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異界神帝王

正文 第二十四章 無頭的戰士 文 / 戰靈子

    1、刑天刑天,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又稱形天。據《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刑天與天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刑天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因此,刑天常被後人稱頌為不屈的英雄。東晉詩人陶淵明《讀山海經》詩:「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即詠此事,借寓抱負。刑天,作為一個古代神話中的「特殊化型角色」,他那獨特的個性是由封建社會皇權意識所決定的。刑天的勇猛、忠心、武功等等正是對古代帝皇座下武將的理想化寫照。刑天的精神,從封建的護主精神衍生而來,在經過數千年化歷史的浸染中走到了現在,他所代表的現代意義更具有英雄主義的浪漫與悲壯色彩。可以說,刑天精神與騎士精神有異曲同工之處,在傳統化與外來化並存的今天,它更容易被中國年輕人理解與尊重,也更容易走上世界化的「神壇」。可誰也不知道事實的真相是守衛崑崙神族邊疆安全的戰神刑天,雖然被異魔控制利用的帝俊暗算,失去頭顱,仍堅守崗位不惜用自己的生命阻止外敵入侵崑崙神族。2、關羽關羽(162—220)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良人(今山西運城),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因為他為人講義氣、受信用,所以死後受民間推崇,隨著在民間的地位不斷提高,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在中國的佛教中被封為伽藍菩薩,尊稱為「關公」。關羽重許諾,守信用,對劉備及其集團的利益無限忠誠。他與劉備同甘共苦許多年,恪守信義,始終不渝。即使白馬被擒,也仍不忘舊恩,「人在曹營心在漢,」最後仍然復歸劉備,忠義一時無兩。關羽勇武異常,冠於全軍。後世小說,寫他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車胄、斬顏良、誅丑、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等,雖含演義色綵帶有虛構的成分,有違背史實之處,但這正是演義的特點,其目的就是為了突出表現他的武勇和神韻。至於刮骨療毒等故事的描寫更是栩栩如生,使關羽這個經神化的形象在華人社會盡人皆知。據《三國演義》描寫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使青龍偃月刀,胯下赤兔馬,《三國誌》無記載。東漢末年劉備麾下著名將領,《三國誌》記載,劉備對關羽、張飛「寢則同床,恩若兄弟」,《三國演義》中則將此三人描述成了「桃園三結義」,為劉備二弟,張飛兄長。其事跡為後世一再傳誦。關羽暫居曹操手下時,因陣前殺顏良解白馬之圍有功,由曹操上表封為漢壽亭侯;劉備稱漢中王時,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總領荊州;關羽死後,由後主劉禪追諡曰「壯繆侯」,在《三國演義》中是漢中王劉備的五虎上將之首。死後受民間推崇,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對象,被尊稱為「關公」,洛陽關帝閣專門從事關公的開光事宜,又經歷代朝廷褒封,清代時被光緒帝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聖」孔子齊名;還被稱做「關夫子」;最後被封為「蓋天古佛」。佛教中稱其為「伽藍菩薩」。《三國演義》中,描述了「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等佳話,亦有「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等憾事!關羽死後,孫權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將其安葬於洛陽,通常認為即關林,不過現代有觀點認為關莊村關羽墓才是埋葬關羽頭顱之處,關林只是萬曆年間建的祀祠場所。同時孫權則將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於當陽,即關陵,也稱當陽大王塚。蜀漢政權則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塚,即是成都關羽墓,以招魂祭祀。民間傳說,關羽死後騎著赤兔馬顯靈害死呂蒙,然後四處遊蕩不斷高呼頭在何處。關羽故鄉山西運城解州後來則建立了關帝廟,是為解州關帝廟,被認為是關羽魂魄歸返之處。因此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或稱『魂歸山西』)」。3、愛爾蘭的「無頭騎士」關於無頭騎士傳說的來歷,一說為其生前是一名勇猛的騎士,由於在戰場上不幸陣亡,首級被敵人割去,因此每當逢月黑風高的夜晚他便會騎著一匹同為亡靈的馬出沒於沉睡谷,四處尋找自己遺失的首級;而每當看見與自己生前長相相似者便會斬其頭顱帶回。傳說一個萬聖節的夜晚一個窮青年在沉睡谷遇到無頭騎士並被其追趕,情急之下青年拿起手中的南瓜燈套在無頭騎士的脖子上才倖免於難。無頭騎士在愛爾蘭民間神怪傳說中更多地被看作早期凱爾特神話裡像徵豐產之神cromdubh或blackcrom的化身或使者。cromdubh為人類提供豐收同時需要人類以自身作為祭品獻出生命換得。一般被認為是騎著無頭的被稱為coiste-bodhar的黑馬,腋下夾著自己的頭。其頭部擁有巨大且像蒼蠅的飛行軌跡一樣突然移動的眼球,他的嘴有著醜陋的齙牙並咧開至幾乎可以觸及面部的兩側。其頭顱的膚色據說擁有像發霉的奶酪一樣可怖的顏色。無頭騎士的鞭子其實是人類屍骨的脊柱,並且他的馬車的裝潢也很有墓地的特色(例如:頭顱骨中點燃蠟燭以用來照亮道路,用腿骨製成的車輪,馬車的斗篷是用蟲蛀的爛布做成。當無頭騎士停止跋涉時,就是一個人將死的時候。無頭騎士會喊出他們的名字,用以宣告對方的滅亡。在一些民間故事裡他的座騎亡靈黑馬擁有頭顱,馬頭比馬身還要長過6碼(約5.49米),短耳,以及一雙如火焰般燃燒的眼睛。在其它一些傳說中無頭騎士身邊會跟隨一群妖怪,如banshee(中譯「班西」),他們乘坐一輛由六匹黑馬領頭的拉車「coistebodhar」,用於驅趕馬車的鞭子則由人類的脊髓作成。但是,無頭騎士可以用於說話的力量極其有限,並且每次出巡他只有一次開口的機會,而在這僅有的機會中他會呼喚將死之人的名字並將其靈魂帶走。沒有任何路障可以阻礙無頭騎士的前進,任何阻礙物當無頭騎士經過時都會自行開啟。無頭騎士也不喜歡他們在辦事的途中被窺視,他們會向膽敢那樣做的人們身上倒一盆血(基本上暗示了他們馬上會得到的死亡),或是用他們的鞭子抽出窺視者的眼珠。儘管如此,他們非常害怕黃金,哪怕是小小的金針都可以趕走無頭騎士。愛爾蘭的宗教節日——「thefestivalofcromdubh」期間尤其8月底9月初這段時期是無頭騎士頻繁出沒的日子。每逢這期間的晚上,愛爾蘭人通常拉下窗簾閉門不出並佩帶金飾,因為無頭騎士畏懼金子發出的光芒——這也是他唯一的弱點——金子雖不能對無頭騎士造成傷害卻可以保全沉睡谷居民的

    的靈魂不被帶走。與女妖banshee(中譯「班西」)不同,無頭騎士不會強行奪取人類靈魂,對於人類而言他是死亡預言的傳達者而並非貪嗜人類靈魂的掠奪者。作為cromdubh的化身或使者,愛爾蘭人對無頭騎士的畏懼更多地來源於前基督教時期對cromdubh神的信仰與膜拜。4、西方無首人照希臘的字面解釋,就是指「沒有頭的傢伙」。這些可怕且神秘莫測的無首人曾在北非各地被人目擊。據說這些無首人的肩膀下面長著一雙詭異的眼睛,透著駭人的目光,而寬裂的大嘴在腰部開合。很少有人瞭解它們的習性或意圖,但光是其外形就足以引起警戒與恐慌。在希臘語中,a-是沒有(without)而kephale則是頭(head),acephalites就是指無頭人,而acephali有時也被解釋為沒有領袖的集團西方人有時也強他們稱為無頭人「貝雷姆耶」(blemmyes拉丁blemmyae),是棲息於非洲的傳說生物,主要在努比亞、庫施、埃塞俄比亞和埃及南部一帶活動無首人也和中國古代的傳說生物「刑天」十分相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