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君臨天龍

正文 048 請戰 文 / 低調椰子

    段正淳回頭橫了兒子一眼,旋即便轉身對趙佶說道:「犬子孟浪無狀,冒犯了端王爺,還望端王爺不要介懷。」

    段譽聽到父親對趙佶道歉,當下便說道:「道理明明在我這裡,怎麼能算是……」他見父親面色越來越沉,反駁的聲音也越來越低,終究識趣的閉上了嘴巴。鍾靈見他這模樣,不免笑著刮刮鼻子羞他。

    趙佶笑著擺手道:「不過是看法不同,算不得冒犯。世子學識淵博,小王確是佩服得很,有機會還要請教。」

    聽到趙佶的評價,段譽不禁沾沾自喜,轉而瞧了父親一眼,這位大宋王爺可是比父親要講道理得多。

    段正淳心裡歎息一聲,這雖只是一件小事,也用不到什麼高深的人情體悟,但哪怕是他自己,自問在年輕時候也難做到如這位端王爺不帶煙火之氣,不為無謂的意氣之爭傷神勞念。這般一比較,越發凸顯出自家兒子的不成熟。這些念頭卻不好表露出來,又寒暄幾句,段正淳便請趙佶一行進入王府。

    進了王府之後,王妃刀白鳳又率領府中內眷拜見端王爺。趙佶見這位王妃的確生得端莊秀麗,不禁轉頭看了一眼身邊的鍾靈。

    一番禮節完畢後,也到了開宴的時間,因為只是家宴,倒也沒有太莊重的準備。段正淳一家三口作陪,趙佶與喬峰還有不好安排的鍾靈坐在了主席上。至於其他的侍衛,自有鎮南王府中的武官作陪。

    席上,王妃刀白鳳頻頻望向鍾靈,見這個小姑娘雖然不甚遵守禮數,言談舉止間自有一股嬌憨純真,年級雖然不大,卻生得貌美如花。只是不知是否錯覺,她總覺這位小姑娘瞧著依稀似曾相識,不過初初見面,卻不好仔細詢問,心裡小小好奇轉眼也就忽略了。

    段正淳雖然迫切想從趙佶這裡打聽一下使團南來具體的想法意圖,不過上桿子不是買賣,這方面也不好表現的太急切,因此只先跟趙佶講一些無關緊要的閒話,介紹一下席面上有大理特色的菜式。中間偶有錯漏之處,段譽便在一邊補充起來,他家學淵源,涉獵甚多,講起什麼來也能頭頭是道,因此席上大半都是他在講話。

    王妃見兒子在大宋王爺面前也能侃侃而談,沒有露怯侷促,心裡便升起小小自得,頻頻望向段正淳。夫妻兩個常因兒子的教育問題產生分歧,這會兒兒子表現不錯,王妃自覺得自己是對的。段正淳看見王妃的自得眼神,只是搖頭一笑並不回應。

    宴席過後,段正淳父子兩陪著趙佶飲茶閒坐,王妃想請鍾靈去後堂,不過鍾靈只待在趙佶身邊才感到安心,因此王妃便自己退去了。

    段正淳笑著對趙佶說道:「大理城雖然不及汴京城那般繁華,但也頗有一些可堪入目的景致,諸如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皆都是令人賞心悅目的景觀。如今盛夏時節,風雪之類清寒景致是難看到了,不過現下這時節正當上關百花盛開,繁花如織,確是難得的景觀。端王爺若有雅興,可著犬子相陪前往遊覽。犬子雖然不成器,但在園藝花木上也有一番涉獵,由他相陪,端王爺應該不會感到枯燥。」

    段譽向來不喜被約束在家中,聽到竟有一個光明正大外出遊玩的機會,當下便拍掌道:「好啊好啊,明天就去吧!」

    「如此,有勞世子了。」

    趙佶頷首應了一聲,又看到喬峰頗有躍躍欲試之色,便又笑道:「我雖然久居汴梁,但也聽說過,大理段氏不單單只是有道國主,便在武林中也有響噹噹的名號,家傳武學淵博得很。」

    段正淳聞言後愣了一愣,卻是沒想到趙佶竟會講起這樣一個話題,一時間倒有些不知如何接口。旁邊的段譽則一副嗤之以鼻裝:「武功有什麼好談的!打打殺殺,以武犯禁,終究是讀書明理,以理服人,才算是真正的仁人之心,慈悲為懷。」

    趙佶擺了擺手,搖頭道:「世子這番見解,我卻不苟同。誠然讀書明理,可修身養性,是一件好事。但是習武強身,亦可明性知命,同樣是修持自身的法門。儒家六藝,可不僅僅只是埋首苦讀。佛家裡也有金剛怒目,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慈悲六道。若有害人之心,文墨亂法即可殺人,也不必非要動刀動槍。若有慈悲之念,身懷武功的俠士,以疾如雷霆之手段,弘揚人間至善之正氣,卻比空懷正氣卻無力伸張要好得多。」

    段譽聽到這話,還在思忖要如何反駁,段正淳卻已經笑道:「端王爺這番見解深刻全面,卻比某個小子以偏概全的胡攪蠻纏要正確的多。世間百藝,用之正途則為善,用之邪道則為惡。大概就是這樣一個道理了。」

    趙佶不理會他們父子的口水官司,轉而繼續說道:「小王對武學之道頗有仰慕之心,也愛結交一些武林中的俠士。我身邊這位喬兄,便是小王一位極親厚的至交好友。」

    段正淳聽到這話,不免認真打量喬峰,忽然驚訝道:「閣下姓喬,莫非便是中土武林盛傳的喬峰喬大俠?」

    喬峰聞言後起身抱拳道:「大俠之名愧不敢當,丐幫喬峰,久聞大理段王爺之名,失禮失禮。」

    段正淳連忙起身,以江湖之禮對喬峰抱拳,心中或多或少有些驚訝,卻是想不到江湖中年輕一代風頭最盛的北喬峰竟會做了大宋王爺的親衛且還隨行來到大理。一直到落座之後才感慨道:「喬大俠俠骨丹心,如今歸於端王爺麾下,端王爺識人善用,自是魚水相得,可一展胸中所學,上報朝廷之恩,下安百姓社稷。只是不知如今官居何職?」

    「段王爺誤會了,我與喬兄只是私交甚篤,卻沒有什麼主從的關係。」

    趙佶笑著解釋了一句,旋即又說道:「久聞段家一陽指為武林一絕,今次得以出使大理,小王冒昧,有一不情之請……」講到這裡,趙佶還是有些踟躇,以他的身份提出這個請求來終究還是顯得有些荒唐。

    喬峰見趙佶有些為難,當下便自己接口講道:「這其實是喬某夙願,在下對大理段氏一陽指仰慕已久,只是天南地北相隔太遠,一直無緣領教。今次有幸得以面睹王爺尊榮,心中念想按捺不住,想請王爺指教一二。」

    段正淳聽到喬峰的請求,並不感到意外。段家一陽指盛名傳於外,每年都有一些武林中人慕名來訪,想要切磋領教一番。武林中人對高深武功的仰慕,大概就跟滿腹騷情的才子見到美好事物忍不住賦詩讚頌差不多吧。對於那些造訪的尋常武林人士,段家兄弟也不會自持身份而置之不理,大多以禮相待,客氣勸退,也不會有求必應。

    可是今次提出切磋的乃是喬峰,段正淳卻不好直接拒絕。一來有趙佶的面子,二來段正淳得知喬峰的身份後,也頗有較量一番的想法。喬峰本身便是武林中難得的高手,而丐幫的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那也是完全不遜於大理一陽指的高深武學。

    思忖片刻後,段正淳便點頭道:「既如此,便請喬幫主移步武堂。指教不敢當,咱們切磋一二,點到即止。」

    說罷,段正淳站起身來,當先領著眾人向王府中武堂行去。

    在場這些人當中,汴梁來的禁軍侍衛們對喬峰的本領自是佩服有加,而鎮南王府這些武官們也自明白自家王爺武功不凡,因此對這一場較量都期待得很,紛紛跟隨去武堂想要觀摩一番。只剩下段譽一個枯坐無聊,雖然本身對武功是極不感興趣,也快步跟了上去。

    終於有機會看到這個世界高手之間的較量了,趙佶心裡頗為興奮。上次在汴梁城祆廟中,趙佶因為擔心喬峰的安危,阻止了他與方臘的比鬥,這次一定要好好瞧一瞧。唯一有些遺憾的是,現在的自己還只能做個旁觀者而做不到一個參與者。

    不過這種苦悶日子應該不必再過太久了,現在已經身處大理,再過幾天尋個機會南下無量山,找到北冥神功。從此後,神功護體,百無禁忌,神擋吸神,佛擋吸佛,亂吸一通後俾成一代宗師!

    趙佶還在幻想著,堂下兩人已經正式開始交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