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恐怖靈異 > 蜀山異聞錄

正文 第二十六章 考古重大發現 文 / 迷奇夢蝶

    他們在最初下來的洞穴石廳中得候救援,感覺到心力交瘁,但又心不甘、情不願的,把人折騰得五脊六獸的,競然連個出路都找不到,你說他媽的窩火不窩火?於是,有人便打著手電,不停地在洞中轉悠。

    有位專家柳青蕪是考古方面的權威,他好奇洞廳石壁上的那座石像,怎麼看都覺得彆扭,說它是人物畫像呢,又太醜陋、抽像,說它像古代文字呢,又沒法兒讀出來,於是便生氣地用腳踢了幾下,奇怪的是,那石頭居然發出吰吰的空響。噫,這石像是空的?

    柳青蕪再用腳去踢了它幾下,還真是發出吰吰的空響。於是,便蹲下身子撫摸石像的腿腳部分,攥緊拳頭擊了幾下,也是空空作響。

    柳青蕪掏出隨身攜帶的工具洛陽鏟,開始在石像基座刨土。這是一堆堆已經有些鈣化的泥土,夾雜著無數小塊石頭和風乾的動物**粒顆和皮囊之類東西。他又用力往下深刨,結果刨出一堆不知什麼動物的脊椎骨、腿骨和牙齒來。牙齒類似虎齒或者大猩猩的,有七、八公分長,比人的大拇指還粗。

    柳青蕪仔細觀看了石像上面,發現上面有好多處坑坑凹凹,像利器刻出的痕跡,每處痕跡約十八厘米寬,極有可能動物爪子抓出來的。

    柳青蕪又去前面通道,拿出測量工具,量了一下那些死去怪物們的手爪,發現它的爪子寬度跟石像旁石面上寬約18厘米的痕跡吻合,另外,這些怪物的尖齒上端呈尖狀,但相對尖口頓挫坦平,不呈圓錐形,而呈圓錐體狀,從這一點講它就不是虎牙,因為虎牙長度超過尖牙且形狀略扁,只有猩猿類動物的牙齒才與之相符合。

    而另外一位動物學專家章寒煙則提出他的見解,他認為有可能是大熊貓的牙齒,因為蜀龍山區高海拔處生長有大片竹子,在六、七千年以前,這兒的氣候或許生存有大批量的大熊貓,因為這些骨骼、尖牙和不完整的臼齒,也是雜食動物熊所具備的。

    考古學家柳青蕪繼續拔弄著石像下面的獸骨堆,由於鈣化嚴重,刨起來相當吃力,地下卻出現了赭紅中夾帶著白點點的花斑土,而且越往深處掘進越堅硬。

    面對堅硬的土層,柳青蕪讓李劍秋等兩名特戰隊員用鋼釬向下打眼鑽探,李劍秋拿起鋼釬對準花斑土「叮叮噹噹」地鑽了約半個小時,就在鋼釬最後一次從花斑土中抽出時,鑽孔裡突然「哧」地一聲冒出一股氣體。

    突然,嘩拉一聲,坍塌下一大堆骨骼和鈣化粉沫下去,露出一個20多米深的洞穴,「嗤」的一聲,一陣藍煙湧出,空氣中馬上傳來屍腐的臭味兒。

    考古專家柳青蕪立忙躲閃,但一股詭異的氣味還是直衝鼻腔,無法形容,霉爛混合著惡臭,黏黏糊糊的,好長時間過去了,那種氣味還死死貼在考古學家們嗓子眼上……

    由於好奇心的驅使,柳青蕪也急於往下掏土,一不小心,與戰士李劍秋手中的鐵器發生了碰觸,產生了火花,結果把下面正往外冒出的氣體給點著了,隨著「砰」地一聲響動,一團火球在洞中爆響並燃燒起來。

    柳青蕪癡癡地怔愣了半秒,本能地說了句「大事不好,快跑!…」,箭一樣地在地上翻滾,其他人也在極度的驚恐中,跟著考古專家趴在地上翻滾著。

    正在遠望處觀看的大夥兒,望著通往地上的那個洞口盡頭,有一道藍中帶紅的火焰,像一條扭動搖擺的蛇,「哧哧」鳴響著從孔裡噴發而出,往豎井洞口上面飄去。此時洞中噴射的火焰依然沒有減弱,仍呈蛇狀向豎井洞口邊竄動。

    過了一會兒,火苗漸漸停息了,大家才從趴著的地上坐了起來。柳青蕪和章寒煙兩位專家感覺到臉上額上手上有些火辣辣地疼,其他人用手電光一照,才發現他們倆的眉毛已被燒焦,兩眼流著淚水,紅腫的臉上佈滿了點點簇簇的水泡,極像田野裡散落著的小墳包。

    特戰隊隊長劉寒光與隊員李劍秋分別在柳青蕪和章寒煙的臉上塗抹了一些潤滑膏藥,兩專家忍著疼痛,仍然爬到剛才著火的地方,俯身貼地向下觀看,見到的是一片濃得化不開的黑暗,彷彿沉寂了數千年的黑暗,這裡的黑色似乎已經凝固在了空氣中,考古專家決定下洞察看。

    看書^網列表kanshu^墓室的最中間,他的手中抓著一個重達0.5公斤、純金製成的小鏟子,他的頭上和前胸覆蓋著華麗的金製面具,他手臂的骨骼上掛滿精美的首飾。

    就連他的屍體周圍都堆滿了的數不清的首飾和工藝品,似乎想把生前收集到的所有財富都帶到來生的世界裡去。

    這些還不算全部,最誇張的是,他的四周有幾十具陪葬者的屍體,他們中有年輕的女人、侍衛、僕人,而這些人的屍體上無一不是堆滿了金銀製成的首飾。

    整個墓穴中,死者的骸骨,只是點綴在一堆金銀珠寶中的星星白色。

    墓室下面有一層層厚厚的鈣化土,專家只得動用鋼製小釬和鐵錘,用力往下砸才能往下進行,再用小鏟一點點地鑽土,將鈣化泥土往上掏出來。

    很快,他們便發現了幾顆牙齒,經仔細辯認,那是人類的牙齒。

    牙齒有幼年和成年個體,從牙齒的形態來看,無論大小還是咬合面的形態,這幾顆牙齒都具有比較原始的一些特徵,有點像直立人(俗稱猿人)的牙齒,生活年代應該是從200多萬年前到20萬年前,屬於地質年代的更新世,主要分佈在中更新世,更新世是指地質時代第四紀的早期,地球歷史上的更新世和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相當。

    「牙齒所屬年代如果定在了中更新世,而北京周口店遺址的所屬年代也是中更新世,這意味著『蜀龍山人』與『北京人』同齡。『蜀龍山人』的發現意義重大,往前推進了巴蜀地區古人類生存的歷史。」柳青蕪說道。

    專家們很興奮,加快動作繼續往下掏土,很快就發現更多牙齒,還掏出了幾片頭蓋骨頭,這次發掘,動物學家章寒煙還發現有大量的鬣狗糞鈣化土,說明鬣狗在洞中生活過,這種動物個大,食肉,主要生活在中更新世時期,如今只有非洲還存在。

    鬣狗在洞中生活過?古人類就不太可能在洞中與鬣狗同期生活過,再說,洞中也沒有發現古人類生活的遺跡。古人類的牙齒是如何進到洞中的?

    動物專家章寒煙認為一種可能是動物吃了古人類後遺留下來的,另一種可能是隨流水灌進洞的。

    考古專家柳青蕪又從洞中發現了3顆人類牙齒化石,同時出土的還有17種哺乳動物化石,估計年代距今約3萬年前。

    而位置較高的上洞,與兩顆人類牙齒化石一起出土的有15種哺乳動物化石,估計年代約距今6萬至7萬年前。

    出土的人類牙齒化石雖屬不同時代,但恆齒的基本性狀與近代中國人恆齒的測量數據相類似,均屬晚期智人範疇,而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就屬於晚期智人,他們不僅能製造精細的石器和骨器,還會製造長矛、標槍,用以狩獵、捕魚。

    「這4顆人牙化石中,人類牙齒2顆,分別為右上內側門齒和右上第一臼齒。」動物專家章寒煙說。經過分析檢測,4顆人牙齒,分屬於兩個不同的人,根據牙齒的磨損程度,可以判斷是老年人,另外2顆,分別為左上犬齒和左上第二臼齒。屬於不同的人,一個是成年個體,一個是青年個體。

    在和人類化石同時發現的共有27種哺乳動物的化石中,大型哺乳動物化石,比如劍齒象和犀牛、大熊貓等,小型動物佔優勢,齧齒類的比例最高,推測大約在距今7萬至6萬年之間,當時正是晚更新世第二個亞暖期,其氣候與生態環境較好,大型動物得以有較大發展的空間。

    而到了距今約3萬年前,當時的亞熱帶較好的氣候條件逐漸向偏涼的方向過渡,森林——草原環境開始退化,並向灌木叢——草原過渡,為小型動物特別是鼠類的大規模發展提供了條件,廣泛分佈著石灰岩地貌,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強烈作用下形成了層狀的、大小不同和形狀各異的洞穴,這些洞穴成為天然居所,為舊石器時代文化遺物及哺乳動物化石保存提供較好條件。

    空降蜀龍山的三百名士兵,終於趕到了出事的山崖地點,在與洞中的專家們匯合後,接受了專家建議,一部分人配合生物專家清理犧牲戰士和怪物屍體,打包吊往地上,由空中旋停的直升機一件件往上吊,然後運往成都。

    另一大部人員全力以赴趕往10公里外的那個天坑,尋找別的出路,專家們堅信,一起還有出口或道路,否則那些怪物從哪裡冒出來的?

    戰士們在半腰的洞口邊,紮下地錨栓上繩子,便攀巖而下,沒想到他們在瀑布下面發現隱藏的石梯,而且,石梯有一、兩米寬,石梯的頂上一步旁邊還有一個寬3米高5米的原始山洞。

    戰士們往裡行進,見裡面全是蝙蝠與蜘蛛、小蛇們的世界,地上散落著無數的獸骨、骷髏頭骨,讓人相當驚駭,走了約半個小時,前面被石壁堵住了去路。

    這又是一條死胡同,戰士們又惱又生氣,紛紛揚起槍柄去砸石壁以洩私憤,沒想到石壁竟然咚咚作響。

    「嗯,石壁裡面好像是空的!…」特戰隊員李劍秋突然喊道。

    說完,繼續用槍托猛力砸去,依然是咚咚作響,可就是砸不動也砸不開。

    有個特戰隊戰士閻新宇急了,「大家都後退,都退到百米開外,咱用火箭筒轟,我就不相信砸不開!」

    於是,大家便紛紛後退到百米之外,那個戰士閻新宇肩扛火箭發射器,對準前面洞壁轟去,只聽得嗖的一聲,炮彈如離弦之箭應聲飛去,轟的一聲劇烈爆炸,一團火光伴隨縷縷煙霧騰起,待煙霧散盡時,洞壁上留下一個大口子。

    人們紛紛前往觀看,這被炸開的大口子下面居然還有一個洞穴,不知通向哪裡,隊員們紛紛從大口子穿牆而過。

    噫,奇怪了,這不是先前考古的那個大廳嗎?再一環顧四周,原來炸開的地點競然是那牆壁上石像之所在位置,這麼說來,地下的洞穴競然就是那座古墓了。

    「不好!趕快救人,這洞穴下還有考古專家……」特戰隊隊長劉寒光馬上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指揮其他隊員迅速過來救援,隊員李劍秋、閻新宇等放開手腳,使勁地掏開洞穴周圍石頭,以迅雷不及掩耳們速度,在幾分鐘內將洞口堵著的大石塊搬開,其餘小石塊掉落到了地下墓穴走廊中去了。

    這時,從下面傳來吭…吭…的咳嗽聲,正在墓穴底下工作的考古專家柳青蕪和章寒煙,被上面突然一聲沉悶的爆炸怔住了,以為發生地洞坍塌,心想,此命休已。

    上面洞口被瞬間掩理,多虧戰士們人多勢眾手腳麻利,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三、兩分鐘內清除了障礙,才讓專家們得以死裡逃生。

    嚇壞了的專家們,被戰士李劍秋、閻新宇緊急扶上墓地上空,在石廳中歇息,戰士們勸他們先別下到墓地去了,以免再發生意外。

    專家們猶像了半天,想到現在開展考古深入調查條件尚不成熟,尤其是在安全無保障的情況下,不宜進行下去,於是決定暫時予以放棄,待以後時機成熟條件具備再重新展開。

    當得知戰士們在瀑布下面找到了下行的梯級台階時,很是高興,就迅速撂下此處的活計,欣然與陪同的戰士們前往天坑下面察看。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kanshu.)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