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恐怖靈異 > 最後的降屍人

正文 第二百二十九章 勾魂使者 文 / 謙清

    老是要我對護士一直沒有什麼好印象,我總結他們試圖和尖酸刻薄的人,否則我問他為什麼不回答我的問題呢難道是自己太忙了,於是我要他明天打兩個想知詳情加注意,可是竟然沒有聽到一樣,只要讓我有些火大了,於是我想用手去扶他一下,就發現我的雙手直接穿過它,這什麼情況?我趕緊跑回了,我原來的病房,發現重病室裡呆著我,老師講是真正的我躺在那個地方,全身插滿了管子,雖然是重傷之後的表現,我當時就暈了,難道我是靈魂出竅了,我明明沒有死為什麼不出來這種情況?腦子一片混亂,我說你想過自己靈魂出竅的情況但沒有想到是這樣得來的,看到李思城真的是非常近了,我現在一定要提防死神的降臨,有意讓他們出現我就會被他們帶進地獄,而我的身體將永遠成為植物人,我可不想讓這些東西發生。

    很多有很多人以為勾魂者牛頭馬面只是傳說,但相信我他不是,她是真的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據《鐵城泥犁經》說:阿傍為人時,因不孝父母,死後在陰間為牛頭人身,擔任巡邏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有資料說佛教最初只有牛頭,傳入中國時,由於漢族民間最講對稱、成雙,才又配上了馬面。但也有資料說馬面也稱馬面羅剎,同樣來自佛家。

    牛頭又叫阿傍、阿防。《五苦章句經》說:「獄卒名阿傍,牛頭人手,兩腳牛蹄,力壯排山,持鋼鐵釵。」

    據《鐵城泥犁經》說,牛頭「於世間為人時,不孝父母,死後為鬼卒,牛頭人身」。有的佛經牛頭人又作「防邏人」,巡邏訪捕逃跑犯人之意。(此處為讀者誤解文意,《鐵城泥犁經》是講述地獄情形的經文。此處引用的「於世間為人時,不孝父母,死後為鬼卒,牛頭人身」,遍閱原經,無有此話。應是牛頭阿傍作為獄卒將罪人帶到閻羅天子面前,向閻羅天子稟告罪人的罪行。不孝父母者是罪人,不是獄卒牛頭。

    「佛言。我見天下人不孝父母。不事沙門道人不敬長老。不畏縣官禁戒。不畏今世後世者。不驚不恐。如是曹人死即入泥犁。與閻羅王相見。即去善歸惡。泥犁卒名曰旁。旁即將人前至閻羅所。泥犁旁言。此人於世間為人時不孝父母。不事沙門道人。不敬長老不佈施。不畏今世後世。不畏縣官。」

    馬面又叫馬頭羅剎。「羅剎」為惡鬼,故馬頭羅剎即馬頭鬼。形象為馬頭人身,與牛頭是老搭檔。《楞嚴經》卷八稱「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獅子,牛頭獄卒,馬面羅剎,手持槍矛,驅入城內,向無間獄。」

    漢族民間傳說中,牛頭馬面有時是閻王、判官的爪牙,有時愛佔點小便宜,有時幹點違法亂紀的事,有時又很有同情心。這些也是封建時代人間差役的形象。牛頭馬面等鬼卒,本出自佛教,後被道教吸收。在佛教並不常見,而在道觀中常能見到他們的影子。

    牛頭馬面原在地府掌管實權,後來為什麼當了閻王手下的一個捉人差役?說起來,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豐都城有個姓馬的員外,在城內算是個財權雙全的巨頭。按說,他也該心滿意足了,但有一件事情卻總是耿耿於懷,因他年已六旬,先後娶了十一個「偏房」,才僅有一個獨丁。無論怎麼求神許願,終不能如願以償。不用說,馬員外對他那個獨子馬一春,就視如掌上明珠了。但他十分擔心,如果萬一不幸,不僅斷了馬家香火。而且萬貫家業也無後繼之人。為此,他日夜憂愁,不知所措。

    哪料屋漏又遇連夜雨。一天,馬員外用過早餐,準備出門備辦酒菜,為兒子明日滿十八週歲辦個喜酒。說來也巧,正在這時,有個八字先生從門前經過,口中琅琅有詞:「算命羅,算命!」

    馬員外聽見喊聲,心中大喜,竟把出門之事忘記得一乾二淨。於是手提長衫,疾步走下台階,恭請八字先生進屋上坐,茶畢,馬員外誠懇地說:「先生,請給我家小兒算個命好嗎?」

    八字先生點頭說道:「可以,可以。」馬員外立即給兒子報了生庚時辰。八字先生屈指一算,不禁大驚失色,脫口而出道:「哎呀,不好!」馬員外心裡越發慌張,但為了急於弄個清楚,央求道:「請先生免慮,直說不防。」

    八字先生遲疑片刻,說道:「你家少爺衣祿不錯,可惜陽壽太短,只有十八年!」馬員外「媽呀」一聲,暈到在地,半天才甦醒過來,面色如土。問道:「先生,求求你想各個辦法,救救我那可憐的兒子吧!」

    八字先生想了一會說:「凡人哪有辦法,只有一條,不知員外捨不捨得破費呢?」馬員外聽說還有辦法可想,忙說:「只要能救兒子,哪怕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八字先生這才告訴他:在明晚半夜子時,你辦一桌最豐盛的酒菜,用食盒裝好,端到「鬼門關」前十二級台階上,把酒菜送給那兩個下棋的人。不過,你要連請他們三次,耐心等待,切莫急躁。馬員外一一記在心上。

    第二天,當他來到指定地點,果見有兩個人正在那裡專心下棋。這兩位不是別人,正是牛頭、馬面。馬員外不敢驚動他們,只好悄悄跪在一旁,把食盒頂在頭上默默地看著。當他倆下完了一盤棋後,他才小心翼翼地請道:「二位神爺,請吃了飯再下吧!」

    那二人似聽非聽,不語不答,如些三番。牛頭、馬面見此人這般誠心,又看盒中的美味佳餚那麼豐盛,不禁垂涎欲滴。馬面悄悄的對牛頭說:「牛大哥,我們此番出差,尚未用飯,就此飽餐一頓吧。也難為這人一片心意,你看如何?」牛頭也早有此意,只是不便啟齒,當下點頭說道:「吃了下山也不為遲。」說罷,便猶如風捲殘葉般,以下便將飯菜吃個精光,正要揚長而去,見送飯人還跪在地上,於是問道:「你為我等破費,想必有事相求嗎?」

    馬員外忙叩頭作揖道:「小人正有為難之事,求二位神爺幫助。」說著還燒了一串錢紙。牛頭馬面過意不去,只好說:「你有何事,快快講吧!我等還有要事遠行呢。」「二位神爺,我只有一個命子,陽壽快終,求二位神爺高抬貴手吧。」

    「叫啥名字呢?」

    「馬一春。」

    牛頭翻開崔判官給他的「勾魂令」一看,大驚道:「馬老弟,我倆要去捉拿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兒子,只是時辰未到,沒想到這」馬員外連連磕頭:「二位神爺若能延他的陽壽,小人感恩不盡,定當重謝!」牛頭說:「陰曹律條嚴明,不好辦哪!」馬員外暗暗著急,靈機一動,轉向馬面說:「我有個姓馬的兄長也在陰曹地府掌管大權,你們不辦,我只好去找他了。」

    馬面聽了,心想,這陰曹地府從王到鬼我都認識,姓馬的除了我就無他人了。如果這親戚是我,可我又沒有見到過他,於是便試探地問道:「我也姓馬,不知你那兄長是誰?」馬員外驚喜地說:「小人有眼無珠,一筆難寫二個『馬』字,有勞兄長了。」馬面說:「你說你是我兄弟,我怎麼不記得?」

    「你到陰曹地府後就喝了**茶,陽間地事情忘得一乾二淨,哪裡還記得?」

    馬面一想,他說的著實不假,如今又吃了他的東西,這事不辦不好,便個牛頭交換了一個眼色。牛頭會意,既然如此,乾脆就作個人情吧,也圖他幾個零錢花。於是,趁著醉酒,便回曹作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