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我是賈似道

正文 第279章 朝議(二) 文 / 華夏九洲

    趙昀顯然也沒有想到趙師彌等人竟然有膽子將手伸到御史大夫這樣事關皇帝耳目的要職上。雖然說一直以來趙昀和宗室之間的關係不睦是朝中人盡皆知的事情,可是畢竟大家都是同種同源,宗室中的那些巨頭們雖然心中有著各樣小算盤,可是趙昀畢竟還是名正言順的大宋朝皇帝,所有平日裡雖然有著各樣小動作,卻也不敢做的太過過火。

    台諫是趙昀的耳目,也是他的刀子,幫他盯著朝中百官,雖然如今的台諫三衙其實早就不是太祖立國之時的台諫,而趙昀對台諫內的御史們的掌控力度從對賈似道的死諫之事就能看出一二,可是卻依然還是一股不小的勢力。

    趙師彌等人將手伸到掌管台諫的御史大夫這個要職上,這已經是不能用野心兩字來形容了,而是直接觸及到趙昀這個大宋朝皇帝的底線上來了。

    不管趙師彌和袁甫等人是真的想要將趙滿給推上御史大夫的位置上,還是僅僅為了試探趙昀,這都是等於**裸想要在朝議這樣的重大場合給趙昀添堵不是?

    是誰給了他們這麼大的膽子?

    本來精神就不是很好的趙昀臉上已經是滿臉青氣了,一雙眼睛卻是陰森無比的在已經是滿頭大汗的袁甫身上轉悠著。宗室裡的那些人,不是第一次挑動他的神經了,可是這一次尤其讓趙昀火大,為何?因為一直以來趙昀都是那樣的信任袁甫、杜范等人,引為宮中侍講,可是如今換來的卻是**裸的背叛,趙昀又這麼能不惱怒。

    全少安是袁甫的門生,是理學一派的少壯派,可是卻也只是一個工部侍郎而已,如果不是背後有袁甫指使他,他又怎麼敢自作主張的如此來挑動趙昀的神經。

    顯然,趙昀心中此刻已經將袁甫恨極。

    恰在此時,殿中隊列裡卻是又有一人站了出來,沉聲說道:「臣以為全大人此話是大大不妥,趙少卿為宗室中人,豈能執掌國之耳目,此等有違祖制大逆不道之舉,為臣懇請聖上治工部侍郎全少安忤逆之罪。」

    忤逆可是要誅九族的大罪。雖說大宋朝有刑不上是大夫的祖訓在,可是這人給下的罪名也足夠全少安好好的喝上一壺了。

    殿中心思各異的群臣無數道眼神頓時齊齊投注在剛剛說話之人的身上,才發現說話的人竟然是樞密院樞密直學士廉澤芷。

    樞密院自然是屬於武官也就是軍方的了。雖然說樞密院是大宋朝武將一系的,可是掌控樞密院的人卻是文官不是?

    樞密院現在是誰當家?那麼廉澤芷背後站著誰似乎不用可知了。

    史家跟理學一派明爭暗鬥並不是什麼秘密,若僅僅是理學一派想要挺趙滿史嵩之這樣做倒還好說,可是眼下明顯是趙師彌跟袁甫等人達成了某種協議,史嵩之這個時候出頭可是要將嗣秀王趙師彌得罪的死死地,四大嗣王,除了榮王趙與芮外,其餘三王可是從來都是同氣連枝的。

    史氏一族在朝中的處境自史彌遠死後那是每況愈下,史嵩之這麼時間以來也都是勉強維持著局面而已,甚至有時候連他自身都有些難保的趨勢,這個時候強出頭,自然可以得到趙昀的好感,可是趙昀雖然是皇帝,卻遠遠沒有達到對整個大宋朝如指臂使的地步不是?

    面對皇帝和宗室之間的角力,袁甫等人參與進去已經算不上什麼明智之舉了,史嵩之走這一步似乎從哪看都不是什麼好棋啊。

    賈似道看了看史嵩之,只見史嵩之面色不變,似乎殿中這發生的種種跟他沒有任何的關係一般,讓賈似道一時間也猜不出這個老狐狸心中到底是做的什麼打算。

    「聖上,趙少卿雖是皇姓,卻早就跟吾皇之間沒有任何的關係,否則也斷不會成為大理寺少卿。廉大人不問青紅皂白血口噴人,還請陛下明鑒。」

    全少安只是經過短暫的驚慌,隨即馬上拜伏於地大聲喊冤道,甚至還有倒打一耙的趨勢。自始自終全少安都沒有看過一眼他的恩師、一直帶著疑惑震怒難以置信等各種複雜之色看著他的袁甫。

    袁甫的神色不似作假,卻又讓人當不得真。畢竟,在這個尊師重道跟甚父子之情的年代,一旦一個人背上叛出師門的污名會是個什麼下場,所有人都知道。

    「臣也以為全侍郎之言是大大的不妥。台諫監察百官,為天下為聖上監察百官,察奸懲佞之所,此等關乎國本之要職,非得一員久經官場磨礪、心性沉穩之大員才能擔綱。趙少卿雖在大理寺任上兢兢業業,卻鮮其餘磨礪經歷,若是冒然委此等重任,實是有些操之過急。臣以為吏部侍郎李卓,沉穩妥帖,接掌台諫擔綱御史大夫最好不過。」

    說話的卻是當朝皇后謝道清伯父、上任才兩月有餘的戶部尚書謝舉伯。

    吏部侍郎李卓,剛剛上任的左丞相李宗勉本家侄兒,從縣令做起,一步步累功升至吏部侍郎,雖說背後有李宗勉的關係,可是他本人的能力卻也是不差,僅僅憑著履歷一項就要比趙滿這個大理寺少卿不知道好看上多少。

    見到謝舉伯出聲,朝中諸臣心中無不一凜。皇帝專寵賈貴妃與後宮,這件事誰都知道。謝皇后在後宮之中鮮有聲音發出,幾乎等同一個透明人,連帶著整個謝氏一族也都很是低調,鮮少參與朝中政爭諸事,大多數時候都選擇了冷眼旁觀,甚至與在涉及到趙昀有關的事情上時,也甚少聽到謝氏官吏的聲音。

    可是自從賈貴妃遇刺之事發生之後,謝氏一族似乎陡然活躍起來,先有謝舉報異軍突起的成為戶部尚書,掌管大宋朝的國庫根本。當然因為市舶總司的分潤,戶部如今的職權比之以前要弱上不少,可是畢竟還是朝中六部之一,是僅次於吏部的實權要職。

    隨著賈貴妃誕下龍子,有關賈貴妃去皇后寢宮跟謝皇后相見的種種也漸漸都傳了出來。不管心中有何種猜測,至少在絕大多數人看來,如今趙昀的後宮要比之前和諧的太多了,謝皇后和賈貴妃兩人似乎也有聯手共掌後宮的趨勢。

    兩個女人的聯合,自然也會影響到朝堂上謝氏一族同賈家的獨苗、如日中天的賈似道之間的關係。

    聽到謝舉報的話趙昀臉上的陰霾稍緩。

    趙滿見到如今這種狀況,心中苦笑不已。他確實很想要這御史大夫,可是他更知道,除非趙昀不做這個皇帝,否則這個御史大夫他是絕無可能的。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雖然不知道那位嗣秀王爺是出於什麼心思將他給了推了出來,可是趙滿並不想死。他知道自己應該主動一點兒了,邁步出列,躬身道:「臣,磨礪不夠資歷尚淺,自覺無法擔綱此等重任,還請吾皇另選良臣,謝陛下隆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