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異界神帝王

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 五大忍者家族 文 / 戰靈子

    ps:風魔一族,日本歷史上有名的一族。歷代首領都被叫作風魔小太郎。因善戰而出名。

    風魔一族是對日本戰國時代後北條氏忍者眾風魔一黨稱呼。本姓為風間,之後稱為風魔。歷代風魔一黨之首領慣用以「風魔」姓,「小太郎」為名,所以歷代首領都叫風魔小太郎。

    一、風魔一族

    風魔一族,日本歷史上有名的一族。歷代首領都被叫作風魔小太郎。因善戰而出名。

    風魔一族是對日本戰國時代後北條氏忍者眾風魔一黨稱呼。本姓為風間,之後稱為風魔。歷代風魔一黨之首領慣用以「風魔」姓,「小太郎」為名,所以歷代首領都叫風魔小太郎。

    1、著名世代

    活躍在戰國時代的是名留青史的第五代的小太郎(著名的另一名風魔忍者是二曲輪豬助。

    2、主要起源

    戰記《北條五代記》當中有描述風魔容貌的內:「身高二米以上,手足銅筋鐵骨,週身肉瘤纍纍,努睛突眼,

    黑髭下口似血盆,有四根獠牙。貌如南極仙翁,鼻如懸膽。音聲如鐘,可傳達至五公里方圓之外;壓低聲音時,低啞裂帛。」

    風魔一黨最得意的戰術是「驅使馬匹、重視機動力的攪亂戰法」而第五代小太郎的出名戰績為在安土桃山時代(1581年。著名事件本能寺之變前一年),與武田勝賴一軍對戰的浮島之原戰役。當時的風魔小太郎所使用的對策為─每晚放出一群背上坐著稻草人的馬匹來欺敵攪亂。直到敵人因為每晚不堪其困擾而放鬆戒備時才出兵發動奇襲。雖然此奇襲兵法讓風魔小太郎每戰必勝,但是在1590年,豐臣秀吉率領20萬軍隊進軍關東地區。其中包括小田原城,風魔一族見此大軍襲來後也為了自保而避免參戰。

    3、風魔族終結

    後北條氏滅亡後,風魔一族跟武田軍的忍者集團─高阪甚內,漂泊到德川家康的領地─江戶(現今東京市)成為盜賊集團,而兩個集團也在江戶內互相交惡,為非作歹。最後,德川家康下令懸賞緝拿。二大集團因為交惡後彼此互相告密而全部被捕入獄。風魔小太郎也在慶長八年(1603年)被處刑,風魔一族滅絕。(高阪甚內死後則被奉為治療瘧疾之神)

    二、雜賀

    紀伊國雜賀鄉本是個默默無名的小地方,但戰國時代從此地產生的雜賀鐵炮眾。卻不期成為響徹畿內的不可忽視的力量。雜賀的首腦名叫雜賀孫市〔俗稱孫一〕,此人之神秘不下於伊賀上忍,他究竟是鈴木重意〔佐大夫〕、重秀、重次,或者鈴木家族中的其他什麼人。沒有人能夠斷定和證明。總之。當時雜賀及其附近地區出現了許多以鐵炮為主要武器的割據勢力,同時也是僱傭兵團,包括湯川眾、根來寺,以及雜賀三緘眾等等,其中實力最為雄厚的就是孫市統領的雜賀眾。織田信長與三好三人眾作戰的時候,孫市曾隸屬或者受雇從屬於織田軍,但其後織田氏與石山本願寺開戰,作為一向宗的信徒。雜賀眾站到了信長的敵對陣營中。本願寺因為雜賀眾的協守而固若金湯,信長的首輪進攻就被打退。大將佐佐成政負傷,野村越中戰死。1577年,信長統率十萬大軍進攻紀伊,因為根來寺等勢力的幫助,很快將孫市逼至求降的境地。失去了雜賀的支援,本願寺最終淪陷了,本願寺顯如上人逃往紀伊鷺森。1582年,織田信孝再攻雜賀,戰鬥正激烈時,明智光秀髮動了本能寺之變,信長自殺,織田撤軍。其後孫市站在德川家康一邊,對抗豐臣秀吉,1585年,秀吉進攻雜賀,在籐堂高虎的謀劃下,孫市戰敗,在粉河自殺。據說是孫市三男〔如果孫市確實是鈴木重秀的話〕的鈴木重朝,後來出仕秀吉,關原戰敗後成為浪人,最終依附於水戶德川家。

    生平歷史

    原名鈴木孫氏重秀,又稱孫氏,鈴木左大夫之子,重秀天三年(1534)生於紀伊國雜賀莊。綽號「雜賀孫市」,率領雜賀眾與信長作戰,頗令信長頭痛的人物(一說「雜賀孫市」為鈴木重朝)。

    鈴木氏曾經是紀伊雜賀村響噹噹的人物,重秀有兩個親戚,鈴木重朗和鈴木重朝,都是鐵炮一等一的好手.誰知好漢抵不過人多,最終鈴木氏還是被織田家滅了,但重秀就是不服織田,便率領眾多雜賀眾組成了雜賀軍,自己也改名叫雜賀孫市,與信長一直對抗著。

    和父親一樣,重秀統率著裝備著火槍的雜賀眾助本願寺家作戰。父親居金剛峰寺,重秀則以紀川北岸十⑩莊的平井為據點。其勢力所及達七萬石,本願寺家正是靠著鈴木父子所率的這支犀利的僱傭兵團式的軍隊才與信長糾纏了十多年。

    信長死後,他投靠德川,與秀吉繼續作戰,但後來在滕高堂虎的策劃下,雜賀眾最終沒能抵擋住秀吉軍的進攻,他自己在戰敗後,也在粉河自殺了.

    在信長對本願寺家石山城(後來的大阪城)圍攻戰中,重秀與下間賴廉是守城的左右大將。由於內部不團結,石山城終於被信長攻陷,本願寺家滅亡,但重秀與父親此後仍頑強的與信長作戰。

    1585年,重秀歸順了秀吉的紀州討伐軍,以後就沒有對他的確切記錄了。

    三、伊賀

    日本戰國時代(1470年至1571年,也有到1615年的說法)以來就是忍界的王者,與臨近的甲賀並列於頂峰的存在.伊賀位於大和國(國,古代日本地方行政單位,相當於中國的省)伊勢國(今奈良縣),伊賀國的交界處.主要侍奉德川政權,在幕府將軍德川家康44年的創業歷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其勢力哪怕在京都都有深遠的影響,因而歷來為統治者所忌憚,1581年,當時天下的霸者織田信長終於展開了對伊賀的大規模清剿,進行了人道滅絕的屠殺,伊賀忍者平民僧侶等死傷三萬人以上,史稱『天正伊賀之亂『.這使伊賀在後來的很長時間中元氣大傷.1604年,德川幕府建立,伊賀中作

    作為其背後的組織也達到了鼎盛,不過在德川時代中期,伊賀內部因生存理念不同而發生了分裂和內訌.

    1、代表人物

    百地三太夫又名百地丹波。是一個以伊賀上野為駐點的土豪、乃伊賀上忍三大家之一。在鬼瘤砦擊退了織田信雄的伊賀平定軍。終身與織田家抗戰到底的傳奇式忍者。

    服部半藏德川家康的手下,伊賀三名門的服部一族之後,以諜報人員首領的身份活躍在各個戰場,數次在危急關頭拯救主君的性命,作為將領也立有很大的戰功.隨著德川家的壯大逐漸成為伊賀的首領人物.此後,服部一族一直在伊賀處於領導地位

    2、相關資料

    在伊賀,有一座行基開設的叫「伊賀四十九院」的寺院。這裡以供奉著彌勒菩薩的本堂為中心。周圍圍著四十九間山伏房。這裡從建立開始,就教授給一般平民各種武術(忍術)。到了平安時代末期,籐原千方、熊阪長范、伊勢三郎義盛。和被稱為『煙幕之末『的異能集團也加入了他們,勢力更盛。而伊賀流忍術的始祖——服部平左衛門家長也登上了歷史舞台。據說服部家長在壇之浦合戰中戰死了。但也有種說法是他活了下來,並逃回了伊賀,把姓改成了「千賀地」。不管這中說法是真是假,這個千賀地氏在數代後出了個叫半三保長的,他帶著一族人移居到了京,入仕將軍家足利義晴。並在那裡恢復了服部的姓氏。本來在伊賀,最有勢力的是服部氏、百地氏和籐林氏,被合稱為伊賀上忍三家。因為服部氏的離開。百地氏掌握了實權。但是不久之後就發生了與織田家的大激戰「天正伊賀之亂」,國滅。而保長在出仕將軍家的第二年,他就離開了義晴,到三河給松平清長工作了。在這裡生了服部半藏正成。也就是說。服部半藏正成並不是出生在伊賀的。

    四、甲賀

    伊賀的鄰居,位於伊賀以北不遠處的群山中,世代與伊賀並立為最強的忍者眾.早期為京都附近的諸侯,如六角氏,筒井氏,細川氏服務.後期臣服於天下霸者織田信長,在信長事業最輝煌的10年間(1572-1582).依托信長的甲賀迅速發展,並趁伊賀遭到屠殺之際一度有獨霸忍界的趨勢.然而,這種趨勢隨著1582年信長在京都被部下謀殺,織田家四分五裂而停滯.但憑借這10年的積累,甲賀依然可以在日後德川幕府的時代與『御用忍者『的伊賀分庭抗禮.

    1、代表人物

    猿飛佐助佐助是日本戰國時代非常有名的忍者真田十勇士之首。是居住在信州鳥居卡的山林中的隱士鷲尾左太夫之子。一天傍晚在山中與山猿追逐嬉戲時偶遇甲賀流忍術高手戶澤白雲齋。並拜其為師學習甲賀流忍術。三年後忍術學成,達到免許皆傳(日本各種武術流派弟子中最高水平的稱呼)段位。十五歲時一天,在鳥居卡狩獵時遇到真田幸村,成為幸村之家臣,並改名為猿飛佐助幸吉。大阪保衛戰前,幸村在九度山蟄居,這時佐助遊歷日本,並將天下情勢及時報知幸村。

    2、生活環境

    伊賀與甲賀離京都跟名古屋算是很近。而且位在重山險阻圍繞的封閉小盆地裡,自成一個小天地。可是在戰略上的位置卻是十分的重要.因為靠近日本的中央近畿地帶。所以受到京都的化影響蠻深的神社,寺院,莊園都很多.在後來莊園制度崩壞的時候,土豪們就一個個崛起在戰國時代,這麼小的土地居然有60個土豪,但是因為土地都很小,所以大家都想奪取對方的土地,於是每家人家大概都會養個30-40個兵,以便對付「敵國」.這裡的競爭是超乎外人想像的激烈,土豪們互相結盟,互相探查敵情,也互相屠戮,被打擊的土豪一但垮了,就很難再爬起,也難怪這種有山地,征戰又激烈的地方,會成為忍術發展的大本營.加上陰陽術和佛教密宗的傳入極大增加了忍術發展,咒語,幻術,占卜,冥想術,式神都成為了戰爭武器,也是因此隨著時間的發展到了德川家族時期,忍者被認為是國家的威脅,此時陰陽師的防禦性法術已經無法和忍者的攻擊性法術相對抗,在日本古體學中記載德川家族產生消滅忍者年頭是因為,在觀摩忍者忍術表演時,出現忍者同時召喚7名式神,並且操控3具木製傀儡。

    五、火影

    火影是日本忍者家族中最為神秘的一族,一直籠罩在真實與虛幻之中,就連日本人自己也說不清是否存在,但卻是最接近日本眾神的一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