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

正文 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初稿4... 文 / 絲園

    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初稿468-1

    自然資源利用制度的兩種類型

    一、基本理念

    自然資源的有償使用與無償使用制度,很自然地劃分為兩大類型。這是由中國現階段的經濟制度和社情國情民情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自然資源的有償使用制度,即國有土地上以拍賣、變賣、招標或掛牌等形式轉讓土地使用權的制度,符合馬克思提倡的「級差地租原理」和商品的價值規律原理,也符合現代商品經濟的國際慣例。其立法目的,是為了物盡其用、物盡其財,用經濟槓桿或者價值規律來促進自然資源的合理配置、合理利用,同時適當地調整自然資源的無償使用制度。

    但自然資源無節制的過度利用、污染利用或者霸佔利用、圈占利用、暴利利用和私有化利用、自由化利用、市場化利用、無序化利用尤其是全球化利用等所謂的異端利用,都是成文法和習慣法、自然法、道德法、邏輯法均不允許的。所有這些異端利用,是與憲法規定的「合理配置、合理利用」的大原則背道而馳的,都是應當隨時防止與革除的嚴重弊端。

    自然資源的無償使用制度,即公有土地上以劃撥、平均地權或農村承包等形式分配土地使用權的制度,符合福利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原則,符合扶貧幫困、平均地權的理想社會主義原則,也符合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現代慣例。

    自然資源的無償使用制度,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客觀上可以抑制資本、平均地權,從源頭上消除異端利用的積弊。但完全的自然資源的無償使用制度,又不利於用經濟槓桿或者價值規律來促進自然資源的合理配置、合理利用,國家的財政收支也會出問題。中國有幾千個縣市、數以億計的無房居民,中央與地方光投資基本建設一項就是個天文數字,根本就負擔不起。在建設用地這一大板塊,很多就是改變了自然資源的無償使用制度,轉而建立了自然資源的有償使用制度。

    二、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價值取向

    國家推行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是與國際交易規則和商品經濟接軌相適應的物權制度。商品經濟國家和工業化、城市化國家,對於自然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與此同時,自然資源對於國民經濟的貢獻率越來越大,自然資源用益物權獲取巨額利益的概率也越來越大。所有這些,為推行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創造了良好的機遇與實施條件。

    根據資源利用關係的一般均衡理論導引,所有權人與用益物權人實行雙贏機制,一方面可以追求資源配置與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可以促使人們珍惜利用資源。

    產生效益型用益物權制度。國家基於自然資源可產生經濟效益的能量對比,賦予權利人以一定範圍內的使用權,同時要求權利人負擔相應的義務和有償使用的價金。

    自然資源所有權人和自然資源用益物權人就是一對財產關係人。這種財產關係與動產所有權的交付轉移是不同的。動產所有權於交付生效以後,原所有權人與新所有權人不再發生財產關係。不動產所有權人往往是以全民所有為主體,國家對於任何不動產資源的管理是長期的,管理方法也是多樣化的。國家法人的自然資源不動產所有權實際上是成為永久固定的形態,土地、河流、海域、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可以永久固定於國家所有權人。自然資源不動產的財產關係,就是國家所有權人與單位、個人用益物權的財產關係。

    自然資源不動產所有權與建築物、構建物的交易方式也有所不同,除了森林資源(林地、牧草地、狩獵地除外)、礦產品(礦地、牧草地除外)的交易方式與建築物、構建物的交易方式基本相同以外,其他的均為固定的財產關係。建築物、構建物、森林資源、礦產品交易以後的財產關係,與動產交易後的財產關係基本相同,即交易以後的財產所有權跟著轉移。但是,涉及到建設用地的所有權和林地、牧草地、狩獵地、礦地使用權,其財產關係與主要的自然資源財產關係相同,即交易後的土地法所有權仍然歸國家所有,於是,自然資源不動產所有權交易以後的財產關係,仍然保留土地所有權與土地用益物權的財產關係。任何時候,保留土地所有權與土地用益物權的財產關係,屬於最穩固的財產關係。

    自然資源的有償使用,可以貫穿於使用前、使用中的整個過程之中。甚至於有些自然資源的有償使用可以續期使用,如建設用地使用權和工商業用地使用權、海洋與水域使用權等,可以續期使用。當然,除此之外,也包括無償使用的土地如承包經營土地、地役地、宅基地等土地資源,也可以續期使用。

    自然資源有償使用的對象,主要的是建設用地使用權、工商業用地使用權、工商業的海洋與水域使用權和探礦權、採礦權、取水權等類型。其效益型用益物權的價值取向,也就是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價值取向。說到底,就是取得效益的權利與履行交易規則、抑制資本、抑制暴利的義務相統一的物權制度。

    三、自然資源無償使用制度的福利取向

    現階段中國的自然資源使用制度,是實施「兩條腿走路」的戰略方針。自然資源無償使用制度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制度之一。是根據中國農村的社情,根據需要和可能,在總結新中國幾十年來的管理經驗與做法,而做出的切合實際的決定。

    自然資源無償使用制度,主要是指土地的無償使用制度。其制定的依據是:

    第一,以公共利益來確定無償使用制度。

    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就是提供公共公益產品,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中央與地方政府主導公益事業,其他單位、團體與個人參與公益事業,本身就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並沒有要求要求回報經濟利益。國家免費提供土地資源以發展公共利益事業,為的是促進這項事業的健康發展。

    以公共利益來界定無償使用制度,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還是這種既定方針。這不僅中國是如此,相信其他國家也有同樣的做法。

    第二,以農民利益來確定無償使用制度。

    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最終目的,就是要逐步地消滅城鄉差別和工農差別。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國家目前採取積極而有效的步驟,就是盡量減輕農民負擔,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利用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一同來解決億萬農民的困難,使得農民階級也能享受社會主義建設的成果,一同過上比較平穩的生活。

    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和國情、地情和人情,決定了中國必須要有長遠規劃和共和國的良心相擔保,一如既往地發展農業和改善農民生活創造良好的條件。其中為農民提供免費的農業用地和宅基地就是其中的一環。

    千百年來,中國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國和自給自足的農業國,農民階級一直是弱勢群體。目前中國的可耕地面積為18億畝,人均1。3畝,人均佔有耕地大約不到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並且,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鹽鹼地、沙荒地、凍土地、礫石地、低窪地和乾旱地、洪澇地,抗防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仍然很低,仍然解決不了「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中國幾億多貧困人口,九成以上集體在農村地區。

    中國政府於2006年全面取消農業稅費,並給予農民以適當的農業補貼,開啟了農村免費使用土地的先河。這種福利型用地制度,一方面得力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財政支持方面有了後盾;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工業化國家的先進經驗,使得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新物權政策很快落實。

    中國農民的土地資源無償使用制度,早在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時期就打下了基礎。因為實施了社會主義的土地公有化,使得中國的自然資源無償使用制度,由大半無償使用一步過渡到了完全無償使用的制度。對於這一點,不僅8億農民表示滿意,而且5億城市居民也表示理解。

    第三,以專門需要來確定無償使用制度。

    與公共利益的需要享用劃撥土地一樣,機關、群眾團體和重要的國有企事業單位和部分高科技企業也可以享用劃撥土地。所有這些,是無償使用土地制度的一部分。

    既然納稅人的錢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土地資源也是取之於國民、用之於國民,那些為民服務的機關單位,也就沒有必要採取土地的有償使用制度。當然,也不排除對於被徵收土地的單位與個人給予適當補償是另外一回事,這跟建設用地的掛牌、招標、拍賣轉讓土地和競價獲得的土地,不是同一個「有償使用」的概念。涉及到公共利益的「補償使用土地」,性質上與此相同。

    只有免費公路、免費橋樑等交通設施、免費文化教育設施和軍事設施、人民公園等完全義務性質的設施才是公共利益的範疇。機關和一般群眾團體,應當是專用設施,不是廣大人民群眾可以隨便進出的地方,一般人無法享用該設施,因此與真正的公共利益還是有一定的區別。

    同是國有企業的土地劃撥制度,房地產企業與非房地產企業應當是有區別的。按照物權法平等對待各種物權主體的規定,國有房地產企業應當與其他所有制的房地產企業一樣的執行土地有償使用制度。

    至於所有國有企業是否一律取消土地劃撥制度,理應當慎重考慮,統籌安排。對於大多數即非專控型國有企業普遍性地經營困難。如果加重企業負擔,很多企業很快地會被整垮,結局是以賤賣國有資產告終。到頭來,國家還是得不償失,後果嚴重。

    其他自然資源的有償或者無償使用制度,可以參照土地資源的有償或者無償使用制度執行。在這裡不再一一贅述。

    執行自然資源的有償或者無償使用制度,有一條基本原則,就是公有制企業優先照顧的原則。對於這一點,有的人可能會想不通。這是沒有價錢可講的。

    社會主義的自然資源物權制度,與資本主義私有化、自由化的自然資源物權制度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並且中國任何一種自然資源的人均佔有量,全部在全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3左右,而且是各種資源的缺口是越來越大了。

    只有堅定不移地執行自然資源所有權和用益物權的雙重國有化的重大國策,才能實現自然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才能有效地堵塞國有資產流失的巨大漏洞,才能有效地防止裡通外國的賣國求榮行徑和有效地禁止以權謀私的**現象。這是中國的千年大計和萬年大計。

    相關法律:物權法第119條

    相關名詞:

    自然資源利用制度與用益物權的關係自然資源利用制度與用益物權的異同點

    字數:3888字

    全面有效地保護我們的財產權是分分鐘的要務

    一切從現在開始hold住物權法精髓

    當代物權法的開山作

    宏觀物權法的奠基石

    物權法的饕餮盛宴

    品茶品酒不如品宏觀物權法

    全世界物權法愛好者的良師益友

    1000萬字的尚方寶劍

    從博士後到到中小學文化者的貼身保鏢

    世界上內容最完整意境最深邃文字最工整的物權法巨著

    中國品牌

    中國正能量

    《當代物權法百科全書小辭典》

    《解析物權法》

    好書齊欣賞

    潤物細無聲

    啟動防火牆

    遁入物權門

    請瀏覽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電子信箱:qq437116637或627592416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