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君臨天龍

正文 054 南行永昌府 文 / 低調椰子

    對於大宋使臣巡視撫慰各州府的提議,大理國朝堂上通過的極快,幾乎沒有什麼波折就獲得了所有人的贊同。哪怕高氏權傾朝野,並且深知此舉對自己無甚好處,仍然無法阻擋。原因說起來也沒有多麼玄妙,不過是關係到大宋與大理之間的官貿。

    在這個時代中,大宋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中心,若能獲得與大宋國通商貿易的權利,對大理國這些部族而言好處無疑是莫大的。雖然雙方民間也有私下裡的貿易往來,但是沒有獲得官方認可保護,實在很難擴大規模。雖然只是小股的商販往來,但也足以令這些部族食髓知味,對於與大宋通商心思更加熱切。正是出於這方面的考量,整個大理國幾乎無人反對這項建議。無論這些文武官員政治立場如何,他們身後總有自己的親族至交。

    此事既然獲得了通過,那麼也就即刻擺上了日程。大宋使臣們內部之間協調路線還有行程任務,原本蔡京等人是打算安排趙佶前往大理國東的善闡府,善闡府也就是昆明,是大理國東京,在後世更有「春城」之稱,算是最優越一條路線。

    不過趙佶自有意圖,大度的將這條路線讓給了其他人,自己則選擇了往南去的永昌府。這一路山水險惡,道路崎嶇,迂迴轉折,使團中其他人聽大理本地人講述一番便覺心裡發楚。蔡京等人還要再勸,不過趙佶心意已決,眾人也只能接受這個結果,只是不免讚歎幾聲端王爺委實高風亮節得很。

    得知趙佶竟然選擇前往永昌府,段正淳也微感意外,永昌府還要在大理城往南,除了道路崎嶇之外,民風也彪悍得很,不乏盤踞山林的強梁盜匪。哪怕段正淳久居大理,也很少前往。他將這當中的詳情仔細跟趙佶解釋一番,不過趙佶只笑道總要有人去。勸告無果,段正淳便想親自保護趙佶一行。不過趙佶還是極力拒絕了,只說自己身邊有喬峰並汴梁城帶來的這些侍衛保護,安全無虞,實在不必勞煩段王爺奔波一場。

    被趙佶勸告一番,加上段正淳委實也有要事在身,便沒有再繼續堅持,不過還是將王府四大護衛都分配保護趙佶,並且讓自己的兒子段譽隨行。趙佶推辭不過,只能答應下來。

    過了兩天,一行人終於動身離開大理城往南去。

    這其中最高興的莫過於鍾靈,她的家便在大理國南方的瀾滄江畔,離家日久,也有些想念娘親,加上自己這個趙大哥果然沒有騙她,真的要送她回家,因此從上路開始,鍾靈的興致便一直很高昂,跟在趙佶身邊,不斷跟他描述瀾滄江附近的風土人情。

    第二高興的便是段譽了,他一直渴望出門遊玩,可是從小都被圈養在家裡,這次終於有了機會名正言順出門,一路上看什麼都感覺新奇無比。

    至於趙佶,終於踏上了前往無量山尋找北冥神功的路途,原本應該很高興,可是因為隊伍中被強塞了一個段譽,卻讓他的好心情有些敗壞。他這次南行,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搶奪段譽的機緣,可是段譽卻一直就在自己眼前晃悠,著實讓人有些不舒服,頗有幾分做賊心虛的感覺。不過也僅僅只是有些不舒服而已,北冥神功他志在必得,況且那秘籍上也沒寫著段譽的名字。

    這一路南行並非輕車簡從,而是擺開了儀仗隊伍,需要沿路探訪各地方府縣和部落。比較讓大理國隨行人員感到尷尬的是,趙佶這位大宋來客竟然要比段譽這個鎮南王世子還要受歡迎一些。大理國並不像大宋一般州縣治所劃分分明,遍設流官,地方上的管理機構比較混亂,有的地方根本沒有朝廷派駐的官員而是本地部族自行管理。有的時候,隨行的鎮南王府那幾大護衛抬出鎮南王府的招牌,本地人甚至拒絕接待。可是當大宋的侍衛們出面交涉的時候,那些部族長老們便皆笑臉相迎,熱情得很。此種現象,屢有發生,也算一奇。

    當然這也並不能說明這些部族不服大理國朝廷管束反而心向大宋,多半還是想從大宋使者這裡得些好處,但這也反映出大理國對地方的統御力道並不甚強。雖然趙佶也不清楚這些現象有沒有用,還是命人周詳的記載下來。

    過了楚威郡後,大理國朝廷的管束力道越發薄弱,幾乎幾天的路程裡都看不到一座城池類的建築存在。山民們散居在山嶺溝谷之間的村寨裡,幾乎很少與外界進行交流,更有甚者還有些年邁山民竟以為這一隊官軍乃是南詔國催繳糧稅的稅官。消息之閉塞,可見一斑。

    這時候,隊伍前行已經沒有什麼道路可言了,無論身份貴賤都需要手腳並用攀山越嶺,隨行攜帶的車駕也都一早就留在了楚威郡裡。大宋這些走不慣崎嶇山路的侍衛們自是叫苦不迭,而鎮南王府派出的這些武官們神色也都不甚輕鬆,顯然很少到這些地方來。

    一行人當中,精神尚算好的除了喬峰等身懷武功之人,就是小姑娘鍾靈了。她自幼便在山野中長大,崎嶇的山路上也能如履平地,而且越往南走離她的家越近,因此精力越發旺盛。

    至於趙佶和段譽,一個因為距離無量山越來越近,一個因為第一次出門見什麼都新奇,精神雖然都還不錯,但體力卻實在跟不上了。趙佶有喬峰幫忙運功舒活氣血,還能勉強支持著。至於段譽,大理國這些隨行之人卻沒有喬峰那樣精深的內功,看著世子累得雙腿顫擺不止,心中不忍,便輪流將段譽背起來繼續趕路。

    看到段譽死狗一般吐著舌頭趴在大理武官們背上,趙佶禁不住有些好奇,在另一個時空裡,這小子是怎麼熬著翻過這片山嶺一路溜躂到普洱去的?

    山嶺之間不乏危險,除了跌宕起伏的地勢之外,偶爾還會遇到強橫的山民部落。這些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跟他們講大理又或大宋都是枉然,而且各自土話又模糊難辨,就算大理國在楚威郡安排了山民嚮導,仍然頻頻出現雞同鴨講的情況。一旦雙方彼此溝通出現障礙,就會出現動用武力的情況。

    不過往往這時候,小姑娘鍾靈就派上了用場。這些繁雜的當地土話,幾乎每翻過一道山梁都會出現不同的方言,小姑娘竟然能夠巴拉巴拉跟這些人講上許久。這份本領,就連大理國這些人都感到瞠目結舌。段譽更是對小姑娘佩服得五體投地,偶爾會糾纏著鍾靈要學一學,不過鍾靈對段譽卻缺好感,只讓他先學會自己走路再說其他吧。

    這不免讓段譽自尊心大受傷害,強硬的要求要自己走路。鎮南王府幾名武官拗不過他的堅持,只能將他放下來。不過因為一時腳滑,險些跌落懸崖下,虧得喬峰眼疾手快,以擒龍功將他抓回來。這番段譽死裡逃生,眾人都被嚇得不輕,再也不敢讓他自己走。

    崎嶇的山路上上下下,路程延長了數倍,一直走了將近三天,眾人才漸漸在山峰之間看到平原壩子。可是在將要離開這片山嶺的時候,卻有一群彪悍山民攔住了眾人的去路,竟然連招呼都不打,直接就衝殺上來。猝不及防下,數名侍衛被山民土製的槍矛吹箭給傷到。待反應過來後,又是一場激烈混戰。

    在這樣崎嶇的山路上,習慣了軍陣衝擊的侍衛們未免束手束腳,可是像喬峰這種武功高手卻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兔起鷂落之間便放倒數名山民。一個人便衝進山民當中,拳腳翻飛,被擊中之人無不哀號倒地。片刻時間,便有將近三十多名山民喪失了戰鬥力。雖然喬峰出手極有分寸,被放倒的人只是暫時被封了血脈穴道喪失活動能力,不過剩下的山民也都被驚得僵立原地,不敢再放肆。

    戰鬥塵埃落地,鍾靈負責上前喊話詢問緣由,片刻後紅著臉轉回來說道:「這些人是附近幾個部落的人,他們部落最近許多女兒家被人擄走……給害了,所以看到咱們就誤以為是咱們做的。」

    這些大理本地的事情,趙佶自然不會越俎代庖去過問,便交給鎮南王府的人去處理。因為此事耽擱了幾個時辰,走出山嶺的時候,天色已經漸漸暗下來。眾人又加快趕路步伐,終於在入夜時分趕到了永昌府治所。

    接連過了幾天的野人生活,饒是那些行伍之中的壯漢都耐不住疲累,吃喝完畢後倒頭便睡。

    趙佶卻了無睡意,洗過澡後便在驛館房間窗下靜坐,藉著月色眺望遠處黑洞洞的山峰陰影。那裡,就是無量山了!

    ————————————————————

    十幾萬字,終於寫到這裡了……不過還是要多嘴說一句,我的主題其實早就進了,並且鋪線了……家國天下,江湖朝堂,雖然沒有什麼波瀾壯闊的語調和情節,但也算是娓娓道來吧。如果一定要把這些看作是廢話,那麼說實話,這篇文注定通篇幾乎都是廢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