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末日聯邦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二章 改變一下思路 文 / 平凡普通

    第一百四十二章改變一下思路

    打開生物信息認證的資料室對2號來說,就是一個不設防的所在,雖然李金只有b級權限,但2號控制了這裡的獨立智能系統後,整個資料室已經對李金完全開放,如果他願意,甚至可以重新更改生物信息權限。

    李金通過瀏覽這些資料,不僅知道了現在提純能量的幾種尖端方法,同時也明白了為什麼學府要用生物信息認證做為資料庫的開啟方式。

    這種現象出現的直接原因,就是學府師傅帶徒弟的教育模式決定的。

    在學府學習的學員可以分為三類:一種是新進的學員,因為暫時還不清楚學府具體情況,以及要對基礎知識進行更深入的學習,所以他們一般都會選擇上公開課,他們所接觸的資料都是學府公開的資料,面對整個學府開放的,雖然這些資料也非常尖端,但絕對不是最前沿的;

    另外一種就是成為某個講師或教授的學生,通俗來講,學府教授一般是科學院的院士,講師一般都是科學院的研究員,他們都會有自己的實驗室以及資料庫。不管是成為講師,還是教授的學生,都可以擁有該講師教授的私人資料庫的瀏覽權限,這些資料庫存放的內容肯定不同於學府的大眾版,有很多東西是這些講師教授的獨家心得,這種教育方式在學府是絕對的主流做法;

    最後一種就是進入學府學.習了一段時間,但卻沒有成為其他講師教授學生的學員,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有兩種可能:一是這個學員實在很傑出,而且也很驕傲,認為沒有人可以教自己,憑借自己的努力也同樣能出人頭地,這種人不多,但每年都會出一兩個;二就是這個學員讓那些講師和教授都看不上眼,以至不願意教他,這種情況相當罕見。

    學府的學員也許在道德品質方.面很難說,但說到才學,那是絕對有保證的,沒有在某一方面出類拔萃的天賦,也不可能進入學府,哪怕你父親是聯邦主席也是如此。

    從歷史以及李金接觸到的實.際情況來看,學府管理本身似乎對學員的道德品質要求不高,或者說,近似於縱容。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不同的講師教授在這方面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某個講師認為自己的學生應該隨時表現謙虛的態度,而另外某個教授認為自己的學生應該隨時保持自信的精神,而這兩種要求看似不矛盾,但實際上卻很難相容。

    比如同樣面對別人稱讚,謙虛的人應該表示不敢.當,而自信的人卻可以慨然接受,雖然雙方可能都會因為禮貌表示感謝,但無論態度和禮儀,都是不一樣的。

    縱觀人類展史,在道德品質上的要求從來沒有.一致過,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學府乾脆放棄了這方面的管理。

    在品質性格方面,言傳身教的效果遠遠大於直.接說教,或者可以這麼說,言傳身教都教不好的,直接說教就更不可能教好。

    而師傅帶徒弟.的教育模式決定那些講師教授獨立研究出來的東西,不可能毫無保留的公開出來,為了防止他人偷竊自己的研究成果,這些講師和教授就把自己的成果設置了閱覽權限,並用自己的生物信息做為啟動這個權限的鑰匙。

    從安全方面考慮,任何可以和外部連接的電子保護措施都有可能被攻破,但如果是用一把機械鎖把資料庫大門鎖上,讓外部信息根本接觸不到資料庫,那就算你把全聯邦的黑客找到一起來也沒用,除了直接打開大門,也沒別的好辦法。

    就是這個原因,2號無法接觸到學府的核心資料庫,但如果打開某個資料庫的大門,2號就可以為所欲為,比如現在。

    沒用多大功夫,2號就將這個資料庫的內容瀏覽完畢,然後根據李金的要求,將一些資料顯現出來。

    這裡面有一小部分的資料是李金權限不夠的,不過在2號的幫助下,這當然不是大問題。

    李金將面前這些資料閱覽完畢,不僅在能量提純方面的認識提高了許多,同時也知道了伍啟明提到的改良提純方法到底是在研究什麼。

    這是一種塊狀能源結構穩定研究的附加產品,所謂塊狀能源結構簡單點說,就是將現在的固化能源從晶體結構變成塊狀結構,也就是一直說的能量塊技術。

    這種能量塊技術比能量晶體優勝的地方就在於,它不需要另外提供能量來形成能量晶壁固化能量,在能量適用以及利用效率上有著非常大的提高。

    這在聯邦是非常尖端的研究,困難很多,伍啟明在這方面已經有了很重大的突破,他已經研究出一種能量塊結構,但卻無法將這種結構穩固下來,成為一種可以安全使用的能量,這也是現階段能量塊研究技術遇到的主要難題。

    根據資料庫的試驗記錄,伍啟明製造出來的能量塊簡直和能量炸彈差不多,非常不穩定。

    在試驗總結中,伍啟明認為能量塊不穩定的主要原因還是在能源提純的方法上達不到要求,所以一直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

    「2號,你說老師的這種思路到底怎麼樣?我記得中學的時候就有書本提到過,晶體能量結構是經過無數次試驗才確定下來的,相比塊狀能量結構在使用上更安全。如果老師的這個思路是正確的,為什麼晶體能源明瞭這麼長時間,塊狀結構能源還不能真正固化下來,成為一種安全可靠的固定能源?」

    「這個原因好像很多,不僅有能量結構方面的問題,還受到當代的科技製造水平的限制。晶體結構因為可以形成能量晶壁,制止能量無控制的釋放,所以在使用上擁有相當大的便利。對任何科技明來說,方便的使用才是推廣的最大前提。」

    李金點點頭,目光落到眼前的光幕,默默思考這種思路的實現方法。

    2號投影百無聊賴的東望西逛了一會兒,見李金還在低頭思考,忍不住的點醒一句:「主人,你知道在核災之前,人類是如何將飛行器送上太空的?」

    李金回過神來,點頭道:「嗯,好像是用一種叫火箭的推進器送上去的。」

    「那主人怎麼不想想火箭推進器的串聯和並聯?」

    微微一愣,腦海中自然浮現出這段當做科技趣事的典故。

    當初人類在設計推進器的時候,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難題,飛行器在離開地球前,需要足夠大的推力,擺脫地球引力的影響。但如果在太空中,只需要保證一定的推進力就可以了。當時是使用串聯的多級方式推進,第一級推進器佔了整個推進能量的一半。

    這種方式在最初的時間的確顯出很有效的作用,但隨著對飛行器探索的要求提高,比如要回收飛行器,這種串聯的方式就很不適宜,如果按照串聯的方式,不僅推進器的長度和重量將變的無法控制,還會有大量使用難題隨之而來。

    用串聯的方式做推進器,要想回收飛行器,就必需增加推進裝置的數目,但增加推進裝置的數目,卻會增加射裝置的長度和重量,對射造成難於彌補的困難,這就形成一個非常棘手的矛盾。

    當時最強大的幾個國家集中了最優秀的科學家來解決這個問題,一直沒有什麼好辦法。但後來有一個國家的某個科學家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無意中把幾張推進器的結構圖放到一起,隨之產生靈感。

    改串聯為並聯,將多個推進裝置集中放置在第一級推進裝置上,組成捆綁式推進系統,結果一舉解決了這個航空史的大難題。

    這位科學家解決這個航空大難題並沒有明什麼新科技,改變推進器的結構,只是轉換了一下想法,卻產生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難道2號是想提醒我要轉化一下思路嗎?

    能量塊技術現在的難題是無法安全固化能量,要安全固化能量,就需要先形成能量晶壁,但如果形成能量晶壁,那就還是能量晶體,能量塊技術的研究反到變的毫無意義。

    老師的思路其實也是一種解決辦法,只要能量提純方法得到新的突破,很多問題將不再是問題。但這也形成一個新的矛盾,如果能量提純技術不改進的話,能量塊技術無法安全的使用,但如果能量提純技術得到突破,能量塊技術和能源晶技術一比,優勢又將變為劣勢。

    更何況能量提純涉及到整體科學的展水平,受到的制約很多,很難短時間內得到突破性的展,研究起來自然困難重重。

    這很有可能就是老師無法取得進展的主要原因。

    隨手打開一面光幕,上面顯示出最近的能量塊試驗失敗記錄,目光從後面的總結文字中掃過,文字中也提到能量提純的困難是失敗的主要原因,應該先解決這個問題才能回過頭來研究能量塊技術。不用親身感受,就能知道伍啟明在寫下這些文字時的失望和無奈。

    摸著下巴考慮了半天,李金的思路從能量提純回到能量塊技術本身。

    能量塊技術的能量固化遇到困難,是因為無法像能量晶一樣形成能量晶壁,而能量晶壁的作用僅僅是固化約束能量,使其按照人類的要求去釋放。

    如果從這個上面來說,其實形成能量晶壁也非絕對必要,只需要另外找到固化約束能量的方法就能達到同樣的目的。

    思路豁然而開,彷彿一扇新的大門展現在李金的面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