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恐怖靈異 > 蜀山異聞錄

正文 第四十七章 「櫻笑」計劃 文 / 迷奇夢蝶

    其實,日軍於1933年就在哈爾濱設置了細菌戰秘密研究所——後來的關東軍防疫給水部總部(通稱為石井部隊),開始設置在哈爾濱市東南方的拉賓線上的小站背陰河,為了保密,又稱作「加茂部隊」,後來,為掩人耳目又改稱「東鄉部隊」,到1938年初已變成一支大規模的秘密部隊。

    1938年6月13日,日軍將距哈爾濱市中心區往南約20公里地區,當時稱作濱江省平房鎮,劃定為關東軍的軍事特區,在平房附近有三屯、四屯和五屯三個村落,軍事特區大致設在這三個村落的中心位置,成為滿洲731部隊所在地。

    在約6平方公里、禁止入內的寬闊軍事特區內,日軍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建設大規模軍事設施,設施包括宿舍群、發電站、鐵路支線、訓練設施、平時可關押8000-50000人的監獄、大大小小的許多研究室、訓練用的馬場、大禮堂、運動場和神社,軍事特區周圍是架設著高壓電線的土牆和壕溝。

    1938年7月9日,蘇聯十幾名士兵在張鼓峰山頂西側(即偽「滿洲國」一側)構築陣地工事,到7月11日人數增加到40多名。7月15日,3名日軍在防川兩名嚮導帶領下,帶照相機、望遠鏡,潛入張鼓峰附近蘇聯控制的一側,繪製和拍攝蘇軍軍事設施時被蘇軍發現,一名日軍被蘇軍擊斃,其餘人慌忙逃跑,此事端立刻成了雙方衝突事件的導火索。

    張鼓峰位於吉林省琿春市敬信鎮防川村北1.5公里的中俄國界線上,海拔155.1米,按照清代和民國初年中國方面的地圖,以及沙皇時代的俄國地圖,張鼓峰為中國琿春轄境。

    7月29日上午,日軍又發現約有10名蘇軍在張鼓峰以北兩公里的沙草峰構築陣地工事,日方認為這屬無理挑釁,於是,便集結在圖們江對岸朝鮮慶興、阿吾地的日軍第十九師團,於7月30日晚間渡過中朝界河圖們江,以兩個大隊的兵力,在炮火的掩護下,向張鼓峰和沙草峰的蘇軍發起進攻,並於7月31日凌晨,日軍佔領了張鼓峰和沙草峰。

    蘇軍豈能善罷甘休,為奪回陣地,動用了飛機、坦克和大炮,對張鼓峰進行猛烈的攻擊。與此同時,還不斷出動飛機轟炸朝鮮慶興、高邑等地的日軍增援部隊,蘇軍封鎖了圈河中朝大橋,蘇聯海軍又封鎖了圖們江口。

    日軍後方被蘇軍封鎖後損失慘重,無力繼續作戰,於8月10日,日蘇在莫斯科締結張鼓峰停戰協定。至此,歷時13天的張鼓峰戰役宣告結束。

    張鼓峰事件後,日偽當局強令防川、沙草峰、陽關坪、會忠源等地的140多戶農民全部遷出,將這一帶劃為禁區,同時又在防川附近的圖們江上立樁堵江,封鎖了圖們江航道,從此,中國利用圖們江航道的出海的正當活動被迫完全中斷。

    蘇方佔據了張鼓峰和沙草峰後,在陽關坪一帶,將其控制地區推進到圖們江邊,僅留一條通往防川的小通道,張鼓峰之役的失利和隨後的諾門罕戰役的慘敗,給了當時日本軍方信心極大的打擊,以致於取消了原打算進攻蘇聯的西進計劃,轉而把戰略重點放在中國內陸沿海和中原地區,以及太平洋戰場。

    就在張鼓峰事件之後沒過多久,日蘇軍隊又在中國東北與蒙古接壤地區的邊境屢屢發生衝突,1939年5月12日,日、蘇軍隊在哈勒欣河附近的諾門坎地區發生大規模的激烈交戰,此事件也稱哈勒欣河事件。

    1939年5月12日關東軍指使「滿洲軍」進攻諾門坎附近的蒙古人民共和國駐軍,挑起諾門坎事件。7月1日日軍出動第23師團和130架飛機侵入諾門坎,遭到蘇聯軍隊的猛烈回擊,異常慘烈的戰鬥進行三日,日軍遭受重創而被擊退。

    日軍不甘心失敗,於7月23日再度組織部隊捲土重來,實施瘋狂的報復進攻,結果被早已嚴陣以待的蘇聯軍隊打得落花水,僅一天功夫就被擊潰敗逃。

    為了給日軍致命一擊而消除隱患,8月20日朱可夫將軍指揮蘇蒙聯軍,在坦克、重炮、飛機掩護下發起總攻擊,結果日軍遭到裝備優良的蘇軍的重創,死傷1萬7千餘名,第23師團幾乎全軍覆沒。

    23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訂立,9月

    ;看書網言情kanshu.在入口處有大門,供部隊的軍用卡車和大轎車出入。

    731部隊人員前往哈爾濱市時,先乘大轎車或卡車到白樺寮,在內部庭院裡換上便裝再出大門,前往哈爾濱市內,而返回731部隊時,則按相反的順序來進行。

    白樺寮是一種像公用大廈的建築,作為若干與日本軍隊有關的機關、團體的辦公室、投宿、就餐來使用,表面上是滿洲國政府接收的一幢建築物,實際上是731部隊的秘密聯絡站,不過,即使是哈爾濱市市內的日本人中也只有極少數人知道這一點。

    從白樺寮出發,穿過哈爾濱市內,在左手方向可以看見忠靈塔,乘坐大轎車沿著寬闊的農村道路,搖晃約近一小時,通過新發屯,過五屯,來到右手方向可以看到四屯的地方,就看到了與被叫做8372部隊的航空隊專用機場相鄰接的、用鐵絲網和土牆彎彎曲曲包圍著的寬闊的一角,這就是731部隊的根據地。

    在這裡的日本生物醫學專家,根據日軍於1941年侵入荷屬東印度群島時,發現的jan_del_logo_vanderhaven的工作記錄的一份副本,找到了一星半點的理論和臨床症狀醫學觀察,便開始了代號「櫻笑(cherryblossom)」的研究、試驗,宗旨是通過生物實驗,繁殖並訓練一支支喪屍部隊或喪屍軍團,讓這種不死軍團代替不可戰勝的皇軍士卒,續寫統治亞洲的新輝煌。

    他們把這批捆綁來的瘋病士兵或者叫喪屍中的四分之一用來試驗,其餘四分之三用來增加喪屍的數目。增加喪屍數量的來源大致有三個來源:

    (一)東北抗聯戰士、華中和華北戰場上被俘的八路軍戰士和幹部、國民黨軍官兵、反抗的土匪鬍子或軍閥部隊以及城市、農村裡由於同抗日鬥爭有關連而被捕的知識分子和工人們,日軍利用軍用列車把他們由各地的俘虜收容所運往哈爾濱,直接押送到731部隊中去。

    (二)在哈爾濱市內及其附近地區逮捕的蘇聯紅軍官兵(情報部人員)以及白俄和他們的家屬,首先把他們關在哈爾濱市內的「保護院」裡,然後由哈爾濱的特務機關或憲兵隊押送到731部隊中去。

    (三)哈爾濱市郊外「忠靈塔」附近的集中營裡關押的一般中國市民,他們幾乎都是由於上當受騙而被迫當了「試驗品」……其中,也有僅犯了盜竊罪的刑事犯,到了最後,他們競綁架當地大批無辜青壯農民。

    從哈爾濱往731部隊押送犯人,押送囚犯主要是在夜間進行,押送執行隊在領到囚犯之後,先乘坐押送車前往平房火車站,以便交給731部隊。

    在那裡,押送執行隊的車停在大門口,由一個人走近哨兵所,同哨兵進行聯繫之後,哨兵同營地內的監獄值班員通電話,爾後,值班人員出來,把這批囚犯護送進監獄,剛建成時每棟樓有20至24間單人牢房,但是後來,一層樓約有近一半的房間巳轉用為器材倉庫和集體牢房了。

    可是,到了1943年,由中國各地押送來的俘虜急劇增加,他們便利用集裝箱式貨車把這些人員送到731部隊。

    由於這種緣故,原則上一直作為單人牢房使用的特設監獄的牢房,由於人數源源不斷到來,變得擁擠起來。按以往規定,原則上每間單人牢房關押不超過二十個人,但由於戰時需要補充兵力,而日本國內兵源匱乏,只好從中國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一時間就大量增加實驗人數,開始大規模生產喪屍兵團。

    731部隊領導人注意到「過密」狀態,卻認為實行喪屍等各種細菌病毒集體感染實驗最佳機會來臨,他們給每間房內的一個人注射喪屍病毒,然後將他放進關有眾人的牢房中進行觀察,看其他的人群是怎樣被他撕咬而受感染並變成喪屍的,結果證明,這種病毒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進行了量產,達到馬上可以成建制裝備部隊的規模。

    由於喪屍數量的增多,導致每間牢房都人滿為患,又沒有及時分開或輸送到戰場,結果窩在試驗基地牢房裡,造成了許多相互撕咬、殘殺的紊亂現象,基地人員只好又利用這些喪屍繼續新的試驗,以求生產出戰鬥暴發力更強、思維更高階的喪屍群體。

    他們首先給試驗人a注喪屍病毒疫菌,直至他攻擊房間內其他人而讓其變成喪屍,一旦有被攻擊而死亡的,他們便將人體在死亡前血液、淋巴液中產生的抗體和喪屍病毒之間展開了激烈鬥爭中獲勝後的病毒血清,注射到試驗人b身上,這樣,侵入身體的毒性更高的喪屍病毒和試驗人b的抗體之間又展開劇裂鬥爭,產生毒性更強的喪屍病毒,然後,再把它注射到試驗人c身上……

    這樣循環進行旨在培養劇毒性(細菌)的作業,生產出來的喪屍更具生命力,他們往往戰鬥力更強更勇猛,身體素質更高,即使受傷流血不止也感覺不到傷痛,只知道勇往直前殺人,很難被消滅,可以說,最強的的喪屍快接近殭屍的不死之身了。

    這個喪屍身上的病毒很強大,既可以感染別人,他還具有高智商,他們是精心培育後的生物武器,他們跑得快,跳得高,生命力十分頑強,自我修護十分快,利用碳基生命來維持生命,用殺人機器形容再好不過,有些喪屍甚至被像植換了一個新大腦似的,擁有使用武器的本領,聽從命令並不惜一切代價完成任務,符合日軍之武士道精神。

    這種喪屍病毒通過血液傳播,由最初的侵入點前往大腦,然後再通過特殊途徑複製細胞,影響並摧毀它的原有腦細胞,經過這段時期之後的整個軀體機能便隨之停止,再通過停止心跳導致整個感染體死亡,但這個死亡體的大腦卻是以休眠的方式保持存活著,靜待病毒的變異進程,將腦細胞轉化為一個全新的器官。

    這個新器官最顯著的特點在於它們不再依賴氧氣進行生命活動,通過消除對這一非常重要的資源的需求,這些個「亡者」的大腦便可以再度運作,通過一種高度獨立的異於人體複雜生理機能的方式。

    一旦整個變異結束,這個器官將令整個軀體轉變成一種和本來的普通屍體只有很少一點類同之處的狀態.一部分機體機能依然在進行,其他機能則有了很大的增長,有人類思考,會休息,會走會跳動,能使用工具或槍枝武器。

    最主要的是有超常理的力量、體質和自我再生能力,他們不再是移動緩慢、大腦嚴重受損、只有動物一般的智力,而是擁有人類智慧和情感,也不再是全身腐爛、散發惡臭的傢伙,在整個轉化過程就此結束後,他們就是一種嶄新的生物體喪屍(活死人),基本上與正常人無法區分真假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731部隊基地的日本生物醫學專家將抗聯戰士、土匪鬍子、**士兵混編成一個排,由最初的三、四百人一下子轉化成四、五千個喪屍後,他們便開始訓練喪屍成為使用武器的作戰部隊,按照軍訓來指揮它們。

    結果,這些喪屍一開始並不循規蹈矩,他們既不認太陽膏藥旗,也不練武士道劍術,還將160名教官中的70人咬傷。

    幾個小時後也都變成了喪屍群,基地的日本指揮官們只好將全部5000多只喪屍,分散運往中國各地的戰區,投放出去攻擊中**隊。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kanshu.)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