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穿越重生 > 農家藥膳師

正文卷 第86章 你眼抽了麼(2) 文 / 風間雲漪

    若知道,他不知會有何感想!

    「僅此一次,下不為例!」

    段景之明白江雲漪的意思,只是他不想在她心中留下他小氣的印象,所以這第一頓飯他當然不會含糊。

    江雲漪聳了聳肩,也明白段景之心裡是如何想的,當然不會去計較。

    兩人用過飯,小二把飯菜撤下去,備了飯後茶上來,把門一關,人就退了下去。

    「對了,上次在錦繡坊你遇到那位沈小姐在齋試營業當天有來過,這幾日也一直有派人過來打聽你的消息。」

    待小二退出去後,段景之才把沈素素三番四次派人上門尋她的說了說。要說齋的女客區生意之所以會被帶起來,還跟這位沈小姐有關呢。

    「她有說找我何事麼?」

    江雲漪挑了挑眉,沒想到沈素素真會去齋找她。她給沈素素開的藥膳方至少夠她渡過這個冬季。

    「就是謝謝你救了她,再則想請你到沈府聚一聚,說是想當面謝你。我們齋女客區的客人有一半是她和陳小姐介紹來的。」

    沈家和陳家在安雲也是大戶,而沈素素和陳宛在安雲素有才名,與安雲的很多閨秀交好,這樣齋也經他們慢慢傳至其它閨閣少女口中。

    至此在安雲有一家名為齋的茶樓有特為他們女賓準備的間,這個消息自慢慢在安雲一些女眷口中傳開來。

    它的速度雖然沒有齋這個名字在安雲傳播的速度快,但能讓閨中女眷記住它已是極不容易的。

    「我知道了,如果她下次再來,我幫我轉告她,若有機會我一定會登門拜訪。」

    江雲漪瞭解地點了點頭,沒想到這個沈小姐的身份還挺不簡單。安雲才女?這麼說她跟書畫街那些才女才子們一定很熟。

    「近日來除了一些安雲富戶外,我們的另一個主要客源就是經常在書畫街行走的一些書生。女客區另一半客人就來自於我們在書畫街做的宣傳!」

    說到書畫街的客源段景之似乎碰到了一些難處,眉眼間並無初談齋成功試營時那種奕奕神采。

    「景之是不是想說,這些人雖成我們的主客源,但他們花錢不多又極難伺侯,反倒不如富戶們給的大方又好周旋是吧?」

    江雲漪見段景之說到書畫街的客人時並無先前他們在齋談論時那麼眉飛色舞,就猜到了其中關鍵。

    在古代有一點才學的人都極為自負,認為商人好利,不配與他們結交。卻不知若沒有這些商人,一個國家就休談富裕與繁榮。

    「既然你都能想到這一點,想必當初讓我們在書畫街做宣傳應該另有用意吧?」

    段景之看江雲漪一下就看到了關鍵,依近日來跟她相處的認知看,她這麼做必有深意。

    「者,也!景之須知大周臣多過武將,各個省會者眾多,且都擠身上流。」

    江雲漪微微給段景之提了個醒,也不知道他能不能領會其中真意。

    大周朝以孝治天下,朝中的臣數量佔大半以上,她讓齋收籠這些人,不過是想借他們的筆桿子說說話而已。

    要知道明年就是三年一次的大考,從鄉試、縣試、府試、會試再到殿試,這麼一個在大周人墨客間宣揚齋的機會她不抓住才傻呢。

    「安雲雖然是小地方,便自建鎮以來一直重,因此本鎮的者尤為多。一般考場之上少說有近半的人都出身安雲。明年剛好是三年一度的大考,你是想利用這個機會讓這些人把齋的名號帶出去?」

    段景之微一沉思,馬上就嗅出了江雲漪話中隱含的深意。在大周人自有他們的圈子,非志同道合者很難融進去。

    若齋真能得到這些人的贊同,有這樣一條無形的人脈網,關鍵時刻拿來用,絕對是一股很可怕的力量。

    「既然你都想通了,接下來要怎麼做不用我教你了吧?」

    江雲漪沒想段景之一點就透,也就不再費唇舌,接下來的事就全權讓他自個安排了。

    「雲漪,你這腦袋怎麼長的?既然能一下想得如此長遠。」

    段景之打趣,他實在想不通,江雲漪一個女子是如何有這一堆的主意,別人才想了一步,她已經想了三步了。

    連齋未來可能會遇到的阻礙她都步下了這樣可怖的暗棋以作應對,這得多精明的頭腦才能想到啊。

    「別管我的腦袋怎麼長的,該談的都談完了,我想去買點東西。」

    江雲漪喝了一口茶,想著她還得備一些禮物回去給小小他們當新年賀禮呢。可不能再這樣耽擱了。

    「我陪你吧,剛好也給小小他們買些新年禮物。」

    段景之起身先去結了帳,扶江雲漪上了馬車,問了她需要買什麼,就讓車伕直接將車駕過去。

    「先去首飾鋪先看看吧。」

    上一次上集都跟江大月買年貨了,根本沒時間逛街為小小他們挑些新年禮物。

    今兒個特地出來除了看段景之及齋的試營情況外,就是要買一些新年禮物,待年關一到,用作走訪親戚的賀禮。

    段景之暗罵自己笨,怎麼就給忘了江雲漪是女孩子,哪個女子不喜歡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這是齋近日盈利你所得的分成,你先收著吧。」

    段景之想起在齋時讓人取了三百兩現銀,趕緊交給江雲漪。那一會子她買東西時也不會束手束腳。

    「三百兩?看來我們的生意真的很不錯。」

    江雲漪欣喜地接過段景之遞過來的銀票,眸光裡難掩詫異。她沒想到齋試營短短幾天竟然能賺到這麼多!

    太好了!她終於有銀子了,而且還是好多銀子。江雲漪趕緊將銀票貼身收好,這要的巨款可不能讓人看見。

    歡歡喜喜地到了首飾鋪後,江雲漪迅速地挑好了禮物,爽快地付過銀錢後,讓掌櫃將東西包起來。

    段景之一直站在一旁,沒有給多餘的意見。待江雲漪付完帳後,段景之又陪著她買了其它送給親人的年禮。

    待江雲漪將東西買得差不多了,段景之才帶著她買了他要送給小小他們的禮物。

    段景之的禮物也不算貴重,他給高子買了全套的筆墨紙硯,知道高子近日想學帳房又給他買了一個算盤。

    至於小小,他給她買了幾本詩集,說女孩子就應該學些詩詞歌賦,將來當才女才好。

    「買什麼詩集啊,我可不懂詩集。」

    江雲漪無語,她知道古人在學方面都堪稱時代楷模,在現代時她因為寫了一手好字,也認識了不少這一方面的權威人士,所以她的學素養還是有幾分的。

    可她發誓她真的僅限於喜歡寫字,品品書,品品畫還成,其它的她懂得實在不多。

    所以在教授兩個孩子方面,她從來不涉及詩詞歌賦,至於琴棋書畫,她也只在書法上讓兩孩子下苦功,其它的亦從不涉及。

    除了家庭條件不允許外,她覺得學這些東西還不如學些更實用的。農家孩子能讀書識字就不錯了,她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培養才子和才女。

    「難道你從來沒想過讓高子去考科舉?」

    段景之驚訝,除了驚訝江雲漪竟然不懂詩詞外,還驚訝她竟沒有讓兩孩子學詩詞。

    小小是女孩子這東西可學可不學,但高子畢竟是男孩子,考場之上詩詞方面都是必考的。

    他本想著給高子買筆墨紙硯,給小小買詩集,這樣兩個孩子都用得著,哪裡會知道會得知這樣的內幕。

    「考科舉?呵呵,沒想過。」

    江雲漪教兩孩子讀書只是不想讓他們成為盲,至於參加科考舉試,她真沒想過。

    官場之黑暗她在前世早就見識過了,哪會讓高子去參加科考。

    「那就買政論方面的書籍吧。即使不參加科考,多讀點這類書也沒壞處。」

    段景之將那幾本詩集換成了政論類的書箱,也不問江雲漪為何沒有讓江小高參加科舉的想法。

    「不過你這話倒提醒了我。聽說家中若有人有功名在身,可以免稅?這樣子我倒可以讓高子去考個秀才或舉人什麼的。」

    江雲漪突然想起第一次上集時,她在書畫街買的一本有關這個時代的律法書籍有談到,家中有功名者可免稅收的規定。

    難怪大周朝有那麼多人想考功名,原來還有這好處。要是高子以後能考中功名,那可是直接打進者內部的好機會。

    又可以免稅,又可以融進這些者的圈子,一舉兩得的好事兒,她為什麼不幹?

    「你還知道這條律法!?」

    段景之聽此,越發看不懂江雲漪,她竟然知道大周朝有功名在身的人是可以免稅賦的,但她為何不讓江小高參加科考?

    他相信以江雲漪學識與聰慧,將江小高培養成為一個武兼備的人並不是難!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想做好生意如果不知道這個國家的律法,那我不是等著被官府的人拆吃入腹嘛。」

    江雲漪翻了翻白眼,她前世雖然不做生意,但她認識的那些商界名流有半數以上比律師還要懂法律。

    所以在她決定要在這個古代利用藥膳做生意發家起,她就已經開始做萬全準備。

    除了必看的醫書外,有關這個國家的律法書籍也是她研究的對象。

    「你這個想法倒新奇。」

    段景之笑著搖頭,付了銀錢,細細想了想她所說的,突然覺得她說得很對。想要做長久的生意,吃透國家律法是完全有必要的。

    「成了,時侯不早了,我們該回去了。」

    跟段景之的一番談話,讓江雲漪改變了一些思維上的定式。她決定明年春就讓小小和高子上私塾去。

    除了打算讓高子可以有名正名順參加科考的機會外,也是不想讓兩孩子局限在小小的山村裡。

    他們應該有更開闊的眼界!

    待回到齋後,江雲漪讓人幫忙把那些節禮全搬到她的牛車裡,又在玉景漣漪問與段景之和孫先生談了新帳本的一些問題,直至他們完全吃透新帳本的使用方法,方跟二人道了別。

    臨行前跟他們要了一些陳年的老帳本,美其名曰是幫他們整理,其實就是想拿回去教江小高和江武如何看帳。

    駕著牛車離開後,她並沒有馬上回豐澤屯,而是駕著車到糧米鋪買年關所要用的日需及糧米,上一次跟著二姑姑辦年貨沒有辦齊,這一次她當然要補上。

    買完這些後,她又到炭火鋪置了些炭,家裡的炭雖然是自己制的,但並不好燒。她早想從外頭買了。

    再說自家弄的,自家燒還成,若還要加上暖房的用度,一定不夠。在炭火鋪裡,江雲漪跟店老闆一番討價還價後,買了近三十斤的無煙炭。

    想著家裡的燈油也快沒了,又轉去買了燈油,然後才駕著滿車的東西回了豐澤屯。

    到家後卸了貨,將牛車牽去還給孫家,江雲漪順便問了桂花嬸的一些情況。

    孫家人知道江雲漪跟著百草堂的坐堂大夫在學醫,還救了陳三妹,很是熱情的招待她。

    「雲漪,我聽說你這醫術比李郎中還厲害,要不給我家媳婦瞧瞧?」

    孫大壯想起前兩天去江家小院,江雲漪還給他家媳婦開了一個養胎方,他家媳婦吃了後更是吃得好也睡得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