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網游動漫 > 蚌珠兒

《》章 節目錄 68第二十八回 文 / 老草吃嫩牛

    卻說,顧家在新年前離京,顧家這些人,除了顧巖,顧昭,大部分的人竟是從未出過家門,雖天氣寒冷,景色不佳,然貴人出行,苦的只是下人罷了,好在顧家是個慈悲且大方的主人,這一路,炭爐,肉糜熱湯,綿襖厚被都置辦整齊。顧巖人逢喜事,這一路凡有晚輩求了,都一一應允,一時皆大歡喜。

    更有的是,此次出行十分高調卻不張揚,當車隊每每經過各州縣,郡府,自有上桿子巴結,送禮之人來拜望。結緣的,看望上司的,來攀附的,多不勝數。顧巖如今打定主意,便每日只帶嫡出的兩個兒子會客,若有帖子,也派顧茂德出去送,一來二去的,這一路不知道給兒子牽了多少線,編織了多少張關係網。

    顧巖此舉,原該如此,可惜,依舊有人暗自生氣,氣憤不已。你道是誰,卻正是小妾嬌紅。

    這次出門,顧巖是帶了全家的,原本他不想帶著全家,可是顧昭說了,這輩子,怕是這是唯一的一次全家出行,再者又是去見祖宗,家中大小,無論誰都該帶到先人面前磕上幾個。本來,立宗就是大事兒。

    顧昭說這話,其實是預見了阿潤帶來的那場大亂,他無法與阿兄明說,便建議將全家帶出去。他心中雖知道阿兄自有自己的見識,只是不知道阿兄到底知道多少。可笑這兄弟倆都是在互相瞞著,都怕對方心裡沉事端。

    因此,這次出行,家裡的人員便齊了。顧巖的一妻兩妾,高氏,馬氏。妻妾同行,這一路自然有些摩擦,也屬正常。

    這一路熱熱鬧鬧的,顧昭倒是頭一次將兄長家的人辨識完全,也總算不負了他個長輩名頭。

    顧茂德全家,嫡妻蘇氏,蘇氏所出有兩名嫡子,老大叫顧允真。允真膝下,有一子一女,子為長,名銘羽,女為次,名銘慧。

    上一輩兒男女名字是按照主枝分開的,只是到了允字輩,銘字輩兒的時候,顧巖不知道犯了哪路倔根子,死活就沒按照主枝走。他是這邊的家主,地下自然有樣學樣。

    老二叫顧允平,有妻錢氏,如今膝下只有一女,年方三歲,名銘依。

    此外,顧茂德家還有一妾江氏,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叫允湯,如今允湯在外地做官,他爹顧茂德前陣子操了私心,給他先是在一般地界安排了個從六品的官位,這次家裡行了大運,庶出官升一級,於是,允湯便一躍成了正六品的一地父母。

    顧允湯已經娶妻木氏有子名銘單,前陣子說是在任上娶了兩房小的,還不知道什麼姓氏,說白了也都是些不能登堂的婦人,聽聽就罷了,允湯如今他跟妻子都在任上,便不能請假來跟。

    顧茂昌是獨自來的,他家媳婦素娥如今已經懷有身孕,因此顧茂昌便將她送回娘家。那後家自然願意女兒在家穩胎,因此對這個女婿倒是另眼相看,喜愛不已。

    那嬌紅在家就是闖禍精,她闖禍依憑的無外乎就是,她與夫人都生了兩個兒子而已。

    嬌紅所出的兩個兒子,老大叫顧茂明,老二叫顧茂峰。顧茂明在家行二,娶妻段氏,有子名允琅。顧茂峰娶妻周氏,有子名允維。(前文有些許誤差,回頭再改,以此次為準)

    還有馬氏芸娘,她膝下單薄只有一女,名瑾蘭,卻早就嫁到沁郡與州官嫡子為妻。

    他們這隊人馬,大大小小,連上顧昭,顧茂丙二人,竟是有主子二十多人,下面奴僕家丁,小廝,護衛,雜役,雖然出門前一再的精簡,可算下來,竟也三四百人的行隊,大駕小車,遠遠看去,也是長長的幾里地。

    出京之後,一路還算順暢,雖路過澄州郡的時候遇上雪天,可緊趕慢趕的,還是在暴雪來臨前出了雪區。好在,顧巖帶的家丁,早先都跟他南征北戰流竄過,因此,住宿,趕路的經驗是足足的。因此,這一路竟無人生病,真是萬幸。

    隊伍整整走了兩個半月,這一路竟是連臘月,正月,新年都是急慌慌的路上過了。如此也是一份兒新鮮的經驗,其中自又是一番滋味,顧家的孩子,許是到了老年,細細講起,也值得回味一番。

    顧昭這一路,牽掛阿潤,心事繁重,許多脾氣都壓了去,再加上隨著路程拉遠,京裡的消息是越發的少了。他有牽掛,因此以往看不上眼的事情,便都忽略了過去。他老哥偶爾去小妾車裡享受按摩服務,帶小妾出去交際,盧氏都不吭氣,他更沒立場發脾氣的。

    天授十八年三月末,平國公顧巖的儀仗剛入平洲花縣,便看到前面的引馬帶著一隊四騎急急的來報,前邊城口十里亭有人來接。

    你當時誰,卻原來是老二顧山早就到了,已經在花縣的路口驛館等了有半個月了。

    顧巖一喜,一邊忙催著隊伍快速前行,一邊吩咐什麼嗚哩嗚喇的響器,都悄悄的吧,這是到了老家了,別那麼誇張。

    他們這隊人馬急急的趕到驛館,還沒擺開儀仗,那邊路口,一位侯爺的儀仗卻在大喇喇的嗚哩嗚喇的響的正歡。見顧巖他們到了,那邊先跑出一隊人馬,當頭的這人,竟身著一身銀色鎧甲,騎一匹好不神駿的白色神駒迎了了過來,人未到,笑聲便先到了。

    「大哥!!想死顧山了!!!」

    已經六十二歲的顧山,穿著一身重甲,好不得意的在馬上打招呼。

    平國公的隊伍停下來,顧山來到顧巖的馬車邊,對著裡面又喊了一句:「老哥哥?」

    車裡依舊沒聲,顧山失笑,捏捏鼻子,下了馬,行了禮道:「大哥,我來接你!」

    半天,那車裡才傳出一聲帶著濃濃的譏諷味道的笑罵:「我說顧老二,沒到趕集的時候,怎麼就耍上猴了?瞧瞧,美得你,不敲鑼你還不翻跟頭了。」說罷,顧巖懶洋洋的掀起車簾,自裡面往外看。

    顧山臉色一紅,接著氣哼哼的還嘴:「怎麼著?以往都是你出行敲鑼打鼓,如今我也有了,你還不許我樂呵樂呵?我敲的可是我爹爹幫我修的好,祖宗有靈給後輩兒賺的,怎麼你不順耳了?」

    顧巖笑笑,只是看他,看著顧山親自去後面取了腳凳,放置在地上,氣哼哼的繼續抱怨道:「我知你的意思,得了,國公爺,下來吧!」

    嘴上是這麼說,卻依舊伸出手想扶,可顧巖卻不許他扶著,他是自己蹦下來的,於是顧山只能撇撇嘴。

    顧巖下車與自己的大弟弟互相看著,看來看去,倆人都恓惶起來。

    「幾年不見,腦袋上著了大色了,瞧你那一腦袋老白毛!」顧巖譏諷他。

    顧山立刻反駁:「大哥都成了老雜毛了,還不許我添幾根?」

    顧巖長長歎氣道:「能不白嗎,都多少年沒見了,自從爹爹去了,有……九年了吧?」

    顧山點點頭,不再擺他的侯爺譜,歎息了一下道:「哎……可不是,都是兒孫滿堂了,如今還是借了祖宗的光,哎,老哥哥,我是萬萬沒想到能有這一遭。」說道這裡,顧山熱淚盈眶起來,他是真沒想到,他在北地,這二年日子頗為難過。今上前陣子一直逼著他交兵權。可誰能想到呢,如今他都六十二了,還能弄個縣侯做做。

    顧巖此刻,那種感覺真是難以描述,他是實在想告訴老二,這些事兒,都是他跟老七干的!可歎,這種美事兒,就只能自己偷著樂兒了。

    兄弟倆唏噓了半天,顧山回頭瞧瞧便問顧巖:「老東西,我不想你,咱家的小郡公爺呢,我只想他,我在北地給他尋了好多好玩的東西,前日子我得了一對純白的小駱駝,給弟弟都帶了,他一準兒喜歡。」

    顧巖回頭,看著望不到邊兒的隊伍,又瞧瞧天氣兒便說:「他不知道你來,在後面呢,今日天冷,小七身子單薄,他有足疾,最畏冷,還是腳不要著硬地冷土的好,咱先去驛站,到時候,引著全家見見才是。」

    顧山點點頭,往後看看,想起自己小弟弟,八歲前老爹也是這麼慣著,那小腳丫硬是沒下過地。如今老爹去了,大哥又接茬慣著。如此,他便不追問,只與顧巖一起上了各自的馬,一起奔著驛站便去了。

    顧昭並不知道顧山來了,他的隊伍與大哥的隊伍距離能有一里地去,平日子出了門,他就只在車裡與付季等人閒聊,要麼就把顧茂丙叫來,一起說故事玩兒。前些日子,過鹽城的時候,有人聽說小侯爺喜歡聽戲,就送了十五個小戲來。

    這下子,顧茂丙算是得了玩具,每日裡都與顧昭編故事玩兒。最近他有個想法,就是排一出老祖先的戲劇,就是那個降世錄裡的故事。他想好了,寫上三十六卷,一個護帝星一本兒。原著他是讓給上天了,同人好歹也要續上幾出才是。

    今日一大早,顧昭早早的把顧茂丙喊了來,連同付季還有定九先生一起在車裡玩花牌(一種賭博工具),如今,顧昭輸的慘了,輸去足足有兩弔錢。

    顧昭大怒,正想法子作弊,想翻本之事,他坐的車子卻停了,正奇怪間,就聽到車外有人笑瞇瞇的喊他:「小七,趕緊出來,你瞧瞧誰來了?」

    顧昭一開車簾,外面灌進一股子冷風,他忙縮了進車。外面有人又喊:「趕緊上帷幔,莫冷了小弟弟。」

    呦,這是有哥哥來接了,聽聲兒帶著一份老邁,卻不失張揚。聲音是小時候聽過的,只是分辨不清是哪位,於是顧昭在車裡喊了句:「是哪位哥哥到了,小弟失禮,稍候下,我一會拜見!」

    車外頓時高興起來:「哎,弟弟先等等再出來,不差這一會。」

    付季在一邊幫顧昭套了兩套衣裳,又在外面給他加了一件赤色的狐裘斗篷,套了一雙厚厚的五福靴子,將他裹成球這才放他下車。

    這次打開車簾,卻無冷風了,那車兩邊都被鋪開了幔帳,地上也鋪了厚氈。

    沿著厚氈,顧昭往驛站裡面走,上得台階,顧昭一眼便看到一位穿著縣侯冠冕的男人,正笑瞇瞇的看著他。

    顧昭在台階上止步,上下看這人,心裡說不出的熟悉,又想不起他是誰,他可有六個哥哥呢。顧巖站在一邊,也不說話,只是看他的笑話。

    顧昭又看了一會,忽然笑了:「你是二哥,我記得你,小時候你抱過我,二哥耳垂下有個痣,我記得呢。」

    顧山頓時樂了,看著自己眉清目秀,玉般可愛的小弟弟,竟有些眼酸,他走過來,一把抱起顧昭,原地轉了兩圈笑道:「還是我小弟弟,你還記得哥哥呢。」

    顧昭被人當做小孩,轉了兩圈,站好後有些羞澀,有些氣惱,卻依舊保持風度,笑著說:「記得哥哥,小時候,爹爹打你板子,還把我嚇哭了。」

    「哧……」身邊有人憋不住,撲哧樂出聲。

    顧山老臉一紅,又沒辦法跟小弟弟計較,他歎息一下,拍拍顧昭腦袋道:「那是二哥,最後一次挨咱爹爹的板子,若是爹爹能看到今日,便是多挨幾次又如何!我還沒謝謝弟弟呢,那次,弟弟是假哭的吧,二哥看到了的。」

    顧昭頓時又窘了。

    他們老爹那會子,就是棍棒教育,管你多大,說不通,一概挨板子,打服了為止。

    顧昭那時候早開心志,也見不得他爹沒事就打人板子,老顧家的家法板子,跟別家不同,要寬五指重十一斤。因此,只要他家有哥哥挨板子,必然會挑唆人去抱顧昭,顧昭一到必定大嚎,老公爺那會子最疼顧昭,最見不得他哭,因此,不知道他的哥哥們有多少次因為顧昭逃過板子的。

    所以說,後來哥哥們對顧昭有好意,最初多從這個板子來。

    「趕緊的吧,別說了,免得冷到小七,先屋裡去。」顧巖在一邊好不囉嗦的讓進屋。

    顧山一笑,攜著顧昭的手便進了屋。

    如今顧山在這裡住了多半月,這邊早就打點好了,他是個有錢戶口,如今那個掌兵的手裡沒點搶劫經費,因此,這邊驛站的地上早就鋪了地毯,燒了家裡帶來的北地大銅爐,屋內傢俱也換了,軟榻也擺了。

    「這樣的溫度可不好,容易撇著,一冷一熱的,快去吩咐人,下兩眼爐子。」顧巖一進屋,便覺一股子熱浪,趕緊吩咐著。

    「哪有那般嬌氣。」顧山立刻還嘴,還完回頭看看自己軟綿綿,嬌嫩嫩的小弟弟,便氣笑了:「也是,來人,下兩眼爐子,將咱家從北地帶來的果子給弟弟端上來。」

    顧巖立刻撇嘴,他最是清楚小七什麼脾性,說享受,說吃穿他是世界第一等,他能是缺果子的?也罷,自己平日照顧慣了,如今暫且便宜一下顧老二,明日搶回來便是。

    顧山親自幫弟弟脫去狐裘,又拉著他一起在軟榻上坐下,故意不看顧巖,只問了小弟弟一串兒話。顧昭好脾氣,有問必答,並沒有露半絲家裡的無賴樣子。

    他們又寒暄了一會,便聽到後面一陣環珮的叮噹吹響,不過片刻,一群人便圍著一個婦人進來。

    顧昭知道這人是老沒見到的二嫂,便站起來迎接。正在此刻,盧氏也安排好了事宜進了屋子,一進來,盧氏卻先哭了。

    「裴芬哎,只以為死了才能再見你呀!」說罷,妯娌兩人抱在一起竟然嗚嗚的哭了起來。

    顧昭頓時呆了。

    那對老妯娌,也是□年沒見了,自打老公爺死了,家裡的中心便沒了,如今,能有命再在一起,已經是大幸了。

    那兩個女人哭了一會子,顧巖,顧山中間罵了好幾次,奈何,幾十歲的老夫妻,這些老娘們膽子都大得很,再加上,他家是武門,男人常年出去打仗,家裡依仗的只有老妻坐堂。

    因此,對妻子便多了一份旁人家沒有的尊重。尤其是盧氏跟裴氏,她們早年侍奉公婆有功,因此根本不怕自己家爺們,該哭還是哭,不但要哭,還要嚎足了才罷休。

    三個男人坐在軟榻上,無奈的看著兩個老娘們嚎了好久,停罷了才一起過來再見禮。

    顧昭他二嫂裴氏見到顧昭,心裡頓時疼得不成,在她看來,小七就是個無父無母的,因此一把拉住了,便不放手,一直問些瑣碎話兒。

    「小七啊,頭年,嫂子給你做的鞋你可收到了?」

    顧昭連忙感謝:「多謝嫂子,都收到了,頭年那三雙送的正是時候,上秋那會子,就是穿得嫂子給做的鞋子。如今車裡還有一雙夾的。」

    二嫂很高興,摸著他的手又道:「可合適?」

    顧昭點頭:「合適的,也穿著舒服。」

    裴氏高興,拍拍他的手道:「你喜歡就好,如今他們都不愛穿我做的鞋,嫌棄樣子老,你要喜歡嫂子再給你做幾雙。」

    「你二嫂做的鞋,是家裡最好的,咱爹爹活著那會子也愛穿裴芬做的鞋。」盧氏在一邊誇獎著。

    正說著,那邊屋裡又來了一行人,紛紛過來見禮。

    這些人正是顧山的家小。

    他的長子顧茂道,茂道家的媳婦姓毛,生有兩位嫡子,一名女兒已經嫁在北地。

    老大叫顧允清,娶妻毛氏,生有兩子,分別是銘尚,銘環。

    老二顧允淨,娶妻歸氏,生有一子,名銘瓏。

    老二顧山還有數名妾侍,兄弟七個,女色上顧老二最過分,因此如今留在京裡的允淨愛顏色,許也是從他這條根上傳下來的,他家中庶子,庶女有十多位,這次大概覺得羞愧,他便一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