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網游動漫 > 蚌珠兒

《》章 節目錄 109第二十九回 文 / 老草吃嫩牛

    盧氏如今年紀大了,便多了很多習慣。現今她是家裡的大寶貝兒,因此便按照寶貝的路線走,家裡百事不管,都丟給蘇氏去打理,每日清閒了,她就翻翻帖子出去跟老姊妹私會,聽戲,偶爾也去郊外的莊子遛彎兒。

    閒的多了,老太太她就開始找些事情熬日子,這城中如今只要有符合身份的熱鬧,老太太更是一場不落,每次都。近日,她更是多了很多毛病,特喜給人保媒拉縴,數落老頭子的不是,追憶苦難歲月,給晚輩找點堵等等之類的老人病,她是一件不落,都有了。

    這幾日大雪,老太太窩在家裡出不去,人蔫蔫的恓惶。蘇氏怕她寂寞,難免就帶著家裡的晚輩兒一起在老人家面前湊趣兒,說些坊間道裡的閒話,如今顧銘慧已然十二歲,古代女子自來早熟,因此蘇氏便早早的將她帶在身邊管理家事,教些內宅技能。

    大家姑娘,自有錦衣玉食潤養出來的氣度,如今顧銘慧雖沒有小時候好看,可是在老太太們身邊長大,她的氣質卻是上乘的,因是自己帶大,盧氏蘇氏自然看著她無一不好。

    顧銘慧舉起花繃子,拿著新繡的貓蝶(耄耋之意,長壽)撒嬌:「奶奶,這塊比上一塊要好唄?」

    蘇氏抿嘴兒樂道:「哎呀,奶的乖乖什麼都好,做什麼都像樣兒!夜裡別熬了,仔細壞了眼。」

    這連著說起來是四代人了,盧氏如今看著一日比一日的大的銘慧,難免又嘮叨起早年家裡的不易,蘇氏難受還得強忍著,一直陪著笑臉,不敢露出半點不耐煩。都齊齊的做出第一次聽這些閒話的態度,偶有老太太的癢處,必然發言要問問,哄得老太太十分開心。

    娘幾個正說的熱鬧,不想顧巖卻從外面進屋,一進門也不看衝著自己施禮的晚輩,只是背著手直接走到老太太面前道:「老婆子?今兒也奇了,小七請我們過去,說是過去住幾日,他那邊雪景不錯?他以往最煩別人打攪,我覺得不單單是這事兒吧?我問有什麼事兒,細仔說不知道。老婆子?你……最近沒做什麼事兒吧?」

    盧氏很認真的想了一下搖頭道:「我能做什麼事兒?太爺問的有意思,既小七請,那就一起去唄,如今我也是悶壞了,出去走走也好,我瞧著今兒雪勢小了些。我早就想去他家園子住幾日,就你小氣,不想我去打攪他,小七又不是外人,想是他今年犯了足疾,心裡恓惶就像找人說閒話唄!」

    顧巖仔細想下,也是這個理兒。於是點點頭,對站在一邊的蘇氏道:「安排一下,別閃著你娘,她這老胳膊老腿兒的……」

    盧氏啐他:「呸!如今家裡拄拐棍的可就你一個!」

    顧巖反駁:「你懂個屁,我那是御賜的恩典,老夫就是拿著,我不拄!」

    晚輩這兩年常見他們鬥嘴,因此便捂著嘴瞧瞧樂了起來。」

    顧銘慧一聽要去七爺爺家,心裡很是興奮,家裡的女孩子裡,七爺爺就跟她最親,她也是入冬就沒見七爺爺了,也是想的不成,她看看自己娘親焦氏,鼓足勇氣對自己太爺爺道:「太爺爺,我能一起去嗎?老久沒見到七太爺爺了,怪想的。今年七爺爺病了,我也該著去請安的。前幾日我還給七太爺做了一雙鞋子呢,正巧了,能帶去呢。」

    顧巖對家裡的第四代向來是放羊一般的養著,尤其是女娃娃那更是如此,因此曾孫女求著,他便大手一揮道:「每日悶著怪可憐的,你想去就去。」

    顧銘慧一聲歡呼,接著捂著嘴巴跟祖母,曾祖母福了一福,低低笑了幾聲,回身跑了。

    這一家人就如此這般的浩浩蕩蕩的在大雪天氣出了門,轉眼著他們來至顧昭家,畢梁立想的周全,家中入門開始的地上都灑了鹹鹽化雪,如今鹹鹽可貴,這般奢侈的整上京就顧昭的郡公府這麼幹,因怕人多嘴,家裡也是將鹹鹽水化開潑雪,力求不顯山露水。

    雪化後,畢梁立又指揮人將重要的道路細細鋪了草墊子,因此盧氏一下車便誇獎畢梁立道:「梁立如今越來越會管家了,你比陶若家搶一百倍。」

    畢梁立一笑,親自上去攙扶顧巖,顧巖卻一擺手不讓他攙,這個老傢伙如今最怕別人說他老邁。

    盧氏,蘇氏,焦氏,銘慧,還有顧公爺跟顧茂昌,這群人一進府,將個寂靜的郡公府頓時染上了人氣兒,這一路走走看看,除了老國公不許人扶,搞得身邊人膽戰心驚之外,其他人坐在軟兜裡逛得很盡興。

    約摸黑那會子,顧昭才在家中的側房跟哥哥嫂子會面,晚上用的是魚肉火鍋,大家團團圍著,只覺得溫馨。

    多日未見老嫂子,老太太也是嘮嘮叨叨的說了不少家長,顧昭心裡有事又不敢直接問上去,怕老太太沒臉。如今看人散了,他便笑笑,先是看看自己老哥,然後才小心的問他嫂子道:「我恍惚聽他們說,嫂子給付季說了一門親?」

    盧氏聞言,驚訝的看看小叔子:「呦,這話還沒說兩日呢,怎麼就吹進你的耳朵了?難不成,今兒不是特特的來請嫂子賞雪的?」

    顧昭頓時訕訕的解釋:「那不能!嫂子想哪裡去了,我如今不方便,也出不得門口,這不是想你們了唄。」

    盧氏才不信呢,見顧昭不認,她就逗他,竟說些沒用的閒話,只是不提這宗事情,期間顧昭多次看他老哥求救,奈何這老東西,如今已然老邁,一到飯飽,必然瞌睡應景,如今躺在躺椅上竟然打起了呼嚕。

    「細仔,去抱一床新被來,不必厚了,省著我哥哥一會子出去風拍了他。」

    盧氏看著細仔的背影,笑笑說:「如今你身邊的人也都大了,這細仔成人家沒有呢?」

    顧昭一愣:「沒呢啊?」

    盧氏笑道:「不是嫂子說你,這就是你不對了,看著你也是個七竅通透的,怎麼就不長內裡的心眼呢,人家都跟著你這麼些年了,如今守在那邊宿雲院院子裡的綿綿,年年,花蕊,花麗,花期都要過了。

    還有這個細仔,新仔。你做主子的不操心,還有你奶哥,一個人孤零零的侍奉你,你也不做主給他找個暖被窩的小娘。長此以往,跟下面分了心你都不知道。」

    可不是這個理兒,都跟著自己多少年了,眼見著都不小了,咳……奶哥的暖被窩,就算了,明日送他十個湯婆子!暖死他!

    盧氏見顧昭聽進去了,便笑笑半躺在榻子上繼續嘮叨:「我知道你怎麼想的,阿弟不滿意那白氏吧?」

    顧昭臉色一紅,可不是怎地!原本他家付季如今也是正五品的官身,要樣有樣,要前途有前途的,人家二品家嫡出,顧昭都不願意呢。他著人去打聽,如今白家跟白姑娘家並不來往,早年已經分了家的。

    這位白姑娘叫白絮,他爹那會子在下面做過一任六品父母。後來白姑娘的爹娘去世,她在家裡跟奶娘度日,只因她家只有一處門面,餬口還是沒問題的。因是白家親戚,卻也沒有什麼旁人來圖她家那份薄產。這樣人家的姑娘,如何能配得起自己的乖徒兒?

    盧氏不管顧昭如何想的,便在那裡自顧自的嘮叨起來:「阿弟,國家大事嫂子不懂,也不敢問。可論起看人,你卻不如我。」

    「那是,那是。」顧昭陪著笑回話。

    盧氏道:「咱不說咱家付季從前,就只說這些年,你憐憫他,關照他,當自己家孩子對待。那孩子也有出息,對你也是一心一意的,我知道你的心思,這是當兒子養的。

    如今這兒子到歲數了,總要給他娶親的。這上京不大,有門檻的你嫂子我多少知道個內裡四六,雖不敢說全然明白,可門第婚,門第婚,自古這門第就限制死了,誰家娶誰家,那有規矩!咱家新門,累積也不夠百年,依舊算不得世家!」

    顧昭為難,辯白了一句:「卻也不是非要給付季找一門世家門第,世家臉面大,咱也不稀去貼。」

    盧氏指指他嗔怪道:「你這人,仿若天生跟世家不對付,這幾年你舅舅家對你也還可以,逢年過節總沒少你的,你倒好了,拉著硬屎你就是不上門。早年的事兒是早年的事兒,你舅舅這幾年,總沒虧了你吧?聽說鄉間的老太太也想見你,你就是不去,這就不對了,老人能喘幾年氣兒?你到時候可別後悔!」

    顧昭不服,一攤手道:「我回禮了!」

    盧氏罵他:「去登門看長輩了嗎?」

    顧昭道:「人家那是做學問的,我一介粗人,也不會說話,去了討嫌……呵,嫂子咱不提他家,咱說付季哈。」

    盧氏笑著搖搖頭:「給付季找一門富貴點的,高門大戶的,那也簡單!憑著咱平洲顧的名頭也不缺找一門登高望遠的。可你想過沒?那些人家背後林林總總多少關係,多少親戚。他們看來,付季著實是高攀了的。」

    顧昭聞言,神色頓時陰鬱下來。不管他承不承認,這是個看門第,看出身,看關係的社會。

    盧氏拍著自己老邁的腿嘮叨著:「咱家付小郎本寒門出身,又是丁戶出息,他剛冒頭需要步步穩妥。硬娶了只怕被人覺著是討了人家便宜。不說旁人,就說咱家吧!銘慧那丫頭如何長大的你是清楚的,生下來,兩個乳母,四個大丫頭,那些個瑣碎就不知道多少。

    旁人家,門戶就是低一些,那也是嬌養著長大。你叫人家大小姐翻身回去跟付季家裡去相處,只怕時候久了,要出糾葛。咱也不說人家大小姐家教如何如何的。咱總要防個萬一不是?」

    顧昭此刻真心服氣了,便點點頭道:「卻是這個道理。」

    盧氏很高興,於是語氣高昂了些道:「付季沒出息了,人家就當付季依附著她們家,求著她們家,你就是吃她家一根菜,那這輩子也是還不完的人情,一根菜能說成一筐,最後變個菜園子,你說小郎可憐不?」

    人情世故就是如此,嫂子睿智,顧昭點點頭。

    盧氏繼續道:「若是……付季有出息了,大家閨女憑什麼又會嫁你呢?沒好處人家看上你什麼?憑你烏康村門寒門的出身?才不是呢!他們身後那關係網網眼眼,不知道那條線兒背後拴著的會是什麼螞蚱。

    哦!你說,你媳婦的親戚求來了,你是管還是不管呢?不管壞了夫婦情分,管了壞了小叔你的大計。這麼些年手把手教出來的好徒兒,不是成了給人家養的嗎?咱做事兒防萬一那是末流手段,煩心事來之前先關了門才是上流,是不是這個道理?」

    顧昭此刻不能下炕,不然必會給他嫂子施大禮。

    盧氏見小叔子服氣了,這才解釋她願意白絮的原因:「阿弟不知,那白絮的娘親乃是高陀韋氏後裔,雖如今韋氏沒落了,哼!憑著現在這些大家,當年在前朝還不若那韋氏一根小指頭。如今那些個私塾教課,啟蒙老三本,有兩本都是人家韋氏編撰的,憑著這一點,你舅舅家那算個什麼?

    如此算來,白氏也算是世家門第出身,再說她爹,雖是庶出,可好歹也是眉山白氏出身。如此算來,白絮也是出身大家,也是書香之後。最貴重的是,當年白絮他爹跟白學路白大人有私怨,因此並不來往。如此說來,這姑娘到了咱家必然是一心一意的,娶過來那就是咱的了,若不是為了那點子嫁妝,如今這麼好的也不會留給你。她祖母早年間跟我有誼,這些年我也想接她來家裡,那姑娘怕白家與咱家有糾葛,因此才不來,多懂事啊……給你好的你還敢埋怨我呢!」

    顧昭聽了,心下歡喜,瞭解一樁心病,於是連連稱謝,叔嫂又在家裡嘮叨起新仔他們的婚事,聊到最後,顧昭便做主將綿綿給了細仔,年年給了新仔。因花蕊花麗都自南邊來,顧昭便做主送她們回南邊歸鄉,嫁給那頭的莊子里長家的兩個孩兒,那倆人顧昭也見過,都是實在人,日子也錯不了。

    他們正說的高興,那邊顧巖卻睡了一覺,夢了一番童年了。案子上燭花爆了一下,顧巖猛的坐起,張嘴便喊:「更衣!更衣!今兒起晚了,如何不叫我,誤了早朝了……趕緊的……」

    盧氏愕然與顧昭對視,接著一起捂嘴笑了起來。

    第二日大早,付季剛從朝上下來,便被顧昭叫到屋子裡問話。

    付季與顧昭呆久了,一進門便道:「恩師,如今我城外忙著呢,大倉那邊一堆兒事兒,昨兒牙行剛來報牌……」

    顧昭笑著打斷他道:「怎麼,嫌棄為師的打攪你了?甭叨叨了,有正事呢。」

    付季聞聽,趕緊收攏神色,站好了道:「請恩師吩咐。」

    顧昭點點頭:「你城邊那套宅子如今誰打掃呢?」

    付季回道:「早賣了,四年前那事兒驚得家裡不輕,來的時候師傅給我接家裡住,我想著那房子空著也空著,正好祖母想修祖墳,我就賣了屋子,把錢捎回去了?怎麼?師傅要攆我走?」

    顧昭一樂:「怎?你還要賴在我家一輩子?」

    付季為難的想了下道:「一輩子如何敢,只是如今徒兒手頭不寬裕,師傅容我幾年,我存夠了再買一處屋就是,只是瓜官兒還小呢,如今又在大老爺那邊附學……」

    顧昭哼了一聲:「快閉嘴吧,等你存夠早著呢,我還不知道你,怕是你手裡的那幾個,都填了老家,給了你祖母了吧?」

    付季正色:「徒兒不能跟在祖祖身前盡孝,花上幾個也是應該的。」

    顧昭歎息:「也不是我說你,你家裡也不是你一個孫兒,如今你也要成家了,以後花用都給你媳婦管著,你手裡的俸祿你怎麼花我不管,可我置辦給你的產業是給你養家餬口的,這個不能動……」

    付季頓時臉色漲紅:「那……哪有媳婦,我如今忙的恨不得多幾個□,如何……媳婦,這事兒……恩師……那個……」

    門外傳來嗤笑聲,接著畢梁立揭開門簾笑嘻嘻的進屋,將一個木盒端到顧昭面前。

    顧昭不去看面紅耳赤的付季,只是打開盒子,摸著裡面的幾張竹契歎息道:「一轉眼的……八年了,多快啊,你如今也不小了,我嫂子那邊掂著你,給你說了一門好婚。這事兒我是應下來了,也沒問你……」

    付季忙施禮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恩師想如何安排便如何安排,只是卻不知道……」他磕磕巴巴的形容到:「也不知道是誰家的姑娘……啊?」

    顧昭不理他,只管在那裡安排:「這幾張竹契,是我這幾年給你置辦的,你有賣屋子貼補的前科,如今這契約我便不給你了,我給你媳婦。」

    付季依舊磕磕巴巴的在那裡嘮叨:「卻不知道,那姑娘……賢淑不?是哪家的小姐……那個……恩師?」

    顧昭道:「我嫂子那邊包了家裡的針織,這木活就給咱府上包了吧,一會子你大倉忙完,去匠人那邊看看,如今家裡存的也不少零碎,足夠你用了……」

    「是,恩師,那姑娘,芳齡……」

    「我也捨不得你住遠了,也巧了,咱府上北面巷裡正好有位禮部的陳大人致仕故鄉了。他四品致仕,如今家裡也是三進三出的大院子,還有個小花園,空地兒也不少,你慢慢置辦去吧,我今早叫細仔叫人打掃那頭去了。你一會子下了大倉過去看看,該上漆水的上漆水,該添置的找你畢叔去支錢,一輩子就這一次呢,別幫師傅省了……」

    顧昭嘮嘮叨叨的說了半天,最後說到自己傷心不已,他不願意被人看到自己的樣子,於是一甩袖子,打發了他們出去。

    付季懵懂懂的出了門,半天後才仰天長嘯:「恩師!徒兒到底娶的是誰啊!!!!!!!!!!!!!!!!!!!!!!!!!」

    這一日,城中休國裡的白絮姑娘正在家裡打掃。前幾日,國公府的老奶奶給她拉了一門親,原本以為一生孤苦無望的白絮姑娘,被好大的餡餅兒砸的頭暈。對方年歲與自己相當,最難得是,人家如今是遷丁司正五品的官身老爺。這門好婚如何就能留給自己了?

    白絮坐在家裡,取出她娘留給她的嫁妝盒子,翻來翻去便是那幾隻賣不出去的粗釵環。這幾年家道難為,為了餬口家裡也是捉襟見肘一日不如一日了。她若尋門平常百姓,憑著家裡這一院房子門臉倒也好嫁。

    可是,好歹她也是眉山白氏之後,這個人是丟不起的啊。

    如今得了先人余澤,終身有靠了,白絮心裡又是欣喜又是惶恐。欣喜的是,這門好姻緣便是祖屋那邊的嫡出姐妹也未必能有。惶恐的卻是,如今她無錢弄一套好嫁妝,若嫁過去怕夫君嫌棄。

    白絮正想著心事,那院門卻被人拍著乒乒作響,她抹抹眼淚,站起來站在院裡問誰?

    那外面卻道:「姑娘,是我回來了。」

    那門外的是白絮她奶娘童氏,這些年老太太也沒少幫著白絮。她家兒女齊全,老太太硬是仁義,一直不離不棄的。

    白絮打開門,看看她奶娘挎著的菜籃子,那裡面只放著一根兒賣相不甚好看的大羅卜。

    「奶娘今日早就出去,如何才回來,我還擔心你遇到事兒了呢,這會子做都坐不住了。」白絮接過菜籃子道。

    童氏進了院子,先進廚房取了葫蘆瓢,大冬日飲了一肚子冷水,抹抹嘴兒後進了白絮的屋子,一臉喜滋滋的道:「姑娘猜我今日去哪裡了?」

    白絮搖頭。

    童氏伸出手憐惜的摸摸白絮的臉歎息道:「我家姑娘啊,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又生得好模樣,怎麼就命不好?以前老婆子也怨恨天道不公,如今看來卻是冤屈天爺爺了,明日我去廟裡要大大燒一柱高香!他給姑娘預備了好的呢!」

    白絮羞紅了臉,嗔怪道:「奶娘說什麼呢!」

    童氏一拍大腿道:「姑娘,今兒老婆子咬了咬牙,花了十個錢雇了驢車出城去了,你猜我去哪裡了?」

    白絮搖頭。

    童氏很是得意的說:「我大倉了!去看你女婿去了,哈哈……咱家女婿,真生就的一副好摸樣,前擁後圍的……哎比你咱家老爺當年可威風多了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