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傻女魔妃

《》章 節目錄 第二百二十三章 弄臣 文 / 水弄月

    更新時間:2013-11-01

    比如如果某個大臣想辭官,如果皇上真的准許這些人辭官了,卻並不是要真的一下就答應,而是先故作不許。大臣再次請辭,皇帝再次不許。如此反覆三次。表現出君臣之間感情和睦,並且愛惜人才,但是最終在對方的決心之下不得不答應。

    這也是為了給君臣之間互相留下面子,如果對方以請辭皇帝就答應了,這不是顯得皇帝太過無情了麼?所以說不論多簡單的事,都是要簡單的往複雜上做,這就是政治。尤其是這種關係到皇位的事,自然不可能真的上官雲霸一說玉瑤白就答應了下來,那也顯得太過迫不及待,吃相太過難堪了一點。

    果然上官雲霸聞言腰彎的更低了,再次雙手將玉璽舉過頭頂說道:「賢者大人不要推辭!」

    「不可不可!」玉瑤白再次的將玉璽推了回來。

    上官雲霸見狀一咬牙,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雙手將玉璽高高的舉起,大聲說道:「還請賢者大人不要推辭!

    玉瑤白這次才沒有推辭,笑著雙手接過上官雲霸的玉璽放在雙膝之上。

    「禮成!」陸封游適時宣佈道。如此這般玉瑤白終於如願的奪回了自己家的江山,正式的再次成為了鳳楚國的皇帝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滿朝文武見狀同時高聲喊道。因為他們都還跪在地上沒有起來,到不用再次跪拜了。

    玉瑤白因為不滿這些人跟牆頭草一樣,所以一直沒有讓他們站起來,讓他們一直跪在地上。因為不能真的處理這滿朝的文武百官,所以玉瑤白只能在這些小地方出一口惡氣了。

    「眾卿平身!」等群臣高呼完萬歲,玉瑤白高聲宣佈道。畢竟不能剛剛即位,就給人一種斤斤計較的表現。

    「朕現在宣佈,上官雲霸禪位有功,封太平王!」玉瑤白即位的第一件事不是什麼其他的,而是封了上官雲霸一個王爺的頭銜。而且封爵還很有意思,太平王。這自然是警告上官雲霸,以後就安安心心太太平平的當你的王爺吧。

    上官雲霸聞言臉上的肌肉就是一陣的抽搐,他知道玉瑤白之所以沒殺自己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讓自己忍受著眼睜睜看著自己皇位被奪的痛苦。以報復自己父皇搶奪玉家江山一事。

    可是心中明白歸明白,聽到玉瑤白給自己封了一個太平王的時候,上官雲霸的心中還是忍不住的一陣抽搐。但是情勢比人強。雖然怒火中燒,可是上官雲霸還是強忍著怒火跪下謝禮道:「臣太平王上官雲霸,謝主隆恩!」

    這一跪也正式宣佈了,上官雲霸已經失去了皇帝的身份。也就意味著上官雲霸正式的承認了玉瑤白的的身份。

    「傳朕口諭,京師四大營馬上進入戰備狀態,分發乾糧,清點兵器盔甲!」之後玉瑤白再也沒有看上官雲霸一眼,現在的上官雲霸已經完全沒有資格成為他的對手了,不論在任何方面。

    也許上官雲霸自認為自己隱忍下來,一定能夠找到反撲的機會。但是上官雲霸並不清楚自己體內的毒,只要玉瑤白想。他隨時都能要了上官雲霸的命。

    「這……陛下!恕臣直言,最近並沒有什麼戰事,在這個時候讓京師四大營進入備戰狀態似乎……不太好」大將軍程志遠有些疑惑的詢問道。

    並不是他不清楚,玉瑤白此時剛剛上位,很可能需要一把火來樹立自己的威信。但是事關自己的職務他不可能裝聾作啞,尤其是現在鳳楚國剛剛換了國王,正是國家動盪的時期,就算玉瑤白登基是因為上官雲霸的上位,可是還是會有很多人生出別樣的信息,這個時候動用京師四大營的全部兵力,絕對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於是程志遠不得不出聲勸說道。

    「無妨,老將軍但請領命去便是,朕自又分寸!」玉瑤白和藹的說道。程志遠可以說是滿朝文武之中唯一沒有中毒的大臣了。

    上官裕隆跟上官雲霸都不知道,程志遠一直都是忠於玉家的人。這點就算程志遠現在貴為大將軍,也絲毫沒有變化。之前是程志遠並不知道玉家還有血脈流傳下來,所以才投降了上官裕隆。

    等玉瑤白準備完成,跟程志遠見面以後,剛剛亮出了自己的姓氏,程志遠馬上倒頭就拜口稱:「萬歲!」他這個稱呼其實也沒有錯,玉瑤白本來的身份其實就是鳳楚國的皇帝。

    並且程志遠忠於玉家的事,除了他自己甚至沒有其他任何人知道,包括一手提拔他的上官雲霸。

    因為在在軍事上的才能十分優秀,所以程志遠十分得到上官雲霸的信任。京師四大營這種拱衛京畿的力量,都是在程志遠的直接管轄之下的。當然這個只是隸屬管轄,實際上京師四大營的直接調動權還是在皇帝手裡的。

    程志遠唯能夠控制的,只有御林軍。算的上是真正的御林軍一把手,這也是今天大殿之上鬧的沸沸揚揚,但是至始至終沒有任何一名御林軍來護駕的根本原因。

    「這!為臣遵旨!」既然上官雲霸已經正式的發佈命令,程志遠雖然有心勸說,但是最後也只是搖了搖頭,沒有再勸說什麼。

    因為這種情況之下,不論反駁什麼,都是對皇帝權威的一種挑釁。所以雖然不明白,為什麼玉瑤白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備戰,但是程志遠還是跪地領命道。

    「還有,馬上通傳全國,進入戰備狀態!著各地地方將領,立刻整頓軍備,訓練士卒!」彷彿僅僅是動用京師四大贏還不夠過癮一般,玉瑤白接著又下了第二道聖旨。

    「嘩!」朝堂之上瞬間大嘩了起來。

    在這種情況之下,其實玉瑤白應該首先整頓內務。現在畢竟是剛剛換了一個皇帝,雖然說勉強可以算是平穩過渡,不過這種情況之下,需要處理的事情其實還是非常多的。

    可是沒想到玉搖登基記以後什麼都不,第一件事情竟然是發動戰爭總動員,這不能不讓這些大臣心中疑惑,不知道玉瑤白究竟是想做什麼。

    「難道陛下想跟某個國家開戰?」這是滿朝大臣共同都有的想法。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舉國戰備勞民傷財,萬萬不可啊!」一個頭髮花白的老臣痛哭流涕的來到玉瑤白的面前,普通一聲跪倒地上哭天喊地的說道。彷彿玉瑤白這不是戰備,而是要將他的全家送上戰場一樣。

    玉瑤白聞言立時就皺了皺眉頭。這個人他認識,名字叫做杜欽叔。官位不高,從五品兵部員外郎。沒有什麼實權,但是名聲及好。

    這人的名聲不是從別的方面來的,而是這個人膽子大。大到什麼程度呢?可以指著上官雲霸的鼻子罵他是昏君。

    但是玉瑤白對這個人的感覺極其不好。因為這個人並不是一個真正的直臣,或者說是能臣,他的正直都是裝出來的。

    這點從滿朝文武,大部分都對玉瑤白的聖旨疑惑。但是在他們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的情況下,並沒有貿然的反駁玉瑤白的聖旨。

    只有這個杜欽叔,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確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站出來直接反駁玉瑤白的話,好像玉瑤白真的做了天怒人怨的事情一般。

    「你是何意?」玉瑤白見到杜欽叔如此做派,臉色不由就沉了下來,語氣森然的問道。

    杜欽叔確彷彿沒有看到玉瑤白的神色一般,不等玉瑤白讓他起身,就站了起來一副指點江山正氣凜然的樣子說道:「陛下!如今鳳楚國局勢動盪,正是陛下應該整頓內務、安撫民心、減免稅賦恢復國力之時!還請陛下不要妄動刀兵。」

    杜欽叔的話看似說的有理有據,實際上如果真的是普通的篡位登基。登基之後第一項要做的事,也就是杜欽叔說的這些了。

    但是玉瑤白可不是普通的篡位登基。他的登基,比起以往刀兵相向死傷無數來說,完全可以用和平兩個字來形容了,所以朝堂之上或許會有一些人心動盪,可是其他方面確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這還是朝堂之上,在百姓之中,短時間內都不一定有人知道換了一個皇帝,所以也沒有什麼安撫的必要。

    並且所謂的減免稅賦,便宜的究竟會是誰,玉瑤白心中可是清清楚楚,如果是正常的收取稅賦,地方官吏也只能按照朝堂的規矩來,畢竟收取多少稅賦,都是國家的。就算他們私自徵收一些額外的稅賦,也並不能太多,畢竟老百姓還是要活著的。

    如果真的太過橫徵暴斂,外一逼起民變了。頭頂上的烏沙還好說,要是腦袋都沒了,那可就真的什麼都沒了。

    但是如果玉瑤白減免了稅賦,那麼對於這些人來說。可就是真的會不顧一切的徵收稅賦了。因為一旦朝廷免稅,那麼收取多少的稅賦都是地方官吏的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絕對會變本加厲的橫徵暴斂。

    這種問題杜欽叔不知道麼?自然不可能不知道的,就算是知道他還是提出來了!這不由得玉瑤白不怒。

    他怒的並不是杜欽叔頂撞或者指責自己,而是怒的杜欽叔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橫加干預自己的政令,不是真的為了國家,只是為了制止自己而制止自己。

    要知道現在一場幾乎會席捲遍整個青玄大陸的戰爭,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打響,現在玉瑤白幾乎想一天當場兩天用。恨不得馬上就將鳳楚國全國上下的士兵,全都變成百戰的精兵。辦理正事的時間還嫌不夠呢,怎麼有時間在這裡聽杜欽叔不分黑白的胡說?

    所以玉瑤白沉下臉來不悅的說道:「朕知道了,杜愛卿先退下,朕自有計較!」雖然語氣客氣,但是滿朝文武都不是笨人,自然明白玉瑤白的意思。「你說的我明白了,說完了就給我滾下去,然後老老實實的呆!我自然有我的想法,你們知道聽著就行了!」

    可惜的是,不知道杜欽叔是真的不明白,還是假裝不明白,還是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滿臉的決絕之色苦苦的勸說道:「還望陛下三思啊。如此窮兵黷武,實在是亡國之舉啊!」

    「你說什麼?」玉瑤白聞言頓時怒道。龍有逆鱗觸之即怒,任何人都有他絕對不能任人碰觸的地方。玉瑤白自然也是有的。亡國,就是玉瑤白的逆鱗,對於他來說,這件事情就是他心中永遠不可磨滅的傷痛。

    就算是現在復國成功了,他心中的傷痛也是不可能完全撫平的。在二十年前的那場動盪裡,他失去了自己的父母雙親、失去了自己的妹妹、失去了自己所有的親人。所以就算是現在玉瑤白也不還以回想起之前的事。

    可惜的是杜欽叔明顯不知道。他心中還在幻想著。藉著玉瑤白剛剛登基即位。為了穩定朝堂上下的人心,並不可能對他怎麼樣。

    所以趁著這個時候,他就是要跟玉瑤白頂著來,玉瑤白想做的他就反對。玉瑤白想反對的他就贊成。並且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所謂的百姓身上。以達到他邀取名聲的目的。

    可惜的是,杜欽叔雖然明顯的感覺到了玉瑤白的怒火。但是他還以為這只是玉瑤白被自己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反駁,所以臉上有些掛不住的怒火而已,並沒有想到他是真正的觸怒了玉瑤白。如果知道的話,相信他現在早已經夾著尾巴滾回班列之中,不敢在多說一句話了。

    也正是因為他不知道,所以還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摸樣,侃侃而談的說道:「回陛下……陛下如此窮兵黷武,必然會給百姓一個暴虐的印象,如此影響民心,日久必然大亂。而且舉國備戰所要消耗的銀錢跟糧草樹木實在太過巨大。如今國庫雖然充盈。但是並不能支持全國性質的備戰。勢必會增加稅賦,增加百姓的負擔。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杜欽叔語氣悲切,彷彿鳳楚國馬上就要亡國滅種了一樣。

    當然杜欽叔還是有理智的,至少沒有再將亡國什麼的直接說出來。他是裝傻,並不是真傻。知道沒有任何一個帝王會喜歡聽到亡國這種話的,就算你說的有理有據也不行。

    「很好,既然你不明白在朕的話,朕就讓你明白明白!來人啊,給我拖出去廷杖二十!」玉瑤白冷笑著說道。

    滿朝文武聞言,同時臉色一變,心中都有一個相反,難道玉瑤白登基以後會心性大變,變成一個比上官雲霸還暴虐的帝王?想到這裡不由的都是心下揣揣。

    實際上玉瑤白也明白這裡的彎彎繞繞,一方面杜欽叔這種人想要的就是名聲。就算是自己現在打了杜欽叔的廷杖。但是事後杜欽叔的聲望不會減少反而會升高。而玉瑤白卻回落下一個昏君的罵名。

    可是如果就這麼放過這個杜欽叔,玉瑤白也實在是嚥不下這口氣。尤其是他那一句亡國,勾起了玉瑤白很多不好的回憶。

    當然這都不是最重要的,玉瑤白心中不爽的就是,杜欽叔邀名不要緊。既然做在了這個位置上,玉瑤白就會按照規則來做事。但是現在的情況實在是太過特殊,沒見滿朝文武雖然對玉瑤白的旨意並不理解的,但是沒有人直接提出意見麼?

    可是這個杜欽叔偏偏就不,擺出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就想讓玉瑤白收回旨意,而且不管玉瑤白的勸說依然一意孤行,面對這種人玉瑤白覺得自己真的應該好好立威了。

    「陛下!忠言逆耳啊陛下!」被御林軍拉出去的杜欽叔,掙扎著大聲叫道。但是心中確是樂開了花,心想:「這件事以後,我的名望估計又會高上很多!」

    二十廷杖並沒有多久,沒一會杜欽叔就又被兩名御林軍的軍士給架了上來。背後滿是鮮血站都站立不穩了。兩旁御林軍的軍士剛剛放手,杜欽叔就已經癱坐在了地上。

    就算是這樣,剛剛癱坐在地上的杜欽叔馬上哭嚎起來說道:「陛下!萬萬不可行此勞民傷財之舉啊!」這副樣子如果被不知道的人看了,絕對會認為杜欽叔真的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官。

    可惜玉瑤白絲毫不領情,見杜欽叔依然如此說馬上面無表情的下旨道:「來人,拖出去廷杖二十!」

    「什麼?」杜欽叔情不自禁的驚叫出聲。他沒想到玉瑤白竟然這麼狠,廷杖他不怕。二十廷杖雖然狠,但是執行的御林軍軍士並不會真的把大臣打死。要知道御林軍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是勳貴之後,說不準跟那個大臣就沾親帶故的。

    這種情況之下,他們雖然執行皇帝的命令,但是也是有著折扣的。這廷杖雖然看起來打的狠,鮮血淋漓的。可是實際上都只是皮外傷,並不會很重。

    但是就算是再輕,也不是一點的傷都沒有啊?二十下沒事,四十下就算是再手下留情,沒準也會要了人命的啊。

    這次杜欽叔可就真的是有點後悔了,沒想到玉瑤白竟然完全不把所謂的大局當一回事,說讓自己死就讓自己死。

    但是現在就算後悔也已經晚了,不管杜欽叔想些什麼。御林軍的軍事已經再一次的一左一右將杜欽叔拖了下去口中小聲說道:「得罪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