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細胞滲透

《》第一卷 第七十一章 泰坦一號 文 / 臭球哥哥

    組裝如此巨大的生物,需要海量的細胞,不多時,吳輝聚攏過來的海蝦就消耗一空。看看手頭的工作,貌似才進行了很小的一部分。

    吳輝感應了一下,發現最近的阿米巴種群都在幾公里之外,並且數量並不多。深海生物密度還是不夠大,遠小於淺層海水裡的生物密度。所謂淺層海水,多數是指深度在30米之內的海水層。

    因為需求的細胞總量恐怕非常龐大,吳輝發現還是得在淺水層去找,在深海裡是不要指望快速調集來如此多阿米巴細胞的。

    吳輝在淺水層調集來一群肉食魚,讓他們在頭頂上方的淺水層開始大肆捕獵,所獲營養悉數變成由脂肪細胞構成的營養球,再給每個營養球上按個魚尾巴,這些營養球自己沉入海底,一邊下潛一邊不斷調整資深結構,以適應逐步加大的深海水壓。

    不多時,陸陸續續的營養球搖著尾巴,自己找上門來。吳輝將收到的營養球一個個打散,然後組合成所需的各種生物結構。

    在充足細胞供應下,很快的,整個『深海預警機』全部安裝好,調試通暢,吳輝決定讓這艘巨無霸試航。這個二十多米長的巨大身軀在深海裡滑過,給人感覺非常震撼。

    隨著噴水發動機的啟動,一股股水流被快速噴射出來,發動機運轉越來越快,水流從一股股噴出慢慢變成一個持續的強勁水流。

    在水流的推動下,巨無霸的慢慢起步,開始逐漸加速。吳輝稍稍感覺一下,加速得有點慢啊。

    他瞅瞅發動機,六個發動機長度都有一米左右,放在二十米的艇身上,顯得非常渺小,看來還得加大發動機的尺寸。

    吳輝嘗試一直提速,直到它的最大速度,將近20公里/小時,這時又發現一個問題,整個飛艇結構,雖然都是由類似於蝦殼的物質構成,本身有很大彈性,但是在劇烈水流衝擊下,還是發生了無規律的顫動,是的,就是顫動,那種拿刀片快速劃過水面時產生的顫動。

    這個顫動不是整體性的,只是在部分水流衝擊嚴重的部分發生顫動。這只能說明兩個問題,一個是材料硬度不夠,再一個形狀不合理。

    吳輝發現,如此巨大的結構,都採取柔性聯結,一根主體骨架都沒有還是不行,一旦快速運行起來,這個由蝦殼組成的巨大飛艇體,外形被迎面水流擠壓,發生巨大變形。

    吳輝不得不將所有模塊都卸載下來,然後重新組合艇身。

    這回他選擇了一個類似於鯨魚的骨架,然後鋪上蝦殼構成的外覆面之後,先裝上發動機進行流體性能測試。

    隨著速度的增加,變形幅度比較大的地方都是不合理,需要再次修改的地方。

    改來改去,整個主體結構的外形變成一種類似於鯨魚形狀,但是表面帶著幾處輕微的波狀起伏的形狀。

    吳輝發現一個特點,不同速度下,對應的最佳流體形狀都是不一樣的。每次都會有輕微的變化。

    現在它的最高速一直在30公里/小時之內,再也無法繼續提升。可能是動力不夠了,用這種小發動機,基本就只能到這個速度了,如果還想提速就需要更有效率的發動機。

    採取這種瓣膜涵道加壓噴水結構,發動機長度有極限,過大的長度不利於水的吸入和排出,說白了水在涵道裡的行程太長,影響重複動作所需的最小時間。

    吳輝將發動機的直徑增加了一倍,這意味著所有肌肉加壓管道增粗了一倍,這樣的話加壓體積就增加了四倍,六個肌肉加壓管採取同樣輪轉速度的情況下,整個輸出功率就增加了四倍,並且基本不影響發動機的流體動力學外形。這種二型噴水發動機長度約一米多點,直徑有五十厘米。

    除了增加直徑,吳輝還加大了發動機的數量,一口氣又上了七組發動機,總數達到48台。

    這回再測試的時候,就很有點風馳電掣的感覺了,水下最大速度幾乎達到了80公里/小時。將近43節的高速。

    再此高速下再次微調結構,最終吳輝採取了一個長寬比拉伸到6:1,長度有四十米,直徑將近六米的類似於潛艇的結構。

    它採用抹香鯨骨頭做結構主幹,整個主框架的形狀有點類似於n多同軸圓環由幾根長軸串聯起來。幾根長軸呈等邊三角形分佈

    外覆面再次發生變化,採取類似於鯨魚皮的外覆面,在皮層下方填充蝦殼作為彈性材料。這樣它可以保持足夠的彈性,隨時調整細微形狀,適應各種不同速度的水流。

    再次將各模塊裝配上去,一個威武的生物潛艇就誕生了。

    就叫『泰坦一號』吧,吳輝給它起了個威武的名字。

    雖然泰坦一號整個都是活的,但是它像機械多過像生物。它雖然有骨骼,但是骨架上根本沒有附著肌肉,所有的骨骼基本不會發生移動。它有心臟,還有很多個,但是它那個心臟預期說是心臟還不如說是比較另類的水泵。它也有血管,但是生物的血管都是連在一起組成血液循環系統的,它的血管乾脆就是一段段的,各自單獨運作。

    它甚至還有自己的大腦,同樣不止一個,但是它的大腦都是用來分析和處理數據的,基本不會也無法指揮自己的身體,因為它根本沒有完善的神經系統。僅有的神經系統還是從傳感器直達大腦的信號傳輸線路。

    總之它就是n多功能性模塊的簡單堆砌和組合,根本就不是一個完整的生理系統。

    生物體的能量消耗遠低於機械,一個一米直徑的能量儲存球,裡面填滿脂肪細胞的話,幾乎就可以維持泰坦一號兩到三個月的消耗,因為泰坦一號除了發動機需要消耗能量外,幾顆大腦、聲納系統,還有眾多感應模塊其實消耗不了多少能量,如果泰坦一號不活動的話,它就幾乎沒什麼能量需要消耗。

    在此情況下,泰坦一號組裝完之後,它體內那巨大的空間幾乎全是空著的。現在吳輝需要琢磨,該往這艘生物潛艇裡裝配些什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