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唇齒留香

正文 第三章 劉虎開店 文 / 婧昕杏 非包月作品

    妻子喊老爹吃餃子。老爹答應著。

    「我跟你們倆說,少在孩子面前說手機不手機的。沒那個手機一樣上學,一樣認字。不是有句話嗎,男要窮養,女要富養。這男孩子,從小就要手裡沒錢,沒好東西,要鼓勵他長大了自己賺錢買,他才能立志,能想辦法賺錢。這麼小你們就給他買手機,長大了他還會吃苦去賺錢、去孝敬父母嗎?」

    妻子不說話了。她在公公面前表現的總是很孝順,有了不滿也是在奮進面前提或是給奮進掛個電話訴訴苦。

    老公公縱有一萬個不好,還有一件好的:賺了錢從不裝自己腰包。他每次去集上賣菜,都是將錢一分不少的交給她,家裡有急用還往出拿退休金。現如今能做到這一點的老人實在不多了。

    奮進拎了妻子給準備好的包,出門了。

    去年是個暖冬,寒冬臘月都沒下一片雪,各家進了臘月才點的暖牆,到了六九卻反冷了起來。

    小風颼颼,寒意料峭,還飄起了星星點點的雪花。天色還早。灰濛濛的天幕上,掛著數的清的幾顆星星,眨著眼睛看著這熱鬧非凡的人世間,嘲笑著人世的辛苦。

    屯邊的馬路上,七八個人在輕輕的踩著薄薄的雪花踱著腳抄著袖在等車。他們都是要趕到市裡去打工的。

    看見奮進過來,不少人老遠的打著招呼:「大侄子,你也回飯店了?今年回的晚些了吧?」

    「老哥,一年到頭在外面,好容易回來一趟,不再歇幾天了?」

    「大爺,你那飯店在哪?我要是沒活了,就去你那裡,你能幫我個忙吧?」

    大家七嘴八牙的打著招呼。如果在兩年前,奮進會很受用。他知道鄉親們的話是發自內心的。他們羨慕他,讚許他。

    飯店的興旺和高工資,吸引了很多鄉里人的眼球。不少人在農閒時會找些飯店的活幹……那裡管住又管吃,干一段也不少拿錢。小伙子也願意去學個徒,圖個發展。更有家裡有閒人的,也都會去找他干個零活。

    被人求的感覺真的不錯。會看到笑臉,還能收到他們的小意思。很多年了,奮進抽煙就不用自己買。但去年變了。建築業的高工資把這些人、甚至不出門的人都吸引了去。幾個月下來,年近七十的老漢幾個月下來的工資都比奮進一年的多。

    俗話講:財大氣粗。自然說起話來底氣就十足,自然也就不會有過去的謙卑和巴結了。奮進很不舒服。

    但奮進畢竟在外面干了二十多年,經得多見得廣。他不會和他們治氣,也不會和他們計較。他於是哦哦的答應著,趕快登上了到站的公汽。

    公汽一路撿人耽擱了時間。趕去校園區給叔伯三叔家的堂弟送錢又耽誤了半日。

    堂弟劉虎兌的小麵館開在一所大學的校園裡,離《天天英家菜》不遠。

    劉虎也是奮進領進餐飲界的。按規矩,學廚師最少也要三年才能出徒。但他學到一年半就不幹了。

    「哥,人家都說三年太長。我也有同感。看我,現在不是都學會了。」

    「你那三角貓的功夫?」

    奮進鼻子裡哼一聲。

    「你別不信,就我這功夫,拿的工資不會比你少。」

    他不聽勸,辭了工就去了人才市場。他在脖子上掛了個牌子:特二級,工資三千。

    一看要價不高,就有人來請了。一天之中他跟著招聘的跑了七家店。哪家也沒留他。廚師不像別的行當,是驢子是馬要拉出來遛遛……需要試菜。他現了原形後,去了一家火鍋店。

    干了半個月,給奮進來了電話:「哥,你借我點錢吧!」

    「幹什麼用?」

    「開個火鍋店。」

    「你太天真。你以為開個火鍋店省錢嗎?在飯店所有的項目中,火鍋店的投資成本是最大的。拋開要上一套溜炒的設備不說,切肉機,要不要買?能每天跑農貿市場買羊肉片嗎?爐呢?要老式燒炭的還是新式的電池爐?想要少投些,上老式的或煤氣的,資金也不會少,但有安全隱患,早晚還得上電的。上電的,就要電力增容。這些下來,就是一大筆。況且,羊肉的漲價,使它成了餐飲的高檔消費。吃一頓火鍋比一頓大餐還貴,成了富人的像征。而且營業需要大的面積,需要好的裝修。你兜裡有多少錢,你想找我借多少?」

    一番話說得劉虎沒了聲音。

    自那以後,聽不到劉虎的動靜,奮進認為他已放棄了開店的想法。一天,接到了他的電話。

    「哥,是我。」劉虎的聲音變了,變得異常興奮。「我兌下一個店了。」

    「別急,慢慢說。兌下個什麼規模的店,多少錢?」

    「面積一共五十多平。前台三十,能放六張小桌,後面一個廚房,也有二十平吧。你來猜猜,得多少錢?」

    「怎麼也得十多萬吧。」

    「不對,四萬。你聽見了?四萬。簡直就是一不小心跌了個跟頭,卻揀了個大元寶!」

    奮進在心裡捉摸著是個什麼樣的店。這個價,這個面積,在濱北,連個活動房也拿不到手。

    「你要我做什麼嗎,需要多少錢?」

    「不用了。我幾年來賺了些,老爸和我哥也支援我,一次性就湊齊了。」

    奮進心裡惦記著劉虎的事,開業之前請了假去

    看了看。看過後,大吃一驚。是一座位於高校裡的**高樓的樓座,附近既無居民樓也無學生宿舍,而且百分之六十沒有入住。他把劉虎喚到一邊:

    「在人煙稀少的地方開店是商家的大忌。所幸還沒開業,趕快兌出去,還能賠得少些。」

    劉虎大大咧咧的說:「放心吧,沒事。」

    既然不聽,奮進有什麼辦法,又不是自己的親兄弟,可以硬來。

    以後就沒了劉虎的消息。到年底時,奮進要回家,惦記著劉虎,就給他掛了個電話。電話那頭鬧鬧哄哄,人聲嘈雜。

    「劉虎,是我。你那裡怎麼樣?」

    「哥啊,我忙著呢。晚上有時間再給你掛電話。」

    很晚了,劉虎才來了電話:「哥,我這裡火了。一天能賣二百多碗麵。沒時間了,我困了,明天再掛給你。」

    真是世事難料。過去的老經驗已經沒用了。看來自己落伍了。

    劉虎賺到了第一桶金,一共十一萬,他用它交了個小戶型的首付。今冬,他急於賺錢還餘款,連年都沒回家過。三叔知道小兒子的性子急,家裡去年玉米豐收,就將賣玉米的四萬元托他捎來給他。

    鄉里人想省幾個郵費錢,老人就將錢用報紙包了托他捎來。妻子將錢鄭重的裝進他的包裡時,反覆的叮囑著:

    「別和陌生人說話,別讓包離開你的手,別……。」

    囉嗦得奮進有些心煩:「我是小孩子啊?不放心你就自己買張票給送去!」

    說是這麼說,但奮進還是很加小心。四萬元,畢竟是三叔一家七口人一年的收入啊!

    奮進捧著包下了車,什麼事也不干就趕到了麵館。看來早餐生意不錯。滿地的餐紙和蒜皮,幾個幹活的忙不迭的收拾著。

    「劉虎去工商所了。」春妮告訴他。「人家開門就來檢查了,進了門坐也不坐,看咱忙著,就走了。」

    春妮是這裡的服務員兼老闆娘。他們沒舉行婚禮,但已經住在了一起。開始時他們想積攢些錢辦個像樣的、讓村裡人都羨慕的婚禮,但每年都覺得錢沒攢夠,後來夠了又想買房。婚禮就擱置了下來。

    農村的規矩多,領個沒吃過席的人回家是要被人戳後脊樑骨的,所以混在一起已經三年了,劉虎也不領她回家。

    而今年著急還房貸,根本就沒回去。她開始時對劉虎不滿,時間長了,也就認了。不管吃沒吃席,收的錢都在她的手裡,她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來的人是不是王復來?」奮進問。

    劉虎的麵館有個短處:排煙上不了高空,兌店時沒想到這一點,只是圖了便宜,現在問題顯現了:沒有高空排煙就拿不到環保證,沒有環保證就辦不下工商註冊,稅務也就不能登記。

    為了這個事,劉虎常常徹夜無眠,但就是想不出個辦法。奮進這麼多年在飯店幹活,也知道這是一個解不開的死節。

    「他沒報家門,劉虎跟他寒暄了半天,應該是吧。」

    春妮回答。

    春妮領著麵館的人開始吃早餐。賣的是面,吃的也是面。他們一日三餐的伙食幾乎頓頓是面。不過鹵是隨便用的。麻醬的,辣醬的,青菜的,茄子的,還有蘑菇的,應有盡有。

    奮進坐了兩個小時的車,早晨的餃子也沒吃多少,真的有些餓了,也跟著吃了一碗。

    奮進各樣鹵都嘗了嘗。在他這個業內看來,嘗來嘗去都是一個味兒,就是味素的味兒。

    吃了早餐,麵館的人略作休息,又開始忙午餐了。奮進有些焦急,頻頻看表。已是十一點了,還不見劉虎的影子。

    春妮開始剝蒜了。一堆爛茄子和爛白菜被堆在牆角,毫不掩飾的向人們表白著麵館的品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