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穿越重生 > 皇帝,哥罩你

《》第一卷 :江南好 第228章 抗旨攻遼 文 / 基本是骨頭

    徐誠忻拿下中京後並沒有急著向北推進,而是穩坐城中開始發展鞏固城防。別一面又從武州調來二百餘門火炮給久攻萊州不下的北府軍送去,火炮一到,萊州小城被轟得一片狼籍,只用一天時間就告破。杜子騫這才真正見識到火器的厲害,從此再也不敢小看啦。

    攻下萊州後,杜子騫率領大軍一路高歌猛進。西南有鐵衛軍策應、東北有女真人虎視眈眈,遼人那點兵力瞬間捉襟見肘,除了收縮防線毫無辦法,他們終於意識到大勢不妙。北府軍一路幾乎沒遭到什麼像樣的阻擋,呈催枯拉朽之勢直逼上京,但他們在離上京二十里處卻停了下來。

    北府軍在離上京二十里外突然轉頭向東,從龍化橫掃,再從通州向北,沿著黃龍府一側向泰州一帶進發。杜子騫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那兩百門大炮讓他看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以徐誠忻鐵衛軍的實力完全可以先他一步拿下上京。而徐誠忻不僅不攻上京,反而送來火炮支援北府軍,同時鐵衛軍在中京休整了足足半個月竟然向西而去,開始掃蕩相對薄弱的原西夏領土。

    徐誠忻是什麼意圖明眼人一看便知,分明是在讓功。心高氣傲的杜子騫如何肯接受這樣的好處,乾脆他也放下上京,向北一路攻城掠地,幾乎把上京一帶的遼軍搞成一片孤島。

    別一邊,徐誠忻帶著鐵衛軍也是一路橫掃,花了將近一年時間大軍打到了粘八葛部,阿爾泰山以西地區。這一年,鐵衛軍步步為營,層層推進,攻下大小城池與部落兩百有餘。每到一處必先殺土豪、分田地,頒布新法、減免稅賦,盡力攏絡民心。

    北地百姓處於連年征戰,不論夏、遼,對他們都是強征暴斂,真是苦不堪言。想不到鐵衛軍所到之處不僅都是一律的秋毫無犯,而且常常開倉放糧、輕徭薄役、除奸滅盜,於是大得民心。這仁義愛民之軍的名聲飛速地在草原上傳誦,百姓們只要看到旗上繡著「徐」字的宋軍均心中暗喜,便知是解放自己的軍隊來了。

    漸漸地,「鐵衛軍」的稱號被人遺忘,取而代之的是北方百姓樂於傳誦的「徐家軍」。「徐家軍」所到之處百姓們無不奔走相告,作奸犯科之徒無不膽顫心驚。這兩百餘城一大半是攻下來的,一小半卻是主動投降得來的,一路打得十分順暢。

    遼國大部被掃平,徐誠忻乾脆乘勢向下攻入西州、黃頭各部,將大宋的的版圖又放大了許多。最後停在巍峨的崑崙山下,面對地形複雜的吐蕃各部,就算有再犀利的火器也只能望山興歎。

    到此為止,徐誠忻已經讓大宋的疆土面積足足擴大了兩倍,這份功勞不僅讓朝中文武目瞪口呆,連哲宗都已經不知所措了。漢人本就不是個具有侵略性的民族,就算秦始皇也用長城表明他只是個防禦性的征服者,以文弱著稱的宋人更是以守成為主,被徐誠忻的成就嚇壞了。

    另一件讓朝廷與哲宗憂心的是徐誠忻所帶領的鐵衛軍現在已然成為一隻出籠的猛虎,感覺已經無人可以降服。「鐵衛軍」也已經被「徐家軍」所替代,他們想強調,軍隊是聖上的、是朝廷的,而不是姓徐的。朝廷屢次發文書要求徐誠忻止步停止繼續擴張,但徐誠忻似乎並不理會,仍一步一步按照他的意圖走去。

    在東線作戰的杜子騫面對的是遼軍主力,進展自然沒有徐誠忻那麼順利。但他仍然仗著二十萬大軍和幾百門火炮的絕對優勢緩慢向北推進,越過納水、黑龍江,直抵烏第河。到此時,女真人幾乎已經退出了戰場,只裝模作樣地打了幾仗,多少牽制了一些遼人兵力,最後穩穩地按兵不動。

    現在的遼人只龜縮於上京一帶,儼然成了一座孤島。最後待杜子騫調頭攻向上京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做為同盟的女真人突然與遼人聯手同時攻來,北府軍雖然在人數上仍然佔優,但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終免不了敗北。大軍折扣近半,二百餘門火炮盡毀,最後總算安全退到中京。仗著中京不錯的防禦立住了陣腳,卻再也沒有北上攻取上京之力。

    女真人反水,雖然出人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他們本就不是真心與大宋聯盟,其目的不過是借大宋之手擺脫遼人的酷壓。現在的情況是遼人已經勢弱,而大宋不僅強大,而且極具侵略性,西州、黃頭的滅國足以讓女真的警覺,他們突然發現大宋已經成為女真最大的威脅。國與國之間本就沒有永遠的朋友或敵人,所以聯遼攻宋也是在所難免。

    徐誠忻雖想不到女真人反得這麼堅決,卻也不擔心,或者倒是遂了他的意。他本就想連女真族一起端了,這樣一來倒給了他足夠的理由向女真族開炮。如今上京以西的大片疆域都已經歸宋,朝廷本就有大批冗員正好派上用場。大宋的敵國都集中在上京、泰州以東,打起仗來再也沒有後顧之憂。

    不久後,徐誠忻帶兵回到中京,與杜子騫合兵一處。整頓數日,補充了大量的彈藥、糧草等物後,二支大軍緩緩向上京逼近,於城外十里處紮下營寨。到此時,哲宗所說的「先入上京為王」的事早已被他們拋之腦後,只要拿下上京,將遼國滅了封誰為王都行。

    次日一早,徐誠忻與杜子騫帶著眾將在中軍大帳商討攻城之事。以他們現在的兵力,再加上無往不利的火槍大炮,攻取上京只是時間問題,他們唯一在防備的是女真人的偷襲。大家正說得起勁,突聽有人來報,說是京城有聖旨傳到,大家連忙出帳相迎。

    來傳旨的這個太監徐誠忻並不認識,看來離京一年多,宮裡還是有些變化的。

    「……今大宋北疆大定,西夏亡而遼國大敗,朕料其再無力擾宋。邊境無事,即著爾徐誠忻及杜子騫各部帶領全軍立刻班師回京,加官進爵。三軍有功之將士俱有封賞,欽此。」

    這道聖旨讓大家面面相覷,心都涼了半截。大家正打算一鼓作氣拿下上京,把遼國徹底滅了,想來也不是什麼難事,現在朝廷不僅不幫忙還使勁拉後腿,讓人失望之極。

    好在徐誠忻西進時,類似的聖旨也接到過不少,雖沒有叫他回京,卻也是一味讓他停止進攻。想來他違抗聖旨已經不少次了,理由無非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大不了再推托一下,等滅了遼國再說。

    徐誠忻打定注意暗暗向眾將使個眼色讓他們放寬心,先把場面上的事應付過去。送走了頒旨的太監,再把打算與杜子騫一說,杜子騫也是哈哈大笑,道:「本以為我已經夠膽大了,沒想到你還厲害,這抗旨的事做得比我還多。」

    「怎麼?」徐誠忻驚道:「難道你也接到過這樣的聖旨?」

    「接到過兩次,都讓我給拖過去了。」

    徐誠忻笑道:「咱們膽夠大,這可太不給聖上面子啦。」

    「還不是給那幫大臣給鬧的,」杜子騫歎道:「聖上對遼國的態度本是很堅決的,現在又下這樣的旨意,看來聖上也開始猶豫起來了。要不是我們屢打勝仗,可能早就把我們叫回去了。也怪我太不小心了,沒考慮到女真人。吃了一次敗仗把朝中大臣們給嚇壞了。」

    徐誠忻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天下哪有永遠不敗的將軍。現在好了,咱們合兵一處,大軍步步為營、穩紮穩打,拿下上京指日可待,讓那些大臣們看看我們拿下上京、滅掉遼國並不是什麼難事。」

    杜子騫被他說得豪氣萬丈,昂首道:「想我大宋是行聖人之道的禮儀之邦,卻屢遭胡人侵擾。這次定要讓他們見識一下往日並不是我們不能,而是我們不為。待大軍攻破上京、掃平女真,讓天下臣服、四海歸一,大宋百姓從此可以安居樂業,安享太平。」

    徐誠忻撫掌喝道:「好!事不宜遲,我們明日就攻城,拿下上京、把遼國從地圖上抹去。」

    「好。」杜子騫沉聲應道,頓了頓又道:「大軍攻遼,女真必有動作,此事須得妥善加以安排方可。」

    「傳令下去,命眾將即刻到中軍大帳商議攻城之事!」又回頭對杜子騫道:「女真那邊我早就讓馬植過去了,只要能拖住他們幾天,一旦拿下上京……哼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