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恐怖靈異 > 蜀山異聞錄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 故鄉格利澤星 文 / 迷奇夢蝶

    過了一段時間,從八卦村寨敗逃下來的外星人頭目駕駛的飛碟,便停留在了王國那金字塔形水晶大樓頂上。

    地下王國女王隆重而友好地接待了外星人頭目,答應暫時收留並安頓飛碟裡的大批人員。

    外星人頭目趁機要求女王借給他一支軍隊,他要重振其鼓,打上地面去,報復並收回蜀龍山區的外星人基地。

    那嫦娥女王因前段時間與地上社會的專家和潛水員,相處很融洽、愉快,不忍心讓外星人與地上人類兵戒相見,於是,女王便苦口婆心地極力婉勸外星人頭目,不要輕言發動戰爭。

    並告誡外星人頭目:當今世界和平是主流,人們都厭棄甚至反對戰爭,與地上人類為敵,大家都沒好處,都不得安寧,她本人幾千年來沒少經歷過戰爭,所以對和平的渴望與守衛是孜孜以求的,女王婉言謝絕了外星人頭目的出兵攻打地上人類社會的要求。

    本來,女王對外星人在蜀龍山區基地的所作作為,平常也是略有所聞的,尤其是它們培植細菌、組織喪屍部隊等等一系列的劣跡,真讓女王有些反感甚至憤怒。

    雖然是這些外星人把她和后羿的另一位遺霜易秦娥,從月球帶到了地球並幫她們分別建立了地上蜀龍山八卦村基地和地下王國,蜀龍山八卦村基地由易秦娥掌管,而地下王國就由她嫦娥統治。

    這樣一來,她似乎應該知恩必報,但她自古以來受到儒家思想熏陶較深,凡事皆持中庸態度,以和為貴,以鄰為伴,以誠相待的觀念,早已植根於她的王國與臣民心中,所以,她從不輕易發動戰爭,除非,別人侵略她國,她不得不奮起反抗。

    她常常就憂慮,外星人蜀龍山區基地研究發展那麼多年,是想霸佔和統治整個地球人類社會?還是只想控制她的地下王國?他們把易秦娥趕出八卦村又為什麼目的?難道又是爭權奪利?或者是易秦娥看不慣他們劣跡斑斑的惡行才出逃的?

    還可能是易秦娥不想看到野心膨脹的外星人毀滅人類、獨霸地球,才想借地上人類社會剿滅它們?如果是這樣的話,易秦娥的本質未變,良心也未泯滅,做人的基本面還在!

    外星人頭目見得不到女王的戰爭支持,忿忿不已,咬牙切齒:將來,整個地球都為我所控制,區區一個小小地下國,居然敢拂我意?連一支軍隊都不肯借我?真是翅膀硬了,吃水忘了掘井人,老子總有一天會滅了你個該死的地下國和那個地上社會,將你和易秦娥兩個該死的寡婦打回十八層地域,見你們那白骨森森的老公去!

    外星人頭目怒氣沖沖地離開了地下王國繼續向西北飛行,沒多久便找到中國新疆羅布泊神秘出口,以每秒十萬米的加速度迅速竄入九霄,待中國戰機和空間中心的衛星發現它時,早已躍出大氣層外並進入太空軌道了,沒過多久,這只飛碟與前來接應的格利澤星球飛船遙相呼應了。

    中**方本著息事寧人,為了不將事態擴大到宇宙空間大戰等無可收拾的局面,也就沒有從空中發射粒子武器將其摧毀,而放任它逃亡回格利澤星球。

    格利澤和太陽相比,質量小,亮度弱,溫度低,但比地球要大,它的宜居帶更加靠近恆星,其內側距離恆星大約1500萬公里,距離地球大約22光年,至少有5顆行星繞著它公轉。

    這三顆gliese格利澤行星的質量是地球的10倍,有適宜溫度和液態水,行星上存在海洋和湖泊,還存在成分複雜但穩定的大氣,包括對生命最重要的二氧化碳和氧氣循環,這3顆行星公轉週期分別是28天、31天和39天。

    億萬年前,它們外星人對格利澤星進行了適活生存的改造,所以才達到現如今的生態環境水平,它們的改造情形與過程是這樣的:

    第一步是對非常乾燥、寒冷的格利澤星進行加熱試驗,使其升溫。他們在太空軌道上架設系列反向鏡,將許堅強反射到格利澤星表面,在環格利澤星軌道上架設,將反射鏡放置在距格利澤星32萬公里處,利用這些鏡子反射太陽輻射從而提高格利澤星的表面溫度。

    反射鏡直徑為250公里,材料為聚酯薄膜,這樣巨大反光鏡的重量將達20萬噸,外星人利用在太空中找到的材料來建造這些反光鏡,通過反光鏡將許堅強集中反射到格利澤星兩極的冰蓋上,使那裡的冰融化,釋放出儲存在冰內的二氧化碳。

    多年之後,氣溫上升將導致氯氟烴等溫室氣體的釋放。同時,又在格利澤星極冠上撒上炭黑,以增加許堅強的吸收量,同樣也促使極冠融化,生產和釋放氯氟烴氣體,增強溫室效應效果。

    第二步用含有氨的巨大冰凍小行星猛烈撞擊格利澤星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和水,並在格利澤星上建地熱採集系統來提升地溫。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在小行星上以某種方式安裝核火箭發動機,100億噸重的小行星撞擊時將產生大約1億3千萬兆瓦的能量。

    一次碰撞產生的能量可以使格利澤星的溫度上升3c,溫度的突然升高將造成大約一萬億噸的水融化。

    50年內通過幾次這樣的碰撞,將會創造出溫和的氣候,還可以製造出足以覆蓋星球表面25%的水。

    另外,作為補充,他們還建設了數目龐大的核電站等設施來以輸出溫度,加快地溫提升的進程。

    改造格利澤星的第三步是增加大氣濃度,改變大氣組份。與地表升溫同步,極冠的乾冰和水冰將部分融解或昇華成氣態,土壤中的二氧化碳也將釋放出來。

    為使氧增加,他們先後無數次移植了地球上的極地雪山抗旱、抗寒、抗貧瘠的綠色低等自養植物,由於格利澤星的太陽光強度不足地球一半,他們就用人工電光源補充,以增強植物光合作用以釋放氧氣,還通過工業分解格利澤星上豐富的氧化鐵來增加氧氣。

    後來乾脆通過格利澤星表面本身的元素來製造「全氟丙烷」,這是一種比二氧化碳有效10000倍的「超級溫室氣體」,通過向格利澤星大氣層中不斷排放這種氣體,結果就產生了難以想像的連鎖性「溫室效應」,從而讓他們的格利澤星在數百年後終子變成一個氣候如春、堅冰融化的溫暖濕潤世界。

    第四步是建立格利澤星表面生態環境,他們曾經從地球運去大批充氣透明塑料屋作為格利澤星上的暖棚,這些暖棚的頂層鍍上金屬塗層抵抗太陽紫外線。

    同時選擇地球凍土帶和雪山之耐寒、耐旱、生命力強之低等自養綠色植物作為登陸格利澤星之先鋒植物,如冰雪藻類、冷水鹿角菜、雪地苔蘚、地衣、石松蕨等。

    通過植物風化作用,乾燥貧瘠的土石變成含水的土壤,再移植一些抗寒抗旱的微生物、真菌、蕨類、松柏科、菊科、沙草科植物,將來環境有所改善再移植灌木、花卉到室外,逐步建立格利澤星上的綠洲、草原和園林,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

    第五步是建立格利澤星農牧業,形成農副食品自給。他們先後從地球上招募(實際上是掠走、綁架、抓捕)農業科技技術人員和種養殖人員,到他們的星球開展種植,或教人種植。

    初期的格利澤星是溫室農業,作物和禽畜是轉基因或基因變異後的抗寒抗旱品種,穀類、薯類、蔬菜、果樹、蜜蜂、家禽、家畜等須針對環境選擇。格利澤星大氣中豐富的二氧化碳有助於農作物豐產,但室內太許堅強太弱,就只好增加電光源。

    雖然農作物和禽畜生命力較脆弱,一旦格利澤星氣溫、水分、土壤、肥力等環境改造到一定程度,他們便大肆開展了室外大田農牧業。

    第六步是建設能源和原材料工業設施。建核電站、建液氫和液氧工廠,以解決車輛、機械及回航火箭能源,建大規模太陽能、風能設施,開採金屬礦藏,提煉金屬材料,開採石塊、黏土以建築廠房。

    格利澤星的能源和材料只能就地取材,如果靠地球這邊運過去,成本太高,且當時之空間運載能力也不可能完全達到。

    第七步是建設格利澤人生活基礎設施。建居民區房舍,確保供溫、供水、供電;建好道路、車場、火箭發射場,確保交通暢通,建好倉庫,儲備糧食、飲用水等生活物資,為接待地球移民來及其它星球旅行者甚至定居者做好準備。

    這些格利澤星人將太空中寒冷貧瘠的格利澤星,改造為溫暖綠色的外星人類家園,經過了約1000年左右的時間,格利澤星終於被改造成適合人類生存的美好家園。

    其間,前生物階段需要了100年左右,主要任務是加熱格利澤星,溶化極冰和凍土,釋放二氧化碳,在此階段,格利澤星仍是寸草不生星球,微生物階段需要了200年左右,此時,藍細菌和藻類可以很好地生長,它們能抵禦空間輻射並可產生氧氣和氮。

    苔蘚植物階段需要了300年左右,苔蘚和青苔是主要植物,它們有效地產生氧氣,使大氣層中的氧氣濃度增加,隨著苔類植物大量生長繁殖,格利澤星表面的水土得到保持,此階段格利澤星表面水在不斷增加,收集在峽谷和隕石坑中,格利澤星呈現綠色植物與湖泊相伴而生的情景。

    開花植物階段,南、北方植物階段各需要了100年左右,到了開花植物階段,大氣層中氧氣的含量進一步增加。格利澤星日平均溫度高於10c的天數將至少為56個格利澤星日。

    此時格利澤星不僅可以見到綠色植物,還可以看到五顏六色的鮮花,到北方植物階段時,大氣層中的氧氣增加到80毫巴以上,針葉樹(如松樹和雲杉等)能夠存活。日平均溫度超過10c的天數將達到100到200個格利澤星日,至此格利澤星實現了禿星、褐星到綠格利澤星的跨越。

    到形成溫暖的生態系統階段已是800年到1000年以後的事了,工程不可謂不浩大,時間不可謂不長久。

    格利澤星城市的建築幾乎與格利澤星土壤和大氣成分的改造同時進行,一個個典型的格利澤星城市有著大型的穹頂狀天幕,把整座城市包裹在裡面,也使得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與外界的低溫、低氣壓、強輻射隔絕開來。

    城內安全而溫暖,是一個封閉循環的環境,空氣是人造的,成分經過仔細的調配,陽光也可以是人造的,因為格利澤星上的許堅強太過淡薄,而充足的規律的光照對所有人類的健康非常重要,對植物更是如此。

    城市的選址也是經過仔細考量的,基本上是選在盾狀火山的山麓下,考慮到萬一遇到小天體撞擊的時候可以得到高山的庇護,城市又建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緯度最好別太高,這樣離格利澤星的發射場會比較近,因為格利澤星的地下水系很多,城市建造前必須探測明白,確保地基堅固。

    人們外出時必須經過空氣封鎖閘門,穿上外出服,攜帶氧氣瓶。外出服不像宇航服那樣需要附上氣壓,只要在防輻射和保暖的外層內再加上一層特別緊的內衣給皮膚以適當的壓力就好了。

    鞋底需要特別的保暖,需要執行城外任務的人員還必須在外出服內戴上特別保暖的手套,不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絕大部分時間都應該在城市內進行,只是要從一個天幕轉移到另一個天幕。

    未來的格利澤星移民將扎根於這個星球,在它的表面繁衍生息,就像我們的遠祖在地球上所做的一切那樣。

    第一個「格利澤星寶寶」已經在地球人類踏足格利澤星前出生了,幾代之後的格利澤星居民在外觀、至少在身高上與地球人有著明顯的差異。

    以前,格利澤星居民前往地球上探親,他們會出現強烈的不適反應:心臟、骨骼、肌肉和大腦都無法適應突然增加了兩部的重力,地球的環境對他們而言是糟糕的超重狀態,對格利澤星居民的生理結構是嚴重的負擔。

    因此,未來移民至格利澤星的地球居民返回地球較困難,而地球居民倒是可以進行往返格利澤星的旅行。

    未來人類將可能會分為「格利澤星人」和「地球人」兩個分支,也許在更遙遠的未來,人類將成為整個太陽系的主人,但不管移民到哪個星球,發展出怎樣的文明,宇宙中那顆小小的藍色星球永遠是人類的基因發源地。

    本書首發於看書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