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嫡妃不乖,王爺,滾過來!

正文 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太妥當 文 / 暗香

    第二百五十二章:不太妥當

    「大哥。」董允驥喊了一聲,「我們雖然分了家,但是永遠都是一家人。」

    「這就對了,咱們都是董家的兒孫,就算是不在一個房簷下過日子,那也是血濃於水的至親,你能記著這點就足夠了。」董允誠拍拍董允驥的肩膀,「行了,快去收拾吧,要忙幾天呢。」

    董允驥就點頭告辭了,等他走後,太夫人就看著大老爺跟董允誠說道:「你們父子跟我進來。」

    這幾年下來,太夫人蒼老了很多,雙鬢的白髮已經遮掩不住,顫巍巍的走進內室在崔媽媽的攙扶下坐在臨窗的大榻上。榻上的坐墊紫金色繡團花紋,富貴華麗。

    「娘。」

    「祖母。」

    大老爺父子相繼落座,對視一眼後,大老爺首先開口,「您有什麼吩咐?」

    太夫人的眼睛就落在了大老爺的身上,雙眼已經染了些許的渾濁之意,看東西時微微瞇著眼睛。太夫人的脊樑不管什麼時候都是挺得筆直,而此時卻有些微微駝了。

    「叫你們來是有兩件事情要說,想來你們也能猜到幾分。」太夫人緩緩的說道。

    大老爺微微沉默,董允誠則是輕輕頷首,「祖母要交代的事情孫兒能猜到幾分,您請放心就是,就算是二叔一家分出去也是董家的人。」

    太夫人就笑了,長長歎口氣,「自然是董家人,可是雖然都是董家人到底也分個親疏遠近。」

    董允誠微抿了唇,大老爺的臉色也不太好看,太夫人這話裡的意思他們都懂得,只是也不願意去懂得。很多時候,真相反而是最傷人的。

    「娘,現在說這個是不是太早了?」

    「不早。」太夫人自然看出了兒子的猶豫,所以聲音格外的堅定。

    「祖母。」董允誠開口了,「其實爹也早有思量,就是一直沒能下定決心而已。」

    聽到孫兒的話,太夫人的神色緩和了些,「既然這樣,那麼現在就是下定決心的時候了。在這樣搖擺不定,不管是寧王那邊,還是靖王那邊都不會把你們當自己人。」

    隨著董允驥賜府加官分家一事塵埃落定,太夫人就知道董家到底是分成兩條路邁向不同的方向了。她活著就不會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因為這樣最終的結果還是會讓董家自己受到損傷。寧王是左右人都比較看好的人,所以依附在寧王身邊的人比靖王更多。可是這兩年來靖王一路走高,憑著自己出色的政績跟手腕愣是在朝堂之上殺出一條血路。如今了聞大師對昭姐兒的青眼有加,董允驥被皇上重用,這些都是令人忽視不得的信號,她一輩子走過來了,她更願意相信自己的直覺不會出事。

    「那您的意思是?」大老爺問道,眼中帶著幾分猶豫,其實他猜得出來母親的意思,但是他就是不願意親口說出來。

    太夫人微垂了眉眼,淡淡的說道:「我已經老了,府外的事情也全靠著聽說,這件事情你自己做主就是。須知道自古以來君主喜歡的都是純臣,再這般的三心二意,將來定國公府堪憂。不管你選擇哪一邊追隨,都是你自己看好的,將來的結果也需要你自己承受。」

    屋子裡一片寂靜,這是一個比較沉重的話題,更令大老爺意外的是,沒想到太夫人居然沒有直接說出依靠哪一方,而是讓他自己選擇。可這樣一來,反而更讓他猶豫了。

    董允誠靜靜聽著沒有插話,就聽到祖母又說道:「這是第一件事,還有另外一件事情,我聽說允驥從南邊帶來一個女孩,回頭讓老二家的帶來給我看看。」

    大老爺吃了一驚,沒想到這件事情母親已經知道了,連忙站起身來告罪,「都是兒子不好瞞著您還未講明,主要是這件事情還沒能有個具體的章程,就想著等到二弟那邊把事情理清楚了再跟您說,沒想到還是驚擾了您。」

    聽到大老爺的話,太夫人反而笑了,意味深長的講了一句,「允驥這孩子強出他爹百倍去,這個孩子帶回來的時機正好。你去跟你二弟說,只要這孩子出身清白,模樣周正,規矩上還能勉強入眼,要是允驥那孩子真是喜歡……就應了吧。」

    這話一出不要說大老爺,就是董允誠都吃了一驚。

    「娘,這不太好吧?」大老爺為難了,他兒子娶得是一代大儒燕溫茂的嫡出女兒,書香門第,家世清貴。可是要是他親弟弟的兒子娶得卻是一民間孤女,這要是傳出去不知道多少人背地裡戳他脊樑骨說他沒安好心呢。這也太冤枉了,他壓根就沒想過要在董允驥的婚事上動手腳,更何況還有北安侯看著呢。

    「這件事情不用多說,你讓你二弟二弟妹親自來跟我說,我會跟他們講明的。你二弟一輩子混吃等死毫無前程可言,允驥他娘性格好強心性聰明,只可惜到底是眼界淺了些。如今允驥被皇上托於高位,若是允驥的媳婦出身高一些,皇上反而會不安心了。更何況打著救命之恩的幌子,允驥也能被人讚一句知恩圖報之人,岳家不顯皇上也能安心。」太夫人輕歎一聲,眼睛微瞇,「翻過年就要去江蘇上任,那姑娘是南邊的人肯定更熟悉當地的情況,反而會是允驥的好幫手。能在危難之中救人,可見這姑娘有膽有識,允驥這趟差事危險叢生,有這個賢內助在旁我們遠在京都也能更加安心一些。強龍不鬥地頭蛇,這姑娘雖出身民間身為孤女卻能安然至今,想來是個胸有乾坤之人,也不算是委屈了允驥了。」

    看著大老爺還有些不情願的樣子,太夫人又加了一句,「娶妻娶賢,當初你二弟那樣紈褲我卻能為他放低身段親自求娶了邢家女為何?如今老二媳婦那兩個孩子都教導的很好我當年的苦心就沒白費。為了董家我對不住你二弟,卻不能連帶著你二弟的孩子都跟著受了局限跟委屈。如今也一樣,既然那姑娘是個好的,出身這種東西只要蒙上一層美麗的外衣,同樣能惑人眼睛。更何況這外衣都已經送到了手中,既已分家,將來二房越強越好,與國公府守望相助更為妥當,你可明白?」

    大老爺自幼精明,此時自然聽得懂,這麼一想果然覺得自己有些時候還是狹隘了些。只是想著別人看待他的眼光,卻忘記了既然兄弟已然分家,這家不僅要分的漂亮,還要讓兩房更親熱才好。那麼突破口選在二房最近僵持的允驥的婚事正好,想明白了才覺得自己距離母親的差距還有很遠很遠,做董家的當家人不能只顧著自己的私利,還要看得更長遠才是。

    大老爺心服口服,董允誠心裡也是倍感震驚。

    祖母所承受的,遠比他們想的要多得多。

    董家分家一事,算是京都貢獻了年前最後一段話題,等到這個話題熱度消了,也到了年根底下。

    徽瑜收到了董二夫人送來的信,邀她去新家看看。徽瑜看著信上的內容就笑了,姬亓玉正在這個時候進來,瞥見徽瑜面上的笑容就問道:「笑什麼呢?誰的信?」

    「我娘的信,讓我去新家看看。」徽瑜歡快的說道,「我娘說了在府裡給我留了一個小院子,就跟在國公府時一樣,那院子的名字還是叫琉璃館,裡面的擺設佈置也跟原先一模一樣……」徽瑜說著說著眼眶就有些發紅,大約董二夫人是怕她心裡難受,心裡記掛著國公府裡那自己曾經長大的琉璃館,所以就索性給她把國公府的琉璃館克隆到了新家裡面。

    姬亓玉眉梢動了動,「岳母想的果然周到。」岳母就是想得太周到了,讓他這個做女婿的做夫君的壓力好大。「你想什麼時候回去看看?」後天就是三十了,就算是要去也就只有明天一天的時間,時間安排的太緊了,只怕就算是去了也只能看一看稍稍坐坐就要回來了。

    「我們今晚回去,在琉璃館住一晚明早回來怎麼樣?」徽瑜從出嫁後就沒有在娘家住過,以前是在國公府,規矩大,禮節多,這樣的話她是不敢開口的。就算是董二夫人允許了,太夫人也不會允許的。「我娘還說我祖母見了吉小翠,說是允了我二哥的婚事,我娘正在家裡慪氣呢,我也怕他們真的鬧起來,過去看看也能安心。」

    本來董二夫人就不滿意吉小翠,結果太夫人直接給拍板了,董二夫人能高興嗎?她不高興,他們一家子都不會高興,才搬了新家別鬧起來被人看了笑話才好。

    姬亓玉聞言還真是有些意外,沒想到定國公太夫人反而會同意這樁婚事,不過越過董二夫人這事兒是有些不太妥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