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末日聯邦

《》正文 第一百九十章 天地雙網 文 / 平凡普通

    第一百九十章天地雙網

    李金順著路線圖來到規劃到他名下的實驗室。

    是一棟五層大樓,這在以低矮多變的學府,已經算的上高樓之一,不過放在榮耀城的摩天森林中,就是個連侏儒都算不上的小不點。

    從飛行滑板上下來,李金在實驗室門口意外現幾個身穿軍用利貝卡戰鬥服,卻沒有明確軍銜標誌的軍人。

    他們提著一個金屬箱子,見到李金,其中一個軍人拿出某種確認光束掃瞄了他一下,然後對其他人點點頭。

    提著箱子的那個軍人走了過來,低聲道:「李金主任,我們是軍方特別小組,負責把這個東西交給你,請接收!」

    李金看了看箱子,又看了看這幾個軍人,問了一句:「箱子裡是什麼?」

    「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們.的任務就是把箱子交給你,其餘不在我們考慮範圍內!」這個軍人回答的很乾脆。

    揚揚眉毛,李金接過箱子,並在軍.人的指示下,在某處留下自己的生物信息!

    「箱子已經轉交,李金主任,我們.的任務完成,再見!」這些軍人齊齊敬禮,轉身離去。

    乾脆利落,絲毫不拖泥帶水!

    看著眼前這個密碼箱,李金想了想,還是沒打開,轉.身走到實驗室大門處,將手掌放在信息驗證屏上。

    一線藍光滑過,清脆悅耳的智能音響起:「歡迎您,李.金主任,我是本棟大樓智能rg26,將竭誠為您服務。」

    「打開大門,我要進去,另外把大樓的佈局圖調給.我看!」李金剛說完,大門就打開,一幅虛擬全景佈局圖出現在李金眼前,並隨著他的移動,將他所在的方位顯示出來。

    實驗室的分佈.很簡單,大致可區分為工作區,資料區,休息區,生活區,娛樂區,還有十幾層沒有明確規劃用途的地下樓層,估計是給研究人員自主使用。

    直接來到工作區,這裡的常規試驗設備全都配置齊全,至於其他特殊要求,只需要對智能管理提出要求,就能滿足,非常方便。

    找到一個工作台,把手放到箱子上,『叮』的一聲,一道七彩光芒順著手掌一轉,卡嚓一聲,箱子打開。

    裡面只有三片透明的高級記錄卡,和陳立智送給李金的格鬥模擬系統類似。

    拿過一張記錄卡,插進2號終端。

    「咦,主人,這是聯邦的機甲研究資料,好像很全面!」神出鬼沒的2號突然蹦了出來,調出大批資料,不僅有文字,也有圖片。

    機甲,即相對機動裝甲,大型雙足或多足戰爭機器人的簡稱。分為智能控制和人為控制,相對來說,智能控制的機甲大多被設計成各種奇怪的形狀,有類似動物,也有類似人的,而人為控制的卻多為人形,不知是不是因為人類的審美觀問題。

    現在聯邦比較注重的是對人為控制機甲的研究,這些資料多是這方面內容。

    關於人為控制機甲,聯邦主體設計思路有兩種,一種是結合生物、機械、計算機,控制等高端技術,設計出一半是碳基生物一半是機器人的東西,讓其和駕駛員結合起來,由駕駛員控制,成為一個完整的作戰整體。

    這個思路比較占主流,而且根據資料上顯示,已經接近成功階段。這讓李金想到海恩的改造人,這些半人半機械的怪物幾乎就是為這種機甲量身打造,兩者結合的威力絕對是驚人的。

    但最大的問題是費用昂貴,不僅機甲,就連駕駛員都是身嬌肉貴,如同中世紀的騎士,根本不能做為消耗品使用,只能做為突擊決定力量。

    至於另外一種就是用傳統的操縱技術,駕駛員採用騎乘、坐著或者直立的姿勢在機甲內部,像操縱戰鬥機或者能量坦克那樣操縱機甲。這種機甲不需要對人體進行改造,有很多成熟的技術可以直接使用,造價相對低廉。

    不過最大的問題還在於機甲對人體的保護上,畢竟現在的武器非常厲害,如果造價昂貴的機甲連一能量炮都挨不住,那實際使用意義將大跌。根據資料上面的目的要求,只有挨的住微型核彈的近距離轟炸,駕駛員能夠繼續作戰,這樣的機甲才有實際使用意義。

    不過現階段來說,暫時還達不到這樣的要求,問題的難點不在於機甲本身,而是駕駛員,根據試驗表明,只有七級戰士以上的駕駛員,才能有效的抗住機甲在被擊中後的震盪效果,以及失重,音等一切極端條件下對人類身體的影響。

    以聯邦的七級戰士數量,注定這種機甲只能成為中古世紀的騎士裝備,這和聯邦大規模,平民化使用的概念並不一致。

    兩種設計思路都有優點,也都有缺點,不過最主要的還是集中到人體要求上,只有適應需要的駕駛員,才能駕駛這些尖端科技,這是聯邦科學展顛撲不破的真理。

    不知怎麼的,李金想到被自己閒置的汲知儀,這個最初的明,現在看來對自己有點雞肋,可在當初,卻是成功刺激精神力覺醒的功臣之一,特別是其不需要在腦內安裝芯片,就能灌輸知識的功能,更是對聯邦教育的一大貢獻。

    如果將這種技術推廣出去,是不是能在某種方面解決機甲駕駛的難題?

    考慮片刻,李金在虛擬景象圖上記錄下自己的想法,並寫下一些設想,然後繼續看下去。

    三片記錄卡並不全都是機甲,還有其他軍方設備,包括一些保密設備都有詳細介紹,其目的當然是想李金瞭解後,根據其特點,將壓縮空間技術應用上去。

    不得不說,東方不武這個人雖然很討厭,但他的魄力還是非常大,竟然只憑借一份轉讓合同,就給了李金這些明顯是絕密的軍事資料。不過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表示他對壓縮空間和軍事裝備結合起來有種急切,在不能得到劉振志的幫助後,只能求助於李金。

    或許,這也是他開出天價收購的一個原因。

    看著這些軍事裝備資料,李金不住的盤算選擇那種裝備來做改進。

    「2號,你說我們從那種裝備入手最容易?需要盡快見效果的那種!」李金知道,如果不盡快證明自己的價值,那他在東方不武的眼中將會被下降一個檔次,那自己暗地裡推進的計劃也將受到嚴重阻礙。

    2號懶洋洋的跳出來,隨意一指其中一張圖片:「這個最簡單,空間夠大,能量填充也能滿足,只要稍微改進一下彈倉結構就能成功。」

    「世紀轟炸機?」李金喃喃出口,眼前一亮,這的確是個好東西。

    這是聯邦一種垂直起降的大型轟炸機,其載彈量號稱能夠炸平一個城區,是聯邦軍方的主力轟炸設備之一。

    李金看中的是它內部龐大的空間,雖然他能夠有效的將壓縮空間設備微型化,但有一個原則永遠適用,東西越小,技術含量越高。要將微型化的壓縮空間技術和其他設備結合起來,其難度,顯然要比原始技術要高的多。

    2號的選擇還是很有道理的。

    「就它了,2號多謝啦,你去休息吧!」最近2號一直嚷著睡眠不足,好像又有進化跡象,一般情況下,李金也不太勞煩她。

    2號嘟嘟嘴巴,埋怨了兩句,消失無蹤。

    調出世紀轟炸機資料,李金仔細的閱讀資料上的技術介紹,瞭解所有細節,直到克勞迪的突然到來,才打斷了他的工作。

    一臉急切的克勞迪一見他就嚷開了:「軍方已經決定了,立即讓你加入機甲研究,你和他們談過我的事情嗎?」

    「談過,他們原則上同意,不過卻需要你遵守保密條款!」李金頓了頓,看了看克勞迪,才緩緩說道,「我的這個研究實驗室相對獨立,主要負責壓縮空間和機甲設備的結合研究,你在我這裡當試驗駕駛員,和其他駕駛員接觸的不多,你真的願意嗎?」

    「這已經是最好的方案,軍方保密研究不是那麼好進的,這和打聽消息不一樣。」克勞迪略帶些無奈的點點頭,「機甲在那裡,如果你不反對,我想盡快開始我的工作,我已經迫不及待。」

    「事實上,我根本無法反對,因為他們剛轉交了資料,具體實物估計要過一段時間才能交給我,所以我毫無反對的必要。」

    克勞迪臉色一僵,有些不相信的嚷嚷道:「怎麼會這樣?你不是已經是機甲研究員了嗎?為什麼?」

    「也許還要經過某種驗證,以證實我確實擁有改進設備的能力,你放心,我很快會證明我的實力,到時他們一定會將設備運來。」

    克勞迪冰藍的大眼睛露出幾許失望,絲毫不掩飾她的沮喪情緒,真是個不懂隱藏的直爽女孩。

    李金對她很有好感,和她相處,你永遠不用猜測她到底在想什麼,無論喜怒哀樂,她都清晰的表現在臉上和行動上,以至你根本不需要多費心思。

    簡單直接,崇尚力量的特別女孩!

    這是他對克勞迪的評價。

    「既然來了,我們轉轉吧,我也是剛到,還不知道我的實驗室到底怎麼樣!」

    「好吧!」克勞迪無精打采的點點頭,跟上李金的步伐,遊覽這座實驗室。

    聯邦本身是在核災後的廢墟中建立的,最初的倖存者當初都是靠地下設施才得以倖存,所以對地下設施的建設,聯邦也是不惜工本。幾乎所有重要建築都有相應的地下空間設計,這棟實驗室也不例外。

    實驗室地面部分,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出奇之處,但地下部分就大有奇妙,不僅空間設計巧妙,還有各種仿真視頻,變化出種種真假莫辨的景觀人物,讓你很難相信你是生活在地下。

    這還不算什麼,這個地下室有著全套的生態養殖設備,提供了多種可供食用植物生長的環境,大多空位上已經種上一些很悅目的食用植物,甚至還預留了家畜的欄位,特別是一個水池養育的活魚,更是讓李金駐足旁觀。

    看著大量肥碩的游魚在水池中搖頭擺尾,李金若有所思,這應該是某種應急之用。平時作為觀賞,急時做為食物來源。

    設計的很巧妙!

    這些設施都由智能系統在照料,並且還有五個工作機器人協助,就像一個縮微的農場,一切都井井有條,賞心悅目。

    走過這些設施,裡面還有各種生活空間,另外有好幾層地下樓層閒置,並沒有規劃具體用途,看來是留做預備。

    調出結構圖,將地下樓層的生態生活部分規劃為應急系統,非到必要,不得隨意開啟。另外將剩下的樓層設計為幾個分類實驗室,做為某種特別研究所在。

    設定之後,智能系統很快就做了處理,設置了相應的授權。

    李金又詢問了地圖上一些奇怪的通道,得知這是和學府的總地下建築相連的通道後,頓時來了興趣,想去看看。

    智能系統卻很遺憾的告訴他,這些通道都是雙向控制,需要獨立地下設施智能,和學府地下設施智能共同授權才能開啟。並建議他向學府智能提交申請,看能不能通過。

    聽到如此麻煩,李金的興致也就消了,轉身去了地下樓層的通訊室,這裡可說是地下設施中最重要的一處地方,如果地面部分出現問題,這裡就是地下建築的總樞紐,擔負著管理和外部通訊的重任。

    不過這些不是李金感興趣,他來此的目的,只想見識一下聞名已久的地網系統。

    地球聯邦在建立初期,倖存的地下城市之間,互相的通訊是使用舊世界留下來的地波應急網絡,簡稱地網。

    地網的誕生可以追溯到2o世紀5o年代,古中國共和初期和古美國之間的一場戰爭。當時的中國部隊因為在武器上不佔優勢,互相之間的通訊經常被對方炸毀,於是有人提出可否把通訊線路埋在地下,避過對方的攻擊,地網概念開始出現。經過古中國幾十年努力,在舊世界的毀滅前夕,這套地網系統已經非常成熟。

    地網系統的收設備和天線全部都是架設在地下,抗毀抗干擾能力極高。按當時研究這套地網系統的專家司徒夢天所描述的那樣:就算所有地面通訊設備都被摧毀,只要人還活著,就能使用地網系統進行通訊和指揮,在當時就被讚譽為最後的通訊手段。

    核災的時候,大部分倖存下來的地下掩體都是靠地網系統進行通訊。在聯邦成立後,又對地網系統進行大力改進,最終將整個聯邦城市都納入地網系統的範圍。

    可以說地網系統為聯邦的建立,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不過現在聯邦的一般通訊不再依托地網系統,而是新開出來的天網系統。

    聯邦在成立後,感覺到地網系統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就想和舊世界一樣,建立一套覆蓋全球的通訊網絡。不過結局並不怎麼好,

    聯邦不僅在探索外部大陸遭到慘重失敗,連射的衛星也接連出現問題,無法承擔建立通訊網絡的重任。

    聯邦科學家在無法破解衛星為何失效後,改而考慮用另外方法來監視天空和大地。221o年,地球聯邦的科技得到重大突破,在第二任席院士鄧家光的帶領下,核能源的微型化技術成功,整個地球聯邦進入飛展時期。就在這個時期,有人提出浮空通訊概念,就是在天空中放置一些浮空飛碟來替代衛星。

    當時浮空飛碟的難題主要是在能源持續和反重力裝置上,當第三任席院士楊洋博士成功製造了光腦以及明瞭光能晶後,這些問題迎刃而解。浮空飛碟長時間滯空的能源問題得到解決後,天空通訊迅猛展,因為其特殊便利和廉價,很快就在聯邦推廣開去,最終成為聯邦慣用的通訊手段,而地網系統退居二線,成為聯邦保留展的特殊科技。

    因為浮空飛碟基本上可以代替衛星對地面進行監視,所以這套通訊系統又被叫為天網系統,以區別地網系統。現在聯邦的常規通訊手段都是靠天網系統,地網系統除了軍隊和特殊部門外,很少使用。

    學府做為聯邦的特殊所在,有著一套完整的地網通訊系統,每年都會投入經費進行維護,以確保它的使用不出問題。

    李金的實驗室也是學府地網系統中的一個部分,有著完善的通訊設備,這讓一直對地網很好奇的李金有了一次直面接觸的機會。

    在智能系統的提點下,李金擺弄了幾處地網通訊,現其和天網通訊也差不多,實際通訊質量還略低於天網系統,不過清楚傳達信息還是毫無問題的。

    天網和地網可以互相通訊,卻不是聯合系統,而是各自獨立,有著各自的通訊網絡。在使用中李金還現,地網系統切入天網系統極為便利,但天網系統切入地網系統,卻需要經過幾道驗證,才能成功切入。

    看來地網系統最優勝的地方還在於安全和抗擊毀性,並不在於方便和好用。

    這和天網系統的設計概念是兩回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