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

正文 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初稿2... 文 / 絲園

    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初稿281-1

    私人財產的保護

    一、基本概念

    私人財產的保護,簡稱私產保護,是指法律規定的對於私人合法財產的保護,是與私人財產的限制對立統一的概念。包括所有權保護、用益物權保護、擔保物權保護和其他物權保護的各個法律與物權保護層面,要從私人財產的物權關係、法鎖關係、合同關係、信託關係、排他關係、對世關係與勞動關係、社會關係以及自益關係、他益關係、共益關係各個方面進行具體化的保護。

    私人對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原材料等不動產和動產,私人合法的儲蓄、投資及其收益,私人其他的財產,一律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佔、哄搶、破壞。

    這裡的「私人」,是與國家、集體相對應的物權主體,不但包括我國的公民,也包括在我國合法取得財產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不僅包括自然人,還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個人合夥等非公共所有制企業。

    私人財產的保護的前提要件,是私人財產的來源合法、使用合法、利用合法和變更合法、轉移合法、流轉合法、消滅合法。合法程度的大小,與可保護的程度相關並成比例。完全合法則完全保護,部分合法則部分保護,不合法則零保護、不保護甚至於可以進行一票否決權式的禁止與剝奪。

    私人財產的保護,主要由普通物權法、擔保物權法來保護,在特定情勢下需要由制度物權法來保護。本法第66條規定了私有財產的保護措施,概括為三大板塊的防火牆。

    私人財產保護的法理邏輯是:邊保護邊限制,邊限制邊保護,在保護中限制,在限制中保護。一面由所有權制度規範與調整,一面由所有制制度規範與調整。對於流通領域、限制流通領域和禁止流通領域三個領域設定保護與限制性的條件。

    物權法、財產權法主要是針對流通領域設定私人財產保護與限制性條件的,除此之外還可能涉及到習慣法的保護與限制、規範與調整。一般而論,私人財產保護非常適合於普通物權法和擔保物權法的規範與調整,但在土地使用權之類的不動產很有可能涉及到制度物權法的規範與調整。我們不光是要利用微觀物權法理學的眼光來看待私人財產的保護,更需要利用宏觀物權法理學的眼光來看待私人財產的保護。

    私人財產的保護是整個物權保護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因為它物權價值相對較小、社會地位較低或者犯錯誤較多而忽視它、藐視它、歧視它,而應當與其他的所有權人、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和其他物權人享有「一視同仁」的保護。

    三十多年來改革開放過程中,物權關係、法鎖關係的矛盾加劇,變得非常尖銳與複雜。一方面,某些人利用職務之便、利用工作之便大肆損公肥私、損人利己、公權私化、貪污受賄甚至於出賣國家經濟主權損害國家與民族的根本利益,導致國家財產、集體財產和民族財產大量流失;另一方面,某些人利用職務之便、利用工作之便大肆侵犯私人的合法權益,違法、暴力甚至於血腥征地和違法、暴力甚至於血腥拆遷,令整個社會不寒而慄!所有這些都是冰山一角,都是在物權法頒布實施以後繼續肆虐的,他們敢於挑戰法律的尊嚴與底線,說明了私人財產的保護面臨著十分複雜、十分嚴峻的考驗!同時說明了私人財產的保護任重而道遠!

    私人財產的保護,從生產、流通、交換、消費到分配的各個領域呈現出白熱化的尖銳矛盾,投資關係、勞資關係、分配關係、消費關係和市場關係、產權關係中很多矛盾難以解決,工人階級、農民階級被邊緣化和相對貧困化,中產階級被擠壓,官僚主義等剝削勢力重新抬頭……。在這種惡劣的情勢下,保護私人財產,應當是重點保護弱勢群體的私有財產!

    二、一般分析

    來源合法,要求私人財產的取得與所有權的設立必須是善意取得的財產並善意設立的所有權,並且符合動產交付、不動產登記的取得和所有權設立的條件。其中,合法的對價有償取得是其主流,無償的合法取得必須有繼受的必要條件。私人財產所有權,也與其他財產所有權一樣,主要來源於政策性物權和技術性物權兩大方面。

    政策性物權即制度物權法中的物權在民法、物權法較少規定,一般在行政法、專門法或者特別法規定的較多一些。如私人興辦企業的財產來源、按勞分配或者其他各種分配的收入來源、退休養老的收入來源、繼受所得或者意外所得、救濟所得的收入來源等,往往是由行政法來規定的。技術性物權,是以一物一權主義基本原則為核心展開的一系列技術性規定,是與政策性物權規則配套使用的物權法工具。判定私人財產來源是否合法,需要系統地綜合地考量,單單依靠一部物權法往往是勢單力薄、力不從心的。

    使用合法,要求私人財產的使用不得違反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規定,一定的私人財產可能會有一定用途的局限性,不能隨心所欲的使用。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公序民俗、鄉規民約,對於私人財產的合理使用都有很多成文和不成文的規定,有些規定是限制性的,有些規定是禁止性的,據此可以判定私人財產的使用是否合法或者是否違法。使用合法,也是遵從政策性物權與技術性物權來考量的,對於私人不動產和動產的使用方法、途徑都有相關的規定。如國家保護私有房屋合理的使用與出租,保護私人錢財合理的儲蓄、出借與使用,保護私人生活用品合理的使用與消費,保護私人生產工具、原材料合理的使用與消費。

    利用合法,要求私人財產的利用不得違反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規定,一定的私人財產可能會有一定的利用、收益範圍,不能隨心所欲的擴大利用權和收益權。政策性物權中,不同的群體與個人的財產使用權和利用權是不同的,也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種財產利用權。行業性准入門檻,將私人的財產利用權區別為不同特色的利用權,形成一道分水嶺。譬如,目前農村居民的私有房屋可以出租不能出賣,城市居民的私有房屋既可以出租也可以出賣,這是由於不同的土地使用權形成的差別。農村居民的宅基地是政府劃撥供給的並且建房成本是很低廉的,城市居民的房屋與土地使用權是有償並且是高價獲得的並且房價是異常高昂的,因此,同是私人房屋利用權,獲得和利用程度是不一樣的。私人所有權的利用權有差異,私人使用權的利用權也同樣存在差異。後現代物權體系中,房屋、土地等不動產的利用權顯得非常突出,於公、於私都很突出,各種物權主體的財產利用權是分門別類地保護的。

    流轉合法,要求私人財產的流轉不得違反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規定,要根據一定的渠道、對像、範圍來流轉。私人財產,大部分是可以自由處分、自由流轉的,但不排除一定情形之下需要加以限制。以正當的掙錢和用錢的手段與目的,來論證私人財產來源合法、流轉合法,那麼,人們的注意力不僅僅局限於來源合法的單一層面,而是從雙層面或者多層面來考量的。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整個經濟社會如萬花筒一般異彩紛呈,各種商品琳琅滿目任人挑選,這為自由花錢——動產流轉提供了很大方便。許多賓館酒樓娛樂場所也是歌舞昇平一派熱鬧景象,也是消費的好去處。殊不知,自由是對紀律而言的,生產、流通、交換、消費和分配各個領域也是設置了許多門檻的。譬如,農民在國家政策範圍內可以轉包土地,但不能出賣轉讓土地;農村居民可以出租、轉租自己的房屋,而不允許出賣轉讓自己的房屋;至於買賣地下彩票等賭博行為、買賣走私普通貨物或者毒品、賣淫嫖娼等違法行為更是不允許的。一切非法的買賣與商品交換行為,是不合法的流轉行為,不受法律保護,一律判定為零物權。

    消滅合法,要求私人財產的消滅不得違反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規定,合情合理地消滅自己的物品與物權。與流轉合法一樣,消滅合法也是私人財產處分權的一種形式。財產的流轉意味著貨物與貨幣交換,物權轉移;財產的消滅意味著物品與物權一同消滅。物與物權的消滅,在生產、流通、交換、消費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中都有機會發生。依據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的規定,私人消滅自己的財產,應當符合資源合理消費、環保節能、睦鄰友好、勤儉節約等要求。私有財產的消滅,基本上來自財產自主權項目下的主動消滅,也有來自公權力項目下的消滅。最大威脅來自公權力項目下的威脅。

    考量消滅私產的合法性,以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為首要考慮的要素,其次是考慮是否有相當的價金和生活保障來補償。如果是符合公共利益而徵收私人房屋、土地使用權,所拆遷的房屋的補償應當接近於當時當地商品房的價金,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生活保障除外不計。如果是不符合公共利益而徵收私人房屋、土地使用權,所拆遷的房屋的補償應當高於當時當地商品房的價金,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生活保障除外不計。全國許多地方在熱火朝天地開展造城與造新城運動,政府拆遷與保護私有財產的矛盾日益突出,甚至引起了**與血案,現行拆遷制度弊端很多而法律救濟不足,這不是物權法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將有賴於行政法的修正與改觀。

    對於保護私有財產的法律法規是很多的,憲法、社會法、行政法、民法、經濟法等各種法律都有不同的規定。縱觀其精神內核,任何法律法規對於私產保護都有一個最基本的共識,那就是:首要條件是財產來源必須合法,然後在此基礎上增加法碼,增加使用合法、利用合法和流轉合法、消滅合法的考核成績。一般人的概念,僅僅局限於「來源合法」一個方面,未免過於簡單而失之偏頗。私產保護是一個大系統,有很多項目,有一套流程和考核制度,不能局限於一個法律熱點之上,也不能希冀運用一部物權法就能解決一切問題。

    私產保護,是指有節制、有限制的保護。整個物權體系中,儘管技術性物權規則是一致的,仍然改變了私有財產處於弱勢地位的現實。因為政策性物權首先是向國家一方傾斜,其次是向集體一方傾斜,政策上宏觀上已經對於私有財產的來源作出了大幅度限制。另外,由於公共利益的原因,對於私有財產進行了不同程度的限制與剝奪。

    對於私有財產進行不同程度的限制與剝奪,也是一個重要命題,也很值得探討,值得大家關注。

    相關法律:物權法第64條

    相關名詞:

    字數:3888字

    全面有效地保護我們的財產權是分分鐘的要務

    一切從現在開始hold住物權法精髓

    當代物權法的開山作

    宏觀物權法的奠基石

    物權法的饕餮盛宴

    品茶品酒不如品宏觀物權法

    全世界物權法愛好者的良師益友

    1000萬字的尚方寶劍

    從博士後到到中小學文化者的貼身保鏢

    世界上內容最完整意境最深邃文字最工整的物權法巨著

    中國品牌

    中國正能量

    《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

    《解析物權法》

    好書齊欣賞

    潤物細無聲

    啟動防火牆

    遁入物權門

    請瀏覽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電子信箱:qq437116637或627592416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