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細胞滲透

《》第二卷 VIP卷 333章 機器人文明出動 文 / 臭球哥哥

    第333章機器人文明出動

    朱一鳴辭別吳輝後帶領艦隊出發了,這次朱一鳴帶足了能量儲備,無論反物質還是氘都帶了很多。按照科學院的包克球模型,以及前期楊牧探測所得數據,在包克球處,可能會出現物質極大豐富,但是能源匱乏的狀態。

    因為在包克球外部沒有恆星能源可用,並且包克球的外殼上也多數是重元素,輕元素是以氣體形態瀰散在碎石中間。這部分瀰散的輕元素很難有效搜集和利用,所以在包克球處,機器文明將會面臨重元素極大豐富,但是沒有恆星能,並且氘很難採集的狀態。

    為了應對這種局面,朱一鳴特意將帶足了能源儲備。

    u692距離包克球只有兩光年,曲率航行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艦隊就已經抵達包克球一千光秒外。

    朱一鳴考慮到前面有七艘飛船莫名失蹤,所以為了穩妥起見,特意將艦隊停泊在較遠的距離上。

    朱一鳴按照自己的戰爭理論,在航行中一直保持信號靜默,所有通訊都採用量子通訊系統,甚至沒必要的時候連量子通訊都不用,整個戰艦在完全的信號屏蔽狀態中前行。

    現在已經抵達目的地,朱一鳴沒有開啟主動探測,而是使用最原始的組合射電望遠鏡,通過可見光和不可見光波段被動探測包克球。

    在組著射電望遠鏡下,包克球外殼處的景象清晰被描畫出來。朱一鳴首先找到楊牧反饋回來的坐標點,那個點是楊牧的誇父探測船的停泊點。

    在那裡沒有發現任何異常,緊接著朱一鳴有開始沿著楊牧機甲的前進路線開始觀察,但是在包克球上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包克球本身就是個動態平衡系統,經過這幾年時間,楊牧機甲留下的任何痕跡都會被抹消掉。

    但是很奇怪,不僅楊牧的飛船沒有任何痕跡留下,甚至另外六艘戰艦也沒有任何蹤影,他們就好像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

    對於這種情況朱一鳴認為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它們都已經進入包克球深處,所以外面沒有痕跡,要麼就是有什麼東西搞定了這七艘戰艦,然後清除了所有痕跡。

    朱一鳴認為,在太空中,只要發生了佔到,其中任何一方出現了損失,那麼必然會在太空中留下痕跡。這種痕跡也許是戰艦破裂滲透出來的氣體,也許是被擊落的碎片殘骸。即使被什麼東西刻意清掃過,在太空中也不可能把所有碎片殘骸清理乾淨,更何況機器人文明採取的是納米機器人技術。

    這就意味著,被擊碎的戰艦,它在產生碎片的同時,往往會遺留更多的微不可查的納米機器人。

    朱一鳴決定對周圍的空域進行痕量級分析,從中尋找失蹤戰艦以及對手的蛛絲馬跡。

    幾艘小型分析艇被放出去,他們在指定空域上,進行極細緻的光譜分析。在這種分析過程中,必須進行降噪處理。就是將宇宙背景輻射屏蔽掉,同時強化微弱信號,弱化強烈信號。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像某些高性能的耳麥,即使身處迪廳,它也能讓你清楚聽到兩米外的放屁聲,同時不會影響你聽搖滾樂,還保證這搖滾樂原滋原味不帶失真的。

    而光譜分析,世界上就是分析環境中吸收光和反射光的光譜特性,無論吸收光還是反射光,都是光子遇到原子或者分子時,產生的自然變化。就像綠葉之所以是綠色的,是因為它吸收其他頻率光線,反射綠光一樣。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檢查周圍空域內都存在哪些類型的分子,只要它有,哪怕這些分子的密度再小,也能夠被檢測出來。

    經過一系列降噪處理,通過光譜分析,周圍空域的元素分佈圖就被勾勒出來。

    通過這幅圖,朱一鳴很快注意到不同,在空域中某幾個區域,明顯出現了大量氧、氮、水等氣體分子遺留,同時該處還有納米機器人的分子成分。

    很明顯的,這些區域肯定發生過戰鬥,不然不會有氣體分子和納米機器人的集中散佈。

    除此之外,朱一鳴在這些區域附近找到不少岩石粉塵,對照包克球的光譜,這些粉塵與包克球中碎石的成分一致。

    朱一鳴非常疑惑,這些碎石的粉塵怎麼出現在這裡?並且明顯與發生戰鬥區域有極大相關性,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既然楊牧發生危險,並且目前看來這個危險是非自然性的,那麼有相當大可能和他的探測行為有關聯。

    所以朱一鳴決定重走楊牧走過的路,雖然這個過程可能相當漫長,不過這可能最容易找到這個危險,並且有一定主動權的做法。

    朱一鳴特意將艦隊調離目前位置,離開事發空域,反正量子通訊系統的距離超遠,足夠讓艦隊躲在安全地域。朱一鳴並沒有簡單撤走,他在事發空域附近留下了一些被動偵測球。這些偵測球將會將被動偵測數據實時反饋給艦隊,一旦這裡再次出現其他情況,艦隊可以第一時間獲知。

    朱一鳴這次特意準備了一艘梭形飛行器,這是為包克球中的獨特環境專門設計的,它可以在包克球的碎石海洋中高速前進。

    飛梭進入包克球內部開始沿著楊牧的原路前進,它的速度可以達到楊牧速度的十倍以上。當飛梭進入包克球之後,快速劈開路上的碎石,彷彿摩托艇在海面衝刺一樣,在身後拉出一條碎石組成的尾浪。

    以為戰艦距離包克球足夠遠,朱一鳴毫不顧忌可能引起的連鎖反應,控制梭形飛行器在碎石海裡橫衝直撞,引起碎石的局部紊亂。梭形飛行器的身後留下一片碎石亂流,碎石亂流湧動著,相互碰撞擠壓,將這種混亂擴展到更廣闊的地域。

    梭形飛行器沿著楊牧曾經走過的道路飛快前進,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發現了裂隙。進入裂隙範圍,梭形飛行器的速度陡然增加,直接飆到兩千公里/秒,好像玩極品飛車一樣,在裂隙中驚險的擦著碎石壁飛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