卻是見好就收,這一手弄得如來猝不及防,一句話憋在喉嚨裡,險些把人給噎死,如來是三屍神暴跳如雷,但是卻沒有一點辦法,只能微微一笑,保持那種佛祖該有的涵養。

    通天教主一句話把如來噎回去了,雖然沒有贏到什麼東西,但是心中卻也不由暗算得很。

    齊天道人也是暗暗好笑,如來這一次到樓觀來看來是出門沒看黃歷,走霉運到家了。

    如來說道:「既然靈寶天尊如此說了,那便算了,這次倒是見識了道家高人的風采。」

    老子笑道:「佛門卻也不差,這次老朽也見識了。」

    老子讓樓觀開派,傳揚道統是其一,其二則是為了與佛門好生較勁一番,三場比拚,道門贏了兩場,第三場平了,可以說是得盡了便宜,佔盡了風頭,佛門這兩陣輸得是灰頭土臉。藥師佛心中也暗暗懊惱,沒能贏下第三場來。

    尹喜道:「各位可莫要為了區區賭賽傷了和氣才是,今天乃是我樓觀派的大日子!即日起,樓觀派即開派(長)(文學)收徒!希望各位道德高人都能前來樓觀派中多多與貧道等人交流才好。」

    「這個是自然的了,尹喜道友不必客氣。」

    「自然會多多捧場尹喜道友的。道友寬心便是。」

    諸位真人都是稽首行禮,微微笑道。

    樓觀開派,佛道兩方比鬥已經算是告一段落了,如果再鬥下去,自然是會互有勝負了,現在保持對佛門的全勝,那自然是最好的,到時候修行中人談起來,也可以說佛門在樓觀山上一場也沒贏過,只是靠著藥師佛力挽狂瀾才平了一場。如果道門輸上一場。那麼這給人的震撼就不那麼大了。這是一種手段,聖人們看得很清楚,見好就收。

    如來心中雖然有所不滿,但卻也只能夠罷手了。沒有辦法。畢竟靈寶天尊已經說了點到為止。

    樓觀的開派典禮已經結束了。就是挽留各位稍坐,奉上一些仙茶和珍果供各位品嚐,相識的人則坐在一起談論道法。倒是一副其樂融融的模樣,實則卻是暗流洶湧。佛道兩方這一次比拚,佛門落了下風,這讓道門真人們無不覺得爽快,有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尹喜領著佛門各位高僧和道門真人在樓觀的道觀當中行走了一圈,這道觀其中有納須彌於芥子的手段,看起來不大,但其實是用了建造秘界的方法,裡面的藏經閣就大得離奇,藏經百萬,從古至今的道家經書全部藏在其中,看得道門真人都不由眼熱,心說以後一定要多多來拜訪樓觀派,然後進入藏經閣當中觀看一下。

    尹喜領著人大致走了一圈,然後又回到席中,道:「這便是我樓觀派的全貌了,以後還要勞煩各位多多關照才行。」

    「尹喜道友放心便是,自然會盡我等所能關照的,畢竟,樓觀可將是我道門的一個龐然大物了!」

    眾人見到樓觀派如此恢宏,自然是格外歡喜,看來三清是要動手了,要讓道家不斷壯大,所以才會有了這樓觀派。

    三天後,各方人自然而然散去,只留下一些人在論道。

    三清也返回三十三重天去了,如來領佛門諸佛菩薩等等返回靈山。

    時日如流水,一去不復返。

    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犯中原,師徒二人都是無功而返,諸葛殞於五丈原,姜維沒那麼大的氣運,自然無法為西蜀力挽狂瀾,攬社稷於將傾,更何況西蜀皇帝劉禪是一個扶不起的傢伙。

    諸葛亮,幾乎是被累死的,昔年有大敗魏軍的機會,可惜劉禪、馬謖等等昏庸壞了大事,使得諸葛亮最終也只能抱憾而去,六出祁山,窮兵默武,西蜀國運自然而然衰敗到了極點。

    佛門也未能讓曹魏一脈得成正統,最後是那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秉承大氣運而起,佛門想出手斬殺司馬昭,使曹魏一脈問鼎天下,但是道門不答應,就連百家聖賢也不答應。之後司馬昭一死,氣運便落到了司馬炎的身上。

    百家聖賢出手,孔老夫子直言,三分歸於司馬氏乃是天道所致,不可違拗!在如此高壓之下,佛門也知道此事不可為,於是便只能等候唐朝西行之事了。

    西遊從頭到尾就是一個陰謀,從佛教還未傳入東土的時候就已經有兩方高層開始決策,簽押榜單,恰巧悟空生得不是時候,就被兩方給看中了,自然,其中還有一些陰差陽錯的算計。

    這些算計,是出於伏羲之手。

    三分歸晉,乃是天道使然,命數所致,大勢所趨,而且百家聖賢齊齊出面,說儒家當興,於是兩晉時期,來臨了。

    三國亂世剛剛結束,要到昌盛時期那並不容易,西晉時候,爆發了八王之亂,使得西晉國力衰微到了極致。那飛廉被齊天道人斬殺在北俱蘆洲之上,他盜取來的神農氏氣運落到了鮮卑族、羌族、匈奴族、羯族、氐族等五族手中。

    八王之亂使西晉國力衰微,然後有五胡北犯中原,

    「天道使然,我早就料到佛教會大興,沒想到是因為這五胡亂中華而大興!」老子皺眉道。

    「哼!這些蠻夷,為了對抗儒家思想,極力推崇佛法,打壓我道門!」靈寶天尊一愣冷哼。

    樓觀開派雖然壓了佛門一頭,但是佛門卻找準了機會,在五胡亂中華的時候瘋狂傳播佛家教義,而佛家教義也的確為這些不開化的蠻夷所推崇,畢竟佛教最擅長的就是詭辯蠱惑,而且胡人對於漢人的很多東西都不喜歡,最排斥的莫過於儒家,因為儒家講究正統。東土漢人,幾乎死絕於胡人手中,幸有冉閔此人率漢族子弟於之廝殺,隔江對峙,如此才使漢族火種不滅。

    這是一段慘淡的歷史,是讓無數東土人痛心疾首的事情!晉朝**,君主昏庸,儒家雖然大興,但卻也被曲解,一個個讀書人只追求風月,卻不思報國,正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佛教在北方一帶傳播得極為迅速,道家的正一等名門大派都黯然失色,正一說起來算是上清一脈的,靈寶天尊怎能不來氣?但是這卻也沒有絲毫辦法,插手人道,因果太大。而且他們也算到了,亂世之後,當有隋唐盛世,雖然隋朝皇帝昏惡如紂,但唐朝時候會有明主出世。

    「順應天道吧!佛門壯大是必然的事情,不然也不會有西行的事情了,我道家並不適合人道。」元始搖頭道。

    道家講究清靜無為,君王垂拱而治,但是哪一代君王不想把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道家在帝王眼中是並不受歡迎的,哪個帝王願意放下手中權勢,清靜無為,垂拱而治?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西遊之事,到了現在,道家就不怎麼插手了,讓佛門來出面組織,若是組織都組織不起來,那便算是佛門輸了,佛門便再不能染指東土氣運,盡數退回西牛賀洲去。

    不過,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到了隋唐盛世,佛教肯定會更為壯大,更為興盛了,要讓當朝皇帝支持西行,那就容易了許多。

    佛教壯大,樓觀派卻也壯大,在兩晉時候,田谷十老的名號響徹一方,極大程度傳播了道教。

    南北朝時期結束,最昏暗的時代過去,瓦崗寨英雄揭竿起義,樓觀派資助李淵起兵造隋煬帝的反。

    這其中,自然有許多故事,穿插著佛道之間的明爭暗鬥,不過都是小鬥。表過不題。

    樓觀派起於關隴一帶,在兩晉時候又有天師許旌陽下凡,在凡間降服了一條修煉成精未獲作亂的惡龍,使得道家名聲更上一層樓,兩晉時候佛門雖然發展得很快,道門卻也不差,各路天師、真人紛紛出面,普渡蒼生。

    甚至連書聖王羲之,都是道家中人。

    佛道之間的修行中人,行於凡間,施展神通手段,為自己的門派拉攏信徒,增添香火。

    悟道在近百年來一直在追隨赤松子學習神霄道法,這神霄道法太過難學,不愧是赤松子壓箱底的玩意,要接引雷霆,實在困難無比,需要溝通天道,心有正氣,如此才能不受雷霆反噬。

    齊天道人自然也有參與佛道之間的一些小鬥,聲名鵲起,在修行人口中已經是一位頗為厲害的道德高人了。

    不過,就算他插手進來,也無法再扭轉天道的大勢所趨,與天鬥,雖然說是其樂無窮,但真正鬥起來,卻感覺到一陣無力,這種無力,壓抑得人都要瘋了。

    「李淵起兵造了隋煬帝的反,唐朝即將到來,西遊也要開始了,只是不知道這一次,我是笑傲一方,還是被六耳獼猴害死而飲恨九泉?」齊天道人忍不住長歎一聲。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ps:這章不是二合一,下午還有一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