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逍遙侯

正文 第二十章 奸細 文 / 大司空

    薛姨娘隨便找了個理由,支開了喜兒和瓶兒,然後問李中易:「芍葯那個賤婢,不如打發出去算了,留下來終究是個禍害。」

    李中易微微一笑,說:「阿娘,那丫頭以前一直看不起孩兒,如果不好好地整治一番,難消我心頭之氣。」

    「那個賤婢看不起我這個姨娘倒也罷了,你可是她的正經主子,居然怠慢得不成體統。回頭啊,一定賣得遠遠的。」薛姨娘一想起芍葯以前的跋扈模樣,心裡就來氣。

    「阿娘,您就放心好了,孩兒一定饒不了她。」李中易其實心裡也一直憋著一團火。

    李中易這個妾室生養的庶子,被曹氏看不起倒還情有可原,連芍葯這種小丫頭都敢欺負到了頭上,不給點顏色看看,心裡終究不太舒坦。

    「唉,不知道你阿爺現在怎麼樣了?」薛姨娘雖然心裡對李達和有怨,忍了又忍,終究還是忘不掉他。

    李中易故意不提李達和的事,就是想看看薛姨娘對他這個老爹的真實態度。

    按照李中易的想法,等他自立門戶之後,把薛姨娘接到身邊來奉養,肯定是最佳的局面。

    可是,這是個十分尊崇禮法的時代。就算是曹氏歸了天,薛姨娘這個小妾,也不可能被扶為正室,否則,李達和就是犯了大忌,絕對要倒大霉。

    李中易身為人子,絕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親媽,繼續在李家忍受曹氏的擺弄和欺負。

    儘管李中易已經有了初步的想法,但是,他還是想試探一下,薛姨娘倒底是個啥想法?

    李達和的教育方法雖然很有問題,不過是恨鐵不成鋼罷了。說實話,李達和甘冒天大的風險去求官,為的還是李中易的未來前途。

    拳拳愛子之心,確實不容抹殺!

    「阿娘,孩兒離開皇宮後,就到了這館驛。不過,據孩兒所知,阿爺現在應該已經出了大理寺獄,回到了家中。」李中易斟酌著字句,說出了他的判斷。

    「你阿爺身邊,不需要我來照顧。」薛姨娘歎了口氣,搖了搖頭,沒再說什麼。

    李中易發覺薛姨娘的情緒有些低落,就喚來喜兒,讓她伺候著薛姨娘上床歇息。

    等李中易回到他自己的住處,卻見黃景勝和王大虎已經等候在房門前。

    「兄長,可想死小弟了!」李中易快步跑過去,一把摟住黃景勝的肩膀,顯得異常親熱。

    「賢……賢弟……」黃景勝原本擔心李中易得勢之後,會翻臉不認人,現在他總算把心放回了肚內。

    李中易一手拉一個,領著黃景勝和王大虎進了屋子,也刻特意讓座,三個人圍坐在地榻上,挨得很近。

    「兄長,可是黃公給的消息?」李中易笑瞇瞇地問黃景勝。

    黃景勝點點頭,說:「如果不是家叔父告知,愚兄還真有些替你擔心。」

    王大虎咧嘴一笑,說:「自從郎君離開之後,黃頭一直在公事房內轉圈,讓人直頭暈。」

    這時,瓶兒進來上了茶,然後退回到屋外,順手帶緊了房門。

    黃景勝看了眼瓶兒,又看了看緊閉著的房門,扭頭對李中易說:「這丫頭不錯。」

    李中易笑著說:「她叫瓶兒,本是家母身邊的貼身丫環,現在撥來伺候小弟我。」

    黃景勝笑著說:「兄弟你在陛下面前露臉的事情,愚兄我已經大致聽說了,恭喜賢弟,賀喜賢弟。」

    王大虎接了黃景勝的眼色,就從袖子裡拿出一個大紅的禮單,雙手遞到李中易的面前。

    李中易剛要拒絕,黃景勝搶先說:「也不是特別貴重的東西,一點小玩意罷了,賢弟你要是不收下,就是看不起我老黃。」

    既然黃景勝已經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李中易也確實不好當面拒絕,反正,不管他送了多重的禮,將來找個機會加倍還回去,也就是了。

    「兄長太客氣了,小弟受之有愧啊!」李中易不可能當著客人的面打開禮單去看,只得稀里糊塗的拱手道了謝。

    見李中易很爽快地收了禮物,黃景勝心裡越發高興,他笑瞇瞇地說:「這就對了嘛,你我之間兄弟之間,何分彼此?」

    李中易也確實感念黃景勝的維護之情,他舉起茶盞,誠懇地說:「吃水不忘挖井人,兄長的大恩,小弟不敢言謝,只能永銘於心。」

    一直暗中觀察李中易的王大虎,察覺到了李中易確實很真誠,不由暗暗點頭,他和黃頭都沒有看錯人。

    「兄長,大虎兄弟,小弟正好有事,需要自己人幫襯……」李中易看了眼門窗,湊近黃、王二人,小聲嘀咕了一陣。

    天色已晚,趙老太公正在內書房裡,召開核心幕僚的閉門會議。

    趙老太公聽完趙大的稟報,不禁皺緊眉頭問他:「這麼說,廷隱沒當回事?」

    趙大肅容答道:「回老太公的話,小的趕到政事堂外的時候,才知道我家相公奉了皇命,出城巡視軍馬。小的連忙趕到城外的軍營,卻在半道被人擋在了外面。等了老半天,相公身邊的劉指揮使才出來見我,說相公已經睡下,如有書信他可以代為轉呈相公。」

    「茲事體大,小的不敢自作主張,也就沒有把您寫的書信交給劉指揮使。」趙大喘了口氣,又說,「劉指揮使一個勁地問我,究竟何事?」

    趙老太公瞇起兩眼,凝神想了一陣子,扭頭問閔子豪:「子豪,你怎麼看?」

    閔子豪想了想說:「劉光彪的作為,倒很有些可疑。」

    趙老太公撫著白鬚,冷笑道:「子豪,你明知道我問的是什麼,卻偏偏不說。好,老夫也不想為難你,就幫你說了吧,一定是廷隱的老毛病又犯了!」

    閔子豪苦笑一聲,卻不敢接腔,趙廷隱雖然驍勇善戰,卻極為好色,經常在軍營裡邊狎妓自娛。

    據閔子豪所知,趙廷隱最近迷上了翠玉軒的頭牌清倌人——秦玉秀,不管到哪裡,都要把她帶在身邊。

    俗話說得好,疏不間親!

    老太公即使再信任他這個核心幕僚,閔子豪也絕不敢當面說出趙廷隱的不是。

    「這麼說,廷隱是指望不上了?」趙老太公面沉似水,隱現怒意。

    室內的眾人,大家面面相覷,誰都不敢插話。

    良久之後,趙老太公仰面長歎一聲,說:「造化弄人!」

    話音未落,就聽門上傳來輕輕的叩擊聲,趙大快步走過來,拉開房門,見是趙二。

    趙二湊到趙大的耳邊,嘀咕了幾句,趙大點點頭,返身走回到趙老太公的身旁,小聲稟報說:「上次來送過信的那個王大虎又來了,說是有書信。」

    趙老太公瞇了瞇眼,淡淡地囑咐趙大:「帶他到這裡來吧。」

    「喏。」趙大躬身行禮,然後親自出去找王大虎。

    不大的工夫,王大虎跟在趙大的身後,來到了內書房。

    「小人見過老太公。」王大虎一看見趙老太公,立即跪地行了大禮。

    「起來吧。」趙老太公隨和的擺了擺手,「不必如此多禮。」

    王大虎上次進門送信求援的時候,在趙府大門處,被人盤問了許久,才被放進府裡來。

    這次,能夠這麼快見到趙老太公,王大虎心裡多少有些感慨。

    「小人這裡有一封書信,公子囑咐小人,必須親手交到老太公的手上。」

    在趙大的嚴密盯防之下,王大虎緩緩地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雙手捧著遞了過去。

    趙大接過書信,側身轉交給了趙老太公,視線的餘光始終不離王大虎的身影。

    趙老太公打開書信一看,眼神立時一凝,信上除了兩個人的名字之外,居然再無一個多餘的字。

    如果不是李中易在信中點明,趙老太公做夢都不會想到,在趙廷隱的軍中,最大的內奸居然是他們倆。

    趙老太公和顏悅色地望著王大虎,笑道:「如果沒有料錯的話,易哥兒必有口信於老夫?」

    王大虎欽佩地點著頭,說:「老太公明見。公子他說,承蒙老太公厚愛,無以為報,只能修書一封,以表敬謝之意。」

    「哦,易哥兒的意思是……」趙老太公略一思索,馬上領悟到李中易口信中隱藏著的內涵,「哦,老夫明白了,應該是互不相欠吧?」

    對於趙老太公的明睿,王大虎心裡很佩服,嘴上卻說:「小人粗鄙,大字不識幾個,不敢妄言。」

    趙老太公撫鬚大笑數聲,說:「好一個易哥兒!重賞!」

    趙大心裡明白,老太公前邊是誇李中易,後面賞的是王大虎。

    等趙大領著王大虎離開內書房後,閔子豪和吳顯和從屏風後轉出來,站到趙老太公的跟前。

    「子豪,你怎麼看?」趙老太公把李中易的書信遞到閔子豪的面前。

    閔子豪接過書信,待看清楚那兩人的姓名之後,脫口而出:「哎呀,好險!」

    吳顯和發覺閔子豪的異樣,他趕緊將腦袋湊了過去,定神一看,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竟然是他們倆……」

    等兩個心腹幕僚的情緒稍為平靜,趙老太公輕聲問道:「真是他們倆?」

    閔子豪思索了很久,他非常想搖頭,最終只得無奈的點頭,說:「都是學生之過。其實他們倆的疑點一直很多,只不過,他們都是咱們府裡的家生子兒,我確實疏忽了,一直沒往深處想。」

    見趙老太公的目光轉到他的身上,吳顯和猶豫了好一陣子,才說:「這僅僅是李中易的一家之言,不足為憑。學生以為,應該立即派人詳查,勿枉勿縱。」

    趙來太公意味深長地說:「老夫本以為張業是個粗人,卻沒料到他竟有如此大謀,唉,人不可貌相吶!」

    在場的三個人,皆是久經風波,老謀深算之人,他們嘴上雖然沒有點破,心裡其實已經信了李中易。

    其實,很多時候,真相只隔了一層窗戶紙而已,就看你是否想到了點子上。

    室內的氣氛異常沉悶,趙老太公忽然輕聲笑道:「易哥兒,你是想和老夫從此劃清界限麼?有趣,太有趣了!」

    閔子豪反應很快,他當即意識到,一向算無遺策的趙老太公,絕無可能眼睜睜地看著李中易溜出他的手心。

    ----------------------------------------------------------

    (兄弟們,沖榜的關鍵時刻到了,拜託大家多砸推薦票,司空跪求支持!)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