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異界神帝王

正文 第八十五章 天啟宗教 文 / 戰靈子

    ps:天啟宗教(又稱亞伯拉罕諸教、亞伯拉罕宗教、亞伯拉罕一神諸教、世界三大一神信仰、沙漠一神諸教、閃族一神諸教、閃米特一神諸教、閃米特諸教等)即世界三大一神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者關係非常密切。事實上,基督教,伊斯蘭教都起源自猶太教。它們都發祥於中東的閃族即閃米特人,原屬同一個先民,都反對偶像崇拜、多神崇拜,只信仰一個主宰宇宙萬物、至高無上的造物主。三教在耶路撒冷都有聖跡,都自稱是自己的聖城。同時,三教的經籍又有許多共同的聯繫。如基督教的《舊約全書》就是猶太教的經書《塔納赫》,三宗教的傳統均奉聖經舊約中的亞伯拉罕(易卜拉欣)為先祖聖徒,且均發源於中東沙漠地區,三教的神話人物也有很多相同(如亞伯拉罕,伊斯蘭教稱為易卜拉欣)。但同時,三教又構成為中東問題的主要癥結,如伊斯蘭教始終與基督教相衝突;信奉猶太教的以色列人認為耶路撒冷為中心的地區是以色列人的「應許之地」而與伊斯蘭國家相衝突等等。

    天啟宗教(又稱亞伯拉罕諸教、亞伯拉罕宗教、亞伯拉罕一神諸教、世界三大一神信仰、沙漠一神諸教、閃族一神諸教、閃米特一神諸教、閃米特諸教等)即世界三大一神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者關係非常密切。事實上,基督教。伊斯蘭教都起源自猶太教。它們都發祥於中東的閃族即閃米特人,原屬同一個先民,都反對偶像崇拜、多神崇拜。只信仰一個主宰宇宙萬物、至高無上的造物主。三教在耶路撒冷都有聖跡,都自稱是自己的聖城。同時,三教的經籍又有許多共同的聯繫。如基督教的《舊約全書》就是猶太教的經書《塔納赫》,三宗教的傳統均奉聖經舊約中的亞伯拉罕(易卜拉欣)為先祖聖徒,且均發源於中東沙漠地區,三教的神話人物也有很多相同(如亞伯拉罕,伊斯蘭教稱為易卜拉欣)。但同時。三教又構成為中東問題的主要癥結,如伊斯蘭教始終與基督教相衝突;信奉猶太教的以色列人認為耶路撒冷為中心的地區是以色列人的「應許之地」而與伊斯蘭國家相衝突等等。

    一、天啟宗教的共通之處

    共同的源頭-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均源自同一個原始宗教——古猶太教。基督教是古猶太教的一個新興教派,而伊斯蘭教則是穆罕默德自稱受到安拉(耶和華)的啟示傳播的宗教。並闡明:《古蘭經》是安拉(耶和華)的最後最完善的一部啟示。

    、共同的一神

    共同的一神-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信仰同一個神祇,分別稱為「威」、「耶和華」和「安拉」,但是三個宗教對於這個神的詮釋有很大的不同。

    共同的祖先-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認為亞伯拉罕(易卜拉欣)是他們的祖先。根據閃米特諸教經書《聖經》和《古蘭經》,亞伯拉罕(阿拉伯語音譯易卜拉欣)有兩個兒子:不管阿拉伯人的祖先是以實瑪利還是以掃。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認為亞伯拉罕(易卜拉欣)是他們的祖先。他本人在基督徒、穆斯林中亦有很高地位。在基督教信仰中。亞伯拉罕是信心的楷模,《古蘭經》中則稱易卜拉辛為「眾人的師表」

    、共同的聖地

    共同的聖地-耶路撒冷(穆斯林稱為古都斯)是三大閃米特一神教的共同聖地。

    二、天啟宗教的分歧

    1、猶太教

    認為亞伯拉罕和摩西是先知,直接受命於唯一神上帝「威」,上帝通過摩西和以色列人訂立約定《十戒》,只要以色列人遵守約定,只崇拜唯一上帝,上帝將保佑以色列人。信仰上,猶太教只承認《聖經》中的舊約部份。即希伯來聖經或叫希伯來手稿。猶太教不接受聖子論以及三位一體,他們並不認為耶穌基督是他們的彌賽亞(救世主)。並繼續等待彌賽亞的來臨。他們認為穆罕默德自稱是先知就是偽先知,還認為《古蘭經》是人造的偽經。

    2、基督教

    脫胎於公元一世紀左右一個新興猶太教派。該教派認為猶太人違背了上帝(威)和以色列人定的約(即舊約),所以派他的兒子耶穌作為彌賽亞(救世主)以自己的生命為人類贖罪,不僅和以色列人而和全體人類訂立「新約」。大部分基督教徒信仰「三位一體」,即「聖父(上帝本體)」、「聖子(耶穌基督)」、「聖靈(人們信仰後住在人心中的上帝的一部分)」是神的三種狀態,其本質就是上帝。同上他們認為穆罕默德自稱是先知就是偽先知,還認為《古蘭經》是人造的偽經。

    3、伊斯蘭教

    穆斯林是承認摩西和耶穌的,因為古蘭經承認並敘述了摩西、耶穌的事跡.但在古蘭經的敘述中,耶穌不是神的化身,而只是同穆罕默德一樣傳達天啟的使者(或者先知),也沒有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是在釘死之前被上帝(安拉)以肉身提升上天堂的,被釘死的只是相貌變成耶穌的猶大(參見詞條-耶穌),穆斯林認為穆罕默德是亞伯拉罕諸教的最後一位先知,即封印萬聖的使者,伊斯蘭教的觀點是:穆罕默德不是伊斯蘭教的創始人,而是正道的復興者,他只是接受真主的啟示而傳播伊斯蘭教,中國的穆斯林普遍尊稱為穆聖.

    伊斯蘭教還不接受聖子論,他們認為基督宗教的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靈)是背棄一神教,是一種變相的多神教。所以他們不相信上帝會有兒子。他們認為安拉每隔一段時間選出一位先知,賜予一部經卷,亞伯拉罕、摩西、大衛王、爾撒(耶穌)都是先知,穆罕默德是安拉選出的最後一位先知,所謂「封印至聖」。信仰上,伊斯蘭教相信安拉(上帝)給人類的啟示,一共有100多部,現在已經大部分失傳、失散、失真,剩下在世界上面只有4部:第一部叫做torah,即舊約中的律法書;第二部叫做zabur,即舊約中的詩篇;第三部叫做injil,即新約中的福音;第四部叫做koran,即《古蘭經》。「舊約」和「新約」《聖經》都是安拉賜予的經卷,但因為被人們篡改面目全非所以不再遵從,後賜的

    的經卷對以前的經捲進行修正和補充,《古蘭經》是安拉發出的最後一部最完善的經卷,是眾經中最權威的。其次伊斯蘭不承認贖罪之說。

    儘管阿拉伯人也是閃米特人中的一支,然而,閃米特人的範圍很大,一般意義的阿拉伯民族真正形成的時間是在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建立阿拉伯帝國前後。政治上,從遊牧民族的形成和興起,往往依靠一個君主、一個帝國的興起,如成吉思汗之於蒙古族,阿拉伯民族也是如此,阿拉伯人的帝國並沒有保留至今,只有他們的信仰的伊斯蘭教能歷久不衰。猶太教、基督教認為穆罕默德建立(穆斯林認為是復興)的伊斯蘭教吸收了(穆斯林認為是更正)他們的部分神學內容。只是古猶太教聖經中記載的故事,更多是猶太民族祖先的故事、歷史,而非普世神學,有別於基督宗教、伊斯蘭教。

    以歷史而言,耶和華只是古猶太人(以色列人)的神,而亞當、閃姆以至亞伯拉罕只是古猶太民族的祖先,就正如傳說創造人類的女媧和伏羲老祖等等是古代中國人即華夏民族的祖先、皇天和后土等等是華夏化中的神一樣。以後,隨著猶太教衍生出來的基督教在非猶太人為主的地區(如羅馬帝國時期的歐洲和地理大發現後的美洲)傳播,加上後來的伊斯蘭教在閃米特人所在的西亞以外很多地區亦廣泛傳播,古猶太民族的「神」耶和華由於其衍生出來的宗教的傳播,遂變成了所有信仰閃米特一神教教徒的神,儘管這些人群大多並不屬於閃米特民族。由於閃米特一神教的排他性和擴張性,在改信閃米特一神教的民族人群中,閃米特的信仰和神變便取代了本民族人群原有的信仰和神,世界各地許多宗教信仰化因此而消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