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七鳳九凰

正文 第004回 三年約至 文 / 紫丹居

    花開花又落,春去春又來,不覺時間已過去三年了。

    清涼山,書禪院多了兩個小沙彌的歡聲笑語。雖然哲軒和丹青還未跨入佛門,由於一直在禪院住著,所以他們兩個從小就穿著專門縫製的小僧衣。

    「青哥,今日絮兒和王伯伯該上山了吧?」哲軒歪著頭問。

    此時他們兩個正坐在放生池的旁邊,看水裡的游魚,他們兩個都喜歡每天來這裡靜坐一會。

    丹青聽得哲軒問他,也不理會,自顧自的專心看著水面。

    丹青是一直都好靜,不喜與人說話。哲軒雖也是好靜,但每當王員外上山來,他就特別歡悅,尤其是對王語蟬。自從知道自己比語蟬大了一天後,便一直以大哥哥自居,一口一個的「絮兒」叫著。

    話說今天又是王員外上山的日子,自己的記憶力沒有丹青哥好,所以哲軒這才向丹青發問確定一下。

    王員外自從喜得愛女後,每個月初一、十五都領著女兒來殊禪院還願。

    上山的次數多了,女兒和山上的兩個「小和尚」也很熟識了。

    這不剛上完香,念絮又跑著去找那兩個「小和尚」玩耍了。

    王員外每次上山都是卯時來,戌時歸。原因是福源告訴他「念絮的命格較弱,要多結佛緣。」

    其實以福源之能竟看不透王語蟬的命數,只是為了讓哲軒和她多接觸才那麼說的。

    「丹青哥哥,你又在這裡看魚啊?」念絮還沒到跟前,就喊著說道。

    丹青聽到聲音知道是念絮來了,便起身向菜園走去。哲軒倒是歡快的向「絮兒」迎去。

    「絮兒,你來了啊,我帶你去看智仁他們學武吧?」哲軒說著便去拉念絮的小手。「我也馬上要習武了,以後我保護你。」

    念絮急忙抽手,沒讓哲軒抓著,閃過哲軒朝丹青追去。「丹青哥哥,你等等我啊,我和你一起去看子牛哥哥。」念絮知道丹青是去找子牛哥哥了,所以在後面喊道。

    兩個孩子到兩歲的時候,便由他們在廟裡自己玩耍了,所以子牛就又擔了照顧菜園的差事。

    丹青聽到念絮的叫喊並未停下,仍然自顧自的朝菜園走去。就又形成了一副常見的畫面,丹青在前,念絮在中,哲軒在後。

    此時子牛正在菜園擔水澆菜,聽到孩子的叫喊聲漸近,知道是丹青他們來了,臉上不由的笑了下。自己太喜歡這兩個孩子了,特別是丹青,對於他來說感覺特別的親切。

    「子牛哥哥,我來幫你。」丹青說著便去搶子牛手裡葫蘆瓢。

    「你還是陪著念絮玩會吧,你來澆水的話,她肯定也要的,那就不是幫哥哥,就是搗亂了。」子牛撇手推著丹青說。

    「好吧,這個小丫頭太煩人了…」丹青沮喪的低頭說著,後面那句聲音小的只有他自己可以聽到。

    他們三個就在菜園裡玩耍了起來,時不時的受子牛呵斥幾句,不過他們三個倒覺得很受用,依舊玩的很是高興。

    子牛幹完活招呼孩子們回去,也到了該吃午飯的時候了。

    飯桌上難免又是一番嬉鬧,吃完飯子牛就不用幹活了,而是陪著三個孩子玩耍就可以了。

    午飯後,福源找智賢切磋棋藝。

    亭台下,兩人施子佈局,棋子落地的聲音頻頻入耳,三年前的事彷如昨日。

    「山下清涼縣可有無子人家?」福源詢問智賢。

    「讓我想想。」智賢聽後撓頭說道,忽然又道「你問這個幹什麼?」

    「這事還需要你幫忙,也不好瞞你,這兩個孩子都已經三歲了,我的意思是要把他們送給山下的人家。」福源落下一顆棋子道。

    「好好的,為什麼要把他們送人呢?」智賢不解的問道。

    「他們也是有塵緣的,不能夠一直呆在山上,待得塵緣了盡,他們願意回到這裡,我非常歡迎。」福源說著又落下一顆棋子。

    「哦,這樣啊…」智賢忽地拍了下頭又說「既然是送人,我家還算富裕,也不缺衣僅食,我對這兩個孩子也很是喜愛,不如就讓他倆送到我家吧。」

    「我也有這個想法,既然你先開口了,就讓哲軒送到你那好了,丹青不行,至於原因我不好對你說。」福源接著又道「你想起山下哪戶人家沒有兒子了嗎?」

    「有倒是有,不過他家的條件好像苦了點,你不會是要把丹青送到那戶人家吧?」智賢回答後探身前問。

    「嗯,也不見得,如果縣裡還有其他人家沒有兒子的也可以,盡量選個條件稍微好點的吧。」福源回答道。

    「哦,這樣啊。」智賢得到答案後鬆了口氣。「對了,那倆孩子知道了嗎?」

    「還不知道,這不就是先向你詢問下。」福源接口道,「既然你願意收留,就讓毛哲軒認你為義父吧。至於丹青,今天讓他跟你們一起下山,只要把他送到沒有兒子的戶家就行了。」

    智賢聽得福源如此說,心裡很是愉快,因為他也看好毛哲軒,平常受福源熏陶,有心讓哲軒當自己的乘龍快婿。細尋丹青的情況是出於福源的面子。

    事情商定,福源贏得棋局。

    兩人回到大殿,福源吩咐人把子牛和孩子們叫來,又把其餘僧人集合到大殿。

    不一會子牛領著孩子們出現在大殿上,福源把事情宣佈了下。

    「為什麼要把他們送人?」子牛聽後一下跳起來喊道。喊過之後又說「我不同意。」

    「老實呆著,這裡輪不到你撒野。」慧能訓斥。然後眼神示意智仁,智仁趕忙上前把子牛拉下,由於智仁有武藝在身,子牛自然掙脫不掉,只得由智仁控制。

    丹青見智仁對子牛動粗,邊跑上前對著智仁撕扯呼打。

    「都安靜,智仁你把子牛放開,出家人像什麼樣子。」福源沉聲喝道。

    眾人聽喝便安靜下來。

    「無論在何地,人有家才會感覺到溫暖,他們都有塵緣,有經歷才會成長。我也捨不得他們,但是不能因為不捨,就阻礙他們的成長。」福源深沉說道。

    子牛見師父主意已定,便說「那我也跟他們下山,反正我在山上也入不得佛門,還不得自在。」本來他是想說『還受欺負呢』,瞥了一眼智仁後,臨時換了口。

    「你,你…」智仁氣的指著子牛想說什麼,但看到師父和師祖都在,硬是又壓住了。

    這些福源都看在眼裡,對於子牛的處境也是心知肚明。而今聽得子牛如此說,便有心成全他,就答應了。

    眼見事情已定,兩個孩子最後在大殿磕了三個頭,然後由子牛領著去收拾東西去了。

    念絮見他們也要下山,自是高興,忙著去幫忙收拾東西了。

    智賢見女兒如此,只是欣慰的笑了笑。

    眾僧人中不免重情之人,他們也是跟去道別一番。

    東西收拾停當,王員外一行人向福源辭別。現在還不到酉時,因為還要為丹青找人家,便提前下山了。

    孩子剛離開時,心情還很低落,快到山下,見得兩邊風景,蝴蝶飛舞,就又開心的笑了起來。

    剛至清涼縣,幾個孩童又不免對著外面指指點點,多是念絮向丹青介紹他沒見過的這些東西。

    到了王府,兩個孩子更是吃驚非常,哲軒想到以後自己就住在這裡了,自是非常高興。丹青感觸倒不是很深,畢竟這不是自己的家。

    智賢先喚來僕人領著孩子安排下,然後又把管家叫來問他清涼縣的無子人家。沒想到,得到的答案和自己知道的一樣,只那一家,而且還是父女二人生活,母親在生女兒時難產死了。

    智賢安排好哲軒的住處,詢問子牛願不願意呆在府裡。子牛本是窮苦之人,對這樣的生活也很是嚮往,但知道丹青要送給窮苦人家,心裡不捨,便拒了院外的要求選擇照顧丹青。

    智賢見如此,也不好再說什麼,又拉過哲軒問道「我當你的義父可好?」

    「那我可以娶絮兒為妻嗎?」哲軒歪著頭問道。

    智賢聽哲軒如此說,也是哭笑不得,隨口應道「可以,可以。」

    一旁的念絮聽到父親答應,忙拉著父親的衣袖說「我才不嫁給他呢,要嫁我就嫁給丹青哥哥。」

    智賢只得安撫下女兒,這邊哲軒聽得絮兒的父親答應,高興的說「我願意拜你為義父,我願意。」

    就這樣的情感糾葛,引得不知多少人喪命,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智賢見哲軒答應,便說「大名你已經有了,我給你起個乳名吧。」說著邊思考了起來,「嗯,就叫念語吧,等擇個良辰吉日再舉行儀式。」

    哲軒知道絮兒的名字是王語蟬,就欣然答應了。

    這邊處理完,就吩咐下人把小姐和少爺照顧好,自己帶著管家、子牛、丹青向楚家趕去。

    丹青要去這戶人家姓楚,名叫鯤崳,妻子劉氏因為生女兒楚單陌難產死了,現在單陌已是豆蔻年華,鯤崳也未再續絃。

    來到鯤崳家,智賢對他說明了來意,鯤崳聽後十分高興,對於子牛也是歡迎的緊。小小年紀如此有情有義很得鯤崳賞識。

    智賢簡單的寒暄之後,留下一百兩紋銀說是山上禪院給的,然後就帶著管家離開了。

    丹青對於這個新家感到陌生,不過親切感還是有的。

    簡單交談過後,單陌忙著幫子牛、丹青收拾住的地方,子牛自然前去幫忙了。

    留下丹青和鯤崳兩人,「以後這裡就是你的家了,你可以先叫我叔叔,等什麼時候適應了再改口不遲。」鯤崳說完頓了下又道「你叫丹青,挺好的,你姐姐叫單陌,名字就不改了,前面加上楚姓就好了。」

    「嗯,謝謝叔叔。」丹青輕微應道,此時丹青的內心很是混亂。

    不過確定的是,自己以後就叫「楚丹青」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