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純愛耽美 > 地下秘藏

《》禹山神陵篇 第一百零五章 五十年前的故事 文 / 夜任

    隨著我們與冬爺他們的距離在越靠越近,小卷毛扭蛋裡傳來的訊號雜音幾乎消失了,我們兩方對話的延遲也在逐漸縮小。()根據駕駛位上的水下雷達儀表盤顯示,等到再從前面兩座珊瑚山峰的夾縫中穿梭過去,他們已經佈置好了的安全空氣洞就要到了。

    怪人很好奇失敗的左丘先生為什麼沒有攔截住小王爺進入鮫城,結果小王爺愣了一會兒,對我們遇到了左丘本人的這件事情吃驚不小,他說從剛進入龍洞一直到現在坐在鮫城中休息,他壓根兒就沒跟那個人打過一次照面!

    原來不是攔截失敗,而是兩方根本連碰面都沒有打!我覺得蠻奇怪,算上卷毛和李副官,我們這一行人開著三個會發光的扭蛋鑽進鮫城,按理說目標應該是很大的呀,左丘雖然是條失敗的人魚,可他在這兒生活久了,地形什麼的應該都熟悉,如果他想去阻攔一個入侵者,那應該費不了多大的工夫就能找到的,距離他從我們身邊離開已經過去了那麼久了,怎麼可能還沒有遇到呢?

    小王爺聽說左丘要去找他還是蠻緊張的,他也是隸屬錦夜的保密人,在這以前,從李副官的筆記上,他已經看到了這個名字的存在了。

    這個「左丘先生」真的是他只聞其名未見其人的一個爸爸的老朋友,由於小王爺的爸爸也是保密人,結婚生子的時候年紀已經很大了,所以小王爺從未與左丘先生見過面,而左丘也在聽說老王爺有了孩子以後還挺訝異的,看來早在老王爺還沒從錦夜退休的時候,他便已經跟著海洋第四勘探組進入鮫城,而且沒在離開過南海了。

    對於這個人的事情小王爺之前的認識幾乎是零,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一份名單,上面其他人的名字都是兩個字或者三個字,只有一個四個字的名字很特殊,這才引起了小王爺的注意,直到現在印象也很深。

    我們叫那條失敗的人魚「左丘先生」,並不是因為他姓左名丘,「左丘」其實是一個複姓。我和怪人還沒有告訴小王爺在洞中見到的那個夜光紀念品的事情,可當他看到了筆記上那幾個字的時候,他已經知道有一批人進入鮫城了。

    因為當年他看到的那份名單,就是第四海洋勘探組的成員列表!

    在小王爺的解釋中,我們才終於明白過來那些南宋時期的金銀財寶是怎麼回事:原來在不僅僅在宋元時期這裡存在著一條海上絲綢之路,在更早和更晚千百年的其他的朝代,這兒也是東南亞國家航行至世界諸國的重要海道之一,來往貿易的船隻上自然而然的會攜帶著不少有價值的貨物和寶物。

    可是這裡的海面卻並不平靜,時不時的就會發生一兩起海難,被損壞的船隻帶著後人無法估量的金銀財寶當然也就沉沒進了大海深處。

    原先隸屬於廣東省博物館,在海南還沒有建省前,一直是由他們來負責中國最南方的水中考古的。

    就像我們在西沙群島中路過的金銀島一樣,當時也有一些退潮時露出來的礁盤上會意外的出現陶瓷碎片、鎏金船飾之類的文物,第四海洋勘探組的任務便是將那些潮水帶上來的東西挖掘出來,再送回博物館,直到有一次,一位科考隊員說他潛下水裡挖掘陶瓷片的時候,在更深的海底看到了一艘船隻!

    這個消息一出,所有人都為之振奮了起來,南海深處的洋流多變,經常會帶來又帶走碗碟的碎片,可誰也沒想到,他們一直以來所猜測的、提供這些破碎文物的主船,居然能夠從潛不下去的深海裡浮出來,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中!

    可在當時,剛進入大躍進時代的中國無暇顧及這批遙遠的、駐紮在南方邊境的勘探隊,與中國的大生產大進步相比起來,他們的發現什麼也算不上。

    第四勘探隊不願意放棄那個讓他們興奮不已的發現,可是上級領導已經終止了對他們項目的資金補給了。走投無路的他們便乾脆像原始移民一樣,在還未開發的南海邊搭起屋棚、捕魚種糧為生,艱難的繼續著對海洋以下的日常勘探,直到徹底與大陸中斷了聯繫。

    在水深火熱的大生產大躍進時代,南海邊兒的第四勘探組過著的簡直是世外桃源的日子。直到很久很久以後,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都已經過去,老王爺才很意外的通過美玲糧油店這個地址,得知隸屬於銷聲匿跡的勘探組的左丘先生依然健在!

    「本王所知道的關於『左丘』這個人的事情,到這裡就算是結束了,究竟他們在南海邊上自力更生的那些年是怎麼度過的,我老爸也不清楚,他只是說,有貴人相助。」

    小王爺告訴我們的這個故事雖然只有一半,但加上我和林醫生在空氣洞裡的猜測,也勉強能將當年的情況還原個七七八八,而小卷毛想了想,一句話更是讓我們如夢初醒:

    「『貴人』,就是張小爺吧。」

    我的心裡豁然開朗,果然五十年前的張小爺從南海被小卷毛接出來的那件事情,是跟第四海洋勘探組、跟南海裡深藏的秘密有關的!

    我們現在知道,宋朝的那些銅幣和金銀財寶的確是屬於一艘載滿了好貨的貿易商船,只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它遇到了某些天災**,沉沒進了深深的海洋。

    船艙裡的貨物被水流衝擊出來,有些插在了礁盤上,有些四散在廣闊的南海之中,直到它們的價值被第四海洋勘探組所發現,包括左丘在內的那批考察隊員駐紮在了西沙,決定無論怎樣也要堅持自己的信念,便在條件極其艱苦的環境下,依然全身心的投入進了對南海的考察當中。

    這支探勘組幾乎與世隔絕了,他們為海下考古事業做出了開荒似的努力,可事實上,他們在南海邊的生活應該還算不錯,至少張小爺這個貴人的出現,能夠提供給他們物資上的大力支持吧!

    我們現在無從得知當年潛水員的眼睛裡所看到的「海中的船」是什麼,但是從那個夜光紀念品上刻著的文字,以及裡面保護著的大海螺來看,我更傾向於那艘船就是行進中的淪波舟這個說法。

    第四海洋勘探組發現了未曾現身於世的淪波舟,在資金中斷山窮水盡的時刻,張小爺帶著雪中送炭的物資出現了。可以想像當時的隊員們對於張小爺是存在著多麼感激的心情,如果衣食無憂,還能按照自己所願的去探尋南海,張小爺給出什麼安排,他們自然都會聽從。

    於是就出現了小卷毛前往南方緊急接應的那支「運輸隊」了!

    這支運輸隊被接應上船的時候,總共沒剩下幾個人,可想而知在犧牲的那批隊員當中,就包含了我們之前所見的,以及被鯨鯊吞進肚子當中的那個戴著寶盒和哨子的倒霉鬼了,很顯然他倆都是失敗品,他們是相互之間認識的。

    雖然不知道運輸隊在海洋當中都遭遇到了什麼事情,可倖存下來的張小爺帶出來一隻巨大的骨灰盒,裡面還埋著一塊讓小卷毛「開了眼」的造化玉牒!

    也就是說,張小爺帶著海洋第四勘探組,是去南海把這玉牒給挖出來了?

    玉牒需要寄生在活著的養玉生物體內,才不至於變成一塊普普通通的石頭。玉牒又出現在骨灰當中,而在海洋裡,焚燒一具屍體直至他化為那麼大一盒骨灰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而且張小爺知道玉牒的價值,怎麼會放任那種寶貝承受玉石俱焚的風險?

    所以玉牒是寄存在一隻水鬼體內的,張小爺將它取出,只是簡簡單單地利用了光明罷了!

    水鬼極有可能是龍伯人與女性東王公的後代,而龍伯人只出現在東海和北極,女東王公卻化身為長出了魚尾的美人魚佔領了南海,所以我們可以推斷,張小爺手裡的玉牒碎片,其實是水鬼從母親一方繼承而來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