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

正文 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初稿3... 文 / 絲園

    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初稿388-1

    共有物共同管理之高級形態之二

    金融產品的高級管理

    一、基本概念

    共有物的高級管理,或者高級共有物的管理,指共有人運用自己的共有財產進入高附加值經濟領域,並將其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技術水平的總稱。

    金融產品的高級管理,或者說高級金融產品的管理,對於共有人而言,首先所面臨的考驗是心理因素的考驗,其次才是技術因素的考驗,總歸是面臨著雙重考驗。

    金融產品,包括金融衍生品,扮演了天使和魔鬼雙重角色,它可以使人歡愉、暴富,又可以令人沮喪、破產。這種誘惑力與破壞力同時並舉的現象,非一般產品所能企及。金融產品的共有人在面臨大好機遇的同時,同時又面臨巨大風險,它如一個硬幣,一邊是投資成功,一邊是投機失敗。即使共有人是個莊家,免不了如賭博一樣,可以大盈,也可以大輸。共有人首先要進行心理素質培養,戒除投機與賭博心理,盡量少涉足或者乾脆不涉足高風險的金融衍生品市場,盡量避免介入房地產市場炒作,也猶如戒除賭博一樣的自我解脫。

    至於技術因素的考驗,這裡只能提供概念性的歸納。就某些金融衍生品而言,也確實包括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商業秘密,金融企業也憑籍這些所謂的「商業秘密」來展業,以獲得投資者的信任,然後從中賺取差價。據一些美籍華人經濟學博士和大學教授披露的一些「內幕」來看,美國的一些三級的金融衍生品的設計方案,要邀請好幾班數學家、經濟學家和物理學家來共同研究,研究二年以上才定型推廣應用到金融市場中去。許多金融衍生品裝扮得十分美妙、動人心弦的,而外界人士對它的底細知道的人、知道的秘訣,卻總是少之又少。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如果將一般商品市場比作冷戰的話,金融衍生品市場則可以比作貨幣大戰的火藥桶,一觸即發,而且爆炸的威力十分強大,甚至於涉及全世界,濫殺無辜。08年的世界金融風暴,其導火索就是三級金融衍生品房地產次級貸款危機的總爆發。其結果,全世界的財富縮水50多萬億美元,中國股市蒸發量超過50萬億人民幣。

    金融產品,指金融企業用來推廣經營的產品,按照風險程度來劃分,大致上可以分為三級:

    第一級:金融企業募集的基金,商業保險公司的人壽保險,典當行的金銀、珠寶、文物、房屋、建築物、汽車等貴重物品的典當,外匯市場外匯買賣。

    第二級:上市公司流動的股票,商品期貨公司的期貨,金融企業不同類型的住房、建築物、汽車抵押貸款、按揭。

    第三級:住房、建築物的次級貸款,以及次級按揭。

    金融產品的高級管理,或者說高級金融產品的管理,不同於共有物的初級管理與中級管理。其主要原因,是它不滿足於共有物的機械磨損預防和精神磨損預防,而要上升到金融磨損預防的等級上去,進行高級管理。

    金融磨損,指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並存的條件下,於巨大利益巨大****驅動下,大量的貨幣湧入虛擬經濟領域,進行虛高、虛低的相互炒作,對於實體經濟和金融資產進行衝擊,使得原有的金融資產大量貶值,發生了經濟磨損。比如,某合夥企業從事工商業的平均利潤率只有10%%uff0c甚至於不到10%%uff1b而其他人從事股票、期貨投資,平均利潤率可達50%%uff0c甚至於高達100%%u3001200%%uff0c通過比較,實體經濟和平均利潤率不如虛擬經濟的平均利潤率,這是一種生產經營上的經濟磨損。與此同時,消費資料的經濟磨損也時常發生,如合夥人從事實體經濟投資的平均利潤率只有10%%uff0c甚至於不到10%%uff0c而房屋平均價格的升值超過30%%uff0c總體上不如購買房屋保值或增值;在沒有實施購買房屋保值增值時,合夥人的金融資產便發生經濟磨損,或曰金融磨損。

    共有人購買房屋自用,不出租也不出售,頂多只能算作保值;合夥人購買房屋出租,只能算作小額增值;合夥人購買房屋出售,並且賣出了好價錢,才能算作標準的增值。這麼說來,合夥人購買房屋自用,不出租也不出售,也可算作是一種經濟磨損,或曰金融磨損—這是一種自我損耗的辦法,保留了使用價值,捨棄了交換價值。

    共有人是否選擇保值、增值途徑和選擇金融產品投資,是有多項選擇的餘地的。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再高明的經濟學家,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不失手。只能是「兩害相加取其輕,兩利相遇取其重」。實際上,合夥人在進與退之間,總會面臨著兩難選擇的窘境。

    二、參考方法

    共有人為規避金融產品投資風險,也可以自己約法三章。以下幾種方法僅供參考。

    第一,分散投資,規避風險。

    某些商業保險公司的理財專員,經常告訴客戶,根據客戶全家人的收入狀況進行合理投資,百分之幾投資房地產,百分之幾投資股票,百分之幾投債券,百分之幾投資商業保險等等,這引起提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分散投資到底是利多弊少,還是弊多利少呢?按照某些理財專家的說法,總體上是利多弊少。如果是將所有的資金全部投入到高風險領域,其結果必然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如賭博中的「孤注一擲」一樣。如果是將所有的資金分散投資到不同領域,包括實體經濟、虛擬經濟的各個領域,特別是要注意在各個不同的金融產品中分散投資,雖然難以一下子暴富,至少可以「堤外損失堤內補」,至少可以防止一下子傾家蕩產,保留一部分財產以備日用,或者以圖東山再起。

    198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托賓是贊成分散投資的,他的一句名言就是:「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當獲獎的消息傳到美國時,提到了他的資產組合理論,許多記者要他作一個簡短的解釋。在提及分散的好處時,他風趣地說:「知道吧,不要把你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各地的報紙紛紛報道:《耶魯的經濟學家因「不要把所有的雞蛋……」而獲諾貝爾獎》。

    1981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告稱:托賓最重要的貢獻,建立在以描寫各個家庭和企業怎樣確定他們的資產構成的理論基礎之上。這種理論被稱之為資產組合選擇理論,他是其最重要的創始人之一。托賓把這種思想發展為一種金融和實物資產的一般均衡理論,並且分析了金融和實物市場之間的相互作用。其重要部分是研究金融市場上的變化傳遞到家庭和企業的支出決策的傳遞機制。托賓的研究成為核心經濟理論中實物和金融狀況的結合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

    第二,分級投資,規避風險。

    這實際上是上一問題的補充規定。這一問題是在分組的前提下再分級投資,這裡指的是金融產品的分級投資。

    已知金融產品大體上可分為三級,但並不排除有第四級、第五級出現。以上排列,可能與經濟學家的排列方法有所不同。有的經濟學家的排列方法,是從金融產品的複雜、朦朧程度來劃分的。

    以上市公司流動的股票而論,中國早期的股票市場不夠成熟,沒有與國際接軌,一票難求現象普遍存在,金融風險一般;隨著以上幾種形勢的變化,投資股票的失利現象不斷增多,金融風險由一級升格到二級。這個例子,告訴共有人,所謂的規避金融風險,一是投資者首先應當進行分級投資與管理,二是投資者要根據形勢變化,調整金融產品的風險等級制度。主要在於第一級與第二級兩級之間進行「升級」、「降級」的分級、投資與管理。從第三級開始,就不能進行「升級」、「降級」的分級、投資與管理,畢竟它們是高級金融衍生品,投資風險程度基本是穩定在一個層次之上的。

    08年世界金融風暴以後,關於「利益衝突」的問題浮出水面,並日益尖銳。許多經濟學家、金融管理機構一直在檢討其理論與實踐。正在這時,09年兩名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出現給了人們些許的光芒。一個是:美國女經濟學家奧斯特羅姆以「涉及公共財產或處於公共控制下財產的經濟治理分析」獲諾貝爾經濟學獎1000萬瑞典克郎獎金的一半(約合140萬美元);另一個是美國經濟學家威廉森以「涉及企業邊界的經濟治理分析」獲另一半獎金。

    奧斯特羅姆批評公共財產私有化(由私人處置),認為公共財產所受管理的效果「往往好於人們先前根據標準理論所作的預期。」傳統觀念認為,公共財產無法得到有效管理。她發現,資源使用者常能針對各類利益衝突開發複雜的決策和執行機制。

    所謂金融產品投資,實際上投資者的所有權變成了利用權,而受讓金融產品投資者則一併成為利用權人。雖然兩者之間都是利用權人,權力的重心由前者向後者轉移:委託人變成了虛權,控制權、支配權、使用權、收益權以至於處分權就變得虛弱起來;後者本來是受托人,實際的控制權、支配權、使用權、收益權以至於處分權得到有效利用,並且「常能針對各類利益衝突開發複雜的決策和執行機制」,令委託人處於尷尬、不利的地位。

    所有金融產品的交易規則,實際上全部是受讓金融產品投資者即第二個利用權人所制訂的,越是高級、複雜的金融衍生品,越是能夠****人,一些本錢小、經驗少的投資者往往容易上當受騙。奧斯特羅姆關於「資源使用者常能針對各類利益衝突開發複雜的決策和執行機制」的論述,就是點石成金之作。

    威廉森所論述的是解答「是市場決定企業,還是企業決定市場」的問題。他考察到,對市場和以垂直權力架構為特徵的企業,兩種治理結構在化解利益衝突時具有不同特徵,也各有缺陷。市場的缺陷體現為不同主體之間存在大量意見分歧,爭執不斷,企業的缺陷則體現為管理層可能壓制不同意見,濫用權力。競爭環境下,買方和賣方遭遇分歧後可轉向其他貿易夥伴,市場運作相對有效。而在競爭不夠充分的市場裡,「企業比市場更能有效解決利益衝突。」

    共有人是被動還是主動順應市場,是有很大區別的。就是說,金融產品市場是有分類的,金融產品是有分級的,在分類投資基礎上再分級投資,屬於二次規避風險、雙重規避風險。金融行業是特殊行業,屬於競爭不夠充分的行業,因此「企業比市場更能有效解決利益衝突」。當金融產品市場形勢好時共有人可以涉足金融產品市場,併力所能及地分散投資、分級投資;反之,則不涉足、不投資。這就是「主動順應市場」的理念。

    相關法律:物權法第96條

    相關名詞:共有物共同管理之高級形態之一

    字數:3888字

    全面有效地保護我們的財產權是分分鐘的要務

    一切從現在開始hold住物權法精髓

    當代物權法的開山作

    宏觀物權法的奠基石

    物權法的饕餮盛宴

    品茶品酒不如品宏觀物權法

    全世界物權法愛好者的良師益友

    1000萬字的尚方寶劍

    從博士後到到中小學文化者的貼身保鏢

    世界上內容最完整意境最深邃文字最工整的物權法巨著

    中國品牌

    中國正能量

    《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

    《解析物權法》

    好書齊欣賞

    潤物細無聲

    啟動防火牆

    遁入物權門

    請瀏覽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電子信箱:qq437116637或627592416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