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穿越重生 > 皇帝,哥罩你

《》第一卷 :江南好 第179章 登陸明州 文 / 基本是骨頭

    這一追,足足追了兩個多時辰,遠遠看見一座海島漸漸逼近。金管帶心中擔憂,禁不住上前勸道:「大人,明州這一帶海島眾多,聽聞有大量倭寇盤踞在此,再追下去恐怕,恐怕……」說到一半,突然發現徐誠忻眼中的一道厲色,趕緊閉嘴。

    其實徐誠忻也知道這一百萬兩銀子怕是凶多吉少了,但沒有到最後一刻心裡總是不甘心的。無意中回頭一看,見紫瑤挽著霜兒下一臉擔憂地看著自己。一旁的范斫手握鋼刀勉力坐在甲板上休息,他剛才也是拼了命的出來準備一戰。幸好倭寇沒能登船,不然真說不準能不能活下命來。

    徐誠忻向紫瑤招了招手,將她喚過來道:「別怕,一切有我在。」

    「嗯。」紫瑤不知怎麼安慰他,只得溫順地點點頭。

    正這時,劉武突然說道:「徐大哥快看,海島裡面鑽出許多小船,這裡果然是個賊窩!」

    回頭一看,徐誠忻也是暗暗吃驚,竟有二十多隻小船從島裡駛出來,直奔那艘大船,估計是上去接應的。

    二十多船倭寇,加上前面的那伙加起來足有二百多人。自己這邊滿打滿算也只有一百多人,還有一些是划船的。剩下的海防營士兵毫無戰力,真正能上來一戰的只有他帶的鐵衛營親兵,而這些親兵也有一半人躺在船艙裡吐成軟腳蟹了。敵人至少四倍與我們,這一仗幾乎沒什麼勝算。

    劉武毫不畏懼,緊了緊手中的武器道:「徐大哥,這仗怎麼打?」

    徐誠忻看了看船上的士兵,除了自己帶來的親兵都是一臉恐懼,不由暗暗歎了口氣。

    「紫瑤,你怕不怕?」

    紫瑤咬了咬嘴唇,堅定地說:「有相公在,我就不怕,是死是活我們都在一起。」

    「霜兒也不怕!」這小丫頭不懂打仗是怎麼回事,倒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好,不愧是我徐家的人。」徐誠忻轉頭盯著那海島狠狠地看了一眼,命令道:「調轉船頭,向明州進發!」

    大家為之一怔,劉武問道:「徐大哥,我們不追過去了?那兒還有一船銀子呢。」

    「十船銀子也得放棄,我們兵力太少,不習水戰。此地又是他們的地盤,貿然進入的話一不小心就栽在這兒了,我不能讓大家冒這個險。」徐誠忻用手指著那島說:「記住這個地方,待我們訓練好水軍,定要將此島拿下,讓那倭寇把搶去銀子加倍吞出來。」

    「大哥英明!」

    「少拍馬屁,我要是英明的話就不會讓倭寇得逞了。」徐誠忻也是站得有些累了,牽著紫瑤的手道:「走,我們回船艙休息一會,眼不見心不煩。」

    才走了幾步,突然有人叫道:「他們打起來了!快看,倭寇打起來了!」

    嗯?

    眾人均回頭望去,果然,小船上的人正與那艘大船上的倭寇廝殺。看樣子那伙新來的人數佔優,而且身手都不錯,有幾個還會輕功,直接從小船躍上去。上去後,一把鋼刀舞得密不透風,瞬間砍倒幾人,掩護著後面的人陸續登上大船,不一會兒就控制了主動。

    「停船!」徐誠忻趕緊下令。他心中多少有些後悔,剛才要是一直趕上去,說不定可以混水摸魚,來個漁翁得利。現在距離這麼遠,怕是來不及了。

    劉武看了一會兒,說道:「徐大哥,那伙新來的看上去不像是倭寇,他們耍得好像是中原的武功。」

    「是漢人?」徐誠忻不懂武功,不過仔細看一會兒也能分辨出來。「不是倭寇,不過也不是官兵,難道是大宋的海盜?」

    「上去看看,不要靠太近。」

    等他們靠上去時,倭寇基本已經被滅了,剩下少量漏網的砍下幾隻小船倉皇逃竄。那伙海盜各司其職,划槳的、把櫓的、警戒的紛紛到位,顯得訓練有素。一位蓄著絡腮鬍的瘦老頭取來一張強弓,搭弓上箭,「嗖」得一聲,箭矢穩穩地釘在徐誠忻所在船頭的桅桿上。

    兩船相距足有二百步,這老頭這一箭卻是輕描淡寫正中桿中,可見此人臂力非同一般。他這一箭也給徐誠忻他們示個威,意思是你再靠近我就不客氣了。劉武忙挺刀站在一側,以防他再放箭傷人。

    老頭射完箭,衝著徐誠忻喊道:「這位大人,這船不管是誰的,我們是只知道從倭人手裡搶來的。兄弟們只殺倭人,不想與你們為敵,咱們就此別過吧。」

    以他們的身手,打肯定是打不過的,徐誠忻只得回道:「請問這位好漢尊姓大名?」

    「山野村夫,無名小卒,不提也罷。」

    「你我都是為了殺倭寇,說起來也可以算是同道中人了,交個朋友吧!」

    「哈哈哈,」老頭大笑幾聲,道:「大人這話可是玩笑了,你為兵,我為賊,兵與賊如何能交得了朋友。閒話少說,咱們就此別過吧。」說完向手下一揮手,眾人同時發力划船,頓時兩船越離越遠。不多時,那裝著一百萬兩銀子的船隻剩下一片淡淡地影子。

    「靠,這錢怕是追不回來了。」對正缺銀子使的徐誠忻來說,的確是心疼不已。隨即又自我安慰道:「算了,好歹沒落在倭人手裡,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啦!」

    銀子既然追不回來了,眾人只好無精打采地去明州再做打算。

    這真是出師不利,本來他是來剿滅倭寇,卻想不到還沒到地方先讓倭寇擺了一道。看來還是自己太輕敵了,這明州一帶不僅倭寇眾多,而且還有不少大宋海盜。這裡海島眾多,地形較為複雜,要辦起來還真不容易,看來這還是要從長計宜才成。

    再一個,用大船對付游擊戰一樣的倭寇果然還是不好使。這還是在開闊水域,要是在海島眾多、暗礁林立的地方根本只能乾瞪。如此看來,自己讓明州市舶司先造小船是正確的,面對蚊子一般的倭寇和海盜,船造得再大也如大炮打蚊子一樣。

    隨即又想到,明州海域倭寇這麼猖狂,官府難辭其咎。為了應付倭寇,朝廷先後往這兒派了一萬多兵馬,加上地方部隊足有二萬。這麼多年治下來了,海匪不僅沒有壓下去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些官整天到底都在幹什麼!徐誠忻越想越氣,把丟銀子的火全發洩到他們身上。

    到達明州港後,徐誠忻一臉陰沉,對前來迎接的當地官員熟視無睹,逕直奔向欽差行轅。明州的大小官員久聞他的大名,揚州、江寧各案中被他砍了腦袋下了獄的足有上百人。一見這陣勢個個嚇得噤若寒蟬,心如擂鼓。大家不敢多言,均老老實實地跟在屁股後面,行至行轅又不敢貿然進入,只等在門口聽候安排。

    徐誠忻也是故意整他們,顧自己不緊不慢地吃了晚飯,然後獨自去書房喝起茶來。

    眾官員也聽說了欽差遭遇倭寇的事,不敢直接去觸霉頭,明州知府陳逸沖便來懇求劉武。劉武也清楚徐誠忻只是想給他們點顏色看看,估摸著火候差不多了,便裝模作樣地進書房勸說。

    「徐大哥,那麼多老爺在門外杵著呢,要不讓他們進來聆聽您的教誨?」

    徐誠忻瞥了他一眼,道:「收了多少銀子?」

    劉武呵呵乾笑幾聲道:「不多,才五百兩銀票,回頭就去交給帳房先生。」

    「算了,你留著娶媳婦吧。」又道:「把幾個頭頭叫進來,其餘的都讓他們回去吧。」

    劉武開心地答應一聲出去了。不多時就領進來幾個人,明州知府陳逸沖、通判張聞之、海防營兼團練使許延和兩漸路轉運使范子淵。北宋時期的市舶司長官一般都由轉運使兼任,只因市舶司掌管著對外貿易的諸多事項,如同現代的海關一般,事關重大。

    徐誠忻還沒發話,他們便開始自我檢討了,欽差大人在治下被倭寇所劫,罪責的確較大。本來他們早已計算出徐誠忻到達明州的大概時辰,也派出船隻前去接應。但那時正巧徐誠忻正忙著追銀子,前來接應的官兵等了半天接不到人,只得回港再做打算。

    「行了行了,」徐誠忻是個吃軟不吃硬的,見他們認罪態度較好便不再計較,再說剿匪的事還要依仗他們。「這事兒我也有責任,咱們大家都想想以後怎麼補救吧。」

    陳逸沖見狀,心中的石頭總算放下了大半,忙道:「大人在明州海域受倭寇驚擾,下官等罪責難逃。好在有驚無險平安無事,真是萬幸,待來日整頓兵馬必要將那倭寇剿滅乾淨。」

    「我受點驚倒沒什麼,可恨的是那一百萬兩銀子,是我籌來造船練兵的,就這麼白白地丟了。」徐誠忻一說起來又火起,道:「那倭寇你們也剿了許多年了,怎麼就不能剿出點成就來呢?明州是我朝重要的商貿海港,如今卻是倭寇海盜橫行,你讓那些商人如何經商?」

    眾人聽了均面帶異色,通判張聞之道:「徐大人,明州這邊雖有倭寇卻並不多見,朝廷這幾年屢次發兵責令征剿頗有成效。如今商貿通達,買賣兩旺,些許匪患並無大礙。此事范大人最為清楚,范大人?」

    范子淵眉頭一皺,道:「此事,此事……明州的商貿的確沒什麼影響,每日來往商船數不勝數。下官隨身帶有市舶司粗帳,大人如需查驗一看便知。」

    聽他們一說,徐誠忻倒有些沒把握了,難道自己真的那麼倒霉,是碰巧遇到了平時難得一見的倭寇。不過,看這位范子淵似乎有些難言之隱,也許這中間還有什麼內情也說不定。

    想到這,便說:「如此最好,我這次來明州主要還是為了造船剿滅倭寇。既如此,我便再與范大人談談船的事情,你們先回去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