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細胞滲透

《》第二卷 VIP卷 257章 四面體 文 / 臭球哥哥

    第257章四面體

    在前幾日,日本終於成功登陸火星,把一面膏藥旗插在火星的平原上。一時舉世嘩然,日本國內歡騰一片。這是自從二戰以來,日本取得的最大成就,一個領先於全人類的重大成就。似乎從這一刻開始,日本的大國夢再次復興。

    民眾是愚昧的,他們永遠不知道,第一個登陸火星的榮譽,是松尾從吳輝手裡討要來的,並且是用日本的一個重大秘密交換得來的。

    這天,是派往小行星帶的153號玉兔飛船抵達目的地,正式開始接觸太空四面體的日子。

    通過153號發回的實時影像,吳輝可以清楚觀察到具體進展程度。

    此時153號已經離四面體很近了,正在小心的調整速度,準備進入四面體同一軌道,以便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仔細研究這個太空四面體。

    小行星帶裡地球的最近距離也有1。8個天文單位,差不多需要光走15分鐘的距離。加上各自軌道運轉的變化,實際上從四面體到地球,光需要走23分鐘。就是說吳輝現在看到的都是23分鐘以前的景象。

    153號調整好軌道,開始慢慢靠近四面體,這是就能看出四面體的龐大,它幾乎佔滿了153整個正面舷窗。

    這時153發回各種測量數據和現場解說。

    「……經過激光測距儀的測量,這個天體呈標準四面體形狀,任何一個邊線都是嚴格相等的,並且任何一條邊線都是嚴格意義上的直線,任何一個面都是嚴格意義上的平面。至少相對於我們目前的測量精度來說,它是絕對意義上的相等,絕對意義上的直線和平面……」

    「……整個四面體每一個邊線都長4200米,目前我們距離它為50公里,正在嘗試繼續靠近。我們打算採取一點樣本,看看它的物質構成是什麼……」

    「……現在我們距離它五公里,現在已經能夠看到,即使以人類現有科技來說,它仍然大得有點過分……」

    「……我們正在繼續靠近……但是我們與它的距離似乎還是那麼多,一點都沒有縮短……」

    「……我們仍然在前進,我們已經把引擎開到最大,理論上我們此時的速度已經超過20公里/秒,但是……我們與它的距離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雖然這不可能,但是這真的發生了,我們在沒有感受到任何阻力,沒有任何碰撞的情況下,似乎與四面體的相對距離一直是恆定的……」

    「……經過再次認真測算,我們現在這個位置與四面體質心的距離,應該始終保持在8400米上……」

    「……我們嘗試從其他方向接近四面體,但是無論在那個方向上接近它,最終都會停頓在距離質心8400米的距離上……」

    「……我們的速度並沒有失去,即使我們停頓在那裡的時候,速度仍然沒有失去,只要我們偏轉前進方向,不在靠近四面體,我們的速度馬上就會體現出來……」

    「……無論我們以多大的速度衝向四面體,結果都是突然停頓在8400米的距離上,這個停頓是突然的瞬間發生的,但是我們感覺不到任何加速度,彷彿飛船一直在原速向前飛一樣……」

    「……我們發現,當停頓時,我們相對其他星體的速度等同於四面體的速度……」

    「……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巧合,似乎四面體的邊線長度,乘以10的8次冪,剛好是四面體此時軌道半徑的長度……」

    「……我們仔細計算了四面體的軌道,我們發現,它的軌道是一個完美的圓,而不是像多數星體那樣,是個橢圓……」

    「……我們正在嘗試其他方式靠近四面體,我們投出去了一個茶杯……那個茶杯就停在飛船窗外,它還在緩慢的旋轉,但是一直停在那裡,和飛船一樣,不得寸進……」

    「……我們準備進行更進一步的試探,我們準備發射一枚微型飛彈……飛彈同樣無法靠近,飛彈和茶杯一樣,都停在窗外……」

    「……我們將要發射高斯武器……就像是黑客帝國一樣,那些子彈都停在我們面前……」

    「……或許我們應該換個方式,我們準備想四面體釋放一些氣體,看看氣體是否能夠穿過這種無形屏障……還是不行,無論我們噴射氧氣、氫氣、水蒸氣,還是別的什麼氣體,都被阻攔在同一位置……」

    「……這是為什麼?貌似激光可以正常抵達,我們嘗試了雷達,看看無線電波能否穿過屏障,結果無線電波暢通無阻……」

    「……也許我們該換個思路,我們準備使用粒子束嘗試一下……」

    「……現在發射質子束……無效……」

    「……現在發射中子束……無效……」

    「……現在發射電子束……無效……」

    「……既然只有激光和電波可以透過無形屏障,我們決定試試激光攻擊……我們使用50kw激光束進行定點照射,目前持續照射10秒,未見任何損壞……增加照射時間至30秒,仍然未見任何損壞……增加激光數量……十台激光器同時照射……未見任何損壞……增加微波聚焦……10kw微波束聚焦……未見任何損壞……增加微波發射器……仍然未見任何損壞……增加γ射線……未見任何損壞……增加x射線……仍然不行……」

    「……目前能夠想到的辦法我們都想到了,都無法靠近四面體,並且無法傷害四面體……」

    153號飛船實在拿這個四面體沒有辦法,除了拿到四面體的測量數據,其他任何進一步研究都無法進行,始終無法靠近四面體不說,連傷害到它都辦不到。實在再也想不出任何辦法,153號把這個難題交給地球基地,請示下一步該怎麼辦。

    科學院幾個主要學科的大拿此時基本都在,都準備看看四面體具體是個什麼東西,沒想到得出這麼一個結果。人家就擺在那裡,他們都沒有辦法研究,甚至連碰都碰不到。

    得到153號的請求之後,一群科學家聚在一起,發動頭腦風暴,開始想辦法,看看怎麼處理這個四面體。一個個假設和想法被提出來,又被一次次否決掉。

    後來有人提出一個新穎的想法。

    「既然我們無法靠近四面體,那我們為什麼不把那個無形屏障看做為一個球體,我們也許可以製造一張超級大網,把四面體連同它周圍的無形屏障用網兜住,先拖回同步軌道,以後再慢慢想辦法研究。」

    這個想法一經提出就得到很多人的贊成,反正現在拿四面體沒辦法,這個想法很新穎,未嘗不可一試。

    指令很快被下達到153號,153號開始在飛船上的現場裝配吐絲機,準備編織一張寬達六十公里的超級大網。四面體和它的無形屏障個頭夠大,所以這張網可以編織得相當稀疏,網眼足有一公里大。為了拖動如此巨大的物體,網線都是製造天梯的特種蛛絲,每一根都和天梯錨索一樣粗細。在太空無重力狀態下,這張蛛絲巨網足以承受拉扯整個四面體的力量。

    在眾人焦急的等待中,足足用了五天時間,這張巨網才被製造出來。

    巨網首先被投出船艙,然後153派出幾個乘員,駕駛著變形機器人,分別拉住巨網一角,把巨網張開,遠遠的向四面體兜過去。

    這裡不得不說生物文明具備科技文明不具備的獨特優勢,這些太空中的變形機器人根本不是特意為太空環境設計的,不過是將生物都市中常見的四棲交通機器人稍加改裝就拿來用了。

    四棲交通機器人就有密封設計,有氣體內循環設計,直接拿到太空環境中就能用。唯一需要改裝的就是,太空中沒有空氣,無法利用空氣動力外形改變飛行姿態,為了能夠靈活變向和改變姿態,機器人被加裝了內置的陀螺儀陣列和一些小的噴射引擎,用來進行小範圍微調。

    不僅四棲機器人,現在已經差不多普及到人手一件的護甲也可以起到類似作用。貼身形護甲基本都是全封閉的,本身就能夠應對極端環境,太空正好是極端環境之一。這些貼身護甲幾乎不用改裝就可以起到太空服的作用,又不佔體積,重量非常輕。只要能量塊充足,護甲就可以維持住氧循環體系,完全拋棄了笨重的氧氣瓶設置。同時護甲還可以防彈,提供助力,整體性能要比太空服好很多。

    幾個變形機器人分別飛向不同方向,沿著那個虛空中看不到的無形屏障的界限,劃出一個幾十公里長的巨大弧線。拖著身後巨網,繞過整個巨大的無形屏障,將它連同其內的四面體整個兜住。

    當這些變形機器人牽拉著各自的網線,再次匯聚到153號的時候,一個巨型網兜在太空中出現了,裡面裝著一個無形屏障,以及懸浮在屏障中心的四面體。

    153號調整好自身姿態,核聚變引擎全力開啟,猛的將整張大網收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