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網游動漫 > 蚌珠兒

《》章 節目錄 94第二十九回 文 / 老草吃嫩牛

    顧昭看著面前的金大爺,對,不叫人家金大爺不好意思啊,才將他著人請了這位大爺進院子,他也沒有跟異人打交道的經驗,沒辦法,他便將金劍著人立刻送至前面阿潤處。

    人去了,顧昭乾坐著,便略覺尷尬,找了話題隨便問候了句,您貴庚啊?誰知這老東西竟微微一笑,說他一百三十五歲了。顧昭脫口就回了一句,騙人!誰知道這老東西竟點點頭道,恩,是騙人的,老夫今年八十八歲。

    就這顧昭也不信,這人看上去一點都不老,也就是五十來歲的樣子。不過他氣質倒是不錯的,站在院裡,寬服大袖,姿態飄逸,隨時都有一股子要翹辮子,嗯……仙去的感覺。

    那樹上房頂的暗衛,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悄悄下來了,都很恭敬的跪在院子角落。金山主,那是帝王師,他們必須給予最高的尊重。

    顧昭見跟在自己身邊的人,一個個的跪在那裡,這老頭也不說讓起來,頓時,他就有些不愉了。

    顧昭是個很敏感的人,他剎那間就能感覺到,這老先生身上,有著一股子俯視天下的氣質,他看不起人,看不起他見到的所有的人。他不說,顧昭都清楚,這人看人用眼角窺人,覺著誰也沒他知道的多。

    沒片刻阿潤就一臉興奮的跑回來了。顧昭認識阿潤以來,就沒見過阿潤這般的失態過,那真是,一路健步如飛,把後面內宦丟出去幾十米的距離。他一見到站在院裡的老人,就哈哈一笑,沒錯,那麼好看的人他為什麼要哈哈一笑呢?

    反正他就是哈哈一笑了,跟他的美貌一點都不搭。

    阿潤笑完在院外擺了個造型,雙手一抬,很恭敬的請一句:「莫道金山路不通,有緣逢劍入聖宮。」

    那老東西背著手也跟那裡擺造型呢,聽到君主問話,他便特別xx的回了句:「江山狂瀾神功助,君得金山百世功。」

    顧昭傻了,這是江湖暗語嗎?

    完了,阿潤站在門口問道:「可是金山之主?」

    老東西點點頭:「正是。」

    阿潤走進院子,神色肅穆,深深一禮道:「才將他們將金劍送到前面,我著人取了宮內密錄對照了一下,跟圖內那把金山劍一般無二,可是,此事關係重大,先生可有其他憑據?」

    顧昭又不高興了,全世界,阿潤只在他面前稱我。

    這老先生一伸手,從懷裡取出一個布包打開,那裡面是一本帛書。

    老先生雙手捧著帛書對阿潤道:「萬歲請看,此乃明君錄,此捲上共有明君七位,皆有帝王印留存。也有我金山歷代山主的印信。

    我金山後裔,自古便只輔明主,可歎江山更替太快,殘陽收寒,耀陽復轉,年華歲歲,千年來金山後裔不過只出山七次,老夫已是第四十三代頂門人了。」

    這個世界玄幻了吧?顧昭接受不能,他覺著這是一股強大的比傳銷更加可怕的洗腦的力量,你看這院子裡,除了阿潤跟自己,還有那老東西,幾乎所有的人都跪下了,連樹上平日不露頭的那些都下了樹,接了地氣,跪在那裡默默的淌淚,哭的那個激動啊。

    然後,阿潤也熱淚盈眶了,雙手捧著帛書,泣不成聲。好麼,這個什麼金山的力量這般大,那麼?早先自己那神書白寫了?金子白花了嗎?顧昭不由氣惱,便有些吃味,很是看不上這老東西。他怎麼不去賣大力丸呢!

    「老先生即是異人,卻有何本事?」顧昭忽問。

    阿潤一驚,舉起袖子抹淚,忙道:「阿昭莫失禮。」說完,很抱歉的對這老頭道:「阿昭心直口快,先生莫怪。」

    這老混蛋,越發的裝了,竟雲淡風輕的一笑道:「無事,不是小友,老夫也與君無緣。那日,老夫聞聽京中桃花盛開,便起了俗念,卻不想在崖下聽到小友對君上進言。君上有福,天下百姓有福,郡公爺非常人也。」

    阿潤本對這老先生的來歷猜測,按道理他該尋自己才是,怎麼竟來阿昭這裡,卻不想那日在崖上親親我我,誰料想崖下還有個第三人。

    顧昭臉嫩,頓時面紅耳赤,媽的這老東西還有偷窺癖!

    「慚愧!」阿潤也臉紅了,忙一擺手道:「來人,取席榻,朕要與先生暢談。」

    沒片刻,那下面抬上一床矮木榻子擺在桂樹下,阿潤請老先生上座,不想這老先生倒是知道規矩,先請了阿潤上座,他們三推四請,做足了禮數,完了,阿潤方跪坐好。看君上坐好,這老先生這才脫履赤足跪坐於席上。

    「請郡公也過來了坐,郡公心繫天下,該當今日有此坐。」這老先生看顧昭想走,便開口邀坐。語氣卻像他賞了顧昭一個座位一般,顧昭還要領他的人情不成?

    阿潤一臉驚喜,自他跟阿昭一起,心中一直覺得是對不住他的。為了跟自己在一起,阿昭始終藏於身後,不露人前,沒成想,今日竟被金山之主認同了。

    顧昭也不客氣,你叫我坐,我就過去坐,我也是一肚子的問題,想要問呢!阿潤老實,可不敢被他騙走了。想到這裡,顧昭走過去,脫了鞋襪,慢慢坐下,他受不得跪坐,太難受了。

    三人坐好,那邊便過來一位身上還顫抖不止的文官,卻是庭上的一位起居令史,專門記錄帝王言行的一位官宦。這位起居令,激動的有些大發了,筆都拿不穩了。

    阿潤微微一笑道:「金山主,今日暢談,能記否?」

    金山主點頭道:「善,記下!」

    於是,他們便開始暢談。

    顧昭坐在一邊,默默的聽著,他身邊的兩人,你來我往皆是說的顧昭不太懂的話,金山主前輩子是個說書的,他能將歷代帝王的事情,如數家珍的一一數來。

    尤其是他們金山曾輔助過的幾位明主,從當時天下的大勢,到帝王們遭遇的困境,他們最初是如何想的,最後如何處理的,如何得到百姓擁戴的,那都是不用看書就能背下來的。虧了他八十八了還沒老年癡呆。

    阿潤似有收穫,卻也不怯懦,他對於歷代帝王,也有自己的看法,因此他便站在帝王的角度,對歷代處理政事的方法做出了自己的評論。他若遇到那種困境該如何去做,該如何去面對。

    顧昭覺得阿潤身上有光,這一刻阿潤光彩奪目,叫人愛在心裡。

    帝王們看待事物的角度自與常人不同,就如顧昭活的那個年份,也曾有太祖寫道,北國風光……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帝王詩。

    那詩歌後來被人都用的爛了,尤其是被自己這般的穿越人用爛了,可是這些人也不想想,帝王詩,便是只能站在帝王的角度去寫的詩篇,你沒有那個高度,怎麼敢有與天公比高的心思?那不是造反嗎?且不說造反,你生活的層面,角度,你要掌握的東西,都不會給你這種心境。反正顧昭本人是不敢笑話秦皇漢武略輸文采的。他連付季都不上。

    席下,付季親手端來了茶點,顧昭接了托盤,看看付季。付季雙眼放光,嘴唇勾一絲微笑,顧昭衝他眨眨眼。

    放下托盤,顧昭也不再去思考他的君王會跟這老頭子胡說八道什麼,他就只是慢慢的將茶點一份一份擺好。阿潤愛吃的糕餅要放在阿潤面前,阿潤喜愛的清茶,要倒入他最愛的茶盞裡。

    「茶。」顧昭幫這老東西倒好茶,雙手托著茶盞遞給他,也不說請,便只說一句,茶!

    老先生卻雙手接過茶盞道:「郡公似有自己的想法,不妨說來討論。」

    顧昭一笑:「我字兒都認不全,怎麼能議論這等事情,有幸聽聽已是大福氣了,你們自管說,就當我不在。」

    那席下的起居史令也是第一次得知君王私密事,本心裡忐忑,又為記下金山主暢談一篇而心下激動。如今看到顧昭這般說,倒是心下驚異,不由看了他一眼。

    金山主聞言一笑道:「不妨事,老夫也說,郡公自與旁人不同,那日崖上……」

    顧昭無奈道:「老先生,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您能不提崖下嗎?」

    阿潤面嫩,頓時臉頰又紅了,他對史官道:「此句便不必記了。」

    誰料想,那史官此刻卻忽犯了豬瘟道:「臣乃史書記,君舉必書!」

    顧昭大怒,對阿潤道:「扣他一年俸祿!」

    啊!阿潤徹底扶額了,道:「阿昭,不要玩了……」

    顧昭歎息:「沒玩,我只是告訴他,他吃的,穿的,花的,用的,都是君王給的,你拿了俸祿,就該做好君王安排的事情。」

    那席下的豬瘟又發話了:「臣乃史官。」

    顧昭無奈:「是呀,後世攪屎棍,都你這樣的,越攪越臭,唯恐天下不亂!」

    史官納悶,細細思考,知道郡公爺說的不是好話,卻無從反駁,本來史官就夠可憐的了,堂下百官最不受帝王青眼的就是他們這一群人。

    金山主見史官尷尬,倒是同情,便說道:「郡公爺莫要為難他,人臣需忠良輔弼,他無過……」

    顧昭點點頭:「那倒是,不過我有一句話,卻不知道該問不該問?」

    金山主道:「郡公但問無妨!」

    顧昭道:「你有何本事?」

    「阿昭!」天承帝徹底無奈了。

    顧昭覺著,自己今天也真是奇怪了,做什麼都不像自己,也許自己是嫉妒吧,他一直覺得,自己可以幫到阿潤,可以用自己後世的視覺,細雨無聲般的改變這個世界。誰想,如今來個搶飯碗的,不對,搶阿潤的,顧昭心裡自然不願意。

    金山主微微一笑道:「無妨,郡公不問,老夫也是要說的。我金山有三十三卷天下大治錄,專用於帝王治理天下所用。」

    阿潤立刻眼冒金星。

    顧昭卻道:「帝王治理天下,無需條條框框,該當注重天下實際需求,做出最恰當的處理辦法。天下之後,乃是人!人才是天下的根本!我不會你們這般的之乎者也,也說不出大道理!不過,你若有三十三卷大治錄,卻不該找明主,只該去找昏君才是,阿潤不需要,他們才需要……」

    天承帝忽然站起,喊了一句:「顧昭!」

    顧昭忽然怒了:「趙淳潤!」

    頓時,滿園驚異,了無生息。

    阿潤也驚訝了,他站在那裡,長長的吸了一口氣,壓著脾氣,對顧昭軟下話說道:「阿昭,你先下去,一會子我去找你細說好嗎?」

    不想,金山主這個老東西卻在邊上來了一句:「其實,郡公這話,老夫八歲時,問過師傅。」

    顧昭與趙淳潤一起看他,金山主卻苦笑道:「先師道,明君所以明,是因為他們願意去聽各方的意見,我們的東西,昏君不會聽的。」

    顧昭聽他這麼說,便點點頭,他也不去看阿潤,今兒他是豁出去了。他又坐下,這一次是跪著端坐著,他坐好後,目視前方,神情肅穆的對金山主說:「老先生,昭不知道你們那個金山在那裡,不過,你師父既然能說出這樣的話,我卻是欣賞的。我學的東西與你們不同,你也甭問我從那裡學來的,今日,你即來了,我卻想與你辯一辯!」

    頓時,那史官又驚了,這郡公爺倒是命人,上京紈褲之首嗎!他何德何能,竟然跟金山主辯論?

    金山主也端坐下笑道:「心之所求,敢不從命!」

    身邊忽傳來茶壺碰撞茶盞的聲音,顧昭回頭,卻看到阿潤端起茶壺,親手幫他倒了一杯茶。

    顧昭接過,看看茶盞,咬咬牙扭頭自去看金山主道:「我知道異人是什麼,所謂異人,就是身上有特殊的本事,藏於深山,待價而沽的人!」

    金山主點點頭:「正是這樣,歷朝歷代,但遇明主,金山之後必索要萬金,此金金山不要,乃是用作修橋鋪路,周濟貧民所需。」

    顧昭道:「倒是個做善事的山頭,只可惜,我家阿潤無錢,他還是我養的。」

    身邊傳來一聲噴水的聲音,咳嗽的聲音。

    金山主也笑了:「無妨,治理天下不是一朝一夕,吾主慢慢給就是。」

    顧昭點點頭道:「即是辯論,今日便從「國」,這個字辯起吧!何為國?」

    金山主道:「天下!」

    顧昭一笑:「錯,你說的太大,天下?什麼是天下,天下到有多大?老先生能看到多大?」

    金山主一笑道:「老夫一生遊歷,去過最南之天涯。去過最北,看過天下最高的山峰。去過最東看到過萬里長河,去過最西,那裡生活著不著寸縷,茹毛飲血之徒。」

    顧昭點點頭:「我知,你去最南,看到了水,那水一望無垠,於是先生覺得,那是天盡頭。你去最北,看到高聳的雪山,便覺那是人再也無法踏足之地。你去最東看到萬里長河,就絕連綿不絕無有盡頭。你去最西,看到了最原始的部落,他們依山而居,鑽木取火,您便覺沒有了文明,是嗎?」

    金山主驚異:「小友竟知?難不成你也去過?」

    顧昭微微搖頭:「沒去過,我就是知道……」說到這裡,顧昭慢慢站起來,看著天空細細思索了一會道:「先生大概也就覺得,你看到的最大,就是天下盡頭吧!其實,那也是我想去,卻無法去的。」

    阿潤的心情忽然也很不好了,這一霎,他覺著阿昭離他很遠,遠的那麼飄忽,耳朵邊,阿昭的聲音有些真實,卻又虛無,隱隱約約的,他聽到阿昭說:「在昭看來,國,乃是,土地,人民,王權!乃是,國策,國法,國情,國威,國防的集合,在你們看來,國是天下,是征服,可在昭看來,國卻是家。」

    金山主愣了一下,點點頭:「受教了。」

    史官的筆快速記錄著,

    顧昭見他態度謙虛,便心裡氣平了一些:「老先生,顧昭不想與你作對,也知道,你們那裡一定有帝王喜愛的,追求的一切東西,我願意您幫助這個千瘡百孔的國家,也願意您來輔佐帝王。昭只不喜歡一樣……」

    金山主若有所思,此刻他倒是真的不敢小看顧昭了,因此態度很恭敬的問到:「不知,郡公那裡不喜!」

    顧昭端起茶站,喝了一口已經涼掉的茶水道:「我說老先生,既今兒您來自賣自身,我卻覺得,萬金貴了點了……您不值這個價兒啊!」

    作者有話要說:親們,趕稿趕得我黑眼圈,都是新寫的,難免有錯字兒,對於國的解釋,我用了百度的幾個字兒,因此解釋一下,不成了,睡去了,渾身難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