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異界入世修行

正文 第一百十五章 玄門紫府心法 文 / 戰靈子

    ps:1、紫府

    道家術語。紫府有兩種說法?

    一種為外在的仙人居住的宮殿、境界。

    第二種指人身一小宇宙為內在修仙之道的竅門。

    晉?葛洪《抱朴子.祛惑》:「及至天上,先過紫府,金床玉幾,晃晃昱昱,真貴處也。」

    前蜀?貫休《寄天台道友》詩:「紫府稱非遠,清溪徑不迂。」

    《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教他免墮紅塵,早登紫府。」

    康有為《將至桂林望諸山石峰》詩:「天愍至誠割紫府,擲之桂林西南隅。」

    紫府,又稱上丹田、泥丸、瓊室、上田、紫府、上宮、天宮、崑崙、玉京山等。

    按照丹經的說法:由兩眉之間入內,一寸為明堂,二寸為洞房,三寸為上丹田。上丹田方圓一寸二分,乃是虛空一穴,藏有先天真一之神。丹成之後,此處為出神之所。

    1、紫府

    道家術語。紫府有兩種說法?

    一種為外在的仙人居住的宮殿、境界。

    第二種指人身一小宇宙為內在修仙之道的竅門。

    晉?葛洪《抱朴子.祛惑》:「及至天上,先過紫府,金床玉幾,晃晃昱昱,真貴處也。」

    前蜀?貫休《寄天台道友》詩:「紫府稱非遠,清溪徑不迂。」

    《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教他免墮紅塵,早登紫府。」

    康有為《將至桂林望諸山石峰》詩:「天愍至誠割紫府。擲之桂林西南隅。」

    紫府。又稱上丹田、泥丸、瓊室、上田、紫府、上宮、天宮、崑崙、玉京山等。

    按照丹經的說法:由兩眉之間入內。一寸為明堂,二寸為洞房,三寸為上丹田。上丹田方圓一寸二分,乃是虛空一穴,藏有先天真一之神。丹成之後,此處為出神之所。

    紫府為東華帝君校功行的地方。秦漢時,相傳海中有三島,而十洲位列其中:上島三洲。為蓬萊、方丈、瀛洲;中島三洲,為美蓉、閬苑、瑤池;下島三洲,為赤城、玄關、桃源。三島九洲鼎峙洪蒙之中。三島之間有紫府州,為東華帝君別理統傳靈官職位,較量群仙功行,自地仙而至神仙,神仙而至天仙,天仙而轉真聖,入虛無洞天的地方。凡此三遷都是由東華帝君主管。據《三教授神大全》卷一釋曰:「東華者,以帝君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也。分治東極,居東華之上也。紫府者。職居紫府,統三十五四司,遷轉洞虛宮較品真仙也。陽者主東方少陽之氣,生化萬匯也。帝君者,位東方諸天之尊,君牧眾聖,為生物之主。」並尊稱為「東華紫府少陽帝君」。

    從《淮海集》中還可以找到許多類似的作品,如《偶戲》、《遊仙》、《飲酒》、《點絳唇》詞第一首。它們都描繪了在太空之上有一個神奇的仙人世界。那兒有道家常說的「紫府」,紫府中陳設著金床寶幾,懸掛著璀璨的珍珠。那兒有金碧輝煌的洞府,到處燃燒著奇香異火,瑤池上的蟠桃千年一熟。

    指人身一小宇宙為內在修仙之道的竅門。《靈樞.邪客》︰「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按照現代的解釋就是:自然界(大宇宙、宏觀整體)和人(小宇宙、微觀個體)是互相感應、互為反應、互為映照的。

    2、玄門

    是葛洪提出的一種本體論命題;道教的另一種稱呼。出自於《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或《魏書.禮志一》:「世宗優遊在上,致意玄門,儒業風,顧有未洽。」

    「玄」是葛洪道教哲學本體論的核心概念。在《抱朴子》第一篇《暢玄》中,葛洪便開宗明義地提出「玄者,自然之祖,而萬殊之大宗也」的命題。萬殊,指萬物。葛洪認為,「玄」是無所不存,神秘莫測的,它細微深遠,連綿不絕,「其遠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光乎日月,悖乎裡馳。……金石不能比其剛,湛露不能等其柔。方而不矩,圓而不規。來焉莫見,往焉莫追。」(《抱朴子.暢玄》)這樣一個深遠微妙,來去無蹤,神秘莫測,無所不在的東西,卻能使天以之高,地以之卑,雲行之行,雨以之施,能夠誕生元一之氣,范鑄天地兩儀,吐納眾形之始,鼓冶億類萬物。總之,「玄」是天地萬物之母,宇宙發生的總根源。葛洪氫「道」和「玄」結合起來。「道也者,所以陶冶百氏,范鑄二儀,胞胎百類,醞釀彝倫者也。」(《抱朴子.明本》)葛洪認為,對於道或者玄不能簡單斷定其有或無。「論其無,則影響猶為有焉;論其有,則萬物尚為無焉。」(《抱朴子.道意》)道或玄既有既無,亦有亦無,「因兆類而為有,托潛寂而為無」(《抱朴子.暢言》),而最終是「有因無而生」,「有者無之宮」(《抱朴子.至理》),無是占主導地位的。葛洪就是在此命題基礎上建立起道教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

    3、眾妙之門

    老子在《老子》開卷第一章就明白的又指出了一個「玄」字。

    「玄」在《說》裡是這樣解釋的;「玄」、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為「玄」。「像幽而入覆之也」。「玄」在古代是指一種深黑色。老子藉以用來表達幽遠難辯的狀態。宋、蘇轍有語為證;「凡遠而無所至極者,其色必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極也。「玄」字的本身,它是一個象形字,包括了會意的作用,依據古寫的宮形態,就等於一個環節,接著一個環節,環之無端,無始無終,無窮無盡,前因後果,互為因緣。說的再遠些,又認為「玄」是及其細小,幾乎細小到渺不可見的生物。今天最普遍的註釋是;深

    深黑色,玄妙深遠。

    「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同謂之玄」;「道」是玄妙深遠的。「玄之又玄」;極玄妙極深遠,究竟終極,愈鑽愈深,「玄」的裡面還是「玄」,永無窮盡。「眾妙之門」;「眾」宇宙萬物,「妙」微妙,「門」門徑,「玄」是宇宙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徑,「玄」是宇宙萬物的眾妙。

    意思是老子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是個哲學概念,也是很難說得明白的,之所以叫「玄」,通俗地理解那就是:糊里糊塗,眾妙之門。正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既然「常道」和「常名」都是不可名狀,說不清楚的東西,那麼不妨先把它理解成糊里糊塗算了。

    承認自己糊塗,承認自己不得不糊塗,承認自己資質有限,智力所不及,力有所不逮,終不免於糊塗,一旦進入到糊里糊塗的眾妙之門,那也就等於是有了大智大慧,大徹大悟了。

    泰山不讓寸土而成其大,江河不捐細流而就其深。糊塗不等於愚蠢,而是一種智慧的靈活運用。這種智慧是經過長期養成、反覆自省、豐厚積澱、勤奮學習、刻苦磨練才能夠獲得的。有了這種智慧,才能大智若愚,大巧如拙。當一個人真正地做到不趨利、不避害、不求榮、不辭辱、不居功、不飾過,看起來混渾噩噩的時候,這個人並不是真的糊塗,而是他心靜猶如止水,在明察秋毫的基礎上做出了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這正是智慧明哲的表現。這種糊塗,並不是因為愚不可及而無可奈何的糊塗,而是經過精心去追求,刻意去磨練後才達成的一種非常境界。

    玄門紫府心法就是開啟紫府和眾妙之門的玄門心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