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細胞滲透

《》第二卷 VIP卷 280章 地下海廢墟 文 / 臭球哥哥

    第280章地下海廢墟

    半人馬基地距地表大概60多公里,陸鈞傑從此處繼續向下。在繼續深入地下的過程中,探險隊明顯發現環境在發生劇烈改變。

    首先出現變化的是大氣,大氣壓在增強的同時,大氣中水汽含量急劇增加,同時氧氣含量在升高,二氧化碳含量在降低,硫化氫和二氧化硫的含量也在增加。

    在地底偶爾已經能夠碰到地下河。隨著深入地下,環境溫度升高,火星凍土冰層就成了這些地下河的水源地。就像長江黃河發源於高山冰川融雪一樣,這些地下河發源於頭頂的凍土層。

    科學家們猜測,火星地下另有一個水循環體系,地熱將凍土冰層融化成水,這些水匯聚成地下河,眾多地下河會循著地勢流向地心,在奔向的過程中,這些地下河會逐漸合併成地下的大江大河,並且在某些特殊地段匯聚成地下湖泊,甚至地下海洋。

    還有一部分地下河會一直奔向地心,直到環境溫度高於其沸點的時候,這些地下河便會被地熱蒸發成水汽,水汽變成上升氣流,逐步回流到凍土層,再次被凍土層變成冰。這樣一個完整的水循環就在火星地下建立起來。

    因為地下世界裡大洞套小洞,洞窟連著洞窟,地形曲折盤旋,複雜的地形阻礙了空氣的劇烈對流,使得水循環變成一個溫和而緩慢的過程,一切都是悄無聲息的發生。

    這個環境變化讓程素怡欣喜萬分,因為有水就有生命,如果不出意外,這裡很有可能會孕育出火星的本土生物。

    隊伍在地下跋涉的過程中,開始出現潺潺的流水聲相伴左右,潮濕的空氣讓大家精神振奮。

    拐過一個彎道,一副天地奇景突然出現在隊伍面前。

    那是一個巨大無比的溶洞,隊伍正好出現在溶洞一側邊牆的洞口上,這個溶洞充滿了柔和的白光,溶洞中是一眼望不到邊的遼闊地下海。不僅對岸遠在視線之外,就連溶洞的天頂也遠在視線之外。如果給這個溶洞配上一個太陽,恐怕會給人一種回到地球的錯覺。

    因為沒有劇烈的空氣對流,這個地下海的水面像是鏡子一樣平靜。在溶洞四周巖壁上遍佈了一種發光苔蘚,它們給溶洞提供了光源。

    「檢查一下這個洞穴!」陸鈞傑派出幾個小隊從不同方向搜索這個溶洞。

    「這是一種化學能植物。」程素怡的美羊羊是她專門為這次火星計劃訂製的機甲,整個機甲除了變形和交通功能,主要功用是一個移動生物實驗室。

    「化學能植物?什麼意思?」

    「絕大多數植物最初能量的來源是光能,它們的驅動力來自於光合作用,同樣也是光能支撐起我們地球整個生態系統的運作。」

    「而這種植物,」美羊羊指一指四周的發光苔蘚。「它們最初能量來源不是光能,而是化學能。」

    「它們是基於哪種化學反應?」

    「它的驅動能量是硫基氧化時釋放的化學能。這些苔蘚在獲得能量,提供自己生長的同時,還將多餘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散發出來。如果這些苔蘚存在時間足夠久的話,我懷疑這裡應該會存在一個依托這些光或者苔蘚生存的生態系統。」

    「能否判斷出來這些苔蘚是火星本土生物,還是外星生物嗎?」這才是陸鈞傑真正關心的內容,他的任務就是找到其他外星人,確定他們的威脅性,嘗試跟他們接觸。上次發現半人馬就是因為半人馬生態圈發生洩露,將生物洩露出來,這才讓他們找到半人馬。

    「這個暫時無法判斷,首先我不知道火星原生生物的化學起源,其次這是一種獨特的化學能植物,對地球的生物科學來說,這是個完全陌生的生物體系,沒法給你提供更多答案。」

    「好吧,那我們等等探查結果吧。」

    派出的陸戰小隊相繼返回,所有數據匯聚到陸鈞傑這裡,在他機甲裡還原成一個地下海的三維地圖。這是一個長近100公里,寬約50公里,天頂高13公里的一個巨大地下空洞,地下海的平均水深超過100米。

    「有發現外星人痕跡嗎?」

    「報告!沒有!」

    「有沒有發現其他生物?」美羊羊突然湊過來問了一嘴。被問道的機甲戰士遲疑了一下,不知該不該回答她,看了看陸鈞傑。陸鈞傑點點頭。

    「沒有,我們的雷達裡沒有發現任何移動物體,紅外線沒發現任何熱源,目視也沒發現任何生物。」

    「水下呢?」如果有生物,必然首先出現在水裡。

    「沒有!」

    見戰士們沒有任何收穫,美羊羊自己到地下海裡採集了一些水樣。

    「我們繼續出發!」陸鈞傑簡單整隊,準備繼續地下探索。

    「等等!」美羊羊突然打斷陸鈞傑的命令。

    「怎麼?有什麼發現?」被人中斷命令,陸鈞傑並沒有生氣,反而有些期待,上次就是程素怡通過生物的微小跡象發現的半人馬,這次莫非也有戰士們沒發現的蹤跡?

    「這個海水裡存在大量浮游生物,有植物有動物,有光能植物,有化學能植物。但是有個問題,我在這些浮游生物裡發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化學起源。」

    所謂的化學起源,就是某個星球最早生成的第一個生物,它的化學基礎。這個化學基礎是由若干種化學分子共同組成,當它們恰當的組合在一起,就能夠出現自發的生命反應,第一個生命就誕生了。這最初的一團化學分子,必須具備合成、分解、生長、生殖等生命反應特徵。

    而這個化學基礎並不是唯一的,可以有非常多的方式來組合出生命。這個最初生命的化學模式一旦被定型,它就會沿著這個方向,一直發展出覆蓋整個星球的生命體系。而每個星球,每個生物體系,只會有一個化學起源,因為生態系統在化學上是存在排他性的。非本化學起源的生物,是很難融入另外一個生態系統的,因為這個生態系統裡的養分對於它來說可能是無用殘渣甚至毒藥。

    外來生物無法改變自己的化學起源,即使它能夠在這個生態系統中獲取養分,相對於原有生物必然存在各種隱性問題和競爭劣勢,很容易在漫長的生存競爭中被淘汰掉。正式因為這個原因,程素怡把化學起源當作鑒別外星人是否存在的一個指標。

    「這裡有外星人?」

    「至少他們接觸過這個地下海,導致這裡發生生物侵染。」

    「下水!」陸鈞傑立刻解散隊伍,讓很多個小隊派進地下海。「仔細的,把這個地下海徹底排查一遍。」

    「報告!」很快的,有一個戰士返回。「我們在水底發現了這個!」

    戰士展示出一段視頻,在地下海深處,隱藏著一個龐大的廢墟。如果要形容的話,那非常像一個被海水淹沒,被海底泥沙掩埋的城市。

    「有發現生物嗎?」

    「目前沒有!」

    「也許是一個荒廢的外星人城市。」社會學家吳作鵬說道。

    「走我們去看看!」陸鈞傑帶著陸戰隊和科學家們進入地下海。

    想在城市裡相當一部分建築都已經倒塌,被淤泥掩埋,但是通過還矗立的建築仍然能夠一窺城市最初的風貌。

    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城市,要說奇怪,主要因為它完全沒有道路的設置。城市內的建築物設計也很奇特,那些高層建築物裡沒有人類慣常使用的樓梯,所有房間都是直接將門開在外側的牆壁上。

    「智慧生命都有目的性,不會做無意義的事情。基於這點判斷,我估計這是一個生活在水裡的種族。因為這個城市的設計實在比較奇怪,只有這個答案才能解釋這種獨特設計。」吳作鵬說道。

    「也許是吧!我們檢查一下這個城市!」陸鈞傑讓戰士們分散開,認真檢查這個廢墟,搜集外星人遺留下來的文明造物。

    因為這個發現,陸鈞傑率領隊伍暫時在地下海這裡停駐下來,每日裡的工作就是挖掘和徹底搜查這個水下城市。覆蓋在城市上的淤泥沖刷掉,然後渾濁的海水被抽吸到其他地方。隨著整個隊伍的清理,城市的原貌一點一點展現出來。

    這個城市似乎是依托一艘宇宙飛船建造起來的,這是一艘長約700米,寬約300米,高約100米的扁平飛船,整體形狀有些類似於偏偏的梭子。

    城市就是圍繞在宇宙飛船周圍建立的,各種建築散佈開來,呈一個圓形,城市半徑大概有3公里大小。

    這個宇宙飛船現在已經朽壞不堪,大部分外壁都被腐蝕的面目全非,處處都有坍塌和斷裂。裡面的內部結構和設備也已經爛得一塌糊塗,本來應該是金屬質地的東西,現在只要碰到稍微強烈一點的水流,就會斷折破損。

    在這種情況下,戰士們不得不為清理工作付出極大的謹慎和耐心,很多時候甚至喲用細小的毛刷,一點一點把表面的淤泥刷掉,然後拍照測量之後,才敢挪動。即便是這樣,很多物品都在挪動的時候損壞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