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儒道妖修

正文 第158章 再創奇跡 文 / 步小亦

    一出來,小紅便問長問短的,弄得白羽都有些混亂,不過感覺心裡暖洋洋的,有個人關心,就是不一樣。

    文宮中那團金色的小篆字體一轉一轉的,如同一道金色的龍捲風暴,席捲白羽的整個文宮,無論是天上的文星,還是宮殿中供奉的聖人雕像,在金色風暴的面前,全部黯然失色。聖人修成的命輪,蘊含天地至理,不過白羽現在境界低微,暫時倒是也發現不了什麼,只能默默的看著其在自己的文宮中流轉。

    「羽兒,今天考得怎麼樣?」

    「放心吧,爺爺,一個小小的秀才試,難不倒我的!不過有幾道題考得十分生僻,感覺沒答好,明天的考試我會努力。」

    「不用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盡力而為便可。有些事,急不得。」

    白羽知道爺爺的意思,荷花的狀態,一直是他心頭的一塊大石,壓得他都有些喘不上氣來,他也知道急不得,但是心裡堵得慌,他能做的,就是盡力壯大自己,尋找解救荷花的辦法。

    「爺爺,我心裡有數。」

    一夜無語,當第二天的朝陽升起的時候,白羽踏上了赴考的路。一切都輕車熟路,過了驗齡石,順利進入了孔正院。

    不就是一首詞和一篇文章嗎?

    首先是詞,白羽一瞬間便想起了宋朝的大家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前世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又與陸游並稱蘇陸;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

    宋文豪如此多的著作,白羽都不知道該怎麼選。

    思襯良久,白羽最終賦詞一首:

    《水龍吟》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寫完之後,白羽文宮中突然咯登一聲,亮起了第七顆星辰,深紅色的才氣直衝起九丈之高。看的四名監考差點把下巴掉下來,差點就突破十丈,十丈也就意味著達到鎮國的高度!

    一名監考實在受不了誘.惑,下來教室中觀看起來,「楊花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沒有人憐惜,任由它飄墜。離開了樹枝,飄蕩在路旁,看起來是無情物,細想卻蕩漾著情思。它被愁思縈繞,傷了百折柔腸,困頓朦朧的嬌眼,剛要睜開又想閉。正像那思婦夢中行萬里,本想尋夫去處,卻又被黃鶯啼聲驚喚起。」

    「我不怨楊花落盡,只怨那西園,落花難重綴。早晨一陣風雨,楊花蹤跡何處尋?一池浮萍,全被雨打碎。滿園春色分三成,兩成變塵土,一成隨流水。細細看,不是楊花,點點全是分離人的淚。」

    另一名監考聞言,也走了下來,「舉重若輕,不僅寫出了楊花的形、神,而且採用擬人的藝術手法,把詠物與寫人巧妙地結合起來;將物性與人情毫無痕跡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即物即人,兩不能別」。全詞寫得聲韻諧婉,情調幽怨纏綿。實在是難得的佳作啊!形神兼備、筆觸細膩、輕靈生動,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水平,如果能上聖道詩榜,絕對能盛傳一時!」

    「老師,能不在我眼前晃來晃去嗎?」白羽很無奈。

    「好,好……」

    文章,也是相當有挑戰性的。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大夏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這篇文章,乃周敦經典之作,被世人傳誦千古,白羽選中它,也是為了搏一個好綵頭。當然,其中還是做了一些改動的,畢竟神州不是地球,歷史朝代都不一樣。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態的心理和其追求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隱隱預示著大夏皇朝奸臣當道,呈衰敗之勢。

    同時,文章還運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在文中幾次以菊、牡丹襯托蓮之美;還把菊花的隱逸,牡丹的富貴和蓮花的高潔相對比,使「愛蓮」之一主題得以加深,沒有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三種形象的對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謂高明之極。而且,文章以一個「愛」字貫通全文,使得文章結構嚴謹。

    再次看著從白羽試卷上衝起的高達九丈九的深紅才氣,四名監考的下巴徹底脫臼了。

    「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半聖唯獨喜愛菊花。從大夏皇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也不枝枝節節,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淨地豎立在水中。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對於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對於牡丹的喜愛,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一首詞,一篇文章,白羽用了不到兩個時辰,而且都是鳴州詩,說出來,怕是沒有人會相信。就算是聖人,想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寫出如此高境界的詞文,也非易事。

    本來兩天的秀才試,白羽只考了一天半,然後在各種嫉妒羨慕恨的眼神中,白羽悠閒地走出了綠水鎮鎮文院,不就秀才試麼?如此簡單。

    隨著最後一聲鐘響,秀才試終於結束了。馬上,便有專業的監考老師把所有人的試卷集中在了一起。

    「把孔正院考生的試卷都給我調出來,我要親自批閱!」趙功名淡淡的說道,但是語氣裡那股威嚴的意味卻是十足。

    小吏一愣,趙大人今天是抽什麼風?竟然想要批閱試卷?不過秀才試而已,大人可是州里派下來的總考官,進士文位!不過他卻不敢這麼說,而是恭恭敬敬的把卷子奉了上去。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官大一級壓死人吧。

    其他的閱卷小吏也是一臉茫然,趙大人不是從來都不屑於觀看秀才試卷麼?

    趙功名此時心裡卻是樂開了花,馬上就能見到引起諸聖共鳴的詩篇了,他能不激動嗎?而且他不直接調取白羽的試卷,也是因為陳聖下了封口令,所以只好這樣掩人耳目。

    看著小吏們看向自己不解的眼神,趙功名覺得自己有必要解釋一下,不然會引起其他人的懷疑。「本官今天聽說孔正院有人書法竟達到了字現寶光第二層的境界,便想要一睹其風采,諸位是否一起?」趙功名這樣說著,手裡卻是絲毫沒有要分給其他人看的意思。

    眾小吏也是明白人,知道趙功名說的只是客套話,而且就算他們真想看,那也得先讓趙功名看啊,於是乎紛紛擺手示意自己的試卷還有很多未批閱,沒有時間看。

    趙功名也正有此意,於是一個人把試卷拿到了桌子上,一張張的翻看了起來。於是乎,馬上在聖堂裡,想起了這樣的話語,「這也叫字?」「不會就別瞎填,聖籍也是你能篡改的?」「默寫到一半停筆了,怎麼個意思?考試時沒有墨水了?」「會不會解釋啊?你以為聖言是你爸說出來的話啊?」「什麼詩?狗屁不通!」

    趙功名心裡急切的想要找白羽的試卷,因此心裡十分煩躁,見試卷稍有一點不如意,便大加批判,甚至險些撕了好幾張試卷。最後每一個試卷的結果都一樣,丁下!

    於是乎,今年綠水鎮鎮文院的考生,都沒能落個好下場。本來能得丙的試卷,亦是硬生生的被趙功名改成了丁。

    越往後翻,趙功名的火氣越大,他也只是知道白羽所在的考房,卻不知白羽的考號,因此到最後便有些不耐煩。

    唰唰唰!

    強烈的翻捲聲引起了其他批閱試卷小吏的注意,他們紛紛抬頭提心吊膽的觀望著,生怕趙功名一怒把試卷給燒了,到時候聖廟怪罪下來,所有人可都吃不了兜著走。

    感覺到周圍觀望而來的目光,趙功名才發覺自己有些火氣大了,讀書人清心寡慾,自己今天怎麼了?竟然因為一個秀才試的考生失去了多年的平心靜氣?

    平復了一下心情,趙功名不好意思的說道:「這些考生實在太差勁,簡直就是把秀才試當兒戲嘛,簡直太可惡了!氣煞本官也。」

    其他小吏也隨聲附和著,不過都是勸趙功名放低一些標準,畢竟只是秀才試。他們殊不知,趙功名是因為這麼久沒有找到白羽的試卷而心煩意亂,漸生怒意。

    趙功名表示是他太嚴厲了,會適當放寬標準。

    於是乎,聖堂再一次安靜了下來。

    終於,一份字如龍蛇飛舞般的試卷入了趙功名的法眼。逐字觀之,發現擇聖籍十五張,竟無一錯字,全部正確!

    再觀諸聖篇,亦是一字不差,一字未錯!

    趙功名稍微激發了一點靈力進去,整張試卷馬上便亮起了微弱的青色光芒。

    果然是字字寶光!書法大成之境。

    一看考生名字,發現正是白羽。趙功名頓時便哈哈大笑了起來。

    其他閱卷的小吏當然看到了試卷之上發出的微弱光芒,他們自問,自己苦研書法十餘載,也不過剛剛入得其門而已,而竟然有考生能達到如此境界,當真是天縱奇才。

    「恭喜趙大人,玉海州又添一書法大家。」

    「同喜,同喜。此子之才亦是經由我們之手發掘,當是榮耀之事。」趙功名謙虛地說道。

    馬上揮筆,趙功名在兩份試卷之上,全都寫上了甲上的字樣。

    然後期待的翻開了釋聖言,看了幾句,發現都比較中庸,沒有什麼新意之處,便有些失望。看來人力皆有窮時,一個人書法小成,擇聖籍和諸聖篇皆是甲上,而且詩成驚天,諸聖齊鳴!已是絕世天才,釋聖言不可能再驚才艷艷。

    突然,趙功名的目光一凝。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短短數字,卻是直擊趙功名的心房,一時間,趙功名都驚呆了,用具體而細緻的手法來摹寫背景,用遠距離畫面來描寫主要形象;精雕細琢和極度的誇張概括,錯綜地統一在一首詩裡,是這首山水小詩獨有的藝術特色。這種別出新意的詩篇,他也不敢妄加評斷,只好請聖裁了!

    請聖裁,便是文院諸子對於自己無法判定的理念試卷而來讓聖人決斷。亦有請聖人過目之意,因為很多事的決斷權,都在眾聖的手裡,比如分發考生號,便是要聖人來決斷,以示秀才試的公平公正。

    趙功名兩眉之間的印堂處,也就是俗稱的泥丸宮所在地,突然之間,迸發出一道泛著青光的光束,直衝雲霄。

    然後便聽到趙功名大喝一聲,「請聖裁!」

    同在聖堂的其他小吏頓時目瞪口呆,面面相覷,請聖裁?說明趙功名大人都無法抉擇,需要靠聖目來擇斷。這不過是一場秀才試而已,考生的自賦詩竟然能難得住趙功名大人?趙功名大人可是即將晉陞大儒的存在!

    隨著趙功名話畢,一股浩瀚的力量便降臨了整個聖堂,一時間,眾小吏大氣都不敢出,全都弓著身子作揖,是恭請聖人過目的意思。

    而趙功名更是恭敬地把身體弓成了90度,然後雙手把白羽的試卷舉過了頭頂。

    馬上,趙功名手中白羽的試卷便泛起了一陣金黃色的光芒。

    其他人連同趙功名都感覺到了刺眼的金黃色光芒,但是他們都不敢動,依然保持著原狀。

    良久,一個飄渺的聲音傳來,「甲上!」

    話畢,降臨於聖堂的那股浩瀚力量也隨之消失。而眾人包括趙功名頭上早已是佈滿了密集的汗珠。因為在那股浩瀚力量的壓制下,他們的泥丸宮全部被封,更是生不出任何抵抗的心思。

    趙功名心裡暗暗心驚,聖人之威簡直太強大了,他剛剛竟然暫時感應不到泥丸宮的存在,而文修一身法力便是靠泥丸宮溝通釋放,泥丸宮被封,文修就如同凡人一般。

    不過,也值得了,為了這個甲上!

    秀才試,歷來自賦詩最好的成績便是甲中,而且是四百年前的一位天驕,如今已然是位列聖道成為了半聖。

    可是,這個白羽的釋聖言,竟然是甲上!也就是說,他成為了千古秀才試以來的第一人!如果是自己給的甲上,別人或許會有閒言,但是聖人親自裁決,那就是鐵定的事實了。

    一眾小吏,當時便傻眼了。自賦詩甲上,自從實行科舉制以來,從未有人獲得過,他們今天算是見證了一個新的奇跡誕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