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聽大叔給你們講部隊的詭異事—我在部隊的那些年!

正文 第47節 文 / 愛如風過7

    上去了?難道,真的是指青虯飛昇了?我不禁放開老頭的手,「你知道了?」

    「我算著也就是這幾天,但沒想到那麼快,青虯跟著你回去的第二天就化龍了。」

    「化龍?」我吃驚道。

    「小伙子,找個地方慢慢告訴你。」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完全沒注意到老頭把我拉進了個檔次不錯的飯店,看著他點了幾個菜後,我又連忙問道「快說吧,到底怎麼回事?」

    老頭清了清嗓子,說「蛇這種動物很特殊,很有靈性,當它在平時的修煉或者生活過程中吸取了日月星辰和其他一些自然物質的靈氣時,身體和力量都會隨之不斷變得強大,等一切條件都具備的時候,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量變可以發生質變,或者你說進化也可以,就會化成龍。但關鍵就在於這個進化點很講究,風雨雷電,金、木、水、火土五行缺一不可,其中尤其以水為重中之重。這個水有兩層意思,一是它們必須等待某個大雨天的來臨,然後借助雨水幫助它們蛻化掉束縛在身上的那層原始自然皮鱗,再滋生產生新的可供飛行的鱗甲物質,並最終在風雷電其它三力的配合下成功進化。二是在這個進化過程中,需要人去點化它,蛇本身在五行中屬火,設當它正準備進化且已集齊了五行中的木、金、土三行時,那麼它就得找一個命屬水的人來點化它。這個點化民間有個說法叫討封正,意思是看到蛇化龍時候必須要說這是一條龍,叫封正,這些條件都滿足了才能化龍。」

    我命屬水?有沒有這麼玄啊,「大爺你到底是幹什麼的?」我忍不住追問道。「我就是會點風水,有時也偶爾結一些善緣。青虯化龍了二次都沒有成功,一是因為缺少那個命勢的有緣人,二是因為每次討不到封正。每一次失敗都要再等三十年,這是青虯最後一次機會,不過,選擇你果然沒錯,青虯與你有緣啊。」

    我沉默了半天,等菜上來的時候,我又追問道「青虯去了哪裡?」「應該叫青龍了,不過我也不知道去了哪裡,我只負責為這些等待進化的朋友結善緣。」老頭吃的很愜意。

    我想了想,又把在駐地河底深洞經歷的事情告訴了老頭,希望他能幫我理個頭緒,「哦,那很可能是個黃泉眼,照你說的情況裡面也應該有一條龍,黃泉有眼,深不可測,龍,可以動於九天之上,也可以沉於九淵之下。」

    我吃了一驚,又一條龍!「那怎麼辦,那個黃泉眼?我回來的時候好像沒看到地方政府採取什麼措施啊。」

    「什麼怎麼辦?」老頭翻了下白眼,「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碰它,你放心,政府裡面也有高人,這個事情一定會有人作好處理的。」說完老頭就只管吃喝,再不搭理我了。

    想想那個巨大的騰飛中的龍影就是青虯,一時之間我頗有些感慨,上了個洗手間再回來時,發現老頭已經不見了,酒水單反著放在桌上,上面好像一些字,我拿起來讀道「青虯化龍,點化有功。人生無常,來日相報。」什麼意思,我下意識又翻過來看了下,映入眼簾的赫然是:酒水+一條黃鶴樓=717元餐費!尼瑪!

    …….

    回到家我第一件是打開電腦,查詢駐地所在的網站相關新聞,果然發現一條不起眼的新聞「勘探隊勘察河底時遇到挖沙船留下的深洞,兩名工作人員殉職,政府已經對相關河段進行了標示,嚴禁居民靠近。」

    我又上網查了很多關於龍的文獻,遠的就不說了,反正也沒辦法考證,但是有據可考的發現最近的一例是1934年8月8日,遼寧營口發現了一具與傳說中的龍極相似的骨骼。不可思議的是,當地居民曾兩次見到它,並與其有過長時間近距離的接觸。據當地上了年紀的老人回憶說,這個怪物曾經出現過兩次,第一次出現在距離入海口20公里處。肖素芹老人當年才9歲,她所看見的「龍」方頭方腦,眼睛很大,還一眨一眨的,而身體為灰白色,彎曲著蜷伏在地上,尾巴捲起來,腹部處有兩個爪子伸著,這條「龍」有氣無力,眼半睜半閉。

    當時,老百姓認為天降巨龍是吉祥之物,人們有的用葦席給怪獸搭涼棚,有的挑水往怪獸身上澆,為的是避免怪物身體發乾。而在寺廟裡許多百姓、僧侶每天都要為其作法、超度。後來,下了很長時間的大雨,這條「龍」就不見了。然而,連續20多天大雨後,這個怪物再次出現了,這次出現是在距遼河入海口10公里處的蘆葦叢中,此時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難聞的屍骸。百姓們聽說之後前去觀看,並報告給當時的政府。一家防疫醫院的人給已生蛆的動物屍體噴射了消毒水後,「龍」骨被抬出來,有人用4個船錨繫上繩子將骸骨圍成一圈,供大家參觀。遺憾的是,由於當時社會秩序混亂,存放其骸骨的營口市水產高級中學也幾經搬遷,偌大的骸骨就這樣遺失了。

    有人翻鬩1934年8月12日的《盛京時報》,記載此「龍」竟然有「爪」,而且還用「爪」挖了一個近17米長,6米多寬的土坑,說明「龍」曾經掙扎過。1934年8月14日的《盛京時報》刊登了「龍」骨照片的複印件,雖然年代久遠,加上受當時攝影技術以及種種因素制約,只能依稀看出頭戴草帽觀看「龍」骨展覽人群的模糊身影,然而畫面中一具長長的動物骸骨及其頭上生出的兩隻長角依然清晰可見。對此,營口市自然博物館專家產生分歧:有人認為有可能是當年一條擱淺的須鯨;也有人認為,因為照片不是特剮清晰,但根據形狀看有可能是恐龍。而見過「龍」的3位老人蔡壽康、黃振福和張順喜認為,把當年營口出現過的「龍」,說成是鯨魚太草率,輕易下結論太早。70多年前出現在營口的到底是不是「龍」,看來只能等待將來的科學考證給出答案了。

    再就是網上普遍流傳,野外看到大蛇或是一些比較特殊的蛇的時候,一定不要說是蛇,要說好大一條龍之類的話,這就是給它封正,這樣蛇就可以化龍,如果沒有得到封正,蛇就無法化為龍,而那個撞破它進化的那個人往往會霉運不斷,甚至遭遇橫禍。

    看了很多資料後,我發現在學術界普遍認為龍其實是我國古代先民對於諸多動物、自然天象等事物進行綜合抽像、概括集合而形成的一種文化概念、文化符號,這種動物本身並不存在。但是民間卻傳說不斷,甚至堅持有人看到了這類生物,但不管怎麼樣,我是親眼所見的,這世間一定有「龍」這種生物,也許沒有那麼神奇,僅僅是種不為我們所知的奇特生物吧!

    《騰龍影》全話完!敬請期待下一話《爆頭亡》,愛如風過,逐風之作,明日更精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