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細胞滲透

《》第一卷 第一百一十六章 智力的層級 文 / 臭球哥哥

    好久沒關心石頭了,現在大事基本安排妥當,吳輝抽空觀察了一下石頭,現在石頭似乎個頭又大了一點。吳輝曾經給它測定過生理年齡,發現他現在應該已經七歲了,正常來說,一隻章魚長到四歲的時候就性成熟了,就會繁殖生育,同時結束自己的一生。

    這石頭看來是個個例,不知什麼原因一直沒交配。其實吳輝也挺好奇的,這石頭到底是公是母?

    石頭好歹還算正常,屬於章魚家族裡的大眾臉,沒什麼古怪的地方,可是那條巨型變異章魚可就是實打實的特殊品種,已經變異得完全不像是章魚了,甚至器官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不知它算公的還是母的,你說萬一它要是發情想交配了,上哪找自己的另一半去?難道自己解決?

    石頭是個聰明的傢伙,屬於那種出人意料的聰明,吳輝特想知道,它能聰明到什麼地步,吳輝想給它測定一下智力水平。

    既然石頭已經完美通過了鏡像認知測試,那麼接下來就要看看它在其他方面的智力反應了。

    首先說明一下,智商與智力是不同的概念。智商即智力商數,是心理學對人類智力測驗的術語,用以標示智力發展水平,公式為:智力商數(智商)=智力年齡÷實際年齡x100。比如某個5歲兒童的智力相當於一般6歲人的水平(這需根據對其測驗成績來評定),那麼其智商=6÷5x100=120。如果只相當於一般4歲人的水平,那麼其智商=4÷5x100=80。所以論智商的話,必需要評定「智力年齡」,即測出其智力水平後還需對照標準歸入哪個年齡檔次。對於動物來說,顯然我們根本就沒有關於它們「智力年齡」的檔次標準。所以在談論動物智力時不少人用智商一詞實際應是指智力。

    智力追根究底的定義應該是生物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草履蟲對不同水域鹽濃度的應激反應就是最低級的生物智力,本質上所有生物都是由類似於草履蟲這種單細胞慢慢進化出來的,隨著進化,隨著自然選擇,不能更好的因應外界變化的生物都滅絕了。

    那麼智力就是對外界信息的加工能力,智力越高,因應變化獲得最佳反應的能力就越高。基於這個邏輯,智力應該分成兩個大的核心能力。

    一個是信息存儲能力,這個能力的高級階段就是記憶力。

    另外一個是信息處理能力,就是對記憶進行再加工的能力。

    這兩個能力有機結合起來,互相影響和互動才構成完全意義上的智力。

    生物的智力分若干個級別,最低級的是本能型,比如蜜蜂、螞蟻之類的昆蟲,它們的行為大多來自本能,它們的一切行為都受本能控制。而本能是什麼?本質上來說本能就是dna,是它們的祖先在長久進化中,通過自然選擇的上帝之手,將刺激——反應的機制雕刻成dna,一代代優化和傳承下來。

    它們智力的發展主要依靠突變——自然篩選——代際傳承。對於其中個體終其一生也很難有智力變化,無論是工蜂還是蜂王、蜂后。

    更高級一點的,是具備了基本的信息存儲系統,就是說生物已經具備了基本的記憶力。記憶力的一個標誌性作用就是經驗的學習,個體與個體之間已經開始因為生存經歷不同而存在差異,個體在生命週期中,其智力也將存在變化。

    鳥類、爬行類、魚類大多處在這個級別,它們已經能夠學習一些簡單的東西,比如壁虎斷尾的時候就需要它自行判斷敵害的威脅程度,這個判斷的依據,除了本能就是它以往的生存經驗。比如雞已經能夠聽從我們的呼喚,而魚塘裡的魚已經能夠將食物與飼養員的腳步聲聯繫起來。

    當智力再提高一個級別時,我們會發現,記憶系統成型之後,思維繫統也在逐漸成型,並且兩個系統開始體現出越來越強的分立傾向。

    生物不僅能全面把握自己的動作行為,而且還有反饋機制以校正自己的動作和行為。思維繫統能根據來自外部或內部的刺激在記憶中選擇合適的應對方案;這就決定了它們能進行學習和面對複雜的情況可採取正確的行動。貓、狗都屬於這一階段的動物,都能在不同程度上進行模仿、學習和接受訓練。

    當智力再高一個級別時,一個標誌性的現象就是鏡像識別。貓、狗都無法通過鏡像識別測試,這個能力最基本條件是要有獨立記憶系統和能夠從記憶系統中提取信息的相對獨立的思維繫統,否則是完全不可能的,就是說貓和狗的記憶和思維繫統還處在混同一體階段。

    鏡像識別,也就是記憶系統和思維繫統的相互獨立,是生物智力發展到達高級階段的一個重要標誌。

    兩個系統的產生和分離意味著該生物能夠根據目前所需,對全部相關記憶進行檢索,並能做出多層次的連貫反應行為,這就是所謂的「再思」。由於有了這種再思的能力,類人猿等生物才能因此而會使用簡單的工具。而貓、狗都無這種程度的智力行為,就是進行長時期的強化訓練,教會了它們類似的連貫性行為,它們也不能理解;不會在別的類似的情景和條件下自動地「故伎重演」;原因就在於它們的大腦中沒有相對獨立的思維繫統,只能進行總體反應,不能再思。

    但是大型猿類的智力仍然是很簡單的,儘管神經系統已完成思維繫統和記憶系統的相對獨立,但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它們的智力水平能超出直觀反應的範圍。它們還不能概念性地掌握獲得的信息,也不能對所掌握的信息進行綜合。如它們學會了幾十個手語單詞,儘管懂得每個單詞所代表的含義,但不能將這些手語單詞組合成新的句子以表達新的意義。這說明它們思維繫統只是相對於儲存記憶系統而言是獨立的,這是單向度的獨立。它們的思維繫統還不能對來自外部和內部的信息進行加工,也就是進行綜合和分析。

    智力再上一個層次,就是抽像思維、邏輯思維、概念化思維,這些往往都需要語言載體。語言是打開智慧大門的鑰匙,如果沒有語言就無法進行概念化,無法進行更深入的思考行為,一直無法脫離直觀反應範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