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嫡妃不乖,王爺,滾過來!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 :真當爺稀罕這點東西 文 / 暗香

    第一百二十九章:真當爺稀罕這點東西

    姬亓玉看著徽瑜的信,透過紙似乎都能感受到徽瑜那惱火鬱悶的心情,不由的輕笑出聲。轉頭看著立在一旁的男子,道:「馬場的事情你就看著辦,盡快的建起來。」

    高勇毅貌不出色,個頭也不是很高,但是一雙眼睛卻格外的沉靜,聞言立刻躬身行禮,「是,屬下遵命。只是這馬場以誰的名義建起來,到時候跟當地官員來往也好有個名頭。」

    姬亓玉想了想就道:「以董二姑娘的名義,若有人問起,就說是董二夫人給女兒備的嫁妝。」

    高勇毅一愣,很快的回過神來,「是,屬下明白了。」

    「去吧。」姬亓玉揮揮手讓高勇毅退下,又看著徽瑜的信,真是小女子,真當爺稀罕這點東西。

    姬亓玉痛快的接手了剩下的事情,才讓徽瑜一顆受桑的心得到些許的安慰。又過了十幾天,姬亓玉那邊就送來了關於山東海運方面的消息,闞志義他們的船還未歸來,看樣子年前是回不來了,只能等春天。徽瑜雖然心裡很是不安,不過想著闞志義在原文中可是幫了姬夫晏大忙的人,應該不會出一趟海就被炮灰掉了,剩下的也只能等了。

    年關越來越近,定國公府裡裡外外忙成一團,喝了臘八粥,二十三祭了灶,又過兩日皇帝也封了筆,大臣們也都放了假,年味越來越濃。在這期間果然不出姬亓玉的所料,徽瑜接到了許多的帖子,一一親筆回絕了,對外宣稱身體略有不適。就連肅王妃跟醇王妃的帖子徽瑜也都婉拒了,期間董婉曾來信邀徽瑜幾個姐妹去玩,徽瑜也以身體不適對孕婦不好沒有去,而是董緋菱跟薛茹娘一起前去,回來後也都說董婉最近身體不錯,面容看起來比前段時間好多了。

    這樣的結果,本身就是定國公府跟寧王妃交鋒下的結局,其實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臨近過年,薛茹娘的母親來了信,過年要在家裡主持庶務來不了了請太夫人恕罪,還說過了十五就起程上京。看來薛茹娘的婚事太夫人已經有了主張,只是因為薛夫人一時到不了這才只能先擱置,現在有了准信了,薛茹娘也不太愛出來了,她本身就是寄身別人屋簷下,再加上這樣的事情,一個姑娘家是要避諱些。

    董緋菱的婚事最近也有些糟心,大夫人提了好幾個,但是梁姨娘都不太滿意鬧了好幾回。大方那邊最近不太平,董緋菱有幾回跟徽瑜一起喝茶,都是面帶苦色,徽瑜不能插手大房的事情,更何況原文中梁姨娘最後獲勝得了郭家這麼親事,只要自己不橫加插手,想必結果也不會改變的。

    徽瑜安慰了董緋菱一番,卻也不能再做別的了。

    董緋菱看著徽瑜低聲苦笑,「我一個姑娘家,婚事哪有我插嘴的餘地。我只是看著我姨娘為了我在夫人面前低頭做小,心裡有些難過。」

    徽瑜卻是板起臉一本正經的說道:「三妹妹,為人妾室服侍正室夫人是規矩所在。大姐姐還是國公府嫡長女,自小金尊玉貴的長大,如今做了側妃,不也是要在正妃面前彎腰屈膝?三妹妹為了梁姨娘委屈,怎麼不想想大夫人是不是也委屈?」

    董緋菱一愣,怔怔的看著董徽瑜,一時間說不上話來。

    徽瑜知道梁姨娘的膽子是被大老爺*起來的,這些年梁姨娘意氣風發,連帶著給正室夫人端茶遞水,捏肩捶背,連董緋菱都覺得梁姨娘委屈了,這樣的觀念可真是要害死她們母女。

    徽瑜這次狠了狠心,又對著董緋菱說道:「梁姨娘一心要讓三妹妹做個正室娘子,難不成將來三妹妹做了正室夫人,對著丈夫身邊的妾室姨娘也這般寬容,個個如同梁姨娘一般?所謂以己度人,三妹妹好好想想吧。」

    董緋菱的神色慢慢的變得慘白,良久說不上話來嬌嫩的桃色衫群,似是也失去了鮮亮的色彩。

    「二姐姐……」董緋菱覺得滿腔的話都說不出來,壓在心頭沉甸甸的。可是徽瑜的話就像是一把利刃,狠狠的戳在她的心口上。

    「你若是嫌我話說得難聽,就權當沒聽到吧。」徽瑜揉揉額頭,輕歎一聲,「若是三哥能有大哥的魄力跟手腕,梁姨娘許是還能有份奢望。」可關鍵是董允榮壓根就不是董允誠的對手,兩人一高一低,分外明顯。若是梁姨娘還要這般,害苦的不僅是她自己,還有她的兩個孩子。

    做妾的還要什麼傲骨,要什麼體面,要什麼尊榮。想要這些,本身就是跟正室夫人過不去,違了規矩,害人害己。若是大夫人是夏二夫人那樣的忍氣吞聲的,梁姨娘說不定能跟高姨娘一樣,只可惜大夫人不是。

    董緋菱怔怔的落下淚來,「其實我心裡都明白,我姨娘也明白。」

    「明白是明白,只可惜梁姨娘嚥不下這口氣。」徽瑜端起茶抿了一口,看著董緋菱又道:「人要惜福,不懂得惜福的人,福氣最後也會散了的。」

    「二姐姐說的是,姨娘現在比以前也好的多了,只是有些陳年俗事一時間不能忘懷。」

    「總記著以前,以後的日子也不會好過。人總要想開些,其實大伯母也算是很不錯了。」徽瑜勸了最後一句,也算是盡到了姐妹情分,梁姨娘不管怎麼做也是為了兒女。大夫人這個時候用董緋菱的婚事拿捏梁姨娘,也是為了出一口氣,這來人糾纏了半輩子,這把年紀還不肯低頭,她們之間的宿怨,徽瑜不想最後董緋菱填了炮灰。「不說這個了,咱們說點開心的事情,我聽說郭家的事情差不了,如果真的成真三妹妹是個有福氣的。」

    董緋菱的臉就紅了,「我不曉得,姨娘沒跟我說這個。二姐姐……哪裡聽來的?」

    梁姨娘對女兒倒是真好,事情還沒有定下來的時候,不想讓女兒最後因為期盼落空傷心,居然提都沒提。笑了笑,就對著董緋菱說道:「我聽說最近大哥哥跟郭家的次子關係很不錯,最近更是來往頻繁。」

    大哥哥……董緋菱一怔,難怪方才二姐姐一直勸自己,只怕這樁婚事後面還有大哥哥的功勞。想到這裡看著徽瑜,感激一笑,「緋菱明白了。」

    徽瑜也笑了,她早就知道董緋菱比梁姨娘要清楚明白,話帶到了就成。

    「不知道大哥哥的婚事可有著落了?」董緋菱看著徽瑜低聲問道。

    「大哥哥的媳婦將來是國公府的宗婦,自然是要好好的挑一挑。」徽瑜的確是沒聽到風聲,而且也不記得原文中提到過,對於董允誠的媳婦還真是有些好奇。「我們姐妹將來出嫁之後必然要倚仗娘家,自然希望未來的大嫂子是個脾性好,好說話的。」

    徽瑜朝著董緋菱擠擠眼睛,董緋菱也忍不住笑了,長歎一聲,「大哥哥是個好哥哥,我姨娘也這般說。」

    董允誠都能把董二夫人這麼難搞的給攻陷了,梁姨娘這樣的自然是不在話下。董允誠時常提攜董允榮,不管是學業上還是人情世故上,都是當做親兄弟帶著的。梁姨娘就算是鐵石心腸也不能視而不見,更何況董允榮對董允誠那是既崇拜又敬怕,根上就沒有反抗之心,所以他們兩兄弟在董允誠的掌控下反目的可能性幾本不存在。

    「所以啊,我們都要惜福。」徽瑜淡淡一笑,誰還能可著自己的心思過日子的,董允誠真的算是很不錯了。

    董緋菱點點頭,「二姐姐說的是。」有了董徽瑜的提點,再勸姨娘的時候,拿著大哥哥做比對,想必能事半功倍。

    董婉已經出嫁,徽瑜的婚事也定了下來,趕在過年之前,梁姨娘不知道是不是聽了董緋菱的話,很是在大夫人跟前服侍了幾天。大夫人出了這口氣,董緋菱的婚事也算是初步定了下來,跟原文一樣還是郭家。

    兩家有了意向,也並未聲張,不知不覺的就把事情給定了。

    低調的行事風格,一向是董家的門風。

    徽瑜果然接到了皇后娘娘的懿旨,進宮賀年有她的一張請帖。想起姬亓玉之前的話,她就讓人送了個消息過去,很快的姬亓玉那邊也有消息傳來,讓徽瑜放心,宮裡面他會安排妥當。

    宮裡面徽瑜兩眼一抹黑,姬亓玉這麼一說她倒是真的放了不少心。不過,徽瑜也有些好奇,姬亓玉作為一個眾皇子中最不受*的一個,居然還能在宮裡有自己的人脈,這倒真是很令人意外的事情。

    聽聞姬亓玉的生母早逝,過世的時候也只是一個婕妤沒有額外追封,這個位份並不算高。關於芳婕妤的事情,原文提到的也不多,徽瑜也沒有過多的印象。不過原文作者能安排姬亓玉作為姬夫晏最大的競爭對手,想必是有其過人之處的,只看著他三言兩語就告訴自己在宮裡的事情已經安排好就可見一斑。

    那麼,姬夫晏在宮裡的勢力是如何養成的?

    徽瑜不解。

    進宮賀年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只有有誥命在身的夫人才能有資格進宮。董家大夫人就有資格進宮,而董二夫人就沒有這個資格,董二老爺沒有入仕,就算是入仕了沒有做出功績也不會有機會給妻子請封的。

    所以進宮賀年這一天徽瑜是跟著大夫人一起進宮,臨走時董二夫人有些不安,拉著徽瑜的手半響,想要說什麼最終也沒說出來。董二夫人就算是彪悍,那也只能是在董家,但是宮裡面就不是她能插手的地方。

    徽瑜看著董二夫人反而安慰道:「您就放心吧,王爺說宮裡面都安排好了,不會讓女兒吃虧的。」

    「什麼?你們什麼時候互通消息的?」董二夫人如臨大敵盯著女兒問道。

    徽瑜驚愕,對於董二夫人神奇的關注點表示憂桑,你不是在關心女兒嗎?怎麼就能把注意力瞬間轉移到這裡去的?

    大夫人這時恰好走過來,看著董二夫人笑著說道:「二弟妹放心,我會好好的照看徽瑜的。」

    董二夫人擠出一絲笑容,看著大夫人說道:「如此有勞大嫂費心了,這孩子毛毛躁躁的,宮裡面人多眼雜的,我還真有些擔心,有大嫂這句話我就安心了。」

    董二夫人自從上回的事情後就對大夫人很有意見,這次為了女兒卻也低了頭。

    徽瑜簡直落荒而逃,坐上了大夫人的馬車朝著宮裡而去。

    一路上大夫人都有些神色忡忡,徽瑜不用想也知道,大夫人定是擔心懷有身孕的董婉。這樣的日子天氣寒冷,跪在外面叩拜可不是件輕鬆的差事,不過這件事情徽瑜真的是幫不上忙。

    進宮賀年,除了有誥命的各家夫人之外,今年又多了一批人,就是今年剛成婚的各家王爺的王妃、側妃,呼啦啦的的往那裡一站,其實人數也不少。不過徽瑜屬於未過門的,所以就一直老老實實地跟在大夫人的身後跪拜行禮,遠遠的看著站在隊伍前面的各家王妃還有側妃們肅穆站立,跪地叩首,其中還有四個孕婦,也挺壯觀的。

    徽瑜穿的厚厚的,跪著擺在地上的軟墊還覺得渾身僵硬,更不要說董婉那幾個孕婦了。這樣的規矩可真是有些磨人了,可是沒有特殊的恩典,又不能不來,哎,皇家的規矩有的時候的真的能折騰的人有苦說不出,還要裝出一副深受皇恩感激至深的模樣。

    等到叩拜完畢,皇后娘娘會找幾個尋常親近的人家去自己的寢殿說說話,像是各家的王妃都是帶著自家的側妃給皇后娘娘行過禮後,然後各找各媽,去各自母妃的宮裡見禮。

    所以在皇后娘娘的宮裡面,才是徽瑜跟大家見面的地方。

    鳳棲宮裡,徽瑜作為皇后娘娘特意賞臉進來的人,安分守己的坐在大夫人身邊的錦凳上,在這裡能有她的一席之地還能坐下,可真是殊榮了。徽瑜想著,都說皇后娘娘待四皇子頗有幾分情分,看來並不是假的。

    徽瑜臨來之前也是學了些規矩的,知道在這裡不能隨意掃視,因此進來叩頭請安後,就垂著頭安安靜靜的坐在那裡。皇后娘娘就算是再高看姬亓玉一眼,也不可能放著滿屋子裡的後宮嬪妃、誥命夫人,先跟自己說話,於理不合。而且這樣一來徽瑜也打眼,倒是這樣安安靜靜的坐在這一角,反而更加的安全。

    想起姬亓玉之前的話,可能他跟皇后娘娘提前提起過,所以皇后娘娘在眾人面前才沒有表示對她的喜愛跟親近。

    徽瑜就聽著坐在上首的皇后娘娘輕輕笑道:「你們一個個的本宮都喜歡,你們都是有兒媳婦命的,看著這一個個的乖順知禮本宮瞧著也開心。」

    「她們也都是皇后娘娘的兒媳,若有什麼差遣娘娘直接吩咐就是。」貴妃笑米米的掃過極為新上任不久王妃緩緩的說道,伸手撫了撫耳邊的紅寶石流蘇,又道:「你們說是不是?」

    這麼一句話,立刻讓才坐了不久的夏冰玉幾位王妃忙站起身來請罪,一臉惶恐的站在那裡,當著老公的親娘的面,怎麼向嫡母表忠心也是個技術活,一不小心就會讓親娘生氣,嫡母不悅,兒媳難為啊。

    按照齒序,章玉瓊作為長媳就頗有壓力,可是這種時候又不能退縮。明擺著貴妃要找茬,她們不過是一群才上任的晚輩,宮斗經驗嚴重不足,也只能頂著頭皮上。

    「貴妃娘娘所言極是,母妃也常對兒媳說要孝敬母后。打從兒媳成親以來,母后寬厚和煦,待兒媳們皆是慈愛不已,兒媳等深感惶恐,唯有克己自省,不敢有絲毫憊懶。」

    章玉瓊這番話既表達了自己的衷心,也給梁妃極大的臉面,還逢迎了皇后娘娘,果然是早非昔日閨中阿蒙,徽瑜心裡暗歎。以前章玉瓊的性子縱然是沉穩周全,但是也沒有到這樣的地步,可見成親以後也是學會了不少東西。

    章玉瓊一帶頭,夏冰玉跟楚珂也緊跟著附和,算是打消了貴妃的挑撥離間。

    皇后之下貴妃最尊貴,其次梁妃,再次賢妃,而後夏昭儀,醇王的生母敏貴人也在,今兒個算是人特別的全。只是徽瑜沒有見到夏貴人,不過也不奇怪,在這樣的場合,夏貴人再受*也只是一個貴人,身份上也有限制。

    這其中五皇子的生母雖然位份不低,但是早就不受*。反倒不如位份上不如她的夏昭儀風光,敏貴人素來不受*,在後宮裡也是個小透明,這種時候貴妃跟皇后打擂台,欲要拿著一種王妃填炮灰,賢妃自己沒兒媳作壁上觀,敏貴人身份不夠有心無力。

    梁妃首先輕笑一聲,看了一眼夏昭儀,這才對著皇后娘娘說道:「娘娘寬仁,也是這些孩子的福氣。貴妃娘娘所言也有理,只是老大家的跟老三家的都有孕在身,想要為娘娘分憂一時間也是有心無力,倒是寧王妃還算得空。不過本宮也聽說寧王府上有位側妃有了身孕,想來寧王妃要照顧那側妃也有些忙啊。」

    徽瑜垂著頭不用去看,也能想到此時夏冰玉的神色有多難看。梁妃可謂是一點面子也沒留,一巴掌打在了夏冰玉的臉上,夠響亮的。

    就在這個時候,徽瑜就聽道夏昭儀的聲音響了起來,「聽說肅王府上的竇側妃有些不好,也是個可憐孩子,這才成親多長時間身子骨就不好了。梁妃姐姐也得多經經心才是,小孩子家家的不知道深淺輕重,這傷了身子可是一輩子的事情。要說起來冰玉這孩子就是心善,兩個側妃都照顧得妥妥當當的。」

    這就是暗指章玉瓊善妒心狠不容忍了,夏昭儀果然也是個厲害的角色,肅王后院的事情也知道的清清楚楚。

    梁妃的臉色就有些難看,看了夏昭儀一眼,徐徐說道:「妹妹說的是,不過寧王妃也別太賢惠的自己都沒有個孩子傍身。」

    徽瑜感受著這些高位嬪妃之間的刀光劍影,心中暗暗咋舌,一個個的都不是省油的燈。唇槍舌劍,不外如此了。不過就是就可憐了這些新上任的王妃們,個個填了炮灰。虧得敏貴人不受*,楚珂做人又低調,醇王沒什麼大出息,才稍稍能喘口氣。

    縱然如此,徽瑜這個還沒進門的也被掃到了颱風尾。

    「要說起來還是董二姑娘有福氣,沒想到老四平常看著冷冰冰的,居然還能有這份心思,倒是體貼周到的很,令人大吃一驚啊。」夏昭儀三言兩語就把話題轉到了徽瑜身上,還處在神遊中的徽瑜一時間措手不及,這樣也行啊?

    擦!

    徽瑜只得祭出王牌裝傻笑容,呵呵兩聲,卻不說話,反正說什麼錯什麼,這些人精哪個都能抓著話柄不鬆口。

    「夏妹妹這話可真是不錯,瞧著老四平常不言不語的,沒想到居然也能做出這種事情。」梁妃抿嘴輕笑,「就是可憐了那兩名側妃,花信年華,就這樣拖著。」

    靠!

    徽瑜心裡暗罵一聲,方才梁妃跟夏昭儀還鬥得你死我活,這會兒倒是連成一條陣線了。

    作為晚輩,又沒有過門,徽瑜這會兒就是委屈死也不好開口,不然一頂頂的大帽子就砸了下來,接也接不住。

    大夫人此時就站起身來,徽瑜也跟著站了起來行了一禮,就聽著大夫人不疾不徐緩緩地說道:「讓兩位娘娘掛懷真是我們家徽瑜的福氣,要說起來咱們董家這個規矩也是祖上傳下來的,祖宗的規矩後人也不敢違逆。徽瑜這孩子倒是厚道,只是家有家規國有國法,靖王殿下深明大義也令臣婦欽佩不已。」

    「怎麼以前沒聽說定國公府有這個規矩?」夏昭儀看著大夫人似笑非笑的問道。

    「唉,說起來咱們董家往上數三輩都無姑娘女兒緣淺些,所以這條規矩才不被世人知道。如今到了徽瑜這一輩兒,有了女孩兒這規矩才提了出來。」大夫人應對得體毫無窘迫之像。

    「若說起來,董側妃這裡這規矩可就行不通了,豈不是前後矛盾?」梁妃抿嘴輕笑,看著大夫人道。

    大夫人神色立刻一凜,板起臉說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莫說皇上只是讓婉兒做個側妃,便是君讓臣死,老少爺們也沒一個裝慫的。君恩如天,不受便是不敬,董家不出不敬君父之人,梁妃娘娘慎言。」

    莫要說別人,便是徽瑜都是不由一愣。側頭看著大夫人,就在這一剎那,才恍然明白了為什麼太夫人這麼力挺大夫人,某種方面來說,大夫人的確是一個合格的宗婦。三言兩語之間就把董家忠心耿耿的形象襯托的惟妙惟肖,嫡出的女兒做了側妃,委屈嗎?當然委屈!但是聖旨下,就是委屈董家也不皺一下眉頭。

    董家委屈了一個女兒,難不成兩個都要委屈?所以徽瑜這事兒上,董家略微強勢一些,便是皇上都不好囉嗦,假裝沒看到。皇上都表態了,要你們聒噪?

    真當董家好欺負?

    大夫人的強勢,讓徽瑜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她,這才是董家的宗婦風範,大夫人……合格!

    梁妃的神色極為難看,但是一時間也找不出大夫人的錯處,只得僵著臉冷哼一聲。倒是夏昭儀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大夫人,在皇后開口之前先說道:「國公夫人何須如此生氣,不過是一時戲言罷了。也是老四尋常不聲不響的,倒沒想到還能這般的有氣魄,不曉得京都多少女兒羨慕董二姑娘呢,是不是?」

    夏昭儀跟定國公夫人之間是姻親關係,雖然夏昭儀很不喜歡董婉作為兒子的側妃,直接威脅了侄女的地位,但是董家也的確是一個有勁的助力,又看著大夫人今日行事風度,夏昭儀此時才覺得其實董婉帶來的助力,遠比她們想像中要強大得多。

    七千字更新送上,五千字保底,兩千字打賞補更,某香還在勤奮的還債中,大家不許霸王如此勤勞的我!不要忘記一條龍哦。愛你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