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又把夫人弄丟了

正文 第45章 不愧盛名十餘載,此輩於今不可無 文 / 雁如歸

    像傾玉城這樣的一個小地方,凡間比比皆是,本來是沒什麼人氣的,但是自從有人發現這裡的氣候和環境非常適合居住後,越來越多的富貴人家喜歡上了這裡的氛圍,陸陸續續搬來傾玉城定居。

    這可把當地的官員樂壞了,不斷地引資,大興建築,建酒肆農莊,把一個小小的傾玉城發展得像一個小國,這裡的達官貴人不少,且各方勢力均衡。

    當初這裡的縣太爺還擔心眾口難調會不會引起紛爭,不過好在這裡的權貴巨頭段家背景夠強硬,這些有錢人見了段家總要忌諱三分,時間一長,倒也是相安無事。

    段家在當地最顯赫,世代為官,到了這一輩,猶屬三個少爺最顯赫,三少爺段詢才二十歲的年紀,就已經是皇上欽點的一等封亭候。

    段詢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妹妹,大哥段東霆是征南將軍,常年駐守疆外,勞苦功高,甚得皇上器重。二哥段奕官拜正一品,是當朝的丞相。唯一的妹妹段卿煙,前幾年被薦入皇宮,皇上簡直是專寵,當年就封她為貴嬪,段家的風光一時無人能及。

    然,每個皇帝最擔心的也許就是功高震主,在將來的某一天威脅到自己的皇位,所以,聰明的權臣都會把家中的女子進獻給皇上,以期待萬一以後用得上的一天,能吹一吹枕邊風,成為最後一張保命符,以免落得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

    古往今來,前朝後宮已經隨著這個潛規則逐漸相互滲透,往往牽出一個官,就殃及後宮佳麗不計其數,兩者之間的關係猶如一顆根莖交錯的千年老樹,牽一髮而動全身,有時候作為皇帝,不是不敢動,而是動不得。

    段家的人自然也非常明白這一點,但是段家之所以能一方獨大,並不是沒有理由的。段家三位少爺個個精明如狡兔,他們在段卿煙得寵的日子裡,只做了兩件事,就打消了皇帝的憂慮。

    第一,段家三位少爺達成一致,全家從權力中心的京城搬遷至偏遠的傾玉城,只有二少爺段奕住在皇帝賞賜的別院。離得皇城遠了,自然不會成為眾矢之的,皇上也更為放心。第二件,段家所有人與段卿煙保持合適的距離,讓皇上覺得這位貴妃只是喜歡在他身邊,而不是又一枚制衡他的棋子。三位少爺把段家經營得風生水起。

    在傾玉城,段家除了大少爺和二少爺,只有三少爺段詢駐紮在城中,達官貴人為了巴結他,挖空了不少心思。

    據說,段詢這個傳說中的人物沒什麼喜好,人家官員喜歡的古董佳人名畫他都沒用正眼瞧過,一些商人還重金聘請人研究過他的喜好,沒想到硬是打聽不出什麼,這段三少平日裡下了值就回家,從不出去應酬,他身邊的人嘴巴也緊得很,關於他們少爺的事情三緘其口,據說後來有人跟了段三爺幾個月,才依稀發現了一點門道。

    據那人發現,段詢換衣服特別勤快,幾乎每隔半個月就會找傾玉城最出名的「吉祥店舖」做一件衣服,雖然有時候看上去差不多的兩件衣服,但是上面的花樣是有細微不同的,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好幾天不換衣服,而他經常光顧的這個「吉祥店舖」,就是林嬸的店。

    再細探下去,又挖到不少驚人的事情,這衣服上面的花樣還是特地讓樂天居的李畫師親自捉刀所繪,這樂天居來頭不小,傳聞這個李畫師曾經是御用的畫師,後來不知怎麼的被人陷害,捲入一場官派鬥爭,成為了朝廷上勾心鬥角的犧牲品,之後李師傅辭去了官職,到了這座偏遠的城過起與世無爭的日子,傳聞一天只畫一幅畫,性格散漫古怪,犯起勁的時候任誰也請不動,卻偏偏和段詢相處得非常好,兩人時而小酌一杯,相談甚歡,李畫師經常為他畫一些花樣,還笑段詢上輩子估計是個女相,這麼愛衣裳,段詢倒也不惱,依舊笑呵呵地請李畫師作畫。

    這一天,和以前的許多個日子一樣,林嬸正準備出門採購布匹,一輛熟悉的轎子穩穩停在門口。

    林嬸看到轎子門簾上的白蓮標記,眉頭微皺,有點為難。

    轎子裡走出來一位衣著華貴的年輕女子,儀態萬千地走到她面前,拉著她的手,紅唇親啟,笑道:「林嬸,你可是不歡迎我,我剛過來,你就要出門。」

    這姑娘名字叫百合,是段府管事的,為人八面玲瓏,辦事利索,深得段老夫人的歡心,她出門都是代表段家老夫人,極其受人尊敬,她來「吉祥店」通常是來給段侯爺做衣服。

    林嬸連忙擺手,「不是,我正要去城西的夢紗軒訂點布料,這個夢紗軒牛氣得很,若是錯過了今天,怕是要等下個月了,不過他們的東西倒真是不錯。百合姑姑是來給候爺做衣服嗎?」

    「是啊,侯爺對上次的衣服很滿意,特地叫我來多做一件別的花樣,今天有點事情耽擱了,來得晚了點,沒顧上和您事先說一聲。」

    林嬸有點為難了:「百合姑娘,我可能一時半會回不來,您看我晚上過去行嗎?」

    百合的眼波往屋內掃了一眼,「咦,林嬸你什麼時候請了個繡娘了?要不讓她隨我走一趟也行。」

    林嬸想了想,說道:「她不是繡娘,只是我的客人,你先等等,我去和她商量一下,幫我做些針線活的,我要問她一下。」

    百合也是個爽快的人:「好,我等你。」

    林嬸進屋和落瑤耳語了一陣,百合看到落瑤點了點頭,跟著林嬸一起走了出來。

    林嬸對百合說道:「百合姑娘,這位姑娘叫陸瑤,她答應替我走一趟,段侯爺的尺碼我這兒都有,按著侯爺的要求稍作修改就行了,也不是多複雜的事情,應該沒什麼問題。」

    百合打量了「陸瑤」一眼,覺得這女子看著挺順眼,對她招了招手,對著林嬸說道:「林嬸,你先去忙你的吧,段府的事情我等會交代她,等

    事情完了送她回來,保證不怠慢您的客人。」

    林嬸應了一聲,又叮囑了落瑤幾句,急匆匆地走了。

    落瑤還是第一次坐凡間的轎子,覺得很新奇,段府的轎子比平常人家的都要大一些,轎子的頂部和門簾都是白色,轎子的週身是藍色,前後四個轎夫,穿的也是藍色的衣服,看得出段府的主人很喜歡水藍色。

    轎子雖然不大,但花了不少心思,裡面掛了很好聞的熏球,隨著轎子的走動一搖一擺。

    落瑤挑起簾子看外面,果然坐在裡面看出去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以前習慣了騰雲駕霧,卻不想這也是一番景致,隔著薄薄的車窗簾,能聽到外面商販的吆喝聲、算命先生的鈴鐺聲、百姓的討價還價的聲音……甚至還能聽到夾雜在裡面的鳥叫聲。

    轎夫走的是旁邊的官道,路人看到段家的轎子都低著頭讓路,但這不像是對囂張跋扈的浪蕩少爺的態度,而是透著一股肅敬,在這裡,段家的徽記象徵著權力,卻也是這一帶百姓安居樂業的保障。百姓們是打心眼裡對段府侯爺心服口服的。

    路上的行人越來越少,周圍的房屋越來越遠去,落瑤意識到他們已經逐漸遠離鬧市,沒多久,看到前方一片屋脊聳立,宅院錯落,延伸出一條通幽小徑,每隔十丈的距離站著一個侍衛,讓人一看就覺得這不是尋常的大戶人家,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段府了。

    「陸姑娘這是第一次來段府吧?」

    落瑤放下簾子揉了揉脖子,看了一路,脖子有點酸,「嗯,第一次幫林嬸替客戶量衣。」

    百合點點頭,道:「侯爺此刻尚未回府,等他回來後我會叫人通知你,你也不用緊張,到時候就按一般的做法給他量試就行。」

    落瑤點點頭,她也是生在君王之家,對這個段府自然是一點也不緊張,倒是好奇這位年輕的侯爺,看上去有祁遠年輕嗎?落瑤很不喜歡總是控制不住地想到祁遠,心裡悶悶的。

    轎子在段府的大門前停了下來,門旁有兩排高大的梧桐樹,在陽光下光彩斑斕,有個管家模樣的老伯迎了出來,對百合說道:「咦,林嬸什麼時候收了徒弟?」

    百合道:「陸姑娘不是林嬸的徒弟,對了,老夫人有沒有找過我?」

    管家道:「她知道你出門了,讓你回來後直接去見她。」

    百合應了一聲。

    跟著管家走出來的還有一男一女兩個隨從,逕直走到落瑤面前。

    百合看到落瑤面露疑問,朝落瑤笑笑:「陸姑娘,非常抱歉,初次進門前需檢查隨身衣物,這是段府的規矩,走個形式而已,以後就不用了。」

    落瑤理解地點點頭,只見那個男子接過落瑤檢查隨身帶的東西,丫鬟繞著落瑤轉了一圈檢查了一遍。

    檢查完,兩人朝管家點點頭,退到兩旁,管家做了個請的姿勢,笑瞇瞇地對落瑤說道:「陸姑娘,請。」果然是官府人家出來的,言談舉止不卑不亢。

    落瑤一路打量著段府內的景色,從門口進來就看到一片竹林,把大門和內堂隔了開來,接著是一座小木橋,橋下的池水碧綠清澈,裡面有幾條不常見的黑黃相間的魚,池塘上養著一片白蓮,高潔地亭亭玉立,旁邊還有一個水車,不停地把水運到高處再灑下來,裡面似乎還加了冰塊,雖然是炎熱的夏天,在這裡卻絲毫感受不到一點熱氣。

    百合一向對人自來熟,又和落瑤相處了小半天,話也多起來:「這個池塘的魚是我們小姐進宮前養的,養了十幾年,養出了感情,去年想把魚移到宮裡,先試著移了兩條,結果都死了,小姐難過了好幾天,皇上知道後,就乾脆給這個池塘賜了名,地位與御花園的蓮池同等,派了專人過來定期養護,說是小姐雖然入了宮,但是這裡有她的念想,要仔細照顧著,免得小姐日後回來只看見一個空池。」說完指了指旁邊的一塊石頭。

    落瑤仔細看了看,上面刻有「蓮戲魚」三個字,寫得龍飛鳳舞,透著帝王的威嚴,但又不失情趣。

    落瑤不由得感歎:「貴妃娘娘果然深得皇上寵愛,這些魚兒以後只能養在這裡了嗎?」

    百合點點頭:「皇上請了很多養魚的人過來看過,都說沒辦法,可能這些魚習慣了這裡,不習慣皇宮,水土不服。」

    落瑤仔細看了看池裡的魚,思索了一番:「也不是沒有可能啊,我知道有一種蟲,與這些魚相生相息,可以試試。」

    百合的眼睛一亮,「陸姑娘還懂養魚啊,那改天請姑娘試試,若是能搬到皇宮裡去,小姐可要樂壞了。」

    落瑤朝她笑了笑,心想,太上老君的《種魚經》可遇不可求,裡面講過這種魚的習性,但是凡間的水畢竟沒有天界那樣有靈性,成功率自然要小一些,不過倒可以試一試。

    再往裡走,就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接著看到一大片蘭花,落瑤心裡歡喜,跑過去看,蘭花有很多種,這些花兒瓣邊紫色,瓣心白色,紫白兩色相映成趣,把整個院子的景致提亮不少。

    百合笑了笑:「這是我們三爺種的花,是石斛蘭。」

    落瑤瞭解這種花,奇道,「你們侯爺是怎麼讓這花在夏季開的?」

    「這花確實不好養,過於潮濕,氣候太冷,就會根莖腐爛。尤其夏天時,還要經常往土裡和畫上噴水,保持濕度。還好我們這個院子氣候涼爽,旁邊有水車,比較適合種這些花。」

    「沒想到你們侯爺還喜歡種花。」

    「侯爺最喜歡的就是石斛蘭和白蓮,他說這兩種花都清新淡,高貴不合污。」能同時喜歡這

    兩種花的人,定是個清別緻的人,她對這個侯爺越來越好奇。

    百合邊說著話,把落瑤帶到到一處偏殿,「陸姑娘,你先在這兒喝茶,等候爺回來了我讓人過來叫你,我先去老夫人那兒。」

    落瑤忙說道:「好,你先去忙吧,我左右也沒什麼事情,在這裡等著便是。」

    百合讚賞地看了落瑤一眼,對這位美麗又善解人意的姑娘暗讚不已。

    落瑤喝了杯茶,吃了幾口糕點,還是沒有人來叫她,她也不是個坐得住的人,到處走馬觀花起來。

    這偏殿照理說是待客的地方,卻佈置得像個書房,牆上還掛了一幅字,題為《令海賦》,寫著:「日月照傾玉,令海水潺潺。秋風起意若幽蘭,年年陣陣,吹向滄石山。倚山東望,獨飲白斛渾不知。碧水映漁船,千里雲湧,盡在汪洋中。王城暮色深,停歌罷笑,但求不負仁者心。」

    洋洋灑灑幾十字,卻每個字都形態迥異,欹態飛縱。寫到「獨飲白斛渾不知」時,似乎再也抑制不住滿腔的鬱結,像火山迸發,狂濤傾瀉,字形時大時小,時濃時纖,看得出寫字的人當時心有鬱結無法紓解,卻又為身在這樣的俗世而感到無奈。

    落瑤定定看著字,彷彿被這幅字受到了蠱惑,心情隨著作者的心緒跌宕起伏,從一開始的肆意不拘豪放磅礡,到後面的蒼涼悲壯百般無奈,看著隨情揮灑,卻又隱含著強烈的激情。

    讀完最後一個字時,落瑤因為激動而兩眼神采奕奕,她已經很少只看到字就產生這樣強烈的情緒,可見這人的影響力之強,落瑤穩了穩心神,最後把目光停留在落款上,是段詢,正是段侯爺的名號。

    落瑤心裡奇怪,這段三爺貴為侯爺,正如日中天,前途不可限量,都說他是個政壇奇才,莫非他的心志並不在此?

    正思索著,耳邊一個好聽的聲音傳來,「姑娘可從這字裡看出了什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