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我是賈似道

正文 第286章 觀文殿大學士 文 / 華夏九洲

    (全文閱讀)

    賈似道原本並沒有將李鳴復看在眼裡,不過今天李鳴復的這番話卻是讓他第一次開始重視這個自從死了侄兒之後就再沒有任何動作的老狐狸。

    當然,也僅僅是重視而已。

    真正讓他驚訝的卻是史嵩之剛剛說的話或者說史嵩之的戰略眼光。

    在此之前,說實話史嵩之並沒有表現出多少讓賈似道感覺驚艷的地方,也許是因為他在朝中的掣肘太多,也許是因為拜相之後再無緣他夢寐以求的左丞相之位,又或許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過了年輕似火的歲月,史嵩之將絕大多數精力都用在了恢復或者說守住史彌遠留下的基業、跟理學一派爭鬥之上,無論是政務還是軍事上,史嵩之這些年確實是少有建樹。

    同史嵩之之間的聯盟,說的好聽點兒是互相幫襯,說的不好聽點那就是兩個同樣被朝中其餘人視作眼中釘肉中刺的新舊兩人抱團取暖的保身之舉。

    不過,史嵩之今天對東南諸地的闡述,卻是讓賈似道對史嵩之刮目相看了。

    拋開他要離開臨安城的其他原因不談,因為那些個原因除了不想在朝中陪著史嵩之跟一幫老東西鬥智鬥勇空耗歲月和精力外,更重要的一些個原因,實在是不好說出口的。

    賈似道想要前往廣東的另一個最為主要的原因,卻是在今天被史嵩之說了個**不離十。

    東南一地,也就是史嵩之想要囊括為東南制置使衙門的廣南東西兩路、福建路、荊湖南路和江南西路,可以說確實是大宋朝如今不算太過漫長的戰略縱深中唯一能夠用作戰略縱深的地方。

    四川、京湖、淮南東西四大戰區,無論那一個都是直面蒙古人兵鋒的最前沿,這也是南宋會設置這四大戰區並且將超過三分之二的兵力都佈置在這四大戰區的主要原因。

    一旦這四大戰區任何一地有失,大宋朝內裡就是一片坦途了,根本沒有多少可用的兵力來阻擋南下的蒙古人。尤其是都城臨安城,實在是太過靠前了。

    經營好東南,可以給大宋朝一個穩定的後方,進可以馳援破爛不堪的四川和京湖兩大戰區,退則可以給南撤的大宋皇室一個安身立命之地,至少留下點兒希望。

    這也是賈似道放著臨安知府不做,放著御史大夫、建康知府不爭,卻非要火中取粟的去爭那遠在千里之外的廣東安撫使之位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顯然,史嵩之也是看到了這一點兒,才會如此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要設置那東南制置使衙門了。

    或許,史嵩之並不真的是為了表達他的不滿或者說開玩笑。

    可是,賈似道同樣也知道,先不說趙昀作何之想,若是東南制置使衙門真的能夠設置,那麼以他的資歷和年紀,那東南制置使的位置怕是無論如何也是輪不到他的。更莫說,他手中的市舶總司衙門如今已經開始掌控大宋朝的財政大權。

    當錢、權、人、土地都集中在一個人手中的時候,想不被人猜忌都難啊。

    龍椅上的趙昀至始至終都是冷眼旁觀者殿中下方眾臣,不發一言,神色間根本看不出喜怒。

    「聖上,東南諸事需徐徐圖之,萬萬不可操之過急啊,聖上。」杜范等人知道趁熱打鐵的道理,齊齊拜伏於地,高呼道。

    「怕是不是不要操之過急,而是有人對那東南制置使的位置心動了吧……」

    「嘿嘿,李某倒認為不然。東南諸地如此要地,史相今日提出,李某看來更像是為了史相自己準備的……史相,你說是與不是呢?」

    「……」

    李鳴復陰惻惻的話讓史嵩之神情陡然一變。

    這句話可真正是誅心之言了。

    史彌遠之後趙昀本來就對史氏一族諸多的提防,東南制置使衙門囊括大宋朝近乎三分之一的國土,史嵩之要是真是想要自己做那東南制置使的話,那麼有著史彌遠在前,很難不保證一旦史嵩之得勢,又將是一個難治的人物。更有甚者很可能列土封疆皇袍加身啊。

    史嵩之今天千辛萬苦的謀劃,甚至不惜在今天的朝會上得罪趙師彌等一干嗣王也要力挺趙昀,不就是想要藉著跟賈似道是盟友的關係,來重新獲得趙昀的信任麼?

    李鳴復這話一出,若是趙昀真的信了,那之前所做的不僅全都白費,甚至還可能將今天對賈似道的示好和送人情之舉變成一個大坑,激怒賈似道啊!

    賈似道會不會信史嵩之不知道,不過趙昀,那就不好說了!

    史嵩之怎能不又驚又怒!

    聽到李鳴復的話,殿中群臣嘩然之後開始不斷的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對啊,若是東南制置使衙門真的設立,無論是資歷也好還是身份也罷,朝中最適合做那東南制置使的人選不會超過一手之數,而這一手之數的人選中,身為樞密院樞密使、而且還是率先提出東南諸地重要性要設置東南制置使衙門的史嵩之無疑是這一手之數的人選中最為適合的了。

    至於賈似道,沒有人認為他真的可以做上那東南制置使的位置。不管趙昀再如何寵信與他,卻終究還要平衡朝堂上各個方面的意見不是?

    感覺到殿中群臣的眼神,史嵩之的臉色愈發的難堪起來。

    「夠了!」

    隨著趙昀一聲冷喝,殿中紛擾瞬間消散一空。

    「東南制置使衙門之事就此作罷,合廣南西路和廣南東路為廣東路,設廣州府為廣東路衙門所在,擢升賈似道為觀文殿大學士、廣東安撫使兼知廣州府。此際年關將近,太子加封之禮即將舉行,允賈似道待年後再行赴任,廣南東西兩路各路官吏各司其職,不得懈怠!此詔,即日起行文各路!」

    趙昀淡淡的將早就擬定好的旨意說出,一言而決。

    「吾皇聖明,臣等遵旨!」

    謝舉伯率先躬身應命,其餘一眾殿中群臣不管心中是作何之想,此際木已成舟,也只能齊聲高呼聖明。

    「退朝!」

    冷冷丟下兩字,趙昀拂袖徑直離去,留下一眾心思各異的群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