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我是賈似道

正文 第206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 文 / 華夏九洲

    高台最上方只放置了兩個小几,口溫不花和曲出左右而坐。其餘的數十位有份坐上這高台的將領依次在台下分兩列相對席地而坐。

    當然,除了口溫不花和曲出兩人外,怕是沒有多少人能夠真的專心欣賞高台之上那十餘個身材曼妙的年輕女子的舞姿。

    蒙古精銳騎兵的威勢在這襄陽城下表現的是如此淋漓盡致,各個僕從軍將領無不面色複雜神色各異。尤其是在之前的攻城中被口溫不花當作炮灰去消耗宋軍守城兵力的將領,更是心中忐忑。

    如果僅僅是為了看破城,口溫不花完全不用這樣大張旗鼓。欣賞著歌舞喝著小酒看蒙古騎兵將襄陽城內的宋軍守軍打的不敢露頭,除了反襯出他們這些人的無能外,又何嘗不是有震懾之意在其中?

    至於從一開始就讓蒙古騎兵充作攻城主力,卻是沒有人敢想。當然,就算想了也沒有人敢說。說了就是質疑口溫不花,更不要說,口溫不花還是為了牽制淮西和淮東兩大戰區的宋軍才如此做的。

    「破城在即,曲出先提前敬王叔一杯了。此戰過後,王叔定然能更上一層樓。請!」

    對下方一干將領的神色,口溫不花和曲出根本沒有看到,不過即便他們看到想來也不會在意的。眼見破城在即,曲出自然心中高興之極。

    這一次南下,他可以說什麼都沒做,不過以他王子的身份,再加上他是為那人跑腿來的,所以口溫不花定然會在城破之後的戰報中加上他的一份功勞,這對他來說,自然是白得的好處。

    貴由是窩闊台長子,不過窩闊台一向不太喜歡貴由,這在蒙古國內並不是什麼秘密。而窩闊台準備傳位的三子闊出卻在1236年端平入洛之戰的時候死在了大宋戰場上。

    雖然沒有人說過,不過所有人在心中都暗暗有些懷疑這是大王子貴由安排的一次意外。窩闊台雖然沒有說什麼,不過從此之後對貴由更加冷淡的態度,卻已經是表明了他的態度。

    其實大宋朝和蒙古之間由盟友變為仇敵,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了宋蒙兩國內********的拖累。化解內部矛盾最好的辦法,自然只能是朝外侵略擴張了。不然龐大又精力旺盛的蒙古軍團一旦停下,那麼他們必然會在窩裡鬥的不可開交。

    而當時的大宋朝,因為滅了金國,再加上趙昀初登基,一心想著洗刷靖康之恥,還有朝中各個派系權臣們的勾心鬥角,端平入洛之戰的爆發,以及隨後而來宋蒙之間長達半個世紀的戰爭其實並不能算是一個意外。

    身為窩闊台第四子的曲出,說對大汗之位沒有覬覦之心那是肯定不可能的。再加上他母親的家族在蒙古國內也頗有力量,所以,在闊出這個最有力的競爭對手已經消失的情況下,即便前面還有兩位競爭對手,可是卻依然還有大把的機會。

    戰功就意味著軍隊。只要手中能有一支足夠龐大的又忠誠於他的軍隊,汗位到底是誰的,還真不好說。在這個方面上,曲出距離二哥闊端已經有了差距,闊端手下已經有兩支精銳萬人騎兵隊了。至於大哥貴由,那差距就更大了,貴由早在數年前就開始單獨領兵征戰歐洲了。

    「呵呵,曲出你以為本王真的想將這襄陽城給打下來?」

    口溫不花喝完酒,笑著看了看城頭空曠無比一片死寂的襄陽城,緩聲道。

    聽到口溫不花的話,曲出不由一愣。

    調集了近五十萬大軍,傷亡近二十萬人,徵調百萬民夫,耗費無數錢糧,還在四川戰區和淮東戰區做了佈置調派了兩路二十多萬大軍配合,如今又將牽制淮西和淮東戰區的六萬蒙古騎兵精銳全數抽調來參加圍攻,並且用做攻城的主力,如果襄陽城打不下來,怎麼給大汗交代?

    「若是真想破城,本王有太多的辦法。驅趕百萬宋人民夫攻城,雖然手段殘忍下作了些,不過用來對付背信棄義的宋人,未嘗不可。」

    曲出不由自主的倒吸一口涼氣。

    驅趕百萬民夫攻城,只要數十萬大軍在後面趁勢掩殺,宋軍投鼠忌器的情況下,怕是還真是很容易。除非那孟珙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下令屠殺那些宋人民夫。如果那樣做了,怕是孟珙也就完了。大宋朝文人士子、百姓的唾沫怕是都要將他給淹死了。

    「王叔高明。」

    對口溫不花為什麼驅動那些僕從軍不顧傷亡的狂攻猛攻襄陽城,之前在大帳中口溫不花就已經說過。為了削弱敲打那些心思不太安穩的降將們。

    曲出口中的高明是說口溫不花驅趕百萬民夫攻城的計策,口溫不花也許還有些愛惜羽毛,不屑用這樣的計策,不過曲出卻是沒有半點兒心理障礙,宋人在他眼中比之牛羊實在沒有多少區別。當然,蒙人中並不是曲出這樣的想法,九成九以上的蒙古貴族也都是這樣的想法。

    「那孟珙確實是個人才,此獠不除日後必然會成為我蒙人心腹大患,此戰還不到結束的時候……」說到這裡,口溫不花突然話鋒一轉道:「那賈似道想必今日也可以到襄陽城了,看看此子到底如何吧……希望……值得吧。」

    剩下的幾個字,口溫不花語焉不詳,就連曲出也沒有聽清楚。

    ……

    嘉熙二年八月十二,緊趕慢趕的賈似道一行人終於到達襄陽城。

    沒有滿城百姓的夾道相迎,也沒有無數官員前來拜見,有的只是那鋪天蓋地的馬蹄轟鳴聲和似乎永遠不會停歇的羽箭呼嘯聲,有的只是包括孟珙親弟寧武軍郎將孟瑛還有包括張俊、任義、劉全在內的寥寥不到十位的京湖軍將領。除此之外再無一人。

    趙毅等人見連孟珙都沒來接,面色都不是太好,賈似道對此倒沒有太過在意。他來本就不是為了耀武揚威,雖然聽聲音蒙古人顯然攻勢正急,可是好在襄陽城還在,這就夠了。

    大隊人馬剛剛下船,一身戎裝的孟珙單人獨騎的狂奔而來,看到被眾人簇擁著的賈似道,隔著老遠孟珙就跳下戰馬大步朝著賈似道走來。

    「孟帥,師憲來的不是太晚吧?」

    看著滿臉疲憊臉上硝煙未盡風塵僕僕的孟珙,賈似道深深躬身一禮,朗聲道。

    刨除年齡的話,僅僅以官階來論,孟珙還真受不得賈似道這金紫光祿大夫的一個大禮。不過賈似道行的這一禮倒是真心誠意。也許孟珙也有派系,也有不盡如人意的私心,可是同樣,他也可以說是這個風雨飄搖的帝國內,少有的能夠真的將大義放在私心前的人之一。

    孟珙緊走兩步一把扶住賈似道。面對笑吟吟一臉誠摯看著他的賈似道,孟珙心中既是感動又是無奈:「師憲,你這又是何苦呢?」

    「孟帥此言差矣。苟利國家生死以,豈能禍福趨避之?為公,似道雖是一介書生,卻深受皇恩,這種時候做逃兵,呵呵,似道還真做不出來。為私,將軍昔日為似道數百字一信,領軍搏命,似道這個時候若是轉身回臨安,似道今生怕是都無顏以面孟帥和各位京湖軍將軍了。所以,這襄陽城就算是刀山火海,似道也一定要來。更莫說,似道這不還好端端的麼?」

    賈似道看著孟珙正色道。

    周圍一片安靜。不過看著孟珙、孟瑛、張俊、任義等一干將領眼中那晶亮的光芒以及還帶著硝煙的潮紅面龐,賈似道知道,從這一刻起,他們算是真正的接受了自己這個乳臭未乾的書生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