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恐怖靈異 > 蜀山異聞錄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八章 堅強鑄精神 文 / 迷奇夢蝶

    地震發生的當時,狄月亮在成都城北為他的網店購買一批方便面和礦泉水,空中不時傳來陣陣爆炸聲,外星飛碟與各國戰機往來穿梭,閃閃飛曳的導彈、激光光束你來往往,把天空裝扮得五彩迷離,突然地震襲來,手機通訊頓時中斷,狄月亮意識到大災大難來臨,人民群眾定會陷於水深火熱之中,是他報達和回報社會關愛的時候到了,電影《便衣警察》裡不是有句歌詞「危難之處顯身手」嗎?他毫不猶橡,立即行動起來,狄月亮背著價值2000多元的方便面和礦泉水第一時間徒步向汶川進發。

    狄月亮是來自寧夏的西南民族大學大一的普通學生,由於家境貧寒,他從小就受到很多人的幫助,因此他一直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回報社會。他沒來得及跟家裡報平安就奔赴災區前線,趕到都江堰後,他開始向剛剛從災區徒步逃出來的災民分發方便麵,一位從漩口鎮逃出來的災民緊緊握著他的手哭著說:「我們吃到的第一份食品就是你送來的,你是我們的救星啊!」

    他一路打聽汶川的情況,並繼續向前進發,一路上狂風加大雨,也沒能擋不住狄月亮急行的步伐,徒步10小時,也沒能進入汶川城。他並不灰心,第二天凌晨5點,他又背著救災的食品上路了,還是要徒步前往汶川。在10小時的翻山越嶺中,他躲過山上不斷掉落的碎石和隨時可能塌方的道路,在下午3點終於到達了水磨鎮前往汶川的路口,由於前方山體滑坡,路完全坍塌,根本無法再往前行進,他只能哽咽著將剩餘的食品分發到身邊水磨鎮的災民手中,「即使不能進入汶川幫助那裡的人,也要盡自己所能幫助周圍的災民!」他頗感興慰地說道。

    已經累得滿頭大汗的狄月亮顧不得休息,氣喘吁吁地鼓勵遇到的每位災民:「你們不要灰心,有黨和政府支持,有全國人民作敦實的後盾!大家要堅強自救!」

    狄月亮將他所帶的100餘桶方便面和礦泉水分發一空後,又徒步回到都江堰市,於14號乘坐一位志願者的車回到學校。狄月亮的這一感人舉動近日在西南民族大學引起強烈反響,他迅速成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經過短短幾個小時的休息,他又在學校裡發動同學許文傑、馬世賢,背起網店裡所剩無幾的方便面和礦泉水,再次向災區進發。

    到都江堰後,他們又徒步近10小時來到水磨鎮,由許文傑、馬世賢負責將食品送到災民手中,而狄月亮則去山上幫助前來救援的解放軍抬傷員,那裡的山非常陡峭崎嶇,地震後還不斷有碎石滾落下來,在下山的過程中,他一不小心踩進了碎石堆裡,腳踝卡在石頭縫中受了傷。

    「等我的腳傷好了後,還要再組織同學進入災區,為災區人民盡自己一份力。」狄月亮痛苦又充滿信心地說道。

    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附屬醫院醫務部副主任高天君,是該院派往汶川縣醫療隊的隊長,和他們同在一起的還有解放軍總醫院的7支醫療隊,總醫院負責承擔首批進入映秀鎮的救援任務,但由於道路塌陷嚴重,當時通往災區的路都被堵,醫療隊決定挑選年輕力壯的同志組成尖刀班,從紫坪堡水庫乘衝鋒舟前往映秀鎮。

    高天君主動請纓,最後和戰友關長勇一起加入尖刀班,第二天凌晨5時,新組建的尖刀班一行10人出發了,經過陸路、水陸的顛簸,從紫坪鋪到漩口,隊員們看到的是滿目瘡痍,沿途不斷有巨石滾落到陡峭的山路上。

    走到最險的路段時,高天君一直走在最裡面,讓其他隊員和群眾走在外面,以免被山上滾下的石塊砸傷,當時餘震仍在不時發生,不斷有山體滑坡,隊員們冒著生命危險繼續前行,在距離映秀鎮約80公里時,高天君看見有一個從映秀鎮方向出來的倖存者迎面走來。

    「同志,你走外面,裡面都是坑。」就在高天君高聲提醒那位倖存者老鄉注意安全的時候,他卻突然一腳踩空,一個塌陷的地洞就在高天君自己腳下,高天君腳受傷了,資深的骨科醫生關長勇小心地抬起高天君的腳,發現高天君的左腳骨折了。

    高天君一手抓住關長勇的胳膊,「扶我起來。」可腳剛一離地,他就感到鑽心的疼。

    關長勇內心激烈地鬥爭著,護送隊長回去,還是繼續前進?

    「你們先走吧,別管我!」高天君說,「扔下我,先去救其他人!」

    高天君明白處境的危險,但他是個軍人,此時如果突擊隊為自己耽擱了,將會影響大家進入映秀鎮去挽救那些瓦礫下的生命,他推了一把關長勇,「別忘了咱們醫院這批就數咱們兩個,不能劍還沒出鞘就折斷了…」

    山體還在滑坡,碎石和泥土倏倏地往下掉,高天君一個人待在這裡隨時都有犧牲的可能。高天君和隊友們約定,如果可能,派人兩個小時後來看他,如果他安全撤離,就用石頭壓一個口罩放在那裡。

    「如果沒有,就說明我遇難了。」高天君平靜地對隊員交待說。說實在的,當時高天君也很怕,一會兒滑坡又開始了,剛才走過的路一下子全沒了,左腳還在鑽心地疼,不知什麼時候,也不知道會不會遇到救援的人。儘管擔心隊長的安危,但為了執行任務,關長勇和隊員們只得和高天君告別,繼續趕往映秀鎮。

    離開駐地5個半小時後,尖刀班一行九人終於抵達了映秀鎮,並迅速展開救援,臨時手術室一建好,關長勇和隊員們就忙開了,隊員們有協助關長勇為當地傷員作清創消毒的,也有配合醫生做縫合及固定骨折手術的,忙忙碌碌沒有停歇時間。

    漩口鎮那邊打來電話,說是急需一批藥品,關長勇當機立斷,馬上派護士尹小玲和五名同伴乘衝鋒舟前往重災區汶川漩口鎮,離臨時救治中心安置點還有一段無人區約3000米路程時,由於無法通行,她們只好下船上岸步行前往。

    每個人身上都背著20公斤藥品,一深一淺地步行,突然,尹小玲深陷無人區泥沼,她大叫一聲後,大腿便沒入了深深的泥沼。「先救藥品!」身形嬌小的她,用力將藥品包扔了出來。

    隊友們立即展開緊急營救,他們找來粗實的籐蔓植物做拉繩,幾次嘗試後,大家終於將「泥人」小尹拉出爛泥沼,尹小玲全身惡臭,足纏刺籐,鮮血流淌,大家給她簡單包紮後,便扶著她一腐一拐地向漩口鎮臨時救治中心安置點走去,最後走了近3小時,尹小玲他們終於到達目的地。

    成都武警指揮學院的戰士從災區撤回時,將困在山上半個多小時的高天君救起,這讓關長勇他們久久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中午13時30分,映秀鎮又發生較強烈的餘震,導致回程路段塌陷。

    由於關長勇需要將在映秀鎮取到的資料送回駐紮地,為下一輪營救做準備,他只能爬行返回漩口,當到達漩口鎮時,關長勇已經筋疲力盡,癱倒在地,重度昏迷過去,他已整整在路上爬了5個小時!

    關長勇醒後,問的第一句話就是:「隊長呢?」,當隊友告知隊長高天君已被成都武警指揮學院的戰士安全送到醫院時,他那滴轉了半天的眼淚,終於滾落下來。

    地震發生當天下午,濟南軍區援助汶川地震災區先遣人員160人從濟南乘專機奔赴災區,包括濟南軍區和所屬兩個集團軍的先遣指揮組25人以及5支醫療隊135人,濟南軍區某旅1000餘名官兵乘列車開赴災區,濟南軍區某機械化步兵師摩托化機動第一梯隊300人、30台車順利到達陝西渭南。

    成都軍區赴汶川先遣部隊通過海事衛星電話,向成都軍區駐都江堰前線指揮所報告都江堰通往汶川的213國道出現10餘處塌方,機動車輛基本不能通行,先遣部隊距離汶川還有75公里。

    在通往汶川映秀鎮的路上,解放軍坦克、裝甲部隊指揮官李宏儒,帶領1500名官兵爬高山、攀懸崖、鑽涵洞,徒步奔襲13小時抵達映秀,使該處逐步恢復對外聯繫。李宏儒出發前,得知家裡房屋倒塌、10多位親人遇難失蹤,但同時也接到赴映秀鎮抗災的命令,他把不幸壓在心底,化悲痛為力量,毅然決然前往映秀。

    數百被困群眾見到李宏儒他們到來,獲救後無比激動地哭訴道:感謝黨給我們派來了救星!……

    通往水磨鄉連三坡村的道路再次被泥石流阻斷,村裡的90多名藏族群眾缺水斷糧,在鄉親們發愁之際,一隊肩扛重物的解放軍官兵在第二天凌晨出現了,這些官兵是解放軍坦克、裝甲部隊突擊隊的隊員,他們不僅給鄉親們送來了柴油發電機和食品、藥品,藏族軍官張次爾還用藏語和鄉親們交流,有效緩解了大家的緊張心情,堅定了大家戰勝自然災害的信心。

    解放軍坦克、裝甲部隊抽調兩台野戰炊事車為災區群眾做飯、煮麵、燒水,讓13個村鎮的6000多名受災群眾吃到熱食、熟食。

    「解放軍官兵餓了啃乾糧,渴了喝冷水,卻把熱氣騰騰的飯菜送到我們手上,我們太感動啦!我們控制不住激動的內心,我要高聲呼喊:解放軍萬歲!中國gongchan黨萬歲!」災區群眾劉志富淚流滿面地說。

    因轉移被困群眾疲勞過度,坦克、裝甲部隊的藏族軍官張次爾還出現了虛脫,被自發而來的災區群眾用擔架抬往醫療隊治療後,仍執意出院加入搜救隊伍。

    他哭著說:「我們是人民子弟兵,現在群眾遇困難了,就是死,我也要死在救災一線!……」

    災區群眾就守在他身邊攔住說:「等你盡快好起來,不是能救更多的人嗎?」

    凌晨,解放軍坦克、裝甲部隊官兵在漩口鎮逸夫小學廢墟內,發現一名被預制板卡住的孩子,以李宏儒為首黨員戰士當尖兵、打頭陣,衝向最危險的地方,他們鑿洞鑽進廢墟,臉被瓦礫劃破,腿被鋼筋刺傷,大家全然不顧,同樣的血肉之軀,與廢墟瓦礫進行著血肉之爭,擔負最艱巨的任務,發揮最關鍵的作用,風雨中挺起堅強的脊樑,經過10個小時的接力大營救,硬是將孩子從死神手中搶回。

    坦克、裝甲部隊其他官兵在映秀鎮的救援現場也有喜迅傳來,營救時間也長達56個小時、在廢墟中被埋了150個小時的映秀鎮水電公司職員虞錦華,被坦克、裝甲部隊藏族軍官張次爾和他的戰友們成功救出。

    虞錦華被埋在六層水泥板下,裡面亂石、水泥柱交錯,營救人員很難判斷承重部位。為了保證虞錦華的生命,營救人員採用了5個不同方案,最後採用的方案是從廢墟上方打探洞,壓在虞錦華上方的水泥板被逐層打穿,但虞錦華下肢也已被水泥板擠壓壞死,奄奄一息,同時,她被一具遇難者的遺體擋住,拖出遺體導致的屍水漏洩可能危及虞錦華的生命,而且餘震引發的塌陷令營救極其艱難,探洞直徑一度從40厘米縮小至20厘米,醫生用了近兩個小時對虞錦華進行了高位截肢手術,她最終獲救,虞錦華的丈夫與救出的妻子重逢後喜極而泣:

    「親愛的,找到你了!那些猜測讓我膽戰心驚,那些思念讓我丟失了魂靈,你是我的惟一,這個時候,我才知道,我們一萬年都不能分離!……」

    又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坦克、裝甲部隊官兵在汶川映秀灣發電總廠辦公樓廢墟中將該廠職工馬元江成功救出,此時距5月12日14時28分大地震發生,已近179個小時,這真是人間奇跡!

    馬元江是映秀灣發電總廠發電部副主任,今年被評為廠勞動模範,地震時馬元江正在辦公大樓開會,身體沒有受傷,躲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摸索著將身邊的小水泥塊和其他雜物清理開,躺下休息。

    32歲的馬元江出來後能夠說話,稍稍休息開始少量進食,在現場指揮的映秀灣發電總廠黨委書記吳耕激動地說:馬元江的心態太好了,這是他能夠活下來的重要原因。

    對馬元江的救援超過30小時,藏族軍官張次爾和他的坦克、裝甲部隊戰友利用風鎬、液壓鉗等設備,一點一點地深入,一厘米一厘米的推進,經過上百人次的輪換,終於打穿十餘塊混凝土,鑿開近10米的水泥鋼筋通道,最終將他救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