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細胞滲透

《》第二卷 VIP卷 248章 天梯圜 文 / 臭球哥哥

    第248章天梯圜

    一旦開始加速,為了達到必須的速度,這個加速將會一直持續幾天的時間,就是說整個飛船都必須長時間處在加速狀態,這對材料抗疲勞性能是一個巨大挑戰。

    宏觀尺寸一旦被放到足夠大,原先很多微小的問題就會被無限放大,成為影響整體結構的關鍵性問題。

    比如一根一米長,十厘米粗的鋼柱一定剛性十足、彈性不足。但是當這個尺寸放大一千倍,變成一個一公里長,一百米粗的巨型鋼柱之後。這個鋼柱如果兩頭被支起,它一定會被自身重量折斷。如果這個巨型鋼柱被施加一個加速度,那麼它恐怕會像彈簧一樣,不停的開始各種劇烈震盪,來傳導這種加速度。

    這就是材料共振問題,當船體尺寸如此巨大之後,任何微小的狀態改變,都會在這個龐大的結構上產生各種形變量。這種形變量是會傳導和互相影響的,這種型變量很像是水面的波浪,它是有振幅,有波峰波谷的,當各個方向傳來的震盪同時聚集在某個結構件上,很容易發生共振強度超過結構強度的情況。

    這時候,就會在飛船內部某個結構上發生撕裂現象,一旦破壞發生,會引起很多不可預知的破壞性傳導。甚至整個巨大的系統會因為自身加速導致整體崩潰。

    除此之外,因為宇宙飛船是處在太空之中的,這意味著它周圍沒有任何摩擦力,那麼它內部必然存在強大的顫動噪音。所謂顫動噪音就是內部受力變化引起的結構顫動的傳導,這種顫動除了被自身材料的阻尼消耗掉之外,沒有任何其他解決辦法。因為它是懸浮在太空中的,沒有海水也沒有陸地給它清除這種顫動。

    只要飛船內部存在各種運動,只要它的發動機是運行著的,它的設備是運轉著的,這種顫動噪音就永遠不會消失,並且會隨著設備輸出功率的增大而逐步增加,它會成為船體內的背景噪聲以及背景顫動。

    這個顫動問題,會和前面的材料共振問題疊加在一起,形成更加複雜的力學和聲學問題。因為飛船獨特的太空環境特性,這些內聚力不會得到釋放,它們除了被內部阻尼變成熱能釋放掉,再沒有其他轉化方式。

    科學家們的解決方案是在內部建設大量分散式水箱,反正宇宙飛行也需要儲備大量的淡水,同時還可以利用水箱內部水的自然波動來消減這種內部顫動和共振。

    ……

    在科學家們絞盡腦汁解決建設飛船必將面臨的各種工程和技術難題時,很多前期準備也在進行中。

    首先吳輝需要建設更多的天梯,以便增加向太空發送貨物的能力。吳輝準備再次建設15座天梯,這些天梯會沿赤道一線排列開。在將近兩千五百公里長的赤道線上,每隔150公里會建設一座天梯。這些天梯將會從蘇門答臘島經過加裡曼丹島,經過蘇拉威西島,直到極樂鳥半島東側洋面。

    吳輝派人與印尼進行新一輪磋商,利用各種交換條件,從印尼手中租借其赤道沿線的領土。地上領土並不需要很多,吳輝只需要每隔150公里的距離,租借個幾平方公里土地就行。但是赤道一線的領空是必須全部租借的。因為這一整條線基本都處在印尼境內,印尼從中獲得了巨大好處。

    與印尼談判結束之後,吳輝沿著赤道一線劃定了一條直達太空遠地軌道的禁飛區,這條禁飛區長達兩千五百公里,寬達二百公里。這個範圍內,無論是飛機還是衛星,如果想要通過必須事先報備,否則全部會被無警示擊落。

    因為這條禁飛區過於巨大,封堵住眾多空中航向,各大航空公司紛紛提出抗議。因為穿越禁飛區的報備通行手續太複雜,飛機先要提前一天報備,然後臨近禁飛區的時候,還得再次與天梯控制中心聯繫,看看此時天梯的位置。如果位置合適,與航線距離比較遠,這才允許通過。如果剛好趕上天梯擺盪的位置堵住航線,飛機只能臨時改道,換其他航線飛行。

    中間需要有大量的實時協調工作要做,中間稍有不慎,就是大禍臨頭。因為天梯過於重要,如果哪家飛機將要威脅到天梯的安全,甭管是不是客機,逍遙島絕對不憚於擊落飛機。

    正因為如此,各大航空公司都會避免走禁飛區,因為其中不可控制的風險太大,一旦出事損失巨大。現在逍遙島劃出一條超級巨大的禁飛區,直接給跑東南亞至大洋洲航線的航空公司造成巨大麻煩,他們往往需要繞上兩千多公里路程,差不多相當於北京直飛深圳的距離。

    可惜對於強勢的逍遙島來說,連美國的臉都說打就打了,區區航空公司的抗議不過是幾隻小蟲嗡嗡,完全影響不到最終決定。

    洽談好領土領空租借問題之後,逍遙島工程部馬力全開,開始同時建設這些天梯。因為有前面的成功經驗,後續不過是重複勞動,注意好過程控制不會有太大難題。

    這另外增建的15座天梯並不都恰好可以建設在陸地上,有些因為距離原因,必須建設在海上。好在逍遙島有現成的海底都市和海上都市方案,將其改造成一個海上的天梯基座完全不成問題。

    這次再次開建天梯,所有準備工作就直接在太空中完成。現在起源號已經變成了一個龐然大物,直徑一公里,長度已達十五公里,在裡面常駐五千多名逍遙島體系的科學家,這次由起源號來承擔其他天梯的準備工作正好合適。

    此時就能看出來生物文明巨大的生產力,同時開建十五座天梯,對生物文明來說,和建設一座沒什麼區別,不過是將所有設備多準備幾份的問題。而數量問題對生物文明來說從來就不是問題,無非是母體多繁殖幾次而已。

    新的天梯將會直接被建設成太空站模式,這些太空站會攜帶已經準備好的錨索,被助推火箭送到指定位置,然後在各自同步軌道上開始天梯布設。

    因為有前面天梯建設的基礎,這十五座新太空站很快被生產出來,紛紛被送往指定位置開始天梯釋放布設。於此同時,地面上也在緊鑼密鼓的建設這些天梯的地面基地。

    對於逍遙島體系來說,天梯好建設,真正的難度反而是天梯的附屬設施。因為天梯建成之後,必將面臨每天三千噸的貨物運量,而這些貨物都需要從發射島發貨,準時運到各個天梯地面基地。

    這時印尼國內糟糕的基礎建設就凸顯出來,為了保證天梯運力充分發揮作用,逍遙島不得不給每個天梯配置完備的碼頭、鐵路、公路轉運體系。

    這些基礎建設都屬於跟印尼談判內容,採取各種投資合資形勢,與印尼當地的權貴合作開發。畢竟逍遙島不會也沒必要為這些基礎設施的運轉,單獨僱傭大量人力,所以這些事都需要當地的權貴勢力來負責。

    這些運輸體系單獨為天梯服務也不現實,同時也是巨大的浪費,所以中間牽扯到大量的利益分割和重新分配。如何在照顧到當地權貴的同時,優先保證天梯貨物的及時充足,這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談判溝通工作。

    逍遙島為了趕工期,不得不派出大量施工隊伍,專門幫助印尼建設天梯附屬的交通運輸設施。

    過了兩個過月,新建的十五座天梯紛紛將牽引錨固定在天梯基座上,由此,逍遙島體系正式擁有了十六座太空天梯,一天可以將五萬噸的貨物運上同步軌道。

    突然井噴的太空運力給逍遙島的太空建設注入了巨大動力,讓逍遙島脫穎而出,迅速拉開與其他國家太空實力的差距。此時逍遙島每一天運送上太空的貨物噸位都是人類有史以來所有太空造物重量總和的n倍。

    看到天梯的巨大好處,吳輝越發堅定了太空天梯的建設決心。

    逍遙島開始沿著赤道,在東西兩個方向上,以150公里為間隔,不停將新的天梯向外佈置延伸。此時的天梯基座已經延伸到公海海域,沒有陸地為基礎,必須建設在海面上了,不過也免去了外交交涉的麻煩。

    逍遙島的工程部專門為此組建了天梯項目組,負責將天梯建設一直持續下去。按照吳輝的想法,趁著現在各國都沒有能力建設天梯,逍遙島要把同步軌道先佔上——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吳輝打算盡快沿著赤道把天梯建設上一圈,這樣天梯建設完成之後,他手下將擁有270座天梯可以同時運轉,一天差不多可以將80萬噸貨物送上同步軌道。

    而天梯基本是人類目前科技範圍內,唯一能夠大量持續將貨物運上太空的方法。只要逍遙島將赤道佔住,所有天梯都佈置到位,其他國家將再也沒有空間建設新的天梯。這種情況下,逍遙島會將太空優勢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再也不會有國家能夠搶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